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薄

王薄

王薄(622年去世),隋朝齐郡邹平(今山东省邹平市)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王薄自称“知世郎”,与同郡孟让在长白山聚众起义,以《无向辽东浪死歌》为宣传口号,短短一年间,起义军发展到了数万人,掀开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大业九年(613年),王薄率领的起义军队遭到了隋朝将军张须陀的攻击,接连兵败退走。

李渊武德二年(619年),王薄先是投降了宇文化及,后又投降了窦建德,不久之后,再一次向唐朝投降,担任齐州总管。武德四年(621年)参与镇压起义军徐圆朗

武德五年(622年),王薄在追随宋州总管盛彦师攻打须昌,回师的途中,被仇家李义满的侄子李武意杀害。

人物生平

揭竿而起

王薄生年不详,出生于隋朝齐郡邹平(今山东省邹平市),是一位农民(一说是铁匠)。

隋炀帝穷兵武,大兴土木,徭役日重,再加上遇到了洪水灾害,天灾人祸,百姓苦不堪言。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王薄得知隋炀帝又要征攻打高句丽的兵役,极其愤慨,遂与同郡孟让长白山(一说在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境内,一说在山东省邹平县雕窝峪)聚众起义,其他地方忍受不了的百姓也争相效仿,举起义旗。

王薄自称“知世郎”,以先知先觉者自居,以《无向辽东浪死歌》为宣传口号,召集农民群众反抗朝廷,拒绝去辽东高句丽打仗,百姓拍手叫好,争相归附,短短一年间,起义军就发展到了数万人。

连战连败

王薄刚起义时,官府也派过兵来围剿,但接连被王薄打败,眼看起义军成燎火之势,大业九年(613年),时任齐郡丞的张须陀坐不住了,亲自带兵来征讨,王薄早就听过张须陀能征善战的威名,决定不与其正面交战,遂引军南下,转战到鲁郡(今山东州),张须陀追击至(一说岱山,一说泰山),趁王薄不防备,用精锐攻击,王薄大败,死亡数千人。

王薄收陇了一万多残兵,北渡黄河,张须陀追到临邑县,双方交战,王薄大败,死亡五千余人。

王薄继续向北,联合豆子、孙宣雅郝孝德、石阇等起义军共十万余众,攻打章丘县,张须陀亲自率领骑兵步兵约两万,又派遣水师断其后路,王薄及豆子䴚、孙宣雅、郝孝德、石秪阇率领的起义军大败,部队溃散,张须陀再一次缴获重牲畜无数。

再三投降

一投宇文化及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正月,淮安王李神通与宇文化及交战于魏县,宇文化及不敌,败走聊城。闰二月,王薄听说宇文化及携带着无数金银珠宝,遂率众投降,共守聊城。

二投窦建德

窦建德以宇文化及弑君为借口,率兵攻击聊城市,宇文化及被李神通、窦建德夹击,自知不敌,眼看粮草也要断绝,遂向李神通请降,李神通不屑一顾,攻城愈烈,但宇文士及押送着粮草赶到,唐军久攻不下,只能撤退,宇文化及又与窦建德交战,大败,王薄看大势不妙,遂大开城门,窦建德杀宇文化及,接受了王薄的投降。

三投李唐

三月三十一日,隋朝残部渤海通守郑虔符、文登区令方惠,拉拢东海、齐郡东平县须昌等地的大小将帅头目(王薄此时在须昌),一起向李唐投降。四月,王薄被封为齐州总管。

李唐功绩

武德四年(621年)九月,王薄跟随宋州总管盛彦师征讨降而复叛的徐圆朗,盛彦师却被徐圆朗俘虏,王薄势单力孤,但依然说服青州市、密州、莱州市投降。

死于仇手

武德五年(622年)三月,王薄再次跟随宋州总管盛彦师讨伐须昌,盛彦师向潭州征调军粮,但潭州刺史李义满与王薄有仇,不给,盛彦师攻下了须昌后,问罪于李义满,李渊下诏释放李义满,但诏令还没有到,李义满就忧愤而死,王薄班师回朝,途中经过潭州,被李义满兄长的儿子李武意所擒,惨遭杀害,李渊追究此事的责任,盛彦师被处死。

人物成就

王薄是《资治通鉴》里记载的隋末第一个隋末农民起义首领,后人研究分析隋末的农民起义,都认为是王薄掀开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正是因为他的起义,带动了其他起义军纷纷响应,狠狠地打击了隋王朝的统治,这在当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

参考资料

王薄.邹平市人民政府.202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