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爪哇犀

爪哇犀

爪哇犀(拉丁学名:Rhinoceros sondaicus),又称小独角犀,是犀牛独角犀属动物。成兽体重1200~1500千克,体长2~4米,肩高1.2~1.7米。两性外观具有差异,成体雌性略大于雄性。成体雄性长角,雌性长角的概率极低。爪哇犀体表通常无毛,皮肤颜色呈灰色到暗灰色,犀牛角为黑色。皮肤上的表皮有镶嵌状多边形纹路,类似鳞片,四肢上的纹路最清晰,足部还存在气味腺。

爪哇犀曾分布于孟加拉国、缅甸以及中国等多个国家,最后的种群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最西端的乌戎库隆(Ujung Kulon)半岛。爪哇犀主要栖息于低地热带雨林地区,特别是在水源附近。爪哇犀最常在茂密的灌丛林或次生林中觅食,通常出没于乌戎库隆的河流、沿海区域及相关植被带,主要取食木本植物,很少食用草本植物。爪哇犀的平均寿命为30~40年。

2019年被评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CR)级别。截至2018年,世界范围内的爪哇犀种群仅剩68只。

形态特征

爪哇犀是体型较小的犀牛。成兽体重1200~1500千克,体长2~4米,肩高1.2~1.7米。两性外观具有差异,成体雌性略大于雄性。成体雄性长角,成体雌性有极低概率会长角。犀牛角略微向后弯曲,平均长度为0.2~0.25米。

爪哇犀体表通常无毛,皮肤颜色呈灰色到暗灰色,犀角为黑色。皮肤上的表皮有镶嵌状多边形纹路,类似鳞片,四肢上的纹路最清晰,爪哇犀足部还存在气味腺。

爪哇犀的成兽与幼兽的皮肤与角有明显差异。幼兽角的茎端纹路呈纤维状,成兽角的茎端更光滑且具有一条宽而深的沟槽。幼兽体表覆有少量体毛,成兽除了睫毛、耳朵以及尾巴之外体表几乎无毛。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爪哇犀曾分布于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还有中国南部。爪哇犀没有明确的历史分布地区,因为早期的记载并未区分该物种与印度犀犀牛 sunicornis)和苏门答腊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爪哇犀在大部分历史分布地区中灭绝。爪哇犀最后的种群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最西端的乌戎库隆(Ujung Kulon)半岛的乌戎格库龙国家公园中。

亚种历史分布

栖息环境

爪哇犀主要栖息于低地热带雨林地区,特别是在水源附近低地草原。但爪哇犀的活动范围并不局限于热带森林,也曾出现在开阔的混交林、草原和高山上。其出现频率最高的林地类型是灌木林,其次是次生旱地林、沼泽灌木林和原始旱地林。爪哇犀多在海拔600米的区域生存,海拔上限为1000米。由于犀牛体型笨重,所以爪哇犀基本生活在平地或者缓坡。

爪哇犀选择栖息地受多种因素的支配,其中包括人类活动的影响。虽然植被和海拔是爪哇犀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但水源、矿物盐,特别是有利于维持长期生存的物质条件也会强烈影响爪哇犀对栖息地的选择。

生活习性

觅食习性

爪哇犀是取食范围较广的植食性动物,喜欢取食木本植物的叶子、嫩芽和细枝,很少食用草本植物。爪哇岛西部次生林中的树苗以及木本灌木是爪哇犀的主要食物,其中特别包括槟榔青(Spondias pinnata)、火桶树(Leea sambucina)和五桠果(Dilleniaexcelsa)等。爪哇犀最常在茂密的灌丛林或次生林中觅食,通常出没于乌戎库隆的河流、沿海区域及相关植被带。

爪哇犀主要在夜间觅食,通过长途跋涉以获取偏好的食物。进食时,爪哇犀会伸展胸部、肩膀、脖子和下巴把树叶拉到够得到的地方,再用灵活的上嘴唇卷住树叶。爪哇犀进食所造成的植物“推痕”可高达1.6~1.8米。

通讯行为

爪哇犀的视力较差,但嗅觉和听觉十分灵敏,并且可以发出各种各样可以听见的声音。过去对爪哇犀的研究中所记载的爪哇犀叫声有嘶鸣、哨音、呼噜声和咆哮声等,用来表达威胁、恐惧、安慰等,这种声音往往在百米之外就能听到。

爪哇犀还会用喷射尿液和堆积粪便来传递信息。喷射尿液行为通常发生在发情期,雌雄个体通过此行为留下气味信息素。堆积粪便是爪哇犀用来表明个体存在的行为,表现为当单独个体遇到其他个体的粪便时也会留下自己的粪便。

集群行为

野生爪哇犀数量稀少,大多为独居,也无法考证其群居的习性和规模。早期记载中曾提到过爪哇犀大规模聚集。群居的情况大多发生在雌性爪哇犀与其后代或者配对的雌雄个体中。

家域行为

雌性的家域范围最大为是5平方千米,雄性的家域范围更大,曾有记录到单头雄性爪哇犀的家域范围达到100平方千米。爪哇犀不会保卫特定的家域,但雄性会在它们所生活的区域周围的植被上留下橙红色的尿液标明领地。

乌戎库隆公园中爪哇犀的种群密度很低,为0.3头/平方千米。在公园里,每头爪哇犀每天移动0.4~3.8千米。雌性的活动区域经常重叠,而雄性的活动区域很少重叠,尤其是那些已经明确留下标记的区域。

攻击行为

爪哇犀会进行多种无接触的挑衅行为,如在坚实的树皮上摩擦犀角、摇头和甩耳。爪哇犀也会表现出攻击行为,例如打斗和威胁,这种攻击行为通常还会伴随着大声的咆哮。

日常活动

爪哇犀除了在中午最热的时间点休息,其余时间都很活跃。它们喜欢在石灰含量较高的泥坑中打滚,湿润的泥浆覆盖身体以保持湿润和避免蚊虫的叮咬。多头爪哇犀会到同一个泥坑中打滚,并且在里面小便,留下“新鲜马粪味”的尿液。

生长繁殖

生长发育

爪哇犀幼兽于12~24个月时断奶。亚成体爪哇犀肩高约为1.3米,发育完全可长至1.7米。爪哇犀生长周期与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的相似,雄性印度犀在10岁时达到性成熟,繁殖活跃期为7年;雌性印度犀在5~7岁时达到性成熟,第一次发情期在四岁并且会多次发情,发情周期为24~126天,第一次分娩是在6~8岁。爪哇犀的平均寿命为30~40年。

繁殖行为

爪哇犀的交配繁殖行为并未被观察到,但有其发情的相关信息。曾由研究人员记录到乌戎库隆爪哇犀的响亮吼叫以及当地大量植被破坏显示出的追逐痕迹,参考其他种类犀牛的发情行为,认为该现象可能与爪哇犀的发情有关。

产仔哺育

爪哇犀全年都可繁殖,妊娠期长度与印度犀相近,约为16个月。雌性每胎产一仔,幼兽在1~2 年内断奶,繁殖间隔为每4~5年一次。雌性会与幼崽一起生活两年,在幼崽出生后1~2个小时内进行哺乳。雄性没有任何育幼行为。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爪哇犀的全球种群数量估计为68只(29只成年雄性,24只成年雌性和15只幼崽),生活在爪哇岛西部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Ujung Kulon National Park)中。据推测,只有约33%的成年爪哇犀具有繁殖能力。在过去的20年中,爪哇犀牛的种群数量没有显著增加。截至2019年,全球估计只有72头。

致危因素

导致爪哇犀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大量捕杀和栖息地的破坏。对爪哇犀的大量捕杀是其数量下降的长期原因,这是由于相关医疗系统对犀牛角以及其他犀牛产品的过度需求导致的。栖息地被破坏是爪哇犀种群减少的主要原因,限制爪哇犀栖息地的三个因素是人类活动的入侵、阿伦加棕榈(Arenga obtusifolia)成为栖息地优势树种以及爪哇野牛(Bos javanicus)对栖息地和食物的竞争。阿伦加棕榈是爪哇犀栖息地中的常见树种,如果该树种在森林树冠中占据主导地位,会抑制犀牛食用植物的生长、改变栖息地生境。

保护举措

爪哇犀自1975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以来,一直受到印度尼西亚当地的保护。

乌戎库隆国家公园管理局(Ujung Kulon National Park authority)、世界自然基金会-印度尼西亚分会(WWF - Indonesia)和印度尼西亚犀牛基金会(Rhino Foundation of Indonesia)对爪哇犀进行了超过30年的严密监控和保护。使用徒步巡逻和增加相机陷阱等方法阻止盗猎事件的发生,不仅保护了爪哇犀,还保护了乌戎库隆国家公园的其他物种。

印度尼西亚政府发布了系列保护犀牛的战略和行动计划来保护爪哇犀的栖息地,并建立了爪哇犀研究和保护区域,采取阿伦加棕榈移除、天然森林植被和爪哇犀食用植物的种植等措施。经过积极的保护区管理,截至2018年底,爪哇犀牛保护区和研究区已经清除了150公顷的阿伦加棕榈树,吸引了至少10只爪哇犀。

保护级别

相关知识

化石记录

爪哇犀化石在爪哇岛苏门答腊岛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的更新世地层中均有分布。2007~2008年,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三合大洞的爪哇犀化石被发现,这是中国首次出现该物种的化石。

参考资料

..2023-06-11

..2023-06-11

..2023-06-11

Rhinoceros sondaicus.ITIS.2024-08-31

爪哇犀.CITES.2024-08-31

..2023-06-11

..2023-06-11

..2023-06-11

..2023-06-11

..2023-06-11

..2023-06-11

..2023-06-11

..2023-06-11

..2023-06-11

..2023-06-11

..2023-06-11

..2023-06-11

..2023-06-11

..2023-06-11

..2023-06-11

..2023-06-11

Javan Rhino Increases To 72 In Latest Count.国际犀牛基金会.2024-05-14

..2023-06-11

..202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