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文学
知青文学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种文学潮流,其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其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但也包括他们后来的生活道路,如返城以后的情况。
知青文学源于“知青”这一历史特殊群体,1978 年之后,随着政局的变化,大量知青返回城市,而上山下乡的经历本身,则成为知青作家的创作题材,“知青文学”由此诞生,并在1982年左右被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正式命名。70 年代末的知青文学一开始是与“伤痕文学”交织在一起的,更着重于对“文革”悲剧的感伤揭露,表现知青心灵创作积压的情感;80 年代后,大批知青返城后陷入复杂的处境,因此,知青在作品中对生活做了辩证的把握;85 年前后,知青文学把对昨天的否定和对今天的怀疑结合起来,对历史生活做文化和生命的反思,并由于文化意识的强化而表现一种冷峻的理性批判精神,且引发出了“文化寻根潮流”;90年代以后,“知青”对自身经历的回顾,逐渐转化为现实的“成功者”的怀旧。
知青文学在内容上大体经历了从批判到留恋再到辩证的发展过程,主题上主要表现为:暴露“伤痕”、反思“文革”;理想主义主题;表现农民的生活和命运,作品在艺术上呈现情绪化的叙述方式和浪漫主义的情感色彩。从文学史的角度而言,知青文学不仅塑造了大批有价值的文学形象,再现了某些历史场景,还原了那一时期社会、尤其是青年的普遍的心理状况,并通过知青文学提供的无数历史细节,呈现了一个时代的真实面貌。代表作家有张承志、韩少功、梁晓声、史铁生、叶辛、张抗抗、柯云路、李锐等。
概念
知青文学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种文学潮流,其源于“知青”这一历史特殊群体。1968年,全国掀起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78 年之后,随着政局的变化,大量知青返回城市,而上山下乡的经历本身,则成为知青作家的创作题材,“知青文学”由此诞生,并在1982年左右被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正式命名。一般认为知青文学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作者曾是“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二是其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但也包括他们后来的生活道路,如返城以后的情况。
形成与发展
形成背景
1968年底,党中央下发了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指示,这一号召立刻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场运动延续了将近十年,约两千万的青年学生自愿或被迫离开家乡,迁往乡村生活。这一经历成为一代人的集体经验,现实生活的落差以及情感世界的创伤、欢乐、矛盾等,强烈地影响、塑造了知青认识世界与个人的方式,为他们提供了持久的文学灵感。
1978年之后,随着政局的变化,大量知青返回城市,而上山下乡的经历则成为知青作家的创作素材,“知青文学”由此诞生。在1982年左右,“知青文学”开始被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正式命名,这一术语指向那些作者曾是“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其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他们后来的生活道路,如返城以后的情况的文学作品,多用于对叙事体裁的指称,比如小说或报告文学。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知青文学”这一创作潮流中产生了包括孔捷生、郑义、叶辛、张承志、梁晓声、张抗抗、柯云路、李锐、肖复兴、史铁生、韩少功、王安忆、阿城、何立伟、铁凝、李杭育、老鬼、王小波等重要作家。
70年代末的知青文学
70年代末的知青文学基于伤痕文学的层面展开写作,将个人所遭受的苦难与国家民族的苦难联系在一起,控诉和揭露“文革”悲剧对人的身心以及整个社会的破坏,表现知青的青春信念被埋葬,心灵受到扭曲的感伤情感。其中的代表作有卢新华的《伤痕》、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和叶辛的《蹉岁月》 等。
80年代后的知青文学
80年代后,一部分创作在视点、情感处理和叙述方法上出现了变化,由于“知青运动”事实上已经结束,大批知青返城后陷入复杂的处境,他们不能立即实现对城市文化、经济文化的认同,对历史的否定和对现实的拒绝,使他们在价值判断与信仰追求上陷入苦恼、迷惘的虚无状态。因此,知青对生活做了辩证的把握,一是反思历史的困难,发掘苦难岁月中的闪光,如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持续讲述北大荒的知青生活的处境,并坚决捍卫“极为热忱的一代,真诚的一代,富有牺牲精神,开创精神和责任感的一代”的价值。二是书写知青返乡后发现城市生活和理想有差距的内容,如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孔捷生《南方的岸》。三是离开为社会政治事件裁决的视角,从“民间生活”中提炼出有生命力的人性品格,作为更新自我和社会的精神力量的作品,如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张承志《黑骏马》等。
85年前后的知青文学
85年前后,知青文学发生变化,把对昨天的否定和对今天的怀疑结合起来,对历史生活做文化和生命的反思,并由于文化意识的强化而表现一种冷峻的理性批判精神,如梁晓声《雪域》、张抗抗《隐形伴侣》。同时期,韩少功、李杭育、阿城、郑义等知青作家发出了复兴民族文化的呼唤,引发了“文化寻根”的浪潮,体现了当代作家力图以鲜明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志向,也显示了知青生活在他们生命旅程中留下的深刻印记,如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阿城的《棋王》等,均展现出作家对民魂的诗意理解。
90年代以后的知青文学
90年代以后,“知青”对自身经历的回顾,逐渐转化为现实的“成功者”的怀旧,对昔日“辉煌”的构造,历史反思、批判的色彩消退,如郭小东的《中国知青部落》等。这些作品在多向度的回顾与反思中,知青作家为人们提供了这样的启示:以知青文学证明当代人没有忘记“文革”,忘记历史,对“文革”的控诉与对知青自身的过失、缺憾的反省是交织在一起的。
2000年以后的知青文学
知青文学的最新发展是2000年九月出版的《中国民间备忘文本》系列,六本非虚构长篇著作。
主要内容
主题思想
暴露“伤痕”、反思“文革”
“知青文学”通过描写知青的苦难,暴露“文革”的黑暗,反思“文革”的教训,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由于知青在下乡生涯中遭遇了种种磨难,境遇的突变、亲情的远离、生活的艰辛导致他们的失落感、孤独感不断加重,在狂热和盲从中伤害了自己,也对别人造成了伤害,这种忏悔和负疚的心理使他们在否定那个时代的同时,也将自己的过去一并否定,所以作家致力于展示知青一代的不幸遭遇,并对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知青运动进行激烈否定。这方面的重要作品有王祖铃的《生活的路》、陈村的《我曾在这里生活过》、韩少功的《回声》、王安忆的《69 届初中生》等作品。
理想主义主题
“知青文学”中的理想主义主题通过缅怀知青在苦难中的奋斗历程,抒发“青春无悔”的情感,表现这一代人献身理想的英雄主义精神。这方面的重票作品有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叶辛的《蹉跎岁月》、张承志的《老桥》、陆天明的《啊,野麻花》等,这些作品真实地塑造了一批在贫困、艰难中勇于奋斗的知青形象,着力于对知青追求理想的真诚与激情进行赞颂与讴歌,表达了作家对理想、激情、青春、责任和献身的张扬和自我欣赏,以及对于苦难价值和人生经历的自我认定,其中涌动的“怀旧”情感和崇高激情,也是知青作家在现代化、世俗化时代高扬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
表现农民的生活和命运
“知青文学”有表现农民生活和命运的主题,作品或通过追怀往事表现农牧民淳朴、坚韧、无私奉献的可贵品德,如张承志的《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或再现苦难年代里农民的悲惨人生,直面被苦难扭曲洪汛涛病态灵魂,如郑义的《远村》、朱晓平的《桑树坪纪事》、李锐的《厚土》等,这些作品在文化反思中对农民和农民文化进行了理解和认同,体现了当代作家对中国农民的命运的深沉思考,显示了知青认识社会所达到的人性深度,展现了文化精神。
叙事内容
知青文学的叙述内容,从宏观的角度上经历了批判到留恋再到辩证的发展过程:新时期初以批判为主,之后则出现了表现对知青生活的留恋的作品,最后是以客观辩证为中心看待知青运动。批判型对知青运动持基本否定的姿态,基于伤痕文学的层面展开写作,将个人所遭受的苦难与国家民族的苦难联系在一起,控诉和揭露“文革”悲剧对人的身心以及整个社会的破坏,表现知青的青春信念被埋葬,心灵受到扭曲的感伤情感,如卢新华的《伤痕》、竹林的《生活的路》、叶辛的《蹉跎岁月》等;留恋型体现为对知青生活一定程度上的肯定,以抒情的笔调对知青生活进行追忆性叙述,一种书写乡土生活的自然美好,表示情感上的依恋, 如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等,一种抒发作者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精神,表示对知青热血青春的褒扬,如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今夜有暴风雪》;辩证型则力图作出超越于运动本身的辩证思考,如阿城的《棋王》,从平常人生的角度重新书写知青生活场景,凸显中国传统文化内蕴,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则通过简单的人物揭示了“文革”的反人性,这个阶段的作品试图以历史过来人的态度去回顾知青运动,探寻它带给人们心灵的影响。
艺术特征
叙述方式
知青文学的创作源于倾诉心灵的需要,急于倾诉的创作激情,是知青作者们所共有的,作为知青的代言人,他们把文学作为倾诉心灵的手段,借自己塑造的人物之口,真实地喊出他们的心声,故而在创作中“知青文学”展现出精神上的青春性,作者以情绪化的、激烈的叙述方式,刻画出带有青春激情色彩的主人公,描绘了中国近二十年来的社会大动荡和大变革,展现了一代知青遭受重大影响的精神画卷,使文学和生活的互渗达到融合的程度,可以说知青文学描写的是知青作家的心史,也是一代知青的心史,也是那个时代一般民众的心理状态。
情感色彩
知青文学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为抒情式的叙述,用饱含情感,充满着倾诉的愿望和情调的叙事手法使叙述内容带上强烈的情感色彩,将上山下乡的“文革”大背景往往被淡化或虚化,将乡村生活诗意化,而浓墨重彩凸现出知青的青春群像,以豪放的“青春无悔”与婉约的“乡村情怀”使得这一时期的插队故事充满诗意。同时,知青文学作品描写了各个地域丰富的自然风景,表现了自然之美,如《黑骏马》《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作品,表现出绵远幽深的意境,凸显出山川风物的秀丽,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张承志
张承志(1948- ),回族,原籍山东济南,出生于北京市,中国当代作家。其作品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将对人民的赞颂与对人生缺憾的领悟同研究历史文化的心得相结合,在艺术手法上,其作品充满诗情画意。
其知青文学代表作《钢嘎·哈拉》赞美了草原牧民的美好品德与严肃的人生态度,探索了人生哲理及民族历史命运。《金牧场》则在复杂的叙述结构中概括了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重大事件及其思考:关于插队、红卫兵运动、信仰与牺牲、底层与边疆、国家与革命等,描述了历史的悲壮和人生的苍凉、奋斗者的艰难和理想的崇高,是一曲人生奋斗的赞歌。
梁晓声
梁晓声(1949- ),原名梁绍生,荣成市人,中国当代作家。其作品真实记录了知青运动从兴到衰、知青心态从狂热到苍凉的坎坷历程,既有对知青当年英雄主义气概的深切缅怀,也有对知青的苦难与牺牲的悲凉凭吊,体现了“青春无悔”的创作主题。
其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从生活内容来看,可以当作一部完整的“知青生活三部曲”。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暴露和反思了“文革”对一代年轻人心灵的扭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以北大荒数十万知青“返城前夜”为切入点,真实地表现了一代知青屯垦戍边的壮举,以及十年知青生活的痛苦与艰辛;长篇小说《雪城》虽然不再以北大荒农场作背景,但展示的仍是北大荒知青返城后为生存而奋斗、而抗争的真实的生活。
史铁生
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中国当代作家。其作品具有哲理气息,充满对命运和人性的不断追问,以浓郁的陕北地区地方特色和深刻的命运感为人称道。
其知青文学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一篇散发着浓郁的“怀旧”气息和陕北农村生活气息的小说,以舒缓动情的笔调描绘了陕北人的朴实、坚韧和善良,充满了作家对知青岁月温情的回顾。《插队的故事》也本着“怀旧”的主题,书写了农民艰难的生存状态,具有命运感。
韩少功
韩少功(1953- ),湖南长沙人,中国当代作家。其创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多取材于插队时期的农村生活,以现实主义小说为主;第二阶段以“寻根”小说为主;第三阶段主要表现独特的审美和睿智。
其知青文学代表作《月兰》以一个知青出身的工作队员对于往事的回忆和思索,叙写了农村青年妇女月兰因放鸡下了队里的草籽田,而受到执行“四人帮”极端左翼路线的工作队的种种打击,最后愤而自杀的悲剧,揭露了“四人帮”压迫农民,破坏农业生产的滔天罪行。《归去来》则展现了“知青”这一代人在“文革”中的生活意义的模糊,体现了历经特殊时期的人民的惶惑焦虑。
王小波
王小波 (1952-1997),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在王小波的作品中,对智慧与趣味的追求是贯穿始终的主题,同时,对小说结构与汉语文体的深入探究使得王小波有能力在小说写作中不断作出探索与创新。
其代表作《黄金时代》主要讲述了文革期间在云南省乡下插队的王二与一位名叫陈清扬的女医生之间发生的畸形的爱情故事,揭示了“文革”期间普通人所遭遇的现实,体现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反思。
重要影响
知青文学不仅塑造了大批有价值的文学形象,再现了某些历史场景,还原了那一时期社会、尤其是青年的普遍的心理状况,并通过知青文学提供的无数历史细节,呈现了一个时代的真实面貌,一方面,知青作家们在反思政治运动与人生悲剧的同时,高扬了这一代人在上山下乡过程中所体验过的真诚、勇气与责任感,将这些品质视为一种值得捍卫的理想主义价值,并转化为面对当下现实的宝贵精神资源;另一方面,他们不断回到对乡土经验的叙述,为写作注入民间活力,对乡土经验的重视直接开启了之后的“寻根文学”潮流。同时,因为知青文学是这代人历史的证词,是知青作家心灵的传记,所以对于作者而言,知青文学促进人正视自己,用现代观念重新关照历史,重建精神家园。此外,进入新时期知青文学的主题经历了由感性向理性的发展过程:对乡村和村民, 由最初的感激赞美发展到后来的理性批判;对知青一代,由自我感情辩护走向自我理性省察,从而在审视中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进行了批判性的梳理,推进了健全的民族性和健康的民族文化的重构。
评价
正面评价
一级作家郭小东评:“知青文学,其重要性不仅因其在“文革”结束后的新时期文学中的数量与质量,更因其最能显示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作家,继承与反叛 20 世纪中国文学传统,以及对主流文学的认同与检讨。知青文学有当代中国曾经被忽略的人文精神、社会革命和市民世俗思想的主题视野。知青作家更现实,也更深入地体恤中国自20世纪50 年代以来的社会苦难,并对之作真切的文学表达。这是“重写文学史”一个不可忽视的基本内容与重要话题。”
董宏猷主编《我们曾经年轻》评:“知青文学不仅作为历史文本,素材本身须具有它诞生时特定话语情境下丰厚的内涵,而且作为文本创作,又随着时代发展与文学观念的变革,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不断地进人多义的新的话语境地,从而使它成为作家的长期喜爱的热门话题,不断写出优秀作品,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和心灵震撼力。”
负面评价
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评:“在知青小说取得成就的同时,知青文学如何超越自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有人对知青小说中流露的‘青春无悔’倾向提出了质疑,认为在‘青春无悔’的口号深处,存在着难以超越自我的局限性。知青小说至今缺乏可以与《白鹿原》那样的作品相媲美的史诗之作,也是明显的缺憾。”
参考资料
【知青文学】知青小说.微信公众平台.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