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硬尾鸭
白头硬尾鸭(黑枕黄鹂普通亚种:Oxyura leucocephala),鸭科硬尾鸭属鸟类,体长43-48厘米,体重约500克。雄性白顶䳭硬尾鸭嘴基部隆起较雌性略大,呈灰蓝色,虹膜为橘黄色,头白头顶黑,体多栗色带深褐色斑块,尾坚硬,跗灰棕色趾为灰色,脚蹼为黑色或红色;雌性白头硬尾鸭嘴呈暗灰色,虹膜为淡黄色,颊、额、颏、喉和前颈为黄白色,头顶,头侧和后颈为黑褐色,尾坚硬,体多呈棕色,跗蹠和趾皆为黑灰色。
白头硬尾鸭主要繁殖于阿尔及利亚、亚美尼亚、蒙古、俄罗斯联邦,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洪湖,在这些地区为夏候鸟。主要越冬地在意大利、阿尔巴尼亚、摩洛哥、保加利亚、希腊、以色列、塞浦路斯、埃及、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伊拉克、土库曼斯坦、叙利亚、阿塞拜疆、塔吉克斯坦、印度,在这些地区为冬候鸟 。白头硬尾鸭繁殖期多栖息于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淡水、半咸水或者富营养化的湖泊和沿海地带,冬季喜栖息于食物丰富的开阔的大型湖泊附近。以植物和较小的水生动物为食,怕惊扰易潜水躲藏。
白头硬尾鸭数量急剧下降,截至2016年白头硬尾鸭全球数量已经下降到7900-13100只,被列入多项保护名录,2017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等级为濒危(EN),2021年,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23年,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
形态特征
白头硬尾鸭嘴基部膨大突起,两侧凹陷,鼻孔到先端之间宽大而扁平,先端略向下后方回包。雄性体重560~865克,嘴峰4.2~4.8厘米,翅15.5~17.2厘米,尾10.5~12厘米;雌性体重539~900克,嘴峰4.3~4.5厘米,翅长15~16.7厘米,尾7.5~9.5厘米。其腿较为靠后,于陆地上不易保持平衡,行走困难,所以多于水中活动,极少登陆。
成年雄性
雄鸟嘴为灰蓝色先端呈灰黑色,虹膜为橘黄色,头部除头顶和耳羽上后方为黑褐色外,其额、颏、枕的两侧、上喉皆为白色,且稍带黄色细斑。前颈为淡褐色或黄色,后颈中间为黑褐色,下颈为颜色稍淡的宽环带,环至前颈处色泽转为淡褐色。两肩、背部、两翅的次级飞羽和内侧覆羽皆为皮黄色且遍布深褐色虫状斑块,腰部呈深褐色带有黑色横斑;尾羽呈褐色,羽干坚硬呈深褐色,尾上覆羽同背羽略同;整片胸部及两侧均为亮褐色稍带深褐色横斑,腹部黄白色亦带深褐色斑块,两肋呈皮黄色绦虫蠹状的深褐色斑块。跗蹠灰棕色趾为灰色,脚蹼为黑色或红色。繁殖期的雄性,头顶,枕部,上颈皆为黑褐色,下颈颜色变淡,腰部、背部和两肩为灰黄色,皆有深褐色虫蠹状斑块,翅下覆羽淡灰色,腋羽白色,冬季和夏季雄鸟形态差异不大,大体上颜色较夏季稍淡。
成年雌性
雌鸟嘴为灰黑色,虹膜为浅黄色,头顶,头侧和后颈皆为黑褐色,眼睛下方有两条相邻的连接枕部和嘴基的纵纹,上面一条为白色下面一条为黑色;其颊、额、颏、喉和前颈为黄白色,上有深褐色斑块,下颈和身躯多为棕色,亦有深褐色斑块;腹部中央和尾下覆羽为皮黄色,有杂斑;后背部,腰部,尾上覆羽均为灰褐色,有深褐色横斑。冬季较夏季羽色更暗,头两侧更白,颊部斑块更深。雌鸟的跗蹠和趾皆为黑灰色。
幼鸟
幼鸟形态和雌鸟冬羽时略同,但相较于雌鸟,幼鸟的颊部斑块和头侧白色特征更为明显,且上体颜色较深,下体皮黄色较多。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白头硬尾鸭主要分布在亚洲(阿富汗、阿塞拜疆、伊朗等)、欧洲(罗马尼亚、西班牙、保加利亚)、非洲(摩洛哥、突尼斯);俄罗斯、阿尔及利亚、中国、亚美尼亚为其主要的繁殖地;白头硬尾鸭于秋季多迁徙至非洲(摩洛哥和埃及)、欧洲(意大利、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希腊)、亚洲(沙特阿拉伯、塔吉克斯坦、印度等)越冬。
中国分部
白头硬尾鸭在中国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洪湖,且2021年陕西省汉中、2018年陕西、2018年天津北大港于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均有发现记录,皆为非繁殖期,2020年在中国四川首次发现非繁殖期白头硬尾鸭。
栖息环境
白头硬尾鸭繁殖期多栖息于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淡水、半咸水或者富营养化的开阔湖泊和沿海地带,尤其喜欢临近湖泊岸边植物丰富的河流、池塘、沼泽、浅水小湖等地,冬季喜栖息于食物丰富的开阔的大型湖泊附近。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白头硬尾鸭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同时也采食一些鱼、蛙、软体动物门、甲科动物、植物病原线虫等水生动物。主要潜入水下取食,少数情况在浅水处取食,偶尔在岸边啄植物嫩叶。
节律行为
在阿尔及利亚的汤加湖3-5月为白头硬尾鸭的繁殖期,在4-5月观察到白头硬尾鸭数量高峰,到5月中下旬雌性白头硬尾鸭多隐匿产卵孵化,雌鸟的可观察数量逐渐减少
在中国的乌鲁木齐市7-11月份,白头硬尾鸭一般在每天的7-9时和18-19时为取食高峰,11-14时休息,觅食后的9-11时和15-16时进行修饰,13-14时出现数量最少,18-19时为活动高峰出现数量最多;在每年的4-6月繁殖,9-10月迁徙越冬。
攻击行为
当白头硬尾鸭个体间发生冲突时,一方则会将头部贴近水面,脖子紧缩,垂下尾羽然后向对方迅速游动发起攻击。
防御行为
白头硬尾鸭十分警觉,常伸颈抬头左右观察警戒,可躲避危险潜在水中二十余秒;当雌性白头硬尾鸭与幼鸟同时遭遇危险时,雌鸟会潜水向湖中央游去,以吸引天敌注意力,掩护幼鸟潜入水中游至苇丛深处躲避危险。
生长繁殖
白头硬尾鸭没有固定的配偶,多为春季迁徙途中或者抵达繁殖地后临时组成当年的一雌一雄制的繁殖对,雄鸟求偶时会挺直脖颈,左右摇头,竖起尾羽,从喉囊罕见的发出鼓般的低鸣声,雌鸟会以沙哑低沉的叫声回应雄鸟。繁殖期常藏匿在低矮茂密的灌丛间,用禾茎、薹草属等植物筑巢,巢内用绒毛铺垫,于每年的4-6月在沼泽地附近繁殖,每年产卵一窝,若被外界因素破坏,许会生产第二窝卵,其每窝产卵量为6-10枚,每次产卵间隔为1.5天,卵壳呈纯白色粗糙亚光样,卵的大小平均为66.8×51.1毫米,重97克,孵化期25天,孵化育雏过程中雌性白头硬尾鸭鲜少外出,每天出巢两到三次,每次在外时长20-30分钟即会返回,在孵化期间雌雄白头硬尾鸭极少成对出现。幼鸟出壳后一般要两个多月时间才能羽翼丰满,这期间由雌鸟看护幼鸟,待到八月初,则可观察到雌鸟、雄鸟、幼鸟同游。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白头硬尾鸭数量正在持续减少,濒临灭绝,亟待保护,白头硬尾鸭数量在20纪初期全球约有10万只,而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就仅剩下1.9万只;截至2016年白头硬尾鸭全球数量已经下降到7900-13100只,且成鸟只剩下5300-8700只。
保护级别
2017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等级为濒危(EN)。
2021年,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2000年,列入中原地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23年,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
致危因素
白头硬尾鸭栖息地被人类侵占,导致其栖息地缩小;人类在其栖息地周边进行工业建设,导致植被破坏;人为垃圾污染、工业排污等导致湿地污染;附近居民张网捕猎,捡拾鸟卵,牧民焚烧苇丛;棕硬尾鸭(Oxyura jamaicensis)入侵与白头硬尾鸭杂交导致遗传灭绝威胁。
保护举措
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当地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鸟类专家成立“荒野新疆·白鸟湖湿地保护项目组”保护包括白头硬尾鸭在内的鸟类。
相关文化
白头硬尾鸭是华特·迪士尼集团所创造的经典卡通形象人物唐纳德·方特罗伊·达克(英文名称:"Don"Donald Fauntleroy Duck)的原型。
参考资料
白头硬尾鸭.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29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5-29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5-29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