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雀替

雀替

雀替是一种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构件,多用于园林建筑,通常置于建筑横梁竖柱交接处,形似双翼附于柱两侧,与柱子共同承受上部的压力,同时能够减少梁、枋的跨距或增加梁头的抗剪能力,简言之即加强柱子之间的梁的承载力。雀替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当前最早的实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云冈石窟中,起先其主要作用是起结构作用,元朝以后,雀替的力学作用减弱,装饰美学价值日益凸显。雀替发展至清代主要有七种样式,分别为雀替、大雀替、小雀替、骑马雀替、龙门雀替、通雀替和花牙子。随着时间的发展,雀替的纹样、彩华等也从无到有,且变得越加繁盛,直至清朝发展到最高峰。现今雀替在明清古建筑中十分常见,随着古建筑的就地保护,雀替也得到了保护 ,如山西乔家大院、开封田家大院等古建筑整体得到保护,其建筑中的雀替随之被保护起来;另外有一些雀替因建筑拆除等原因被送入博物馆收藏,例如安徽博物院收藏有大量雀替。

概念释义

雀替是传统园林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雀替的别称或是雀替的前身名称较多,在各个朝代对于雀替的记述不尽相同。目前比较常见的说法有:(1)雀替是清式木装修构件名称,宋式称角替。常用于大式建筑外檐额枋与柱相交处,从柱内伸出承托额枋,有增大额枋榫子受剪断面及拉结额枋的作用。(2)雀替(宋称绰幕枋)是置于梁枋之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3)雀替外形因如雀鸟翅膀而得名,他在柱子上面像一对欲飞的翅膀向两边伸出。……在柱头与梁额交角地方的‘替木’似乎成为不可缺少之物,雀替是基于力学原理演变而来的构件,不过其后的发展变化更多时候是由于美学原因促使其产生的。(4)角替,额枋与柱相交处,自柱内伸出,承托额枋下之分件。俗称雀替。绰幕枋,宋式大木构件名称。位于柱上端与檐额之间,是缩短檐额净跨距离,分减檐额荷载的短木构件。……清代则称之为“雀替”)雀替发现的最早实物是在北魏的云冈石窟中。

历史沿革

李诫《营造法式》卷五“阑额”:“檐额下绰幕枋,方减檐额三分之一,出柱,长至补间,相间作()头或三瓣头”,这是现今能找到的关于雀替最早的记载。当前可考最早的雀替实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建筑上,发展到清朝一共七种样式。元朝前的雀替构件主要用在内檐,从元朝以后,尤其是到了清朝,雀替主要用在外檐额枋下。

宋元时期

如上图平安定州文庙大殿的雀替,整体狭长,近似长方形,腹部多为直线或蝉肚样式,端部有“蝉肚、卷头、㭼头”三种主要形式。此时的雀替雕刻比较简单,元朝后其纹饰慢慢多起来。

明朝时期

如上图澄瑞亭雀替所示,整体形态短小,近似三角形。此时雀替的功能由结构作用向装饰作用转变,整体缩短,腹部、端部轮廓有一定变化起装饰作用。此时雀替腹部仅为蝉肚形式,而且蝉肚排列均匀,前紧后松,向上递进伸向端部。

此时雀替端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㭼头形式,二为卷头形式,雀替底部下端设丁头,与其他部位合一。在构图上此时的雀替线条流畅简洁,纹饰风格粗犷。

清朝时期

如上图太和殿雀替所示,此时雀替与明朝相比变化不大,整体由近似三角形变为近似¼圆形,其腹部变大,整体形状逐渐近似圆弧。此时期雀替的腹部的变化与端部有关。在清朝时期,雀替的端部采用了鹰嘴突状的设计,并随着清朝统治的延长,鹰嘴突的形式变得越来越突出。早期的鹰嘴腹部弧线几乎是平直的,无法显示出鹰嘴突出于蝉肚之外的效果,看起来更像是鸟头的形状。鸟头的尺寸与蝉肚的瓣数融为一体,不明显分开。随着时间的推移,鹰嘴腹部的弧线弧度逐渐增大,使鹰嘴突出部分变得更加清晰可见。鹰嘴突的尺寸也变得越来越长,而蝉肚的尺寸则变短,给人一种头大身小的整体感觉。在这个时期,雀替的腹部每肚卷瓣与卷瓣之间的尺寸相对均匀,但为了突出端部的鹰嘴突样式,所以靠近端部的蝉肚比其他卷瓣更大。此时雀替的雕刻装饰效果日渐突出,雀替上面的浮雕纹饰常有富贵万年、凤戏牡丹、榴开百子、松鹤延龄等,寄托了人们对安居乐业、吉祥百年、多子多福美好期待。

纹样类型

雀替的经典构件

雀替的纹样、雕饰种类众多,美学性突出,尤其到了清代,雀替的装饰作用突出,其轮廓曲线及油漆雕刻极富审美趣味,发展出丹顶鹤三足金蟾、花鸟、花篮、龙、凤等样式,雕刻技法主要分为透雕、浮雕、圆雕。形式上主要有七种样式:雀替、大雀替、小雀替、骑马雀替、通雀替、龙门雀替、花牙子

大雀替

大雀替原料为整木,上承檐枋,下承柱头。柱头为大斗之状衔接雀替,不直接承梁头或额檐枋。大雀替的结构样式接近替木,也可以说参考石材建造之法,所以最能持力。大雀替的长度无论在明间次间均相同,约等于面阔的⅓至¼。大雀替多用于纯藏式喇嘛庙中,在青藏高原、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较多见。

雀替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有载,其与檐枋同高,长为面阔的¼,厚是校径的3/10。在除塔楼之外的明清建筑中,多见雀替,且多有漂亮的雕刻。

小雀替

江南地区的建筑较多使用小雀替。由于江南建筑多用扁作的体型庞大的“月梁”“轩梁”“廊川”等构件,而且柱子和大梁较细,为了让大梁能够抗弯,就做成扁梁,此种结构下大替木就没什么支撑作用了,于是退化为小雀替。小雀替短小,多用于屋内;雀替上亦无栱子,制作甚简。

龙门雀替

龙门雀替是牌楼上的综合样式的雀替。在牌楼建筑中,充满了各种传统建筑符号,如斗拱、大花板、小花板、折柱、坠山花等,而雀替作为一种富有特色的构件也不可或缺。

龙门雀替专门用于牌楼。牌楼所处的位置往往是必经之处,交通要道,因此所使用的雀替在视觉上要格外华丽。与普通的雀替相比,龙门雀替具有一些特异的特点,例如加上云墩、梓框、麻叶头或三福云等装饰元素。云墩是用来承托栱子上的雀替,通常刻满云纹。梓框是在牌楼上放置的框架,上面就置放着云墩。在石牌楼上,梓框是必要的一部分,但在木牌楼上,有时可以不使用梓框,实际形式并不拘泥于特定规范。

通雀替

通雀替指穿透柱子的雀替,其穿过柱顶榫眼,由两侧伸出形成2个雀替。这2个雀替的可对称,也可以长短不一。这种雀替主要按照结构形式来区分,多用于室内,多见于宋元代建筑中,明清建筑中较少见。

骑马雀替

有些建筑四角回廊柱间距太小,两边雀替连到一起,近似倒悬马鞍,所以叫做“骑马雀替”。骑马雀替一般用在开间小的廊部或者垂花门上。在一些民居中为了美观,也大开间处用骑马雀替。

花牙子

雀替中的花牙子是建筑倒挂楣子与柱之间的构件。早期花牙子只是在框架的两侧起替木的作用的三角形板材,后慢慢失去结构作用,主要用作装饰。在清式建筑中,凡是带点游观性质的建筑物上,常常在出廊的檐枋下加安横的花楣子。楣子之下即花牙子。

就花牙子所处的位置来说,它属于雀替此类。处于倒挂楣子下的花牙子所取木材为偏薄的板材,多做透雕,因此从材质上说,花牙子已经失去它应有的结构作用,已经成为了一种纯粹装饰性的构件,在装饰作用上越发精进了。

七种雀替的分类和区别对比如下表。

雀替纹样

雀替的纹饰

雀替纹样主要有人物纹样、动物纹样、植物工程图、几何纹样。

人物图样

人物图样主要从历史人物和戏曲故事中取材,图样突出人物动作和神情,雕刻手法多采用透雕和圆雕。

动物图样

常见的动物纹样以龙、凤、花鸟、三足金蟾丹顶鹤等寓意较好的动物为题材制作。

植物图样

雀替中常用的植物题材包括牡丹、荷花、菊花、竹子、梅花、石榴、松树等寓意较好的植物,并用雕刻手法和彩饰丰富。

几何图样

几何图样以简单的平面线条进行图形组合,最常用的是卍字纹和缠枝纹。卍字形随佛教的兴起而流行,有吉祥如意的意义。卍字形纹简单,结构单纯,在江南古建的花牙子中很常见。缠枝纹基于藤曼忍冬纹演变而来,以曲线为主,呈波浪形、回转形,可延伸、可往复、可循环,有生生不息的寓意,多见于江南古建。

雀替的彩画

雀替装饰彩画的做法,大体可划分为三个不同档次。

高等级彩画做法

这种做法在雀替大边平贴金,花纹底色以青、绿、紫为主,花纹外轮廓边线沥粉贴金,花纹做攒退。花纹外的地子做成朱红色油饰。(攒退,彩画花纹做法术语。即花纹的每笔线道均由相顺或平行的深、浅、白最少三个层次的彩色细线道组成,其外轮廓为白色,中间线道为深颜料本色,如群青朱砂、红土。白深两色之间为晕色(浅色),且须保证晕色为深线道之颜料与白色颜料调合之浅色)

中等级彩画做法

其做法与高等级做法基本一致,但是其细部花纹为白色轮廓线,花纹工艺玉做。这种彩画,一般配于旋子彩画苏式彩画等中高等级的彩画。(玉做,图案的外轮廓线或一侧,用白色圈描为做法特点的图案。属于细部图案的攒退活范畴)

低等级彩画做法

这种彩画老金边做黑色,凡卷草等纹按纹饰的构成,一般设青、绿色。花纹以外做朱红油饰。

雀替的雕刻方法

雀替的主要雕刻方法分为三种:圆雕、浮雕透雕

圆雕

将木料雕成立体形状,四面都可欣赏的雕刻方法称为圆雕。

浮雕

在平整实木板或者龙眼木上雕刻,雕刻凸于木材表面不镂通为浮雕。浮雕据其浮凸高度分为“高浮”“中浮”“浅浮”。界定标准大约是:1cm以下是“浅浮”,2cm左右是“中浮”,3cm以上是“高浮”。

透雕

在木料上雕刻景物,木料其他部分镂通的雕刻形式为透雕。透雕有两种:一是“钢线锯透雕”,仅能做单层雕刻,适合简单题材,如窗格、门和装饰配件等;二是“多层镂空透雕”,表现力强,适合人物众多、场景复杂的题材。

功能与价值

建筑功能

雀替在建筑中主要起结构作用和装饰作用。

结构作用

雀替出现就是为了结构支撑作用:古代建筑的柱与梁之间有短横木相托,可加强梁枋的径向剪力,延伸柱间梁枋纵跨的应力,从而加强梁枋的抗弯能力。直至清代,雀替依然代替梁枋承担部分重量。

装饰作用

雀替起初只在替木上简单描绘,后来有了精美的雕刻。到清朝,很多建筑都有雕刻、彩绘精美的雀替。官绅住宅的雀替常以神仙、神兽为题材;一般民居常见忍冬纹、鸟、花卉等普通纹样。这些雀替装饰的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体现了我国古代绚丽的文化。

雀替的雕刻的技法讲究众多,要求雕刻精细且复杂多变,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对工匠精神的传承。

艺术价值

建筑物能反映其建造时期的文化、民俗,有社会学、文学等的内涵。雀替除实用性外,从文化意义上,传统建筑的门头是家族的象征,所以其重要性不可忽视。精雕细作的雀替才能与华丽的门头相称。于是工匠面对需求,精进技艺,力求使自己经手的雀替臻于完美,进而推动了装饰业、建筑业手工业发展。明清是建筑木雕的鼎盛期,其时雀替有细致的工艺,合理的构图、讲究的纹样、严谨的比例,符合传统美学特征,展现了匠人认真的创作态度。

人文价值

明清时期文化层次较低的商贾、地主等,其住宅的雀替雕刻表现直白,用意简单直接;而书香世家的雀替,其雕刻文化品位较高,画面构思巧妙,典雅含蓄,耐人寻味。此类雀替内容广泛,例如“八仙过海”“渔樵耕读”“福禄寿”“魁星点斗”“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天兵神将”等题材。此外一些历史典故、民间神话、文人雅士形象是雀替木雕的精华,其中一些有文人画风格的雕刻具儒者之风,如“梅兰竹菊”“状元及第”“文科殿试”“琴棋书画”等。

继承保护

通过雀替的传统应用、艺术价值以及功能变化,能看出雀替传承着中原地区古代特有的建筑形态。在现代建筑体系中,房屋、桥梁以及工业机械等中也常运用三角形架构,这与雀替三角形的稳定结构形式相似,发挥的作用类似桥梁中的支撑屋架、钢桁架、钢托架等。室内木质家具的装饰构件,其砖雕也有对雀替元素的借鉴。

博物馆保护

当前一些博物馆将雀替收藏入馆,例如安徽博物院晋城博物馆等都收藏了丰富的雀替文物,这些雀替也在博物馆中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在博物馆中,雀替被存放在恒温恒湿、无风吹日晒,无虫蛀的环境中,雀替的腐化速度极大降低,保存时间得到延长;博物馆会对可修复的文物进行修复,让雀替以更完整、更好地状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一些研究人员会对馆藏文物进行研究,并通过展览、讲座、刊物出版等方式让人们更了解雀替。

安徽省博物馆馆藏雀替:

就地保护

流传至今的古代大型建筑群中的雀替随着建筑的整体保护也得到了相应的保护,如故宫、开封田家大院、乔家大院等,这些古建筑被文物保护单位接受后严禁附近居民破坏,对部分建筑进行修缮,同时符合参观条件的建筑会对公众开放参观。同时虽然这里的雀替没有保存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但是其在建筑中结构更稳定,且更能体现传统建筑整体的美感。

参考资料

无雀替 不成中华建筑 独特构件 见证历史.泉州网.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