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菁
蔓菁(学名:芸薹属 rapa L.)为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芸属(Brassica)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芜菁、鸡毛菜、黑点狗芥等。蔓菁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外高加索等地,在世界分布于温带、北亚热带以及温带地区,在中国分布广泛,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江苏省等地。蔓菁喜凉冷环境,耐寒性较强,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微碱性的土壤中。
蔓菁高达100厘米;块根肉质,球形、扁圆形或长圆形,外皮白色、黄色或红色。茎直立,有分枝。基生叶大头羽裂或为复叶,中部及上部茎生叶长圆披针形,无毛,带粉霜,基部宽心形。总状花序顶生;花瓣鲜黄色,倒披针形,有短爪。长角果线形,果瓣具1显明中脉。种子球形,浅黄棕色,近种脐处黑色,有细网状穴。花期3-4月,果期5-6月。
蔓菁的肥大肉质根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口感柔嫩致密,可作为蔬菜食用,还可用于腌制酸菜、制作酱菜等。并且其肉质根和叶子营养丰富,味甜多汁,可用于饲料喂养。此外,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蔓菁的根、叶、花和种子均可入药,具有消食下气、解毒消肿、补肝明目、敛疮等作用。
历史
蔓菁是一种耐旱的蔬菜,适于粗放栽培,在中国早期的农业社会中十分重要,也是中国古文献最早记载的蔬菜种类之一。在《诗》中,蔓菁被称作葑。汉代学者扬雄在《方言》卷三指出“葑、荛,芜菁也”,三国时期陆机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记载“葑,蔓菁;幽州人或谓之芥”。从考古资料和《诗经》的文字记载来看,蔓菁可能发源于中国西北,至少有6000多年的栽培史。
大约在中国汉代末年,蔓菁被当作药物使用,《名医别录》将其列为上品药物,并记载“芜菁子,主治明目”。由于蔓菁是一种生长期比较短的作物,中国古代也常将其当作救荒作物栽培。中国汉代历史学著作《后汉书》中记载“刘志永兴二年,蝗灾为害,水变仍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其令所伤郡国种芜菁以助人食”。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记载蔓菁可以收叶、收根食用,叶还可制作菹,种子可榨油。
在唐朝以前,蔓菁可能尚未传入中国江南地区。因为蔓菁早年不生长在南方,所以中国宋代诗人陆佃在《埤雅·释草》中记载“旧说菜北种,初年半为芜菁,二年崧种都绝,芜菁南种亦然”。但在宋代蔓菁开始在南方被种植,南宋著作《尔雅翼·释草》中记载“蔓菁南北通有之,北土种之尤多。四时仍有。春食苗,夏食心,秋冬食根,菜中之最有益者”。显然,中国北方仍是蔓菁的主产区。
发展到现代,蔓菁已在中国南北地区广泛栽培,东南地区的某些客家人将其称为茎芥菜,中国新疆南部的许多当地人依然将蔓菁视为最喜欢的传统蔬菜之一,并用维吾尔语称其为哈玛古。
形态特征
蔓菁为二年生草本植物,高达100厘米。
根、茎
块根肉质,球形、扁圆形或长圆形,外皮白色、黄色或红色,根肉质白色或黄色,无辣味;茎直立,有分枝,下部稍有毛,上部无毛。
叶
基生叶大头羽裂或为复叶,长20-34厘米,顶裂片或小叶很大,边缘波状或浅裂,侧裂片或小叶约5对,向下渐变小,上面有少数散生刺毛,下面有白色尖锐刺毛;叶柄长10-16厘米,有小裂片;中部及上部茎生叶长圆披针形,长3-12厘米,无毛,带粉霜,基部宽心形,至少半抱茎,无柄。
花
总状花序顶生;花直径4-5毫米;花梗长10-15毫米;警片长圆形,长4-6毫米;花瓣鲜黄色,倒披针形,长4-8毫米,有短爪。
果实与种子
长角果线形,长3.5-8厘米,果瓣具1显明中脉;喙长10-20毫米;果梗长达3厘米。种子球形,直径约1.8毫米,浅黄棕色,近种脐处黑色,有细网状窠穴。
物种分布
蔓菁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外高加索等地,中世纪古埃及、希腊、罗马等地已普遍栽培,在世界分布于温带、北亚热带以及温带地区,在中国分布广泛,包括西藏、青海、江苏、湖北、江西、广西等、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等地,其中以北部地区栽培较多。
生长习性
蔓菁喜凉冷环境,其生长适温为15-18℃,耐寒性较强,种子在2-3℃时即可发芽,幼苗能耐-3℃的低温,成熟植株在-4℃的低温霜冻环境下,仍能正常生长。蔓菁具有一定的抗旱性,在年降雨量400-500毫米的地区也可生长,但在土壤空气和水分充足的情况下生长良好。蔓菁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微碱性的砂壤土或壤土为宜,也可在pH值在5-5.5的酸性土壤中生长。蔓菁块根在冬季经过春化阶段,翌年在长日照条件下抽薹、开花、结实,花期3-4月,果期5-6月。
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蔓菁不宜连作,可在隔年后选择前作为绿肥作物、瓜类、豆类等植物的土地进行轮作。在前作收获后,撒施腐熟厩肥并翻耕细耙。一般为平作,低洼、排水不良或要灌溉的土地宜作。
人工繁殖
播种
蔓菁种子细小,平作播种时宜与细干沙土拌匀,再进行撒播,再覆上细土。畦作可条播,按行距开沟后播种,播后覆土深度以不见种子为宜。蔓菁也可育苗移栽,移栽后及时浇水,直至幼苗成活。
组织培养
切取蔓菁胚轴为外植体,插入初代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生成,再将其转入分化培养基中。待不定芽分化完成后,转入生根培养基中,最后选取根系生长健壮的试管苗进行炼苗移栽。
养护措施
蔓菁条播时可结合间苗同时中耕除草,撒播时可结合间苗拔草。定苗后宜中耕培土,以促进植株生长和肉质根膨大。当蔓菁处于幼苗生长期时需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定苗起至肉质根开始肥大时,适当减少浇水,以促进植株根系向下生长。当肉质根快速肥大时,再增施水分。长势欠佳的幼苗,可在苗期追施氮肥或人畜粪尿水。植株处于肉质根膨大期时,宜追施过磷酸钙、草木灰、硫酸钾或磷酸二氢钾1-2次。
病虫害防治
蔓菁的常见病害有花叶病毒病、霜霉病等,防治花叶病毒病需在发现病株及早拔除,并用病毒A可湿性粉剂混合少量微肥喷洒,霜霉病发生时可喷施克露可湿性粉剂杀菌。蔓菁的常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蚜虫发生时可喷施溴氰菊酯乳油、氰戊菊酯乳油、氯氰菊酯乳油等药剂杀虫,菜青虫发生时可喷施敌敌畏、敌百、爱福丁乳油等药剂。防治小菜蛾可喷施BT乳剂、卡斯克乳油或农梦特乳油。
采收、留种
为避免蔓菁肉质根受冻害,宜在霜前采收。采收时先切去叶子,剔除有病虫害和损伤的肉质根,再将健康肉质根堆于避风干燥处保存。也可在采收叶子后,培土盖没肉质根,保存在田间,随时挖取使用。在大多数蔓菁果实由绿色变为褐色时,拔起植株放在水沟内后熟。约1周后晒干果实、脱粒并洗净种子,置于干燥凉爽处保存,以待日后播种,也可选取个体完整、大小适中的肉质根作为留种母根,注意不可损伤顶芽及根系,保存越冬,翌年可采取种根切块繁殖。
用途
食用营养
蔓菁的肥大肉质根富含蛋白质、糖类、钙、磷、铁、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口感柔嫩致密,可作为蔬菜供炒食、煮食,还可用于腌制酸菜、制作酱菜等。
畜牧饲养
蔓菁肉质根矿物质含量丰富,味甜多汁,适口性好,牛、羊、猪、兔等均喜食,可用于饲料喂养,促进家畜生长发育。其叶子细嫩多汁,是冬春的优质青绿饲料,可切碎打浆或煮熟,辅以其他饲料喂养动物。
医学药用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蔓菁的根、叶、花和种子均可入药,其根、叶具有消食下气、解毒消肿的作用,可治疗宿食不化、心腹冷痛、咳嗽、疗毒肿等病;花具有补肝明目、敛疮的作用,可治疗虚劳目暗、久疮不愈等病;种子具有养肝明目、行气利水、清热解毒的作用,可治疗青盲目暗、黄疸便结、小便不利、疮、面疱等病。
主要品种
蔓菁的品种众多,有生长期较短,肉质根较小的圆形品种,有生长期较长、肉质根较大的圆锥形品种。生长栽培上多为适宜生食、脆甜多汁、肉质细致的品种,如盘菜、紫蔓菁、白蔓菁、紫顶白圆等,具体如下。
主要变种
物种对比
蔓菁与芥菜疙瘩(Brassica juncea)、萝卜(Raphanus sativus)形态相似,曾引发中国明清学者对三者之间的形态特征进行辨析。中国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指出蔓菁和青萝卜是两种不同的蔬菜,他认为“《别录》以芜菁、芦藤同条,遂致诸说猜度。或以二物为一种,或谓二物全别,或谓在南为莱藤,在北为蔓菁,殊无定见。今按:二物根、叶、花、子都别,非一类也”。中国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濬在《植物名实图考》中对芥菜和蔓菁进行了分辨,书中记载“蔓菁根圆味甘而大,芥根味辛而小,形微长”。
蔓菁与芥菜、萝卜的具有形态区别如下。
相关研究
抑菌研究
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蔓菁子芳香油提取物对鲜切果蔬中常见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发现蔓菁子挥发油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黑曲霉等均具有抑菌作用,对霉菌的抑菌效果强于细菌,其发挥抑菌效果既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也可以通过挥发接触,但以挥发接触为主,这表明蔓菁子挥发油提取物可作为新型鲜切果蔬生物防腐剂进行开发研究。
抗氧化酶研究
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对蔓菁幼苗形态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发现随着MeJA浓度增加,蔓菁幼苗长度及干鲜重呈降低趋势,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逐渐增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L-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逐渐增高,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这表明外源施加MeJA增加了蔓菁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蔓菁幼苗的生长指标,抑制了幼苗生长。
延伸文化
据中国汉代史书《后汉书·桓帝纪》记载“永兴二年六月,蝗灾为害,诏令所伤郡国种芜菁以助人食”。传说诸葛亮行军时,部队所驻之处,命士兵种蔓菁为军食,因此中国四川及江陵县一带,也将蔓菁称为诸葛菜,唐朝文学家韩愈在《感春三首二》中用 “黄黄芜菁花,桃李事亦毕”来描写蔓菁。
参考资料
中国自然标本馆 CFH Home Page.自然标本馆.2023-06-17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6-17
Brassica rapa var. glabra.植物智.2023-06-30
Brassica rapa var. chinensis.植物智.2023-06-30
Brassica rapa var. oleifera.植物智.2023-06-30
蔓菁Brassicarapa.植物智.2023-06-30
Brassica juncea.植物智.2023-06-30
Raphanus sativus.植物智.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