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又名“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高等教育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020年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1月14日起在36所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 2022年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高校加入强基计划。
实施强基计划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该计划主要是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主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截止2023年4月,该计划共有39所高校参与,共录取新生1.8万余人。
历史背景
2003年教育部开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以来,在探索综合评价学生、破解招生“唯分数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有关调查研究表明,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在学业成绩、科技创新、学术论文、升学深造等方面总体表现突出。但自主招生也面临了一些新挑战和新问题,包括招生学科过于宽泛、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个别高校考核评价不够科学规范、个别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加以解决。于是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在深入调研和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市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且从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目标
《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着力解决自主招生中的突出问题,逐步建立起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
试点计划主要内容
试点定位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试点招生学校和规模
起步阶段,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相关高校可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高校要与各地教育部门充分沟通协商,统筹考虑国家政策与导向、招生定位和培养要求、各地高考综合改革进程以及中学素质教育推进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在各省(区、市)的强基计划招生名额,并在各省(区、市)的分省计划中安排。试点计划高校名单如下:
(以上数据截止2023年4月)
试点招生办法
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试点招生程序
每年3月底前,试点高校发布年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4月,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网上报名参加强基计划招生。6月,所有考生参加统一高考。6月25日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向有关高校提供报名考生高考成绩(不含高考加分)。6月26日前,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学校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7月4日前,高校组织考核。7月5日前,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并公示录取标准。
试点培养模式
强基计划将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二是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三是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是强化质量保障机制。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建立在校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试点管理
招生工作全程由实施强基计划的高校纪委监督,并建立有申诉途径和举报机制。笔试、面试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进行,试题按机密级事项管理。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对于违规违纪行为,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处理。
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的区别
一是选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二是招生专业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三是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四是录取方式不同。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线;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五是培养模式不同。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历年招生情况
2020年招生情况
2020年北京大学的计划招生专业主要涵盖数学类、物理学类、历史学类等,招生学科均为教育部学科评估“A+”学科。浙江大学的招生方向主要分为理学类、基础医学类和人文历史类。清华大学计划招生专业包括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等专业。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都增加了基础医学专业,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招生专业包含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招生专业包含生物医学。学校也为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例如清华大学新成立了日新书院、致理书院、探微书院、未央书院、行健书院等五大书院。其中,日新书院负责基础文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致理书院负责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探微、未央和行健3个书院则分别对接化学生物学、数理基础科学和理论与应用力学3个专业方向,均专门设计了“理+工”双学士学位培养模式。北京大学启动“深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博雅学堂”试点工作,对“强基计划”学生实施全过程培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为每名“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建立一对一的成长发展档案,建立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团队化的培养体系。在入围方面,各高校一般依据学生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按照生源所在省份各学科组或专业组强基计划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入围高校考核学生名单,并公布入围分数线。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且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学生,可以破格入围。考核上,试点高校一般将采取综合考核的方式开展强基计划考核工作,通过综合素质考核、学业水平考核、专业志趣考核和身体素质考核等环节,全面、深入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综合成绩上,按照高考总分占85%+校考成绩占比15%计算形成。
2021年招生情况
2021年数学和物理并列成为开设高校最多的招生专业,华南理工大学等31所试点高校开设了“数学”或“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电子科技大学等31所试点高校开设了“物理学”或“应用物理学”专业;其次是化学和生物学,分别有26所和24所高校开设相关专业;随后则是哲学、历史学和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开设高校均在15所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农业大学依托作物育种和动物育种这两个生物育种发展方向,新增了“种子科学与工程”和“动物科学”两个“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招生总体稳定,只对个别细节进行了技术性调整。例如,各高校普遍扩大“强基计划”入围高校考核的比例,各高校普遍在高考后出分前增加“考生确认”环节,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入围学校考核测试资格。。
2022年招生情况
2022年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率先将校测时间提前到高考成绩发布之前。
2023年招生情况
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高校数量没变,但在招生专业上有新的扩展:兰州大学新增草业科学(草类植物生物育种)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增复合材料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航天材料类和航天机械类专业。一些“强基计划”高校在选拔程序、校测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优化调整:“强基计划”综合考生的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进行录取,一般在高考成绩发布后安排校测,202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都将校测时间提前到高考出分前。北京理工大学和湖南大学取消了校测中的笔试部分,只有综合面试和体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要求获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及以上的竞赛生也要参加校测笔试,笔试科目为数学和物理,不参加笔试的视为放弃选拔资格。四川大学设置了笔试合格线,合格线为笔试成绩满分的60%(即180分),笔试成绩未达到该校划定的合格线的考生不予录取。华东师范大学为“强基计划”学生设置了更具挑战性的培养方案,包含全英文课程、荣誉课程等,强调思维和能力的双重训练。学生可根据个人发展需要申请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同时设置大一到大四的进阶式学术训练计划,推动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进课题组,保障学生100%体验完整科研训练的机会。兰州大学为“强基计划”学生制定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强基计划”学生完成规定的本科阶段有关课程,达到转段要求后,按照相关规定直接转段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哈尔滨工业大学2023年新增的3个“强基计划”专业均按本研模式衔接7个学科方向,学生未来除了可在本学科继续深造外,还可按兴趣选择专业所规划的6个其他相关学科之一继续发展。
2024年招生情况
2024年,一批全国名校陆续发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西北工业大学要求考生数学单科成绩145分及以上,且高考成绩进入分省招生计划数4-5倍之间,即可申请破格入围学校考核。国防科技大学要求考生数学单科成绩达到该科目总分98%(含)以上,且高考成绩排位在学校分省招生计划数的3倍至5倍之间,即可入围。浙江省高考数学满分150分,98%就是147分。北京理工大学的要求更宽,如有数学高考单科成绩取得满分的,可破格入围学校考核,无论总分是否达到。中南大学要求第一专业志愿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且高考数学单科成绩达到145分的考生,不受名额限制直接入围。吉林大学要求对于报考学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考生,高考数学成绩达到145分及以上,高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公布的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但未达到入围标准的,可予以破格入围。
社会评价及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表示:“强基计划”将基础医学列入招生和培养范围,紧紧围绕国家健康战略需求,培育面向未来的医学科技创新和健康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将为重大疾病防治关键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为提升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科技竞争力发挥独特和重要作用,造福人类健康。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钟秉林表示:教育部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教育发展现状,在自主招生工作经验和综合评价试点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探索与尝试。“强基计划”的实施既要解决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又要探索一条中国特色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路径,依然任重而道远。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认为:在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强基计划”着眼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要求,充分发挥高考这个指挥棒的正向作用,把高校招生与人才培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全面贯通衔接起来,形成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合力。
强基计划打通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学科教学、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壁垒,成为连通中学新课改、新高考改革的桥梁,还明确将建立在校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在李喆看来,这些举措能更好地按照学科规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将影响、反馈和辐射到基础教育层面,进而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资料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育部网站.2023-06-26
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启动.教育部网站.2023-06-26
“强基计划”第四年,有何新变化.教育部网站.2023-06-26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就《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教育部网站.2023-06-26
高校名单.教育部官网.2023-06-26
强基计划,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6-26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公布招生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6-26
“强基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教育部网站.2023-06-26
数学单科为王?多所高校“强基计划”:高考140分以上即可破格入围.今日头条.2024-04-16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培育未来的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教育部网站.2023-06-26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钟秉林:实施强基计划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6-26
解读来了!强基计划:为新时代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教育部网站.20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