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
《圆觉经》是《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的简称,又被称为《大方广圆觉陀罗尼》《秘密三昧》《修多罗了义经》《如来藏自性差别》《如来决定境界》等,一般认为是唐朝宾僧人佛陀多罗(觉救)所译。此经在经录中列于大乘修多罗藏,由于唐代圭峰宗密禅师在《圆觉经大疏》中提出此经“分同华严圆教”的说法,后世多将此经更列入华严部。此经自在中国问世以来,就受到禅、教(天台、华严)各宗的重视。
《圆觉经》宣讲佛陀脱离无明烦恼的圆觉理论,注重成就圆觉的具体行法。其核心在于圆觉妙心,圆觉遍满法界,只是众生并未认识到,从而执妄为真,执空为有,执迷不悟。而一旦明了身心皆幻之理,修离身心幻拒之行,便能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相较于《金刚经》等一类的佛教典籍,《圆觉经》并不为普罗大众所熟知。《圆觉经》在唐宋时期甚为流行,清朝后期因被怀疑为“伪经”而逐渐不被重视。但在宗密禅师看来 , 《圆觉经 》既可以涵盖华严与禅 , 也可以融会禅宗内部顿渐各家 , 乃至统合全体佛教思想和修行 。
《圆觉经》即作为大乘经典,而大乘佛教推崇菩萨道。关于菩萨道,《圆觉经·普眼篇》有言,“当知菩萨不与法敷,不求禅定,不厌生死,不爱涅”,不求解脱,不住涅槃,不度尽众生誓不成佛,这是诸大菩萨的共同誓愿,将解脱众生作为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一种追求超越,即超凡入圣的心态,而追求超越乃是人性的基本需求。再者《圆觉经》主张回归到清净的圆觉本性,从而使人获得无穷的勇气和力量以达至自在无碍的精神境界。
经名释义
《圆觉经》,全称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此经名具有丰富的内涵。大方广,又名“大方等”,“方”是义理方正的意思,“广”是广大的意思;“大方广”是各种大乘经的通名,意为佛说方正广大真理的经文,也指十二部经(经教的十二种分类,即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中的“方广部”。“圆”即圆满,“觉”即菩提;“圆觉”就是圆满菩提,即指佛果,是对世间一切事理无不彻底了知其事实真相。圆觉为人人本具的真心,也是万法的平等真如性。修多罗,为梵语,译为“经”、“线”,意为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所以又译为“契经”,含有契理、契机的意思,即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了义,是说理非常透彻、究竟的意思。
在经文最后一章,也就是该经的流通分中,佛陀又根据《圆觉经》的所指向度自定为五名,依次是:《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修多罗了义》《秘密王三昧》《如来决定境界》《如来藏自性差别》。
版本
《圆觉经》的版本比较统一,多为李豫密流传版本,但此版本体例不完整。佛在回答最后发问的贤善首菩萨的问题时没说偈言,与前文体例不一致。日本学者松本文识发现了一宋本《圆觉经》下卷,找到了经中脱落文字,内容为“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贤善首当知,是经诸佛说。如来等护持,十二部眼目。名为大方广,圆觉陀罗尼,显如来境界。依此修行者,增进至佛地。如海纳百川,饮者皆充满。假使施七宝,积满三千界,不如闻此经。若化河沙众,皆得阿罗汉,不如闻半偈。汝等于来世,护是宣持者,无令生退屈。”至此,从体例上来看,经文已近完备。
译者
《圆觉经》为唐时佛陀多罗所译。佛陀多罗,又称“觉救”,意为“觉悟救世”,生卒年无考,生平事迹不详,北天竺罽宾(今克什米尔一带)人。《宋高僧传》称其“多罗夹,誓化脂那”,即携带梵语佛经,誓愿化度中国。多罗是一种植物,因古印度将佛经写在多罗树叶上,所以称“多罗夹”。佛陀多罗在白马寺译出《大方广圆觉了义经》,但不知具体是于何年翻译出来。而《佛祖统纪》则称:李治永徽六年(655),罽宾国佛陀多罗,于白马寺译《圆觉经》。释太虚通过对各种相关记述梳理后认为,此经为最早贞观(627—649)、最迟开元之八九十年间(720—722)所译。
注疏
《圆觉经》译成后因其篇章结构严谨,佛法义理圆融,文辞典雅流畅;十二菩萨所问与乔答摩悉达多所答各具特色,很快便得到了唐朝社会各界的喜爱,受到禅、教各宗的重视与青睐,由此对此经的注疏也广为兴起。
唐
宗密
在唐代《圆觉经》的注疏中,宗密禅师的贡献最为突出,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圆觉经大疏》十二卷、《圆觉经略疏钞》十二卷、《圆觉经略疏》四卷、《圆觉经道场证义》十八卷、《圆觉经大疏钞》二十六卷、《圆觉经大疏科》三卷、《圆觉经道场六时礼》一卷、《圆觉经礼忏略本》四卷等。宗密主要通过对《圆觉经》的发挥而表达其佛学思想,对《圆觉经》的注疏是他全部学术活动的核心。这些注疏包括对《圆觉经》经义的简略概述、经义的详细解读以及以《圆觉经》为纲而做的具有宗教仪轨性质的《礼忏文》、《道场修正仪》等。在唐朝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禅教合一的宗教发展的促进下,加之何炯的研究成果与贡献,《圆觉经》得以广泛流传开来。宗密的注疏与研究成为后世至今研究此经的主要依凭。
其他各家
据记载,在宗密注疏之前,就有四家对《圆觉经》进行了注疏,分别是唐京报国寺的惟慤著《疏》一卷、荐福寺的坚志著《疏》四卷、先天寺的悟实著《疏》二卷、北都藏海寺的道诠禅师著《疏》三卷。这四卷为密宗的注疏提供了基础,宗密反复研读,认为:“互有长短,谓慤邈经文,简而可览;实述理性,显而有宗;诠多专于它词,志可利于群俗。”除此之外,宗密还听说在江淮域间另有此经的注疏出现、传播流行,但并未亲眼所见,所以没有做出明确的叙述。自宗密所著疏问世后,由于其行文涵义精致明朗,囊括四家,致使以前的各家疏都不再流传。
在何炯之后,如贤首宗的学者:杭州慧因寺的净源,曾通过删订宗密的《圆觉道场修证仪》而后,成书《圆觉经略本道场修证仪》一卷,用于方便于修持学习。公元十二世纪间,江苏常州华严寺僧侣,观复著书《圆觉经钞辩疑误》二卷,此书通过考察核定,校正了当时《疏钞》中不妥的地方。在此之后,西蜀龙翔寺的复庵道辉,通过总结研究,撰写了《圆觉经类解》八卷,此书又经过后世学者镜庵行霆修订之后而流行于世。
宋
到了宋代,士大夫阶级中参禅之风盛行,《楞严经》与《圆觉经》在他们中得到重视。在士大夫阶级的推动下,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也得以上升。这两部经文的流传更加广泛,甚至逐步成为当时学佛者的基本教材。社会上层的主导作用,当然少不了统治者的推崇,赵昚便是其中一位。他用禅学思想理解分析《圆觉经》,更注疏成书为《御注圆觉经》二卷。后来,江苏常州华严寺又一位学者清远,著写了《圆觉经疏钞随文要解》十二卷。佛教经过了唐朝的兴盛发展,到了宋朝,“禅教一致”成为佛教发展的主流。龙江章江禅院如山撰写的《圆觉经略疏序注》一卷便是应此潮流趋势出现的。此外,据《义天录》记载,对《圆觉经》的注疏论述还有:大轲著述的《乐性乐》二卷、法圆著述的《经解》二卷、德素著述的《玄议》二卷和《三观扶宗息非》一卷、道著述的《地位章》一卷等。
元
元代《圆觉经》继续得到佛教各派的欣赏与流传。其代表有:苕水古云元粹依照天台教观,参考了神焕、居式、可观、慈室等前人有关《圆觉经》的注疏,并依据何炯的《圆觉经疏钞》,集结成书,著《集注》二卷,此书不仅记录了作者自己研习了《圆觉经》的心得与成果,它还有另外的贡献,即保存了已经散失的天台宗学者对《圆觉经》的注解。在元粹之后,台州崇善教寺的智聪编写了《圆觉心镜》六卷,居士周琪编写了《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十二卷。
明
明清以来,《圆觉经》的流行日趋淡化,但是亦有佛教各派学者与居士潜心研究学习。代表有武林陆通律寺的寂正著《圆觉经要解》二卷,明代高僧憨山德清的《圆觉经直解》二卷、二楞庵的通润著《圆觉经近释》六卷、居士焦竑著《精解译林》二卷、禅宗罗峰弘丽著《句释正白》六卷、贤首宗徒通润著《折义疏》六卷、净挺著《圆觉连珠》一卷等。其中以明朝憨山大师的《圆觉经直解》流传最广。
附录,《圆觉经》历代注疏情况:
内容结构
《圆觉经》主要是佛为文殊菩萨、普贤等十二位菩萨讲述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即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的理论,以及修止、修观、修禅的方法。在该经中,佛以“圆觉”为总持法门,圆觉即为妙觉真心,是人人本具的佛性。圆觉妙心本来清净虚空,超脱了生灭轮回,但因为无明的缘故,迷执虚妄幻有,无法认知真如自性,所以不得清净,生起诸烦恼。佛在此经中教导菩萨及众生,修习圆觉法门,远离各种缘生幻有,修习止、观和禅定。
《圆觉经》一卷,不分章节。按照佛经可分为“三分”的方法,该经也可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叙述佛说法的处所,当时佛入于“神通大光明藏”的自性境界,以文殊菩萨、普贤等十二位菩萨为上首的十万大菩萨众也都安住于此法会,表明了当时佛陀说法时证入的境界和与会法众。
正宗分即经文的正文部分。《圆觉经》的正宗分采用问答体的形式说法,可分为十二章,分别由十二位菩萨依次向佛陀提出问题,佛陀则逐一进行解答。每章都先以长行问答说法,最后以偈颂重宣其义。《圆觉经》中的十二位菩萨,按照排列顺序可分为三组,四位菩萨为一组。第一组,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他们依次就:远离烦恼、妄有根尘、佛性真如、万法唯心等大乘理趣向佛陀询问。这四位菩萨所询问的是佛教中的至高大法,是顿悟成佛的法门。第二组,即弥勒佛、清净慧、威德自在、辩音四位菩萨。他们就断灭轮回、渐次差别、圆觉三观、二十五法门等佛法问题分别请佛陀释疑解惑,代表渐修的修行方法。第三组,即净诸业、普觉、圆觉、贤善首四位菩萨,他们针对消恶业、四禅病、安道场、传经典等问题,请佛开示。
流通分即总结与归纳,一般叙说受持本经之利益,为嘱咐弟子将经文进行宣讲、传播、使之广泛流传。《圆觉经》的最后一章即起到流通分的作用。即贤善首菩萨一部分内容的末尾,叙述金刚、天王、鬼王等誓愿护佑持经人。
核心要义
本心论
《圆觉经》的本心论强调的是真心本体,记叙了冥冥中每个人都具有的圆觉妙心,经文中阐述圆觉妙心可以超越一切对立存在。《圆觉经》是佛“入于神通大光明禅定正受”时所宣讲,这与佛祖宣示其他经文时有具体地点所不同,也就是说《圆觉经》是在定中所讲诉的。大光明藏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是人人具有的本性,这种本性转成了大圆镜智的境界,即神通大光明藏。
圆觉妙心是包容万象的大法门,所有幻化也从它而生,不仅仅涅槃、真如因圆觉妙心而生,圆觉妙心是一切的本源。所有的一切,均是从圆觉中出入,这就是真心本体的特征。圆觉妙心是不染污垢的清净心,如同摩尼珍宝般,纯净而无所侵染。在《圆觉经》中就将生命本来的清净心比作摩尼珠,人们因境遇的不同,便会看到形形色色的现象。每个人看到摩尼珠都会显现的各种不同的颜色,之后便自以为摩尼珠所呈现颜色就是实际存在的。实则不然,人们看到的都是迷惑之像,宝珠本身洁净如故。 这就是光华四射的大光明藏所要呈现的意境。
虽然圆觉心是那么的神奇玄妙,依照佛法,对待它一样不能执着。《圆觉经》认为圆觉妙心本是澄澈无染的,因为思想一时的偏颇,动了贪念,无明便占据了圆觉妙心。因此想脱离轮回,贪念必然要彻底消除。无明和贪念本为一体,无明的出现是没有原由的,也无所谓开始,无明是无始的。可一旦众生的圆觉妙心被掩盖,就会误认为无明的妄念是真实的,就会陷入我执颠倒。万物兴衰,事物更替变换乃至无明,圆觉妙心始终未动。
修持论
修持方法
修行者认为《圆觉经》是统领一切佛法修行的无上法门,这说明经中就要有特色的修行方法。经中说修持圆觉法门,是最快捷的成佛法门。圆觉法门要持之以恒的修正行为与心性,这种修行法门就是渐修法门,即修止、修观、修禅那。修止,就是修行者的心性在某一个境界里专注不动。任何外境的干扰,都不在意不受其影响,仍旧专注修行。修观,就是一个境界来的时候,修行者用自己的心念在此境界用所修的观法去观察,此时,修行者内心是清醒的,不被所处境界的幻象所迷惑,而且要看清它的真相,这就是修观。修禅那,就是静虑正审的意思,即得到清净圆满的觉悟,以清净圆满心去思维,不再被迷障控制自己的思维,看破一切虚幻,脱离业障,从而进入“虽碍无碍”的境界。用这样的方法去修行,就会感受到轻快、无扰,随之到达觉悟寂灭的境界。 圆觉法门的修行方法就是这三种修持方法贯穿一切禅法而构成圆觉二十五轮。
去除禅病
《圆觉经》讲述的主旨就是告诉世人如何修行成佛,所以对修行尤为重视。依照二十五种修行轮修持佛法可通达成佛之路,可修行之路并不是笔直通天的,有着各种阻碍,就会使修行者陷入禅病,从而进入修行误区、出现总总错误,被称为“禅病”。为了让信众更好的研修佛法,《圆觉经》对这些禅病开出了治疗方子,来消除修行中的各种禅病。消除作、任、止、灭四种禅病,才可获得圆觉,寻回圆觉妙心,修行到圆觉境界。
作病,即有所造作。参佛者要是以为圆觉成佛是造作出来的,认为有修有证,有佛可成。而真正的清净圆觉心是自身本来拥有的,你修与不修都是存在的,并不是靠主观造作出来的,更不是用修行得到的,因此要是造作,认为有所修、有所证,就是作的病态。 任病,即任者放任自然,任其自然,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反正总有一天成佛,一切自在,认为一切不管不顾就是佛法,这种表现就是任病。用不用功都一样,一切本来无生灭,任运自在,这都是任病的表现。止病,相比其他三种禅病,它是修行者最易有的一种。在修行中认为学佛修行必须将杂念妄想彻底停止,以为妄念停止了,才能去学佛。止病是止于一念、止于一个境界,或者止于一个佛境界,或是止于一个空的境界,或者止于一个清净的境界。止不住是散乱心、放任心。一般人不是放任就是求止,再不然想求功德,想从积功累德而悟道,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作病、任病、止病三种病。而这三种病必须要用“灭”来断除。
灭病,灭就是灭一切烦恼,用般若智慧彻底清除烦恼,使烦恼永不出现。关于这一点,一般世俗观念认为学佛用功应该断一切烦恼,生理、心理都空无所有,也没有六识存在,一切都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当然,能做到这种境界的普通人少之又少。释迦牟尼佛说:“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自性本来清净,如果你自认为寂灭,那便是是你主观造出来的境界,而并非是自性清净。
渐顿兼顾
渐修空观,《圆觉境》中讲述的渐修空观是磨镜见明的磨镜空观,这是借用了佛经中的磨除镜垢后恢复了本来的明净的譬喻来说明《圆觉经》中通过渐修法门实现对我空,法空的体证。经中说“一切菩萨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连菩萨都要远离虚幻,别说平凡人了,所以修行空观是学佛的基础法门。要达到空首先要认识地火水风四大的非实体性,远离四大虚境。消除幻想,保持清净,静观世事变化,才能实现人空法空,以此来保持圆觉。
顿悟法门,《圆觉经》融汇万法,既有渐修法门,也包含顿悟法门。顿悟没有层级的区分,是因缘巧合而突发的觉悟。顿悟亦没有向背的区别,本心如同摩尼宝珠,似明澈的古镜,在喧嚣中存在,却不会被污染与影响。 渐修与顿悟本来就是共生共存的,通过渐修的过程修行佛法,当到了一定的阶段、境界,突然顿悟,便是经中注重渐顿兼顾的原因。
境界论
《圆觉经》的圆觉境界是从显心清净开始,从表及里到一切清净,直至达到圆融。圆觉境界的圆融精神,开启智慧心,清净圆觉心,除净烦恼念,走向圆觉境。修行圆觉清净境界主要体现在在《圆觉经·普贤章》,普贤菩萨向佛祖请示了四个如何获得圆觉清净境界的问题,佛祖的回答强调要做到四个离,即离境、离心、离智、离空。四个离,逐层修行步、由浅及深,直到消除各种幻境,达到寂灭,圆觉境界就会展现。
圆觉境界是随缘适意的禅居生活,一种清净的安居生活。用大圆觉境界作为自己的道场,让佛与一切众生荣威一体,佛与众生本性平等,没有差异。佛与众生一样,本性初始都是清净没有污染的,不受束缚没有附属。不论什么情况,真心不会随环境改变而转换,本体始终不变。同时圆觉境界要求在清净地修圆觉心,所以佛说修圆觉境界要安居。安居禁足才能少受干扰,清除无明,斩断贪念,才能获得圆觉心,修得圆觉境界。
影响
广为流传
《圆觉经》的出现与流行,促进了禅教合一、三教融合。《圆觉经》非常切合中唐以来中国佛教的发展趋势,即禅教融合、三教合流的文化趋向。这种特质使《圆觉经》从如浩瀚海洋的典籍中脱颖而出,备受推崇,成为中国佛教的经典之一。是唐宋以来教禅各宗都要研习的重要经典,在华严宗和禅宗中影响最大。本经虽名为大乘了义经,但却是大小乘圆融、渐顿圆融的圆融无碍之经典。且自唐以来,《圆觉经》在海外也甚为流行,如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此经都盛行传持,著名的注疏有普寂的《义疏》二卷、凤潭的《集注日本决》五卷、大内青恋的《讲义》一卷、汤次了荣的《研》一卷,等。
促进佛教传播
《圆觉经》的流行,促进了中国佛教及菩萨信仰在基层的广泛传播,丰富了中国佛教的民间信仰内容,经中的十二圆觉菩萨以菩萨众的形象出现在社会矛盾集中的封建社会,迎合了统治者迷惑民众的意图,也顺应了苦难人群的精神需要,让民众有了希望的精神寄托。十二圆觉菩萨的影响贯穿于整个中国佛教。
促进佛像石刻艺术、壁画艺术的发展
《圆觉经》的十二圆觉菩萨的“经变相”的出现,在文化层面上促进了唐宋的佛像石刻艺术的发展。宋代时期遗留下来的石刻十二圆觉既表述了《圆觉经》中佛祖宣讲义理的场景也彰显了当时登峰造极的石刻艺术,为后世人留下了可宝贵的研究对象与艺术宝库。
宋以后的石刻造像中虽看不到“圆觉经变”的内容,但是明代寺院壁画艺术崛起成为继唐朝壁画艺术之后的又一高潮。以四川省现存的明代寺院壁画中可以看到“圆觉经变”仍是僧人和艺匠喜欢的题材,在广汉龙居寺中殿、新津观音寺毗卢殿、平武报恩寺大雄殿壁画中都绘有十二圆觉菩萨像,这说明《圆觉经》从宋至明在四川民间佛教与佛教艺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当代价值意义
《圆觉经》于当前社会具有现实意义。十二圆觉菩萨的智慧与慈悲心可以给人智与善的影响;经中的修行方法的理念也适合现代社会借鉴,渐修与顿悟的兼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质变、量变有异曲同工之妙。再次,经中提及的远离无名的方法是摒弃贪欲,在现实社会一样受用,在物欲横流的现在,能冷静地对待诱惑,明确自己的需求是十分重要的;还有,“圆觉”思想运用于现在就是和谐的状态,符合现在社会的主流思想,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作品评价
宗密禅师对《圆觉经》的评价是:“此经具法性、法相、破相三宗经论,南北顿渐两宗禅门,又分同华严圆教,具足悟修门户,(中略)宗密遂研精覃思,竟无疲厌;后因攻华严大部,清凉广疏,穷本究末,又遍阅藏经,凡所听习咨询讨论披读,一一对详圆觉,以求旨趣;(中略)率愚为《疏》,至(长庆)三年(823)夏终,方遂终毕。”意即,《圆觉经》涵盖华严宗与禅宗,且能融合禅宗内部的渐顿各家,乃至统合佛教的全部教义与修行,他为此做疏。
赖永海先生的评价是:“《圆觉经》是一部非常能够体现中国佛教注重“妙有”思想特色的佛经。该经主张一切众生都具足圆觉妙心,本当成佛,无奈为妄念、情欲等所覆盖,才于六道中生死轮回;如能顿悟自心本来清净,此心即佛,无须向外四处寻求。该经所明为大乘圆顿之理,故对华严宗、天台宗、禅宗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广超法师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的序言中说:“若你确信万法本是圆觉妙心所显,当你阅读这本讲记时,别忘了当下这一刻,你正在自导自演自看此圆觉妙心,乃至本经也是心的显现,也是业力因果精彩演出‘我在读经’。你今生来此,本是庄严微妙的人生戏,亦称为不可思议的业力,本是圆觉妙心的显现,戏名叫人生,导演叫妙心,主角叫凡夫。”
南怀瑾先生在《\u003c圆觉经\u003e略说》的缘起部分中说:“《圆觉经》是否就如梁氏等所说,是后代大禅师所伪造?不见得。我可以说这的确是真正的佛法。《圆觉经》与《楞严经》,应该说是佛教的无上密部,只因为《圆觉经》《楞严经》的文学实在太美了,而一般佛经的文字没有那么美,所以有些学者认为是伪经。”
圆瑛法师在《大方广圆觉经讲义》的自序中说:“虽为顿教大乘,亦摄渐修群品。是经力用广大,无机不被,从可知矣。余也,频年钻纸,心心惟仰大乘;一觉传灯,处处咸依自性。既诠楞严奥旨,妙妙心闻;复注圆觉契经,尘尘智入。”
真伪辩驳
《圆觉经》历来争议颇大,古来大德大多对译经时间持怀疑态度,未曾否认此经出自佛口,最早记录《圆觉经》的目录——《开元释教录》就已经对译经时间不究其详,“此经近出不委何年”,转而肯定其思想意义,“且弘道为怀,务甄诈伪。但真诠不谬,岂假具知年月耶”,传统《圆觉经》的解释学者一般都遵循此立场,肯定《圆觉经》在佛教义学上的价值。
近代学者大多围绕此经的真伪进行探讨,吕先生认为“《圆觉经》本是由《起信论》经《楞严经》而发展出来的”,他的理由是“它们的议论基本上一样,只不过《起信》还是一种论,现在以经的形式出现显得更有权威而已”。胡适先生更大胆地提出“现在佛教中,还有一部《圆觉经》。这部经大概是伪造品,是宗密自己作的”,因为“这只有一卷的《经》,他却作了很多《注解》,叫做《圆觉经大疏钞》”。
日本学界基本认为《圆觉经》是以《楞严》思想为基础,而同时融合了《起信》思想而成立。还有日本学人提出《圆觉经》的形成是以《首楞严经》为基本思想同时,吸取了当时的《起信论》、华严、天台、禅等的教说而成立的疑经。日本的望月信亨在《异经及疑伪经论研究》中把《圆觉经》列入疑经部分。并在《佛教经典成立史论》中提出《圆觉经》为中原地区撰述以来,而中日学界大都接受此说,如镰田茂雄就认为,望月之见为确定之论。柳田圣山也把此作为中国撰述之经典,与望月不同的是,柳田主张《圆觉经》成立于712年以前,而望月说则认为该经成立于开元年间(713-730年)。冉华云先生页引望月说,而认为此点“已为大部分学者所承认”。
而学者杨维中在《\u003c圆觉经\u003e的真伪之争新辩》中考察了《圆觉经》的翻译过程,指出《圆觉经》在近代被当作“伪经”,完全是由于对古代典籍对其翻译过程的理解分歧所引起的。他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在于此经的翻译是在国家出面组织译场非常普遍的情况下,由个别僧人自发组织的“民间译场”完成的。完成后,又为履行向朝廷申报入藏程序。其次,此经翻译出来后未曾同时编订记载此经翻译的记录,或者是编定但流通不广,且未能被智升等编写者搜集到。于是佛教史家依据言必有据的原则书写,便形成了《开元释教录》中智昇所作的最初著录。
经典章句
一切大日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圆觉经·文殊师利菩萨章》
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圆觉经·普眼菩萨章》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圆觉经·金刚藏菩萨章》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圆觉经·弥勒菩萨章》
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若能归悟刹,先去贪嗔痴,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圆觉经·净诸业障菩萨》
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圆觉经·圆觉菩萨章》
写作特色
比喻特色,根据相关研究,《圆觉经》共有四十三处譬喻。佛教经典中的譬喻反映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于佛理的解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众多的譬喻反映了佛教运用譬喻这一语言形式的高超技巧,不管是修辞类的譬喻、因明三支中的譬喻支,还是阿波陀那类的譬喻故事,都做到了与理性思辨的紧密结合,同时还有着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
相关书法作品
自唐宋以降,历代不乏《圆觉经》的钞写本与刻本流传于世,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赵孟頫书元刻本则是比较罕见的一个版本。该刻本书法精美,可视为赵孟頫晚年代表作,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资料
平武“深山故宫”绝古今——探访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报恩寺.中国政府网.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