高鼻羚羊
高鼻羚羊(学名:Saiga tatarica),又被称为高鼻羚羊族,是洞角科高鼻羚羊属动物。其体型中等,体长1.2~1.5米,肩高63~83厘米,体重29~60千克。仅雄性具淡琥珀色且有明显的环棱的角。口吻部上方具有高高隆起的鼻骨,“高鼻羚羊”的名字由此而来。鼻端大、多褶皱,中间具槽,鼻孔呈筒状,鼻骨高度发育并卷曲,鼻毛较多,内布满腺体和黏液管,且鼻部有肌肉可使采食时灵活向一侧转动弯曲。其背部呈黄褐色,臀、尾、腹部呈白色。尾较短,约7.6~10厘米。其夏季毛短平滑,冬季长且浓密。
高鼻羚羊是游牧物种,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蒙古和哈萨克斯坦,常栖息在开阔的干燥草原和半干旱沙漠中。
2018年,高鼻羚羊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近危(NT),2021年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收录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23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
形态特征
高鼻羚羊体型中等,体长1.2~1.5米。雄性体重37~60千克,肩高70~83厘米;雌性体重29~37千克,肩高63~74厘米。夏季毛短且平滑,背部毛长1.5~2厘米,背部和颈部呈现黄褐色,颈部、胸部和腹部介于黄白色间,颈部沿脊柱到尾部有深棕褐色背中线;而冬季毛色淡,背部毛长4.5~7厘米,背部和颈部呈暗灰色,腹部呈浅棕灰色,长且浓密。
高鼻羚羊头部较大且特殊。仅雄性具一对不分叉角,全角略呈弓形弯曲,角长约20.3~25.5厘米,淡琥珀色并具有明显的环棱。角基部呈圆形青灰色,有被称为“羚羊塞”的骨塞,约占角全长或三分之一。角不分杈,自基部长出后直向上,角尖略内弯曲。眼眶突触,耳廓圆形短小从两侧角基向后侧伸出。口吻部上方具有高高隆起的鼻骨。鼻端大且多褶皱,中间具槽,鼻孔呈筒状,鼻骨高度发育并卷曲,鼻腔生许多鼻毛、腺体和黏液管,以帮助动物在干旱的夏季过滤灰尘,同时鼻部有肌肉可使采食时灵活向一侧转动弯曲。其身体强壮而腿较细,尾部较短,约7.6~10厘米。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化石记录显示,高鼻羚羊的史前分布范围从英国延伸到阿拉斯加州,其曾栖息在欧洲东南部的草原和半沙漠地区,横跨中亚至蒙古和中国西北部,但其分布范围已大大缩小,高鼻羚羊于18世纪在乌克兰灭绝,20世纪初至60年代以前,高鼻羚羊在中国新疆西北部准噶尔盆地、北塔山等地呈不连续分布,但60年代后再无报道出现,认为在20世纪中期在中国灭绝。
2018年,高鼻羚羊已经减少到五个离散的种群:为分布于俄罗斯的一个种群,一个分布于蒙古的种群和三个分布于哈萨克斯坦的种群。在俄罗斯其主要分布于卡尔梅基亚里海西北部的滨里海大草原和阿斯特拉罕地区的毗邻地区。在哈萨克斯坦别特帕克达拉草原和乌斯秋尔特高原,位于乌斯秋尔特的种群冬天南迁至乌兹别克斯坦,并在其中有一些年份迁移至土库曼斯坦,但数量和转移频率均在逐年减少。
栖息环境
高鼻羚羊是典型沙漠和半沙漠游牧物种,性喜干旱且能适应严寒冬季气候,常栖息在开阔的干燥草原和半干旱沙漠中。其典型栖息环境包括平坦广阔的被有低矮的植被的区域,例如丘陵地貌,但出于必要可能会在强风期间或遇到危险时进入崎岖不平的、植被茂盛的区域躲避。其栖息范围涉及接近或低于海平面以下的里海盆地,到海拔1600米的蒙古地区。
生活习性
社群行为
高鼻羚羊为群栖动物,常结群活动进行觅食,群体数量从30~40只到上千头不等,在冬季迁徙时常结群数十头或数百头。除繁殖季节外,种群中没有优势个体或领导者。
节律行为
高鼻羚羊为迁徙性动物,秋冬季节进行远距离迁徙,第二年5月左右迁回夏季栖息地。其善于奔跑,运动时速度最高可达每小时70~80千米。大多数种群在夏季的北方分布和在冬季的南方分布相距甚远。
其在夏季常在清晨和傍晚活动,并在阴凉的地方休息,喜欢地松鼠巢穴附近的小丘。在晚上休息前,它们常在土壤中用蹄子挖出圆形小坑,嗅闻土地,然后躺下休息,在天气炎热时则常在湖沼边休息。其在冬季主要在白天活动。主要迁徙至平缓山间坡地或山间平原,常选择低洼处的茂密草丛或低矮灌木丛作为休息区。
饮食习性
高鼻羚羊以超过一百种植物作为食物,主要食用含盐质的灌木和草类,例如稻、匍匐地表的夏柏树、羊栖菜、蒿属植物和草原地衣类,觅食过程中采取边走边食的方式。它们也常吃许多有毒或含盐碱的草类,以适应和消化与分解。高鼻羚羊耐渴,在取食青草季节能长期不饮水,在极其干旱的情况下才结群去找水源。冬季,其能挖食被埋在雪下、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蒿属植物。其在饮水时,通常会在水深到腹部的水潭饮水3~5分钟,然后皱起鼻子并张开鼻孔,总是将鼻孔保持在水面以上。
防御行为
狼(Canis lupus)是成年高鼻羚羊和幼崽的主要天敌,幼崽还会受到棕色草原雕、金雕、流浪狗和乌鸦的攻击和捕食。在哈萨克斯坦,狼每年导致高鼻羚羊总数的20%~25%的减少。高鼻羚羊嗅觉、视觉和听觉均发达,当受到惊吓时,其能跳出超过6米远。其奔跑速度快,8日龄幼崽速度可超过马的速度。当逃离危险时,它们会疾驰并通过跳跃以观察天敌情况。
繁殖生长
繁殖
高鼻羚羊是实行一雄多雌制的物种,常聚集形成5~20只雌性和1只雄性的繁殖群体,具有成熟早和繁殖快的特点,有较高的繁殖率和种群增长率。其在冬季12月进入繁殖季节。
高鼻羚羊为季节性多次发情动物,主要集中在冬季发情。发情前期,雌羚羊好动,状态不安,进食量减少,有时可见雌羚羊阴门潮红并有粘液流出。雄性发情时不进食而食用雪。雄性喜欢追逐嗅闻雌性阴部及尿液,阴茎频频伸出、频尿,追赶雌性时头向前伸,鼻翼扩大,作呼噜,发出隆隆声。
繁殖群体中的雄性会因保护雌性而爆发战斗导致死亡,其储存的能量用于保护群体中的雌性,故繁殖季节结束后雄性即变得较虚弱,死亡率高达80~90%。
其交配行为发生在夜间,雄性在白天休息。交配时雄性追逐跨爬,雌性站立不动,两后肢主动撑开,尾根抬起,接受交配。
生长
雌性怀孕期约5个月,不同分布区的产仔时间不同,从第二年4月下旬在卡尔梅克开始,约10天后在哈萨克斯坦开始,再过10天在蒙古开始。每次产1~3头,通常为2头。
新生幼崽体重平均3.5千克,长度为0.5~0.7米。刚产下的幼崽颜色较深,除饥饿时大多数时间都躺着休息。哺乳期约为2~4个月,出生4~8天的幼崽即可开始食草。每只雌性只喂养自己的幼崽。雄性幼崽到第二年达到性成熟;雌性在其7~8月龄时即可参与繁育。雄性1月龄长出小角,到6月龄时角长达100毫米,为黑色,在13~14月龄时颜色变浅,20月龄时角停止生长。高鼻羚羊的野外平均寿命为12年。
在气候适宜的年份,种群数量可在一年内增加60%。种群中很少有个体年龄超过3.5岁,即种群在4年后几乎完全更新。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2018年,高鼻羚羊的全球数量约为16.5万~16.6万头,哈萨克斯坦约15.5万头,俄罗斯约5千~6千头,蒙古约5千头。截至2021年,其种群数量呈递减的趋势。
高鼻羚羊有2地理亚种,其中俄罗斯亚种(S. t. tatarica)在一战结束时少于1000头,近乎灭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恢复至约9万头,但几十年后又大幅减半。蒙古亚种(S. t. mongolica)数量也在下降,2008年仅剩约3240头。
致危因素
第一、栖息地的减少:栖息地被划为农用地,公路、铁路以及采矿和火灾等均影响栖息地、阻碍迁徙。
第二、偷猎盗猎。雄性因其羊角、皮毛、肉,常受到围捕、射杀。
第三、春季雌性聚集产崽时,口蹄疫和巴氏杆菌常爆发,极端气候也会阻碍其获取草料,进而大规模死亡。
保护措施
高鼻羚羊被列入《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附录II,规定禁止出口高鼻羚羊活体及羚羊角。
在俄罗斯有切尔内泽姆利生物圈保护区;哈萨克斯坦有阿尔金达拉国家自然保护区等。
中国于2007年发布《关于加强赛加羚羊、穿山甲、稀有蛇类资源保护和规范其产品入药管理的通知》。
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存在小型救援和圈养繁殖中心。
保护级别
2018年,高鼻羚羊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近危(NT)。
2021年,高鼻羚羊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3年,高鼻羚羊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高鼻羚羊的角药用价值较高,在壮年时期的角俗称活羚角或羚角尖,是贵重药材。性味咸。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于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障,温毒发斑,肿疮毒。
生态价值
高鼻羚羊的俄罗斯亚种在长距离迁移过程中,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过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因19世纪中后期高鼻羚羊种群数量大幅减少以及绵羊数量的增加已被取代。
参考资料
Saiga.iucn.2024-09-02
Saiga tatarica (Linnaeus, 1766).col.2024-09-02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