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五禽戏

五禽戏

五禽戏起源于中国亳州市,是东汉医学家华佗在吸收前人仿生类引导功法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古代医学中有关阴阳五行、气血运行规律、经络、藏象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动物的形态神韵、生活方式,用虎、猿、鸟、熊、鹿等动物形象、动作创编的一套养生健身功法。

有关五禽戏的记载最早可见于晋朝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华佗传》中,但其中未有关于“五禽戏”具体动作的描述。直到南北朝时期南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才对五禽戏的练习要领、动作内容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唐宋时期,五禽戏已经广为流传,但是大都是沿着《养性延命录》的相关内容进行传习。到了明清时期,五禽戏的具体动作有了创新,且出现了向舞蹈化的发展的趋势,动作难度和动作幅度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使其普适性、科学性更强。民国时,五禽戏主要流传于州小华庄和周边地区。到了近代董文焕、刘时荣等传人则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将五禽戏继续发扬。发展到现在,五禽戏已形成了众多流派,具有代表性的流派为亳州派、国字派、四川、重庆派以及台湾派等。

五禽戏是动气功,通过形体运动,刺激不同的穴位,疏通不同的经络,使气血畅通,调心养神,提高人体免疫力。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神韵和生活方式加以创作。其中虎戏壮腰健骨、鹿戏疏肝理气、熊戏充实四肢、猿戏灵活耳目、鸟戏疏通经络。

自2000年开始,陆续有不同国家的人来到亳州市学习五禽戏,在董文焕、刘时荣等传人的不懈努力下,五禽戏已经被传习到丹麦法国德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在2006年,五禽戏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到2011年,五禽戏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命名

五禽戏作为一种仿生体育健身法,因模仿虎、鹿、熊、猿、鹤这五种禽兽的神态和动作而得名。

历史沿革

起源

五禽戏与古代仿生类导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成书于战国后期的《庄子刻意》篇中有关于“熊经鸟申”的记录,这是最早关于仿生类导引的相关记载。而在西汉时期,《淮南子·精神训》中也出现了与“熊经鸟伸,浴,视虎顾”相关的动作记载,这说明,仿生类导引功法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五禽戏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到了东汉末年,华佗在前人已有仿生导引养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造出了五禽戏。有关五禽戏的记载最早可见于晋朝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华佗传》中,在南北朝范晔所著的《后汉书·华佗传》中,也有着相同的记载,但这些文献中都只有文字记载,缺乏对于具体动作的描述。直到南北朝时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中,才有关于五禽戏具体动作的详细记载,但是相关动作习练起来难度较大。

发展

到唐宋时期,五禽戏的流传更加广泛。唐朝柳宗元《从崔中丞过卢少府郊居》中记载有“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的诗句。唐代孙思邈继承华佗的医学思想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以其运动故也”的理论,孙思邈还认为五禽戏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同时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到了宋代,王安石在《张氏静居院》诗中有言“北堂画五禽,游戏养形躯。”这都可以看出唐宋时期五禽戏的流行。而这一时期五禽戏的流传形式,还是以《养性延命录》中记载的动作内容为主,因此五禽戏仍然按照最初的形态在传播,动作内容没有太大变化。

创新

明清时期,五禽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创新,具体表现在研究五禽戏的相关著作增多以及功法内容的革新,出现了众多版本的五禽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为明代罗洪先卫生真诀》版的五禽戏、明代周履靖《夷门广· 赤凤髓》版的五禽戏以及清末民初席裕康《内外功图说辑要》版的五禽戏。这些新版五禽戏相对于原版五禽戏而言:首先是功法上,在单纯肢体活动的基础上加上了对于行气以及具体功用的描述;同时对动作进行了重新编排,降低了动作难度和动作幅度;对于动作顺序和动作姿势也有着相应调整,将动作顺序由原来的“虎、鹿、熊、猿、鸟”变为了“虎、熊、鹿、猿、鸟”,替换掉了卧、悬、坐等姿势改为立式姿势。这些创新使得五禽戏的科学性、普适性和形象性不断提高,推动了五禽戏的进一步传播与发展。到了民国时期,五禽戏主要在亳州小华庄及附近的十八里镇一带流传。中国各地都有众多习练五禽戏的流派,如杭州市的灵空禅师、屯溪的许正阳道士等都坚持不懈的将五禽戏功法传给后人。

发展现状

到了现代,五禽戏已经发展出了不少流派,而每个流派都有着各自的独特风格以及优势特长。具有代表性的为以刘时荣的“古本五禽戏”和董文焕“传统五禽戏”为中心的亳州派,国家体育总局以健身气功为核心推广的国字派,以王礼庭先生“五禽图”为代表的四川、重庆派以及以台湾地区流传的84式五禽戏为代表的的台湾派。

自2000年开始,陆续有不同国家的人来到亳州市学习五禽戏,五禽戏已先后被传授到日本丹麦韩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在2006年,五禽戏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2007年的世界武林联盟长城武术节中,五禽戏比赛获得第一名。到2011年,五禽戏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至2013年,亳州已有五禽戏练习点一百多个,有一千四百多名五禽戏指导员,相关爱好者、习练者近十万人。到2023年,洛阳市、安徽等地已有五禽戏进校园活动,通过举办校园五禽戏比赛等活动,进一步促进五禽戏的传播与发展。

运动特点

功法套路

五禽戏有5个类型的动作,分别对应“虎、熊、鹿、猿、鸟”这五种动物,通过对它们的的生活习性和动作神态加以模仿而创制而成。

虎戏

虎戏的动作特点是活动腰部及四肢,通过腰部带动四肢运动。其基本动作为:保持自然站式,提右脚同时双拳向上举,随后两拳变掌撤至腰间,右脚后撤,随后两腿屈膝下蹲并用力使身体前耸并配合吸气。当身体前耸到极限后略微停留一会儿,然后将身体后缩并呼气,像这样重复三次。然后两手按照先左后右的顺序向前挪动,同时两只脚向后退步,用最大的力气拉伸腰身,接着抬头使面部望向天空,然后低头向前平视。最后,像老虎行走一样用四肢向前爬七步,随后向后退七步。

鹿戏

鹿戏的动作特点是以舒展动作为主,通过四肢带动躯体运动。其基本动作为:右腿屈膝,左臂微屈举至头顶,右臂微屈并向外伸,身体后坐,吸气,头部和颈部向右转、眼睛向左前方看,当头部和颈部左转到极限后稍微停留,呼气、头颈转回原来的位置,当转到面部朝地时再次吸气,并继续向右转,如前法。像这样左转三次,然后再右转两次,最后恢复成最初的姿势。然后,抬左腿向后拉伸,稍微停留一会儿后放下左腿,抬右腿如前法拉伸。如此重复左腿三次,右腿两次。

熊戏

熊戏的动作特点是用肩胯带动躯体以及四肢运动,其基本动作为:两掌握空拳成“熊掌”,拳眼相对,垂于下腹部;目视两拳。保持自然站立姿势,双腿保持直立姿势,弯腰,双臂伸直,用指尖触碰地面。随后重心前移,左脚向左前方落地,脚尖朝前,右腿伸直,弯腰,右臂伸直,接触地面,最后身体恢复直立姿势,双手变回“熊掌”,垂于下腹部。

猿戏

猿戏的动作特点是以上肢带动躯体运动,其基本动作为:两腿屈膝,左脚向后提,同时左手沿胸前至口平处向前如取物样探出,手掌撮拢成钩手,手腕自然下垂,随后左脚往回收,脚尖虚步点地,两手均撮拢成钩手收至肋下,最后左手下垂至腰间,右手模仿猿类做出抓耳状。

鸟戏

鸟戏的动作特点是以上肢带动全身运动,其基本动作为:身体呈现自然站立的姿势,人体吸气时跷起左腿,两条手臂呈现出侧平举的姿势,扬起眉毛,鼓足气力,就像鸟儿展开翅膀准备飞走时的状态。呼气时,左腿回落到地面,两条手臂回落到腿的两侧。接着跷右腿按这样的方法操作。像这样左右交替各七次,然后坐下。屈右腿,两手抱在膝盖下,拉腿使得膝盖靠近胸部,稍微停留后两手交换抱在左膝下如法操作,像这样左右交替一共完成七次,最后,两条手臂如鸟翅般伸缩各七次。

使用器械

五禽戏上承中国古代仿生导引之术,根据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记载,西汉时的导引术中绝大多数已是徒手运动,只有少数运动需要依靠器械辅助。至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中记载五禽戏中除猿戏需借助横杆一类的器械进行攀引外,其余四戏均徒手即可完成。至现代,五禽戏在习练时无须器械,徒手即可完成,对场地要求简单,同时也不受年龄、性别、体质的限制,非常简便易行。

技术特点

模仿五禽,神形兼备

五禽戏模仿五种动物的神态及动作,在实现形体动作的导引下同时兼具动物的神韵,如在进行相应动作时,使动作具有虎的威猛、鹿的舒展、熊的沉稳、猿的敏捷和鸟的轻盈。

活动全面,大小兼顾

在运动时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五禽戏的躯干运动包含了拧转、缩放、开合、侧屈、前俯、后仰等不同姿势,对于脊柱、背部都有着较好的运动调节作用。同时对于日常活动较少的部位,五禽戏也兼顾了对其的锻炼,如对于手指、脚趾等小关节部位,则通过鹿蹄、熊掌、鸟翅等手部动作以及弓步、歇步、盖步等步形得到锻炼,同时还加强了身体末端的血液循环。

动静结合,练养相兼

五禽戏以动为主,而动作中的静立养气,又使得在练习过程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每一戏结束之后,都会配以短暂的静功站桩,这样有利于练功者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进而感受“五禽”的意境,帮助练习者宁静心神、调整气息,起到“外静内动”的功效。

习得要领

心神安静

在开始习练五禽戏之前,首先要排除内心的杂念,保持精神的平静和专注,结合每一个动作的要求,将意念集中于意守部位,如果在一开始无法静下心来,则稍事休息之后再进行锻炼。在初学之时,不可操之过急,每日坚持练1-2次,持之以恒,便能使内心平静下来,保持精神专注。

呼吸均匀

习练之时,呼吸要保持自然均匀、顺畅,刚开始可使用胸式呼吸,在渐入佳境之后,可自然转为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方法的转变需要顺其自然,以和缓、流畅、自然为度。

全身放松

练功时,要保持身体的放松,身体不可僵直、紧张,而身体的放松也与呼吸的均匀顺畅有关,只有保持心神宁静,才能做到真正的放松。

动作自然

五禽戏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连贯自然,一气呵成,不要拘谨。

流派

亳州派

亳州派是指以亳州地区为中心形成的五禽戏流派,主要分为古本五禽戏和传统五禽戏两类。古本五禽戏以五禽戏第五十七代传人刘时荣为代表,其在华佗养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内在调息的功法,融入了螺旋功、缠丝功等,并将五禽戏编为每禽八势,五禽五组,全套路四十势,其功法代表作有《古本新探华佗五禽戏》《华佗五禽剑》等,代表人物有刘时荣,陈静、杨玉萍等。传统五禽戏师承谭继林,共五十四式,其特点是融入了经脉、穴位等中医知识,刚柔相济、动静结合、意力并用,代表人物为董文涣、周金钟、马伟才等。

四川、重庆派

此派传承巴蜀王礼庭的《五禽图》,在四川、重庆两地流传较广。其特点为强调吐、纳、呼、吸,运动为主,并配合拍气法,代表著作有《五禽图》《五禽戏气功》《五禽气功》等,其代表人物为曾嵩生、陈亚梅。

台湾派

台湾派所流传的版本共计八节,分别是预备功、丹凤朝阳、金鸡孵蛋、大鹏展翅、孔雀开屏、喜鹊登枝、丹凤朝阳、收功,共计功架八十四式,与大陆流传的版本有较大差异。其代表作为《华佗五禽之戏图解》《传统五禽之戏释义》等,代表人物有张镜影、郭廷献。

国字派

国字派以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为基础进行编排,每戏均以两种运动姿态表现,该派动作由上海体育学院教授虞定海结合民间各个版本的五禽戏进行编订,并由国家体育总局以健身气功为核心推广。其动作特点为:虎戏以虎扑、虎举为例;鹿戏以鹿抵、鹿奔为代表;熊戏以熊晃、熊运为例;猿戏则模仿猿提、猿摘两种动作;鸟戏则以鸟伸、鸟飞两种动作为代表。

代表人物

华佗

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在总结前人仿生类导引功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五禽戏,希望广大底层人民通过习练“五禽戏”使血脉流通,百病消除。

董文焕、刘时荣

五禽戏的第五十七代传人,为五禽戏申遗做出了贡献。二人为五禽戏亳州派的代表,且均被选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董文焕老师还被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禽戏”的代表性传承人。

周金钟

五禽戏第五十八代传人,参加了众多五禽戏的国际赛事,推动了五禽戏的传承与保护。

价值与影响

健身价值

习练五禽戏可以修心、养气、调形。首先,在练习五禽戏之前需要尽可能的排除内心的杂念,保持精神专注,这有利于习练者修养心性、保持内心的宁静。同时在习练之时,习练者需要舌抵上腭,相当于有氧耐力练习,而在每一个动作结束时,习练者都需要进行短暂的静功站桩,使得内心得以归于宁静,即修心。《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就表明,“气”,实际上是作为人体构成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五禽戏同样强调对于呼吸的调整,随着习练的不断深入,找到做适合自己的呼吸方法,习练者的呼吸要自然、顺畅,一开始可以采用胸式呼吸,而后自然的过渡到腹式呼吸,这便是养气。五禽戏的功法动作,对于全身各个部位均有覆盖,在练习五禽戏之前保持身体正直,体态自然,全身放松而不僵直。在练习过程中习练者意气相随、内外合一,寓意于形,这便是调形。因此,人们在习练五禽戏的过程中,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了锻炼,身体免疫力增强,同时还有利于习练者修身养性,保持精神专注,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

影响

隋唐时期,五禽戏就已传播到了日本印度以及朝鲜等国,继而传入欧洲和南洋等地。而五禽戏的出现,也标志着仿生类导引功法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对于后世的气功武术、导引功法都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习练者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这五种动物的神韵和形态,能够达到祛病、健身的功用,五禽戏开创了世界体育医疗的先河。

在董文焕、周金钟、刘时荣等五禽戏传人的不懈努力之下,五禽戏的传播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亚洲,五禽戏已传播到了加拿大法国丹麦德国等世界各个国家。同时自2000年开始,已经有不同国家的人来到亳州市学习五禽戏。五禽戏也已于2006年和2011年先后被确立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禽戏已经作为亳州市健身运动活动的重要项目,亳州市体育局组织了五禽戏“五进”活动,不仅在亳州,在中国各地都兴起了五禽戏进校园活动,五禽戏的影响已越来越大。

非遗传承与保护

流传现状

在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五禽戏在亳州地区得到了较大发展,具体表现为亳州体育局组织了五禽戏“五进”活动,帮助五禽戏进机关、企业、学校、社区、乡镇,推动五禽戏的传承与保护工作。除此以外,非遗传承人也在发挥其作用,并通过学校、节庆和旅游活动以及大众传媒等渠道促进五禽戏的进一步传播与发展。但五禽戏的传承同样面临着困境,如对于五禽戏的传承与保护缺乏有效的评估与反馈机制,传统养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目前传承人的整体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总的来说,五禽戏的传承与保护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

非遗传承

申遗过程

2003年安徽省政府组织专业人员花费大量精力搜集整理有关五禽戏的著述,做了许多修复与保护工作,最终于2006年五禽戏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此基础上,亳州市政府进一步深挖五禽戏所蕴涵的地理、人文、历史资源,终于在2011年,五禽戏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项目编号VI-63。

传承人

五禽戏第57代传承人董文焕、刘时荣,将五禽戏传播到日本韩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在董文焕和刘时荣之后,也涌现出了诸如马伟才、周金钟、陈静等一批新的骨干力量。2007年,董文焕将五禽戏掌门人的位置传给五禽戏第58代传人周金钟,同年11月,周金钟表演的五禽戏被收入“中华收藏”。2010年,周金钟带队参加上海市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五禽戏。

保护措施

学校传承与保护

亳州市体育部门与市教育局通力合作,借助“青少年阳光体育工程”的契机,使其得以在全市的中、小学推广传播五禽戏,并将五禽戏列入中、小学的体育课和早操的锻炼内容中。除了中、小学以外,安徽各大高校也稳步推进有关五禽戏的传播推广,如安徽中医药大学已经成立了专注五禽戏研究的机构,同时还将五禽戏列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还有诸多高校将五禽戏列为了体育必修或选修。除安徽以外,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在推行五禽戏进校园活动,如洛阳市举行了校园五禽戏比赛。

节庆、旅游传承

亳州市将五禽戏融入旅游节目和中医养生类节目中,如2010年8月五禽戏传人首要参加央视一套的“我们有一套”专题节目和“中华医药”栏目的系列专题节目。除此以外,亳州市还设立了“五禽戏健身养生节”,这一节庆活动不仅被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评为了“体育旅游精品推荐项目”,在2011年,“五禽戏健康养生节”还参加了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博览会。2012年,在亳州举行的第四届五禽戏健身养生节上,亳州被国家体育局授予“中国五禽戏之乡”这一荣誉称号。

大众传媒传承

借助网络渠道助力五禽戏的传承,扩大五禽戏的知名度和受众范围。民间组织和协会用于推广传播五禽戏的相关网站和其他宣传渠道正在逐步建设。除了民间组织和协会外,一些政府网站也在助力五禽戏的推广和发展。除了网络传播以外,传统的纸媒、书媒也在发挥着作用,经过五禽戏传人的不懈努力,在整理前人研究吸收创新的基础上,出版了《五禽戏》《五禽歌》《古本新探·五禽戏》等文献。

相关赛事

2007年3月,在世界武林联盟长城武术节中,五禽戏比赛摘得桂冠。

2009年3月,周金钟参加了由世界武林联盟举办的北京养生武术交流大会,他表演的活脱五禽戏在这一赛事中拔得头筹,获得了五禽戏一等奖

2011年6月,周金钟参加了由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第八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在开幕式现场的传统武术传承人展示环节获得评委的一致认可,荣获五禽戏展示最佳表演奖。

2023年6月,老城区举行校园五禽戏比赛,比赛于状元红初级中学体育场举行。本次比赛共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初中组和小学组,其中共有十七支代表队近一千八百多名参赛选手。最终古香小学代表队和状元红初级中学代表队获得第一名。

参考资料

华佗五禽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10

董文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3

洛阳举行校园五禽戏比赛.国家体育总局.2023-07-10

五禽戏的辨析(下).经方派.202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