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亿
韩亿(972年~1044年),字宗魏,真定灵寿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北宋名臣,宰相王旦的女婿。有文集十卷,已佚。
咸平五年(1002年),韩亿中了进士,授官大理评事、永城知县。他善于断案理政,常为百姓解决困难、争取利益,声望很高。韩亿具有外交经验,常常为朝廷提供有益的建议,官升至参知政事。宝元元年(1038年),因儿子韩综将官职让给哥哥,韩亿遭受弹劾,被罢官,改任应天府知府,后又升至尚书左丞。庆历三年(1043年),韩亿官至太子少傅,随后辞官退休。庆历四年(1044年),韩亿去世,享年73岁。赠太子太保,谥号“忠宪”。
北宋大臣苏舜钦认为,韩亿性格方正严肃,从不说无根据之事。每次朝中议论大事,韩亿都坚持正义,敢于直言。退休在家后,韩亿坚持修身治家,从不倦怠。对待贫贱、富贵者毫无差别。教子有方,孩子们都很有成就。待人真诚,常常帮助有困难的人。南宋史学家王称认为,”韩亿方重有守,治家严肃。”
人物经历
初入仕途
韩亿的先祖是真定灵寿人,后来迁移到开封府杞县。咸平五年(1002年),韩亿中了进士,授官大理评事、永城知县。宰相王旦将女儿嫁给了韩亿。韩亿有治理政事的能力,声望很高。其他州城中如果有无法解决的案件,郡守皇甫选就让韩亿来处理。韩亿任陈州通判时,正逢河流泛滥,修筑堤防花费数万钱。韩亿没有向老百姓征收额外的赋税。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时任殿中丞的韩亿献上自己所作的文章。宋真宗想要召试他。因为韩亿是宰相王旦的女婿,王旦为了避嫌,极力推辞。按照惯例,韩亿应该外任做知府。宋真宗特地亲自召见他,授韩亿为太常博士,任职洋州知府。王旦私下对女儿说,韩亿去了四川省,她可以回娘家,不用担心。现在自己若是请求宋真宗,让韩亿留在京师任职。恐怕日后就会有人说,韩亿靠着妻子和岳父才不用去外地当官,这对韩亿是不利的。韩亿听到后很高兴,认为王旦对他太好了。
善断疑案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洋州知府韩亿遇到这样一个案件,当地富豪李甲的哥哥死后,李甲为了逼迫嫂子改嫁,竟然诬陷哥哥的儿子是别人的,这样李甲就可以霸占哥哥的家产。李甲嫂子到官府控告,李甲就贿赂官吏拷打她,使她屈服。前后十余年,诉讼不断。韩亿查看以往的案书,发现没有乳医的证词。于是韩亿宣召李甲,拿出他哥哥儿子出生时,乳医所写的医书给他看。李甲无言以对,冤案得以辨清。
为民请愿
韩亿后又任职尚书屯田员外郎、相州知府。河北省发生干旱,河北转运使欺上瞒下,不上告实情。韩亿独自上书讲述灾情,希望朝廷能够宽免百姓的租税。有人诬陷韩亿的儿子韩纲接受贿赂,韩亿请求亲自办理这件官司。虽然后来事情得以澄清,韩纲是被诬陷的。韩亿还是因此被降职,任大名府通判。不久后,韩亿又被授职殿中侍御史,迁升侍御史,淮、浙安抚使,东京汴梁判官,河北转运使。
天禧四年(1020年),淮南、江苏省、浙江省谷物价格上涨,谷贵民饥。韩亿受命前去安抚,发放常平仓的粮食,并将粮食低价卖出,用以赈济灾民。如果有民众用自己储备的粮食救济穷困者,就给予赏赐。如果有人因为缺少食物而偷盗粮食,减一等罪行再论罪。回到京师后,韩亿说,池州青阳县方纲家要交税钱四百余千、米二千五百。方纲家有七百口人,历经八世,同居在一起有四百年。每天听到鼓声就会聚到一起吃饭。景德二年(1005年),朝廷同意旌表其门闾,但是本县的科率从无任何减免,希望能够减少方纲家中的一些税赋。宋真宗同意了。
尽职尽责
乾兴元年(1022年),宋仁宗即位。韩亿逐步升任直史馆、青州市知府,以司封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大理寺丞。临江军知府吴植派衙吏向宰相王钦若敬献金子。后来事情败露,王钦若知道无法掩盖,就捉拿了衙吏上报。朝廷下诏令御史台处理此事。吴植自称并未给王钦若送金子,衙吏误将自己对亲戚朋友的问候带给了王钦若。韩亿想尽办法搞清了原委,原来吴植因为生病,害怕被免职,因此想给王钦若送金子。但金子还未送到,事情已经败露了。于是,吴植被除名。三司改变茶法,一年的税赋没有登记上来,韩亿秉承诏令进行弹劾,从宰相以下都因处事失当而受到处罚。
出使契丹
天圣元年(1023年),御史中丞薛奎因被人弹劾,改任为秦州知州。此后御史中丞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后来的许多年,御史台的事务都由侍御史知杂事韩亿独自处理。天圣四年(1026年),韩亿与吏部流内、南曹共同考核各部门官员。这一年,韩亿奉命做为大使出使契丹,其副使是刘娥的外亲。副使不谙外交之道,却又爱出风头。韩亿不在场时,他对契丹主说,章献太后有谕,南北两朝子孙世代应该永远友好。契丹主见到韩亿就问他,既然皇太后有旨,韩亿为什么不告诉他们,却由副使来传达这些信息。韩亿知道副使信口开河,但事关两国关系,又不能据实相告,便回答说,宋朝每次派遣使者外出时,章献太后都要用这样的话告诫、约束使者,并不是要使者转达到辽朝。契丹主听了很高兴,认为这是南北两朝百姓的福气。副使说错了话,而韩亿却因势利导,将错话变成了恩惠。
政务繁忙
天圣七年(1029年),黄河以北地区发生水灾,时任龙图阁待制的韩亿去往河北省,同转运使一起视察灾区。天圣八年(1030年),前良山县令陈曜建议,将郓、滑州区域内的黄河引入糜邱河、赤河,以分流水势。宋仁宗下诏,令京东集团、河北转运使与韩亿一起规划此事。
韩亿累任州知州,召知审刑院,再升任兵部郎中、同判吏部流内铨,以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知益州。按以往惯例,益州每年拿出官粮六万石,赈济贫民。这年发生大旱灾,韩亿拿出数倍的粮食,先发给百姓,使百姓免于饥饿。他又疏通九升江口,灌溉民田数千顷。维州、茂州地区与羌夷接壤,羌夷的少数民族每年都到永康官场卖马。韩亿担心这些人趁机侦察两川情况,于是上奏将卖马场迁到黎州境内。韩亿被授职御史中丞。
景祐元年(1034年),韩亿上书称,唐朝曾经设置御史里行一职,由三丞中曾经做过知县的人担任,任职满两年就提升为正御史,任正御史满两年就提升为省府判官或转运使。宋仁宗同意了,令韩亿举荐人才。
景二年(1035年),韩亿任职尚书工部侍郎、知枢密院事。这时天下太平已久,军事防备松懈。韩亿请求二府各自挑选出具有将帅能力的数十人,逐步试用他们。韩亿又说,武将应该懂得军事,但兵书被禁,没有流传。应该将兵书中的要领进行编集,并传授给武将们。宋仁宗采纳了韩亿的建议,亲自编集《神武秘略》,赐予守卫边境的武将们。
吐蕃首领厮啰与西夏皇帝赵元昊互相攻击,胜利后派人传来捷报。群臣们议论加封唃厮啰节制。韩亿说,他们都是外族人,如今不能让他们消除仇恨,却加赏胜利者,这不是安抚控制天下的办法。加封之议就停止了。赵元昊每年都派人到京师,出入民间没有任何限制。韩亿请求下诏为他修建馆舍来礼待他。主管贸易的官府表面显得杂乱无章,实际上却是约束提防西夏人。
遭受非议
景祐三年(1036年),开封知府范仲淹敬献《百官图》,指责宰相吕夷简任免不公正。范仲淹在画中暗指韩亿是人才,可以任用。范仲淹被贬官后,宋仁宗将《百官图》一事告诉韩亿。韩亿说,自己从未结党营私,与范仲淹既不是姻亲,也不是故旧,没有什么交情。范仲淹因公举荐自己,自己的能力宋仁宗很清楚。就算范仲淹是因为私心举荐自己,也不是自己要求的。自从当官以来,自己从来没有委托过其他人举荐自己。于是,宋仁宗提升韩亿为参知政事。
景祐四年(1037年),参加科举考试的应举人非常多。出榜后,韩亿的四个儿子都上了榜,嘲讽和诽谤之声不绝。因此,殿中侍御史萧定基、直集贤院韩琦等人特地共同调查过,其中并没有私情。宝元元年(1038年),韩亿请求将自己的儿子韩综封为群牧判官,朝廷同意了。任命通知发下后,韩亿又让韩综将此官职让给哥哥韩纲。此事引起满朝非议,很多人认为,朝廷要职,随便就退换,好像是自己家里的东西一样,紊乱纲纪。于是,韩亿被罢官,改任应天府知府。不久后,又兼任资政殿学士、成德军知府。后改任澶州、亳州知府,官至尚书左丞。
辞官去世
庆历三年(1043年),韩亿升至太子少傅,辞官退休。庆历四年(1044年),韩亿去世,赠太子太保,谥号“忠宪”。韩亿有八个儿子:韩纲、韩综、韩、韩维、韩缜、韩纬、韩缅,全都中了进士,韩绛、韩维、韩缜均官至宰相。
人物评价
北宋官员李清臣在《韩太保惟忠墓表》中写道,韩亿的子孙后代非常兴盛,为天下之冠。朝廷大臣们常常评论韩哀侯的德行,世大夫中常常谈起韩氏的学问,公师的子孙们也常常谈论韩氏家族中的后代。
北宋大臣苏舜钦认为,韩亿性格方正严肃,从不说无根据之事。每次朝中议论大事,韩亿都坚持正义,敢于直言。韩亿退休在家后,修身治家,从不倦怠。对待贫贱、富贵者毫无差别。教子有方,孩子们都很有成就。待人真诚,常会帮助有困难的人。
南宋史学家王称认为,”韩亿方重有守,治家严肃。”他还说,韩亿不愿意指摘别人的小过失,可以看出他的后人一定会兴盛,都是有德行的事。
南宋金石大家洪适在《韩承议墓志铭》中写道,“韩哀侯自忠宪公以进士起家,在赵祯朝参大政,其称甚崇,赠太师讳。”
元朝史学家脱脱认为,韩亿稳重正直,治家严谨。即使闲居的时候,也不曾懒惰。韩亿经常帮助亲戚故旧中贫穷、孤苦的人,接济他们结婚和丧葬的费用。
人物作品
韩亿有文集10卷,至今已佚。流传于世的作品有诗三首《重九席上观金铃菊》《和崔象之紫菊》《洋州》。
家庭成员
韩亿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从而使韩氏家族步入仕宦大族之列。在北宋时期,韩亿家族是显赫一时的大族,被人称作“桐木韩家”。
相关轶事
艰难习字
韩亿出身贫寒,读书的时候,家里买不起纸。家门口有一块大石头,韩亿就在石头上学习写字,晚上用水把石头洗干净。遇到烈日或者小雨,韩亿就打着伞遮住自己。对韩亿来说,这样的学习方式很平常。
贫贱之交
韩亿、李若谷没有及第的时候都非常贫穷。两人一起赴京考试,共有一张席子、一张毡子,只好割开分成两份。每次外出拜见他人,互相假扮对方的奴仆。李若谷先中榜,被授予许州长社县主簿。去上任的时候,李若谷牵着妻子所乘坐的驴子,韩亿为他背着箱子,将他送到三十里外的长社。李若谷对韩亿说,箱内只有六百钱。于是,分给韩亿三百钱,两人相互扶持,大哭着告别离去。
相交赵公
李若谷是汝州守备赵公的门客,韩亿会去赵公那里与李若谷见面。赵公非常敬重韩亿,每次听说韩亿到了书院,就令厨房准备肉食。有时候,李若谷会对韩亿开玩笑说,好久没吃肉了,很想吃肉,请韩亿赶快来访。后来,赵公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韩亿。因为韩亿在京师,赵公特地请人送女儿去京师。他让女儿携带的财物、随从都很多,赵公女儿夜晚在城外的旅店休息。一天夜里,突然得了痛心病,去世了。韩亿穿着素服,痛哭着赶去旅店,凭吊赵公女儿。
同情官吏
每次见到有人上奏指责官吏的小过失,韩亿就很不高兴,他说,天下太平,圣主之心,即使是昆虫草木,都想使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如今做官的人大则希望成为公卿,其次希望成为侍从、职司一千石,再其次也希望成为京朝官、幕府职官,不应该在太平盛世禁止他们做官。
北宋年间,韩亿任参政兼洋州长官,接手一桩陈年积案。案中富豪李甲,于兄长逝后,逼迫嫂嫂改嫁,并谎称其侄非兄亲生,图谋独霸家产。嫂嫂连年上诉,却遭李甲贿赂官吏,屡受酷刑逼认假罪。此案拖沓十余年,嫂嫂申诉不息。韩亿接案后,细查旧档,察觉审理中未邀乳医作证。遂定新策,传李甲对质,并当庭引入乳医证言。乳医证实孩童确为李甲兄长血脉,一举揭穿李甲谎言。铁证如山,李甲无法狡辩,嫂嫂多年冤屈终获澄清。
墓葬与纪念
韩亿墓
韩亿去世后,葬于许州长杜县嘉禾乡的祖坟中。
韩公亭
韩公亭位于河南省永城市。宋元明清时代,韩公亭是当时永城的标志性建筑。特别是在明代,韩公亭被誉为永城八景之一。据清康熙版《永城县志》记载,韩公亭由韩亿始建于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后成为怀念韩亿的纪念亭。宋元以来,官员、文人学士纷纷登临韩公亭,赋诗作文,写下了不少诗篇,表达了对韩亿的追思和怀念。明代官员陈聪在《韩亭霁月》中写道:“先正遗亭锁薜萝,几回曾待月明过。当年绿绮辉金魄,此夕清樽冷素娥。鹤怨人亡声惨切,桧存手植影婆娑。穹碑长堕齐民泪,欲继清游感慨多。”历代官府对韩公亭都很重视,屡毁屡修,明末清初因年久失修废弃了。
研究书目
《隆平集校证》
《宋史》
《东都事略笺证》
《资治通鉴》
参考资料
续资治通鉴 卷第三十六 宋纪三十六.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6-26
钦定四库全书 名臣碑传琬琰集 第四十一卷 韩太保惟忠墓表.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6-27
明代永城八景之一韩公亭.商丘日报.2023-06-27
隆平集校证(全2册).豆瓣读书.2024-04-20
宋史(全四十册).豆瓣读书.2024-04-20
东都事略笺证.豆瓣读书.2024-04-20
资治通鉴.豆瓣读书.202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