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欧洲大西洋鲟

欧洲大西洋鲟

欧洲大西洋鲟(学名:鲟属 sturio)也被称为欧洲鲟,鲟科(Acipenseridae)鲟属(Acipenser)鱼类,仅分布于法国的加龙河。欧洲大西洋鲟是淡水中体型最大的鱼类之一,但也是最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欧洲大西洋鲟是一种洄游鱼类,成年时大部分时间在海洋中生活,但会洄游到淡水中进行繁殖和产卵。

欧洲大西洋鲟体型庞大,最长可达3.5米,重量超过300公斤。背部呈橄榄黑色,具有绿色或金色的色调,侧面为浅色,带有银色的色调,腹部为白色;身体呈细长形,吻部末端呈尖形。欧洲大西洋鲟没有鳞片,但可以通过沿鱼体长度排列的五行浅色骨板(鳞甲)识别。背鳍位于身体后部,尾鳍呈弯曲状,具有延长的、更大的上叶(异尾)。没有牙齿,但利用下颌上的明显敏感的触须来定位猎物,将其吸入口中。

欧洲大西洋鲟面临多种威胁,包括副渔获物、砾石开采、大坝建设和环境污染等,导致其种群规模大幅减少,于2020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级别极危(CR)。

欧洲大西洋鲟曾被用作食物和鱼子酱的原料。然而,为确保其种群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其有关商业贸易已被禁止。

历史

根据考古遗迹的研究,约3000年前,欧洲大西洋鲟从北海波罗的海进行种群扩散,约800年前从波罗的海消失。大约100年前的气候变化(小冰期)可能间接影响了欧洲大西洋鲟与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的杂交,促使基因的渗入。

特征

欧洲大西洋鲟体型庞大,最长可达3.5米,重量超过300千克。背部呈橄榄黑色,具有绿色或金色的色调,侧面为浅色,带有银色的色调,腹部为白色。身体呈细长形,吻部末端呈尖形。欧洲大西洋鲟没有鳞片,但可以通过沿鱼体长度排列的五行浅色骨板(鳞甲)来识别。背鳍位于身体后部,尾鳍呈弯曲状,具有延长的、更大的上叶(异尾)。

欧洲大西洋鲟的头部长而宽,口部是一个横向延伸的裂缝,可伸缩且近乎四边形,下唇呈凹陷状,没有牙齿。吻的长度约为头长的52.6-65.8%;触须位于吻端与口之间,近口端。

欧洲大西洋鲟的骨板较大,相当于同等体形大小的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骨板的两倍以上。体表有小刺,有10-13个背骨板、24-40个侧骨板和11-13个腹部骨板,背骨板和侧骨板上分布有菱形的小骨板。

分布

分布范围

欧洲大西洋鲟曾广泛分布于东北大西洋、波罗的海、欧洲地中海沿岸和黑海地区。如今,仅分布于法国加龙河

栖息环境

在海洋中,欧洲大西洋鲟主要栖息于沿海和河口地区;在淡水中,它们主要栖息于河口和黄河。欧洲大西洋鲟幼鱼可以在河口和海洋中被发现,它们逐渐适应咸水环境,并在进入海洋之前在河口地区度过大约2-3年的时间。作为两栖洄游鱼类,欧洲大西洋鲟经常出现在沿海带。

习性

洄游

欧洲大西洋鲟是一种洄游鱼类,寿命长而生长缓慢,成年时大部分时间在海洋中生活,但会洄游到淡水中进行繁殖和产卵。成熟个体通常在1-10月离开海洋进入河流,洄游高峰期发生在4月初至5月底的高水位期间。洄游距离与水位呈正相关,高水位年份可能达到1000公里或更长的距离。欧洲大西洋鲟洄游在主河道中行进,能逆流而上,在平流的水面上留下尾波。此外,欧洲大西洋鲟还存在一小部分定居型的陆封种群(不进行洄游到海洋的行为)。

食性

欧洲大西洋鲟用长长的吻在泥土和砾石中搅动,寻找底层生物的食物,利用下颌上的明显敏感的触须来定位猎物,将其吸入口中。幼鲟主要以淡水中的水生昆虫幼体、植物病原线虫甲壳亚门软体动物门为食;成鲟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如软体动物、多毛类蠕虫、等足目、甲壳动物和小鱼为食。在洄游和产卵期间,成鲟不摄食,在冬季不停食。

繁殖

欧洲大西洋鲟雄鱼在10-12岁时首次繁殖,雌鱼在10-20岁时首次繁殖;雄性每两年繁殖一次,雌性每3-4年繁殖一次,繁殖季节为4月至7月。产卵后的欧洲大西洋鲟亲鱼(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有繁殖能力的鱼)会立即返回大海,幼鱼下游洄游,1岁时出现在上游河口,2-3岁时进入海洋。在接下来的4-6年中,幼鱼在夏季离开海洋进入下游河口,进行运动和觅食。

繁育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法国等国家对欧洲大西洋鲟进行了人工繁殖,但野生亲鲟数量十分有限,人工繁殖次数很少。

保护

种群现状

欧洲大西洋鲟在过去的三个世代(约198年)中,种群规模减少了超过99%,成年个体数量已不超过50只,占据面积(AOO)减少了超过95%,自1994年以来,欧洲大西洋鲟的野外繁殖已经中断。

致危因素

副渔获物(渔民以其他海洋物种为目标时无意中捕获的动物)是导致欧洲大西洋鲟种群减少的主要威胁,同时也阻碍了种群恢复的潜在能力。加龙河砾石开采也对欧洲大西洋鲟构成潜在威胁。此外,大坝建设、环境污染导致了欧洲大西洋鲟产卵和觅食场所的丧失和退化。除此之外,引入外来捕食者也是对欧洲大西洋鲟种群恢复产生影响的因素。

保护举措

就地保护和场外保护

在欧洲大西洋鲟的保护中进行了就地保护计划(原生栖息地或分布区域内实施的保护措施和行动),并在法国德国进行场外保护措施(栖息地之外采取的保护措施和行动),其中重要的场外保护措施之一是人工繁殖和放流计划。自1995年开始人工繁殖欧洲大西洋鲟幼鲟,2007年首次成功获得幼鲟,并在2007年至2014年期间进行了放流;首批达到繁殖年龄的欧洲大西洋鲟已于2020年放流。

国际保护

大西洋北部和北海沿岸国家进行了渔业意识项目,以提高人们对保护欧洲大西洋鲟的认识。欧洲大西洋鲟在1975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后来在1983年移至附录I,旨在限制和监管对欧洲大西洋鲟的国际贸易,以保护其种群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保护级别

2020年欧洲大西洋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危(CR)。

用途

欧洲大西洋鲟曾被用于新鲜和冷冻食品,也用于制作鱼子酱;可以蒸、煎、烤、煮、微波烘焙食用。直到19世纪末,欧洲大西洋鲟的幼鱼在波兰德国还被作为动物食品捕捞,但现在已禁止对该物种进行商业贸易。

物种对比

在鲟形目内,欧洲大西洋鲟的检索特征与大西洋鲟(Acipenser oxyrinchus)相同,两者之间的物种鉴定只能依靠遗传学鉴定。

参考资料

Acipenser sturio Linnaeus, 1758.ITIS.2024-08-30

Atlantic sturgeon .The Marine Life Information Network.2023-07-03

European Sturgeon.IUCN Red List.2023-07-03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08-30

Acipenser sturio, Sturgeon : fisheries, aquaculture.Fish base.2023-07-03

Acipenser sturio.Monaco Nature Encyclopedia.20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