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始建于1957年,是一所以治疗、研究肝胆疾病为特色,集医、教、研、预、管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该医院是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临床学院、南开大学附属医院,是卫生部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基地、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该医院第一任院长兼党支部书记为黄景林,现任院长王凤梅。

医院的前身为天津市河东医院,于1955年在当地医疗资源薄弱的背景下开始筹建,直到1957年1月正式成立。该院于1987年增名为天津第二医学院附属河东医院;1992年12月更名为“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1993年8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被评定为“三甲”医院。2018年12月4日,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被国家卫健委公布为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河东总部)占地面积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100张。东丽院区新址扩建项目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拟建建筑面积26.05万平方米,拟编制床位共1200张。医院设有36个临床和医技科室,拥有国家临床营养质控中心,天津市重症医学、护理、临床营养三个质量控制中心。拥有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护理部),7个天津市医学重点及培育学科(重症医学、肝胆、护理、营养、检验、麻醉、影像介入)。其中,重症(体外生命支持)获批“天津市ECMO治疗与培训基地”。

历史沿革

河东医院时期

河东医院为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的前身,筹建于1955年,当时第四区(现河东区)是天津主要的产矿业聚集地,但医疗资源较少,急症患者只能前往中心市区就诊,而不能得到及时的医治。当年11月,天津市卫生局责成当地总医院在该区建立四区综合性医院,以缓解就医压力。

1957年1月,天津市河东医院正式成立,同时建立了医院的党、团支部,黄景林担任院长兼党支部书记。同年8月,天津市护士学校河东医院分校成立。1961年医院接受天津医科大学的带教工作,成为天津医学院教学医院。次年医院成立护理部,随后在天津市率先实行24小时科住院制。1969年12月,天津市卫生局将医院隶属关系划归到河东区

1982年,医院恢复由天津市卫生局直接领导,同年9月,医院成立天津市首家急救科。1987年,医院增名为天津第二医学院附属河东医院。次年,经天津市卫生局批准医院升格为天津市一级综合性医院。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时期

1992年12月,经市卫生局批准,更名为“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1993年8月9日,天津市医院评审委员会表决通过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评级为“三甲”。1995年9月,经国家高教委批准该院肝胆疾病研究所及肝胆外科为“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生培养基地”。1998年医院增名“天津医科大学附属三中心医院”。

2001年4月,天津市同意医院的扩建需求,决定将其作为天津市卫生资源区域规划的“第一枪”。同时,医院增名天津市肝胆病院。2003年7月,医院新的住院楼正式使用。次年医院增名“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

2005年1月,医院门诊大楼落成使用,医院一、二期扩建工程全部完成。2007年2月,在天津市卫生局医院等级复审中,医院被评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同年9月,医院心脏中心正式成立,由原来的心内科、心外科整合而成。

2009年2月,医院引进的西门子股份公司全景开放式3T核磁共振系统。该设备为中国第二台。8月,“天津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成立并挂牌与医院ICU。同时,检验科被授予ISO15189资质认定证书。

2013年7月,经天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研究决定,天津市第三医院更名为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隶属三中院管理。次年12月,医院心脏中心与120急救中心合作,优化院内工作流程,实现心肌梗死90分钟开通血管,最大限度挽救存活心肌。

2022年底,东丽院区新址扩建项目动工。项目规划可用地面积128.39亩,建筑面积26.05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床位1200张。

规模条件

截至2023年7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河东总部占地面积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100张。东丽院区新址扩建项目计划2026年竣工,项目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26.05万平方米,拟编制床位共1200张。医院设有临床和医技科室36个,拥有国家临床营养质控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护理部),天津市重症医学、护理、临床营养三个质量控制中心,重症(体外生命支持)获批“天津市ECMO治疗与培训基地”。医院拥有职工2308人,其中正副主任医师、研究员及相应职称的高级技术人员294人,博士、硕士54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名,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专家2名。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拥有VERIO 3.0T 磁共振成像系统、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双源光子CT、16排CT、SPECT/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及计算机扫描系统)、血管造影机、Siemens血管造影机、东芝血管造影机、DR、超声诊断仪等医疗设备。

科室设置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拥有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临床护理。

医院护理部成立于1962年。2005年6月,医院22个病区实现了无陪伴管理,改革护理模式。 2010年,医院成为国家卫生计生委“优质护理服务”重点联系医院之一;2011年临床护理专业获得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全院护理单元40个,护理人员911名,床位与全院护士比1:0.71,床位与病房护士比1:0.57。

护理部对于全院区实行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护理管理模式,先后建立意外跌倒、生活自理能力、深静脉血栓(DVT)形成、MEWS、心理等12项评估系统,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全程评估;设计了15种安全警示标识,包括意外跌倒、管路、过敏等。规范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心静脉导管维护、静脉炎预防等标准操作规程,制定并完善临床常用药物指南,护士人手1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完善患者病区内及病区间转接、手术及检查前后等环节的交接制度,确保患者转接安全。

全部科室

医学成就

医学贡献

高性能血液净化医用吸附树脂的创制

1980年, 南开大学在中国率先组成血液净化研究团队, 经20余年潜心研究, 解决了创制血液净化医用吸附树脂的3个核心问题 (载体制备、配基选择、键联方式) , 首家创制成功2类 (免疫性和选择性) 10余种吸附树脂。其中一类是以碳化树脂为载体, 通过包膜方法固定脱氧核糖核酸, 高选择性的吸附红斑狼疮致病抗体;另一大类是选择性吸附树脂, 包括以下几种:大孔径吸附树脂, 清除黄疸肝炎患者血中胆红素;用极性致孔剂制成高比表面没药树, 治疗多种药物、农药急性中毒患者, 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以纤维素为载体分别键联赖氨酸L-苯丙氨酸色氨酸创制成选择性吸附树脂, 分别治疗内毒素血症、类风湿关节炎及重症肌无力。该成果获得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作为第二完成单位获奖。

ECMO用于危重症患者生命支持治疗方法和策略的创新及推广

针对心脏性猝死、致死性流感、大面积肺栓塞及各种休克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急危重症,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李彤教授带领该院心脏外科、心脏内科、急诊、ICU、麻醉、护理等多学科人员,集中技术优势,组成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团队,对多学科、多系统的危重症患者进行以ECMO为中心的综合救治。

该项目创新性将ECMO、介入支架、 主动脉球囊反搏、 持续血滤、呼吸机等多种技术进行整合,成功应用于心源性休克及猝死患者,大幅提高此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开展H1N1危重症患者ECMO生命支持治疗;国际首创ECMO与常规体外循环的无缝转换技术,并成功应用于高龄、肝肾功能不全、弥漫血管病变等危重患者的冠脉搭桥及瓣膜置换手术,扩大手术适应症等。该项目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冻存技术在CIK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回输为代表的免疫细胞过继疗法已成为放、化疗后对肿瘤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患者自体CIK细胞治疗在与放、化疗联合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降低了放、化疗带来的毒副反应。但由于放、化疗疗程安排与CIK细胞生长周期的不同步,在二者临床联合应用中,很难保证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候(如放、化疗之后)提供足够数量的细胞,因此,在患者身体状态好的时候进行细胞采集并予以保存,在患者在最需要的时候(如放疗、化疗后)予以提供足够数量的细胞,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低温贮藏技术改良后引入到CIK细胞培养中,使细胞暂时脱离生长状态而将其细胞特性保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复苏细胞用于实验,从而获得足够数量和活性好的CIK细胞。

一种高倍扩增技术在HCC患者CIK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CIK细胞是一类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内外实验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扩增性能和较强的肿瘤杀伤活性,而且对自身组织没有细胞毒作用。但是其临床试验结果不令人满意,效应细胞数量不足、毒性不高是其主要原因,因此如何获得数目多、质量高的细胞毒性细胞是研究者追求的首要目标。本研究中将ALyS ®培养技术引入到HCC患者外周血CIK细胞培养中,获得了比传统培养方式更高增殖倍数的CIK细胞,从数量和质量上解决了HCC患者CIK细胞扩增数量少、时间长的缺点,建立了更加适合临床应用的HCC患者自体CIK细胞培养体系。

医学实践

天津市首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热消融治疗

2016年8月,医院肾内科、超声科与普外科联合成功实施了天津市首例超声引导下甲状旁腺热消融术。患者张女士患上了尿毒症的常见并发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医院为患者进行了手术,在局麻下经超声引导下,将直径为1mm的消融针穿透颈部皮肤,精确插入增生的甲状旁腺内进行消融。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出血,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生命体征平稳,复查甲状旁腺激素为274pg/ml,治疗效果显著,术后1天即出院。

天津市首例非气管插管下保留自主呼吸的胸腔镜手术

2018年7月,患者王女士查体时发现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需要进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医院胸外科与麻醉科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选择了经口置入喉罩全身麻醉复合椎旁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案,以及经胸腔镜微创纵膈气管囊肿切除的手术方式。术中患者完全保留自主呼吸,生命体征稳定,术野暴露清晰、视野开阔,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手术,患者术后很快恢复神,两天后顺利出院。

天津首例机器人减重手术

2022年3月,医院实施了天津市首例通过达芬奇机器人进行的减重手术。22岁女患者性体重高达360斤,餐后血糖22mmol/L,同时伴有高血压,因内分泌紊乱。其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接受减重手术,手术历时2小时,术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腹壁几乎看不到创伤,术后第3天即顺利出院。

天津首例神经免疫吸附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

2022年10月,两名患者因格林-巴利综合征到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问诊,经过该院神经内科和消化(肝病)科多学科合作诊治,利用人工肝技术,通过综合治疗,成功救治了此两名患者,且均恢复良好。此为天津市首例神经免疫吸附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填补天津市在这项技术上的空白。

教育科研

教育

医院教育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1961年起为天津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后为天津医科大学附属三中心医院及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还是南开大学附属医院,承担临床、护理、检验、影像、药学专业等专业本、专科及研究生教育。自2002年,又承担了天津医科大学、河北联合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等本科院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医院有天津医科大学兼聘教授及副教授57名,兼聘教师38人,临床见习责任制带教教师21名。全院理论授课教师10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43人, 副高级职称教师40人。拥有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3名;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25名。年均接收博士生约10人,硕士生约100人 ,本科生约300人,专科生约150人 。

医院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共有13个:外科学、内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临床检验诊断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神经病学、细胞生物学、急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西医结合内科、麻醉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可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共有4个:外科学(胸心外) 、内科学(消化系病) 、中西医结合外科、中西医结合内科。

医院设有临床技能实训中心,下设21个功能部分,中心能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培训、临床技能(重症监护技能、手术技能、急救技能以及内、外、妇、产、儿、五官、中医科等技能)、护理技能、计算机辅助临床综合能力的培训,计算机微创虚拟系统能进行腹腔镜、内窥镜等技能训练。2014年9月该院首批入选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国家级培训基地15个,分别是:内科、外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妇产科、检验科、超声科、放射科、急诊科、全科、麻醉科、耳鼻咽喉科基地。小儿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联合申报。

关联院校

南开大学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是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南开大学成立于1919年,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截至2023年5月,南开大学设有本科专业8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6个,“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专业7个,各类国家级实验教学、教材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创业等基地平台10余个。学校共有专职教师2270人,其中教授951人、副教授872人;有博士生导师979人、硕士生导师824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7人。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是天津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及临床学院。1951年学校前身天津医学院创建,1994年6月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正式组建成立天津医科大学。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院校,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截至2023年3月,学校开设本科专业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生导师504人,硕士生导师1665人。教师队伍中共有正高级职称797人,副高级职称160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

科研

科研机构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创建了以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学和干细胞研究等为基础的高科技平台。科研机构如下:

肝胆疾病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在此基础上,2004年经天津市科委批准成立天津市人工细胞重点实验室(2019年经天津市科技局批准将“天津市人工细胞重点实验室”更名为“天津市重症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2005年经天津市发改委批准成立再生医学与疾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下设生物医学工程、分子材料、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样本库和病原菌等研究室。肝研所重点围绕肝癌、肝纤维化、肝衰竭和病毒性肝炎肝病,及围绕重症疾病体外生命支持,以人工细胞、再生医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免疫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以肝胆学科、心脏学科、重症医学、急救医学等为龙头的学科发展,深入开展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的应用基础研究。

卫生部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1997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该研究中心也是天津市肝胆疾病研究所、天津市人工细胞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再生医学与疾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所在地。卫生部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围绕肝癌、肝纤维化、肝衰竭和病毒性肝炎肝病,以人工细胞、再生医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免疫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临床与基础结合的应用基础研究。人工细胞包括非生物型人工细胞和生物型人工细胞研究,再生医学主要进行干细胞、DC细胞及其载体材料的研究和临床细胞治疗的研究工作,分子生物学主要进行与开病相关的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研究工作。

学术交流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与多伦多大学、渥太华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利兹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美国康州大学健康中心、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敦医疗卫生中心、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中国及国际多家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科研合作关系。

重点学科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共有重症医学、肝胆、护理、营养、检验、麻醉、影像介入等7个天津市医学重点及培育学科。

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ICU)始建于1993年,是天津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所在地。2018年被评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并被认定为中国医师协会首批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为天津市ICU护理认证学员的培训基地。已经成为天津市重症医学诊疗和会诊中心。科室的医疗辐射范围遍及天津市、郊县及天津周边城市和地区。科室于2009年开始与心脏中心联合,开展ECMO用于休克型肺炎、严重ARDS患者的院间转运及治疗,同时擅长于机械通气治疗及血液净化治疗等。

科室的科研方向为“机械通气和危重症监护”两方面。科室参与了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多部指南制定,承担天津市市、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危重症患者的会诊、救治及培训任务;开展了呼吸机机械通气技术应用及自主呼吸试验和困难脱机、重症血液净化的研究;承办全国重症机械通气高峰论坛,代表天津举办2018年中国危重症医学大会。

肝胆外科

医院肝胆外科成立于1978年,次年经天津市卫生局批准成为“肝胆疾病研究室”,1996年被列为天津市重点学科。肝胆外科共有医生35人,包括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13人,其中享受政府津贴2人,博硕士共30人。肝胆外科主要治疗肝胆胰系统良恶性肿瘤、门脉高压、脾机能亢进、胆石症等疾病,重点手术包括肝癌切除术、胰腺癌根治术、肝门胆管癌根治术、胆囊切除、胆管探查术和腹腔镜肝脏、胰腺、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微创技术是肝胆外科的特色。

肝胆外科2021-2023年来发表核心期刊文章近百篇,SCI收录文章30篇。所承担的天津市科委重点攻关课题“肝癌的综合治疗”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生物型人工肝和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等研究多次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承担的人工肝研究、微囊肾上腺胰岛研究等多项课题被列为国家“863”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重点攻关课题。

护理部

医院护理部成立于1962年,被列为天津市重点学科。护理部获得天津卫生行业重点攻关项目立项1项,天津市卫生计生委科技基金项目立项1项,天津市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研究项目立项1项;完成科研成果6项,获国家专利17项,填补市空白新技术13项,编写书籍4本,在核心期刊发表论著、论文379篇,参加各类护理学术会议大会交流963篇。

营养科

营养科始建于1958年,2009年被批准为天津市重点学科,为天津市临床营养中心、天津市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主委及挂靠单位、为天津市营养学会挂靠单位。营养科主要承担住院及门诊患者的营养诊疗工作,及不同年龄健康人群的营养代谢检测、营养评估和医学营养干预。

科室多次承担完成国家级及天津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包括肠内、肠外营养研究与实践新进展,临床营养诊疗实践等。如,2013年受天津市卫计委委托承担首批临床医师继教必修项目《临床营养学》的任务并进行培训讲义编写、网络授课等。承担和完成课题多项,并获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奖;完成国家科技部项目《中西医结合营养治疗计算机专家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鲤鱼赤小豆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的影响》等国家级及市级项目;主编和参编了《肿瘤营养学》《普通外科营养学》等10余部书籍和营养学教材;科普著作《长寿食为先》《考生四季营养与健康》分别获第一届“天津市优秀科普作品”二、三等奖

检验科

检验科是集科研、教学、检验为一体的现代医学检验中心,2009年3月成为通过ISO15189现场评审的医学实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可获得世界56个国家的医疗机构的认可。2016年2月通过CAP现场评审。检验科涵盖临床生物化学、临床体液学、临床血液学、临床免疫学、临床输血、临床分子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7个亚专业。

检验科共有职工87人,其中主任技师5人(硕士生导师1人),副主任技师13人,博士7人,硕士14人。2012年-2015年科室发表文章29篇,其中6篇SCI,4篇中华系列期刊文章,15篇核心期刊文章,4篇专业期刊;主持编写《临床代谢组学》《临床检验实习生手册》《检验与临床诊断-肝病分册》《全科医学》等。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科研成果4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天津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一般项目2项,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中国课题项目1项。

麻醉科

麻醉科于1989年成立独立科室,被列为天津市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围术期器官保护、麻醉对肿瘤转移及侵袭性影响、脓毒症胃肠功能衰竭、疼痛及多模式镇痛条件下中枢与外周胃肠动力调节的机制研究及应对策略。

科室共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及主治医师、住院医师、麻醉护士等医护人员。科室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科技计划1项。2010-2014年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新技术的空白项目6项。发表核心期刊论著60余篇,其中中华麻醉学杂志25篇,SCI论著17篇;作为副主编参与《实用神经外科麻醉学》《实用传染病手术麻醉学》等专著。 

影像介入

放射科介入室是中国静脉性出血联盟理事单位,“影像介入”被列为天津市重点学科。科室开展了涉及全身各部位的许多疾病的介入治疗,其中主要包括:肿瘤性疾病、血管性病变、非血管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妇科学病变、神经系统疾病、栓塞治疗等。

介入室共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医生团队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2010年-2015年发表论文约30余篇,主持及参与课题6项,获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其中有关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方面,填补天津市空白新技术5项、获1项国际先进成果、2项国家级专利。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7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承担了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课题等共计85余项,市卫生行业重点攻关项目、局级课题100余项。在SCI收录期刊、中国核心库期刊等高水平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各类论文近3000余篇。获国家、省部级奖项21项,牵头及参加制定专业标准指南共识65项。申请专利受理数数十项,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产品注册2项。

医院获得科技成果奖项情况为:“高性能血液净化医用吸附没药树的创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ECMO用于危重症患者生命支持治疗方法和策略的创新及推广” 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血浆灌流清除胆红素治疗重度黄疸研究与开发”、“多种分子细胞技术在肝癌及相关肝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研究”、“终末期心脏病治疗的新策略及方法”、“乙肝相关性肝衰竭发生及临床转归研究”、“F蛋白在肝损伤诊断和肝移植免疫耐受中的基础、产业化研究与应用”等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杂志期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是由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联合主办的生物医学工程及其相关临床医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于2000年公开发行,双月刊。该刊主要报道中国及国际有关生物医学工程及其在临床中的研究、应用,所设栏目包括: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工程、专家论坛、综述、技术交流、信息动态等。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hem Ab)、俄罗斯《文摘杂志》(AJ of VINITI)、英国《全球健康》(CABI)收录。根据中信所的《中国科技期刊统计源》统计,该刊影响因子从2004年至2012年依次为0.160、0.135、0.233、0.153、0.233(扩0.385)、0.283、0.263、0.396和0.369(扩0.488)。

声誉与排名

2018年1月,天津市市第三中心医院上榜“2017(首届)中国医院百强院”。“中国医院百强院”是针对三级甲等医院的全国性评选活动,由北京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品牌传播机构品牌时代国际传媒,联合中国十余家主流媒体共同举办。

医院专家

王凤梅

王凤梅,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天津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天津名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天津市131工程创新人才。擅长诊治消化系统疑难危重疾病,针对肝癌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根治以及丧失手术机会的肝癌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对门脉高压消化道大出血急救率先利用门静脉3D重建技术,通过内镜及放射介入治疗手段个体化精细断流来源支血管根治食管胃静脉曲张,核心研究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IF 20.58),被亚太肝病学会新指南引用。

完成和承担国自然基金1项、主持在研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天津市慢性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1项;获得省部级及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卫生局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优秀奖;共填补市新技术空白9项。共发表SCI中国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作为通讯作者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Hepatology(IF 20.47);参编著作2部。

李彤

李彤,医院党委书记,心脏中心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天津市医师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医师奖等。

李彤教授提出了适合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方案,并在临床成功应用,20余个单位推广。2007年创立中国首批、天津市首家“体外生命支持救治中心”,开展以ECMO(体外膜肺氧合)为基础的急危重症患者的脏器功能支持及救治。其心脏移植临床和基础研究等2项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成果11项,其中国及国际先进成果8项,中国领先成果3项,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重要刊物上发表文章20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

王海云

王海云,医院副院长、麻醉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天津市津门医学英才。《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麻醉学 中文版、EJA中文版编委;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等13篇SCI杂志审稿专家。

王海云教授重点开展危重症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优化策略研究、脑健康及脑功能维护领域基础研究、多模式管理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优化研究,切实提高围术期麻醉安全性,促进麻醉与多学科融合接轨。 其针对术后急性疼痛积极研发多模式镇痛药物新剂型,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天津市科技技术进步奖二、三等奖;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发表论著110篇(SCI39篇),撰写行业指南7部、专著22部,专利7项。

韩涛

韩涛,医院副院长,消化(肝病)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医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擅长肝衰竭(重症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防治、肝癌的非手术综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以及疑难肝病等。

韩涛教授主持完成了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承担了10余项中国及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参与了国内肝病领域多个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制定,参编教材与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6项。

秦英智

秦英智,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专家 、教授、政府特贴专家。天津重症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天津重症医学质控中心顾问、中国医师学会委员、天津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编委、《天津医药》常务编委、《中华医学杂志》《武警医学院学报》等杂志审稿专家。

秦英智教授指导和参加了大量的对危重病人的成功抢救,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感染、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重型胰腺炎、重危哮喘、严重创伤等多种危重病的治疗。曾主持完成了多项市级以上重要课题研究,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杜智

杜智,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享受政府特贴专家。兼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华外科学会门脉高压学组委员、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医学会副会长等职。擅长肝癌肝门部胆管癌、胆囊及胰脏癌、巨大肝血管瘤及门脉高压症分流、胰十二指肠切除等高难度的复杂手术,开展了肝胆外科、人工肝、组织再生医学的临床及研究工作。

杜智教授主持的“高性能血液净化医用吸附树脂的创制”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4项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获4项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由他主持进行的“干细胞制备及在重要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肝及造血干细胞培养、扩增与移植”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和“863”计划。其主编及参编著作5部,共发表论文267篇,其中SCI论文11篇。

于长路

于长路,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外周介入专家,兼任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放射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学会会员暨中国介入医师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医学影像技术学会理事等。主要承担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擅长各种腹部疾病的影像诊断、腹部的介入治疗,特别擅长原发性肝癌的肝动脉静脉双介入治疗,累计完成各种介入手术达20000例。

其主持的一次性插管肝动脉门静脉CT造影对于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射频消融术的评价,获得国际先进成果。创立胆道三支架、四支架在各种疑难胆道梗阻性疾病上的应用。在中华及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22篇,参与编写《急腹症影像学》、《疑难病例影像诊断分析》、《3D图像处理技术与临床应用》等8本专著,主持及参与完成填补市级新技术9项,国际先进科技成果1项,主持及参与天津市局级课题5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3项。

资质认定

1993年8月9日,天津市医院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表决通过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评级为“三甲”。

2010年,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被列入国家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

2018年12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首批231家医院肿瘤(消化系统)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名单。

社会公益

1963年开始,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先后组织援外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刚果、毛里塔里亚、加蓬等国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1998年,嫩江松花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医疗队奔赴佳木斯市抗洪抢险第一线,后被评为“抗洪救灾防病治病先进集体”。

2008年5月,四川省汶川地震,医院先后组织两批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抗震救灾的一线。

2020年1月,类SARS病毒疫情来袭,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派出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驰援武汉市

参考资料

三中心医院发展历程-2.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科研概况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7-16

医院简介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就医指南.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3-07-17

王凤梅.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三中心医院发展历程.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历史.医学教育网.2023-06-26

三中心医院发展历程-3.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Forbidden.人民网.2024-03-04

三中心医院发展历程-4.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三中心医院发展历程.医院发展历程5.2023-07-16

医院发展历程6.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7-16

医院发展历程8.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7-16

三中心医院发展历程14.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7-16

三中心医院发展历程15.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7-16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新院来了!何时开诊?.微信公众平台.2023-07-16

设备资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7-16

第三中心医院护理概况.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学科带头人.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科室导航.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初评通过项目目录(通用项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2023-06-26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科研成果.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8-07

三中心医院ECMO项目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津日报.2023-06-26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新技术.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新闻】三中心医院成功开展本市首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热消融治疗.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7

【厉害 】第三中心医院完成一例非气管插管下保留自主呼吸的胸腔镜手术.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7

【点赞】天津首例机器人减重手术在三中心医院顺利完成.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7

【点赞】厉害了!天津首例神经免疫吸附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在三中心医院完成!.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7

研究生教育.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7-16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本科生教育.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护理教学.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7-16

临床技能实训中心简介.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8-07

我院入选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8-07

学校简介.南开大学.2023-06-26

医大简介.天津医科大学.2023-07-16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科研概况.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科研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肝研所.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卫生部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8-07

重症医学科.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7-16

ECMO用于严重ARDS患者的院间转运与治疗.天津市第三人民医院.2023-08-07

困难脱机、延迟脱机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8-07

重症患者的血液净化疗法.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8-07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胆外科介绍.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护理科研.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8-07

营养科.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8-07

检验科.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8-07

麻醉科.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8-07

放射科.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8-07

【学科】“放射介入”是怎样的“门派”?如何“行侠仗义”?.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7

生物医学与工程杂志编辑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编辑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7-16

我院荣登“2017(首届)中国医院百强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7-16

李彤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职务: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心脏中心学术带头人,南开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职务: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副院长,天津市重点学科培育(麻醉科)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天津市津门医学英才。.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我院副院长、消化(肝病)科韩涛教授荣获“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天津第三中心医院.2023-07-17

秦英智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专家 、政府特贴专家.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杜智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6-26

于长路主任当选中华放射学分会青年委员会 和介入专业委员会介入/青年学组委员.天津市第三人民医院.2023-08-07

医院荣获市级以上荣誉.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7-16

国家卫健委公布首批231家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名单.央广网新闻.2023-07-17

援外医疗队 传播友谊的使者 2015-09-24 16:37:08 来自: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第三中心医院.2023-07-16

危情时刻 众志成城 2015-09-24 16:37:08 来自: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第三中心医院.2023-07-16

医院发展历程7.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3-07-16

【共抗疫情】走近三中心首批援鄂医疗队和他们的幕后英雄们.天津第三中心医院.2023-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