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阿里山

阿里山

阿里山(英文名:Ali Mountain),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是由石水山、尖山、大塔山等18座高度超出2000米的山峰所组成,北起南投集集浊水溪南岸,南抵高雄燕巢鸡冠山,南北长约335千米。处在阿里山脉之中的阿里山国家风景区,是中国台湾省著名风景区,其位于中国台湾省嘉义市嘉义县的中部丘陵及东部中高海拔山区,横跨梅山、竹崎、番路及阿里山四个乡,面积约有396.5平方千米。

阿里山因蓬莱运动使海槽中的沉积物隆升而成褶皱山地,岩层受来自东南方向构造力的挤压而变形,形成多列北东——南西走向的中幅度褶皱皮。并以浊水溪河谷的断层为界分为南、北两段,与玉山山脉相平行,中部宽30千米左右,逐渐向两端变窄,山势低而平缓,山顶平整,整体海拔不高,基本在海拔3000米以下,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最高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阿里山山脉被北回归线穿过,回归线以北为亚热带气候,以南为热带气候,每年的四月到九月为雨季,十月到次年三月为旱季,雨季漫长,雨量充沛。1963年,为保护天然资源,林务局将阿里山、玉山一带约396平方千米的国有林地,编为“阿里山森林游乐区”。之后,1995年,台湾省政府重新核定“阿里山森林游乐区计划”面积为14平方千米。2001年“阿里山森林游乐区”纳入“阿里山国家风景区”。阿里山国家风景区范围涵盖了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及瑞里、丰山、太和等汉族村落,以及邹族的达邦、山美、茶山等部落。主要名胜包括姐妹潭括姐妹潭、三代木、阿里山神木、眠丹风光等,在景致方面,则以登山铁道以登山铁道、神木、晚霞、日出、慕容云海五者为最著名。

阿里山是三大林场之一,它的森林与登山铁道、日出、云海、晚霞合称阿里山五奇。1927年,阿里山经台湾日日新报评定为台湾八景,1953年,台湾省文献会选定阿里山云海为台湾八景。2006年,“行政院”新闻局举办台湾意象票选,阿里山获得风景第二名。1899年,日本政府发现阿里山的桧木林资源后,开始对这里进行砍伐。1906年11月,日本人小笠原富二郎发现阿里山神木群。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阿里山区的红桧、扁柏等大量珍贵树种已被日本砍伐尽。2009年台风“莫拉克”登陆中国台湾省,导致阿里山过程降水量3139毫米,连续两天超1000毫米,造成台湾南部地区50年来最严重水灾。

命名

阿里山名字的真正来源尚无定论。有说是很多年前,邹族(又叫曹族)有一位酋长叫阿巴里,在他发现此地狩猎资源丰富后,带领族人来此打猎,族人为感谢他,就这座山命名为阿里山。坊间就此口口相传,称阿里山之名源于原住民首领“阿里”。但是现代学者通过对17世纪荷兰文献《热兰遮城日志》的研究发现,书中以荷兰语记载“阿里山(Arisangh),又名斗六东”,这里的Arisangh是由当年在当地的平埔族命名,后来汉族音译“阿里山”,该名也出现在康熙帝56年的《诸罗县志》,但与现在的阿里山山脉位置有落差,后来才扩指整个阿里山。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广义的阿里山是指阿里山山脉,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是由石水山、尖山、大塔山、小塔山、祝山、万岁山、对高山等18座高度超出2000米的山峰所组成,北以鼻头角为始,以曲尺层和水长流断层与雪山山脉为界;西以新庄—三义—触口—大尖山断层所形成的溪谷和坡折线与其山前丘陵相邻;东侧以断层线和断陷带与雪山山脉、玉山山脉分隔,整体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以浊水溪为界,以北称加里山脉,以南称阿里山山脉。南北长约335千米。一般所说的阿里山,主要指其南段(玉山以西,浊水溪以南部分)。主山脉起自中国台湾省南投县日月潭附近,南至中国台湾省台南县曾文水库附近。呈南北走向。以阿里山站为中心,北面是主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南面是万岁山(海拔2474米),东面为对高山(海拔2444米)、祝山(海拔2484米),西面为小塔山(海拔2480米)等。

狭义的阿里山,就是指阿里山森林风景区。阿里国家山风景区位于中国台湾省嘉义市嘉义县的中部丘陵及东部中高海拔山区,经纬度范围北纬23°31′,东经120°48′,横跨梅山、竹崎、番路及阿里山四个乡,面积约有396.5平方千米,近似一个台北盆地大小。其中阿里山森林游乐区是阿里山森林风景区的核心景区,在沼平公园一带(海拔2274米)。其西靠嘉南平原,北界云林县南投县,南接高雄市台南市,总面积约为14平方千米。

气候

阿里山被北回归线横向穿越,且多季风,故北回归线以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南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为气温高、雨量多。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影响,盛行西南季风,冬季受大陆冷气团影响,盛行东北季风,随着山区平均海拔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

阿里山山区多雨,每年四月到九月为雨季(十月到次年三月为旱季),持续时间长,根据1934——1981年的记录,平均年降水量达4160.5毫米,雨日188天。受西南季风影响,每年五月开始阿里山进入梅雨季,梅雨期间气候炎热潮湿,梅雨过后阿里山便迎来台风季节,通常从六月中旬一直持续到秋季结束。夏季午后常出现对流雨现象,期间电闪雷鸣,持续时间较短。每年10月到翌年2月之间盛行东北季风,这期间阿里山晴天较多,空气干爽。由于地势起伏较大,且被高山环绕,山区湿度大,加上海拔较高(海拔2000多米),气温较低,周围山体多,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沿山坡上升,遇冷凝结成为云雾,阿里山地区全年有雾天气达250多天。

阿里山年平均气温在10.6℃左右,平均最高温15.7℃,平均最低温度为8℃,七月温度最高,月平均温度为14℃左右。

地质

地质构造

阿里山在台湾地质中属西部麓山带地质区,该地质区地层经过造山运动,岩层受来自东南方向板块运动的挤压而变形,致使覆叠瓦状断层及不对称紧密褶皱非常发育,并有许多断层切割,主要地质构造线均大致呈北北东或北北西走向。在距今2000万年前,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更新世的蓬莱运动把原来海槽中的沉积物推挤抬升而成的年轻褶皱山地。蓬莱运动期间,随溪流冲刷而来的大量泥沙在西部山麓堆积发育出许多冲积扇,形成现在的山前丘陵以及嘉南平原。阿里山断裂呈S形,属张性兼左旋平移性质,西侧为阿里山,东侧为玉山山脉。它明显地控制着沟谷的发育,日月潭、鱼池、埔里等构造盆地,都在这一断裂带上。

地层特征

阿里山地层组成由下往上分别为野柳群、瑞芳群、三峡群、苗栗群。野柳群包含:五指山组,主要地质成分为砂岩页岩夹有海绿石砂岩;木山组,主要地质成分为石英砂岩、页岩、煤层;大组,主要地质成分为砂岩、石英砂岩、页岩。野柳群之上为瑞芳群,包含:石底组,主要地质成分是石英砂岩长石砂岩、页岩、煤层;南港组,主要地质成分是砂岩与页岩夹海绿石砂岩。瑞芳群之上是三峡群,包含:南庄组,地质成分为砂岩与页岩夹煤层;桂竹林组,地质成分是砂岩与页岩。三峡群之上是苗栗群,包含:锦水组,地质成分是页岩夹透镜状砂岩;卓兰组,地质成分是砂岩粉砂岩页岩互层、局部含大理石礁。阿里山山脉的岩层大部分为形成于第四系更新世的砂岩、页岩和泥岩互层所组成,这些岩体虽然已经固结,但是尚未变质,质地疏松,受力容易崩塌,在山坡上形成很多崩塌的坡面。

地质灾害

阿里山地层属南庄层,岩层出露于崩塌区上边坡处,其岩性主要为淡灰色厚层砂岩间夹砂页岩互层或薄层灰黑色页岩,多林段岩层产状约为东北方向68°~74°;东南方向32°~34°,与坡向相反,形成逆倾坡,区内有两组主要节理发育,连续性佳,易与层面及坡面形成岩楔而造成岩体松动,崩落于坡面,而在边坡下部堆积为规模不等的崩积层;屏遮那段层面产状约东北方向54°~68°;西北方向<22°,略与坡面走向平行,形成顺向坡,上覆崩积层主要由崩积岩块夹砂、土所组成,其中块石以黄棕色或红褐色风化砂岩块及深灰色至黑色页岩块为主,其块体直径可达5米以上。

阿里山上覆崩积层主要由崩积岩块夹砂、土所组成,其中块石以砂岩块为主,其直径可达6米以上,边坡地表覆盖的崩积层厚约20~50米不等,整个崩塌区的崩积层疏松、无胶结。因此,暴雨时易导致大量地表水下渗,使得崩区地下水蓄积分布不均,且在地表冲蚀出大小不一的侵蚀沟,并形成规模不等的崩崖。当近地表处覆盖层及崩积层含水率急骤增加时,可导致边坡地下水位急速上升,且降低崩积层的抗剪强度和有效应力,在超孔隙水压消散不及的情形下,极可能再次引发崩塌地的崩积物滑动。

地形地貌

阿里山山脉是中国台湾省最西的一条山脉,以浊水溪河谷的断层为界分为南、北两段,与玉山山脉相平行,中部宽30千米左右,逐渐向两端变窄,山势低而平缓,山顶平整,山脉整体看起来不够连续,山脊线比较模糊,过去被称为“蕃界岭”。阿里山所属山峰基本在海拔3000米以下,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最高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阿里山脉中的鹿林山、石山、儿玉山、水山、祝山、万岁神、对高山、大塔山等与玉山相连,群峰中间包围着一片面积达8万平方千米以上的高山夷平面(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表面)。阿里山溪谷很多,形成很多断崖,如塔山及对高岳山,山岳重叠地势险峻。由于大断层通过阿里山山脉的东侧,造成了东坡陡、西坡缓的地势,而且因为地底分布着许多断层和褶曲等地质构造线,使得阿里山脉拥有着广大的山地和丘陵,如斗六丘陵、嘉义丘陵、新化丘陵等,阿里山脉西侧为台中市丘陵,由带状丘陵和盆地组成。

水文水利

曾文溪是中国台湾省第四大河流,是中国台湾省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阿里山山脉,独流入海,水势湍急,全长138.5千米,流域面积1212平方千米,水力蕴藏量超过10万千瓦。曾文溪流域曾历经多次重大河流改道,自清末以来有记录的共有四次——清朝爱新觉罗·旻宁三年(公元1823年)、清朝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清朝同治三十七年(公元1904年)、清朝同治四十四年(公元1911年)。

曾文水库(又称大禹潭)位于曾文溪上游,阿里山西北、东北、西南余脉环抱之中,是中国台湾省目前规模最大的水库。曾文水库兴建于1967年,1973年投入使用,蓄水量为7亿多立方米,满水时水域面积为17平方千米,灌溉面积7.6万平方千米,是台南地区最主要的灌溉水源,也是中国台湾省最大的人工湖泊。水库有一座液压式土坝,坝高133米,坝顶长400米,顶端有3座宽15米、高25米的弧形泄洪闸门,水库下方建有一座装机5万千瓦的水电站,每年可发电近3亿度。曾文水库为周围生态及经济提供了多种经济效益,包括补充下游水库水量,提供嘉南地区灌溉用水,调节洪峰流量以及涵养水土。

土壤

该区域的土壤随海拔升高具有显著的垂直变化。分布最广泛的是未充分发育的山地石质土,从山体底部向上至山体上部,依次有砖红襄性红棕色土和黄棕色土、红黄色灰化土、灰棕壤与棕色灰化土。阿里山森林区土壤的最上层是厚厚的有机质层,往下一层是白色层,第三层则是质地粘且颜色较暗的土壤。阿里山地区及附近大多为红色土壤,这种土壤是在高温多雨情况下生成的,因此质地特别粘,由于雨水的反复冲刷,土壤所含营养比较低。

生物多样性

动物

阿里山为中国台湾省十大赏鸟地点之一,属于中海拔鸟类区,有台湾林鸲酒红朱雀、鳞胸鹪鹩等中高海拔鸟群以及林鹛科莺鹛科山雀科鸫科等鸟类。这里栖息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阿里山小鲵(Hynobius arisanensis),其他动物还有台湾猴赤腹松鼠小麂、山猪等。

植物

阿里山是中国少见的原始林区之一,林区东西长约46千米,南北宽约36千米,总面积超过310平方千米,山上垂直分布着热、暖、温、寒四个气候的林带,林相种类从亚热带的阔叶林到寒带的针叶林都有。

范围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从平地的山麓到独立山,林相为常绿阔叶,由桂林树、台湾相思、山麻黄、油桐榕树、槟榔、芒果、龙眼、茄苳构成,这里还拥有一片面积达数千平方千米的桂竹林。

范围在海拔800米——1800米之间,从独立山到平遮那,由线杉、赤杨、石竹榉树孟宗竹油杉槭属罗汉松、台湾胡桃、香樟木槭树楠木壳斗科植物等组成,在海拔1250米处有具有高山风味的“雪中茶林”。

范围在海拔1800米——3000米之间,这里是阿里山五木的生长地,由红桧、台湾扁柏、台湾杉铁杉华山松构成,此处的千年扁柏属群是目前中国台湾省最密集的巨木群。

范围在海拔3000米——3500米之间,此区域的植物以台湾冷杉为主。

历史沿革

清代诸罗县志》叙述阿里山为“离县治十里许,山广而深峻…”,县志中还没有阿里山这一山名。

1899年2月,嘉义办务署石田常平氏发现阿里山扁柏属原始森林,随后,日本政府派小西成章等人前往阿里山森林进行实地考察,在这次考察中发现了阿里山区丰富的桧木林资源,共计约30万株,日本从此开启了对这片原始林的滥伐。1906年11月,小笠原富二郎又发现了阿里山神木群。直至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湾回归中国,至此阿里山区的红桧日本扁柏等大量珍贵树种已被日本砍伐殆尽。

1963年,中国台湾省“林务局”将阿里山和玉山一带超过396平方千米的林地纳入“阿里山森林游乐区”,进行整顿维护,后于1975年将“阿里山风景特定区”更名为“阿里山森林游乐区”。

1976年3月1日,中国台湾省政府推出“阿里山森林游乐区计画”,同年11月9日阿里山发生森林火灾,灾民搬迁至第四分道(中正村商店旅社区、中山村住宅区等)并予以安置措施。

景区布局

阿里山的最高峰为大塔山(海拔2633米),在这里可以观赏台湾八景之一——阿里山云海,从大塔山俯瞰,西侧成缓坡走向。阿里山第二高峰为祝日山,海拔仅次于大塔山,是观赏日出的好去处。祝山、对高岳等山棱东侧为地形险峻的陡峭断崖,隔和社溪与塔塔加相对。阿里山溪分成两支,一脉流向西北,最终注入清水溪,另外一支流向南方阿里山公路山谷,成为曾文溪上游。

被称为阿里山精神地标的阿里山神木位于神木车站东侧,被人们尊为 “阿里山神木王”。在阿里山神木的东南方有一棵红桧,树高40米、树龄1900余年。位于公园区的中央,有一棵三代木。

阿里国家山风景区范围涵盖了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及瑞里、丰山、太和等汉族村落,以及邹族的达邦、山美、茶山等部落 。其中阿里山森林游乐区最为出名,其大部分属于高山平夷面地形,小塔山则为断崖地形。主要名胜包括姐妹潭括姐妹潭、三代木、阿里山神木、眠丹风光等,在景致方面,则以登山铁道以登山铁道、神木、晚霞、日出、云海五者为最著名。

重要景点

高山铁路

阿里山铁路修建于1906年,是日本人运送木材的通路,也是世著名登山铁路之一。自海拔30米的嘉义市,一路爬升至2216米高的阿里山沼平站,全程72千米,共23个车站,穿过49个隧道、77座桥,跨越热、暖、温多个森林带,共需8个小时左右。登山陡度为66.7‰,最小曲率半径只有40米。走完全程需要前拖、后推两种动力方式交替运行。中国台湾省“林务局”在1984年又修筑了阿里山新站至祝山的铁路线,称之为阿里山森林铁路祝山线,专门用来观看日出,所以也被称为“日出列车”。

阿里山神木

阿里山神木指的是阿里山森林公园下方铁路旁一棵树龄超过3000年的巨大红桧树,树高50多米、树围20多米、15个人才能合抱,1956年秋天,因为遭受雷击,树心油脂被焚毁而成枯木。1997年神木市因连日大雨,树根腐烂严重,于1998年正式放倒。之后,在原来神木的基础上接种新生代寄生红桧,使神木重现生机,连同当地相关部门整理出的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内的38株巨大红桧一起,被称为阿里山神木群。神木群附近修有栈道,成为新的景点。

姐妹潭

姊妹潭是两个相距一百来步彼此相依相偎的小湖,湖水清澈如镜,终年不涸。环潭树木倒影如画,并有凉亭、小桥点缀其间。高山植物园中植有不同气候带的植物数百种。高山博物馆中陈列有各种高山鸟兽、草本标本、矿物化石标本、高山族同胞的服饰用具,以及阿里山开发史料、阿里山地理模型等等。姊妹潭是二个大小不同的邻近湖泊,“姊潭”呈长方形,占地160坪、“妹潭”略呈圆形,占地20坪,相传有二位山地女孩在此双双殉情,故后人附会而称姊妹潭;姐潭湖区还设有一座以桧木为基座的相思亭,姊妹潭周边更设有全长180米的环潭步道,可让游客游览全湖是观赏姊妹潭最佳的方式;夏季为满水期,冬季则为枯水期。

奋起湖

奋起湖是阿里山铁路的中途站,原名粪箕湖,因该处地势颇似粪箕而得名。附近有四方竹、欲仙坪、鸳鸯洞、义母树、七星石、石狮象、树石盟、比翼树、灵枯树等胜景。其东南方的大冻山,原名粪箕山,海拔1976米,山巅有观日峰,也是一个观看日出奇景的好地方。从奋起湖车站向北徒步走大约3小时,可去太和风景区。这里有著名的蛟龙大瀑布,瀑布分四层,水量充沛,瀑布从海拔1600米的塔山群北部泻下,沿着峭壁,由一道分成四五道,再合成二道,再分成七八道,最后直泻瀑底深渊中,水花飞溅,200米以内难以接近,其声势之浩大,景色之壮丽,可见一斑。此外这里还有卧船洞、仙人洞、花岗水帘卧等洞穴,石梦谷、回音谷等山谷,以及仙墨盘、九瘤、圣观音峰等景色。  

其它景观

树灵塔

树灵塔建于1935年,日本人砍伐这里的木材时为了安抚森林之魂而立的纪念碑,碑文写着“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日本人开发阿里山,大量砍伐树木。感于有生之物皆具灵性,乃树塔以慰灵性。其地基一圈圈代表树的年轮,旁刻痕代表锯木痕迹”。塔旁立着日本人赞扬林学博士琴山河谷开发阿里山的琴山河谷博士升功碑。树灵塔看似安抚树魂,实际上却是日本侵略者榨取中国台湾省资源的赤裸证明。

慈云寺

慈云寺建于1919年,寺院红檐绿瓦,隐于青山绿野之中。因为阿里山的风景让人联想到印度的圣地灵鹫山,所以在此建造。寺内供奉的铜铸释迦牟尼佛像是千年古佛,内装金砂,为泰国国王赠送。

白木林

白木林位于石猴游憩区,顾名思义,白木林由大火灼烧过后的松、杉类枯干构成,这些火烧木经过自然洗礼,表皮变为白色,成为一道醒目景观。

除此之外,游憩区内还有散发着过去市井味道的樟脑寮、笋灶与木炭窑,设有解说牌介绍制作过程。如果喜欢聆听自然风声眺望山岭风光,可以选择聆风亭、望乡亭与栖霞亭等凉亭。这里还有中国台湾省珍贵野生兰——一叶兰的展示区,介绍其生态史,一叶兰以阿里山为生长区,花期为每年的2月至4月,因花下仅长一片叶而得名。 

时令景观

云海

由于阿里山的平均海拔正是水汽凝结的适宜高度,天然条件让其拥有充沛的云量,加上受上升气流影响,凝结的云雾不停变化,产生了云海景象。阿里山云海是台湾八景之一,每年秋天是观赏云海的最佳季节。天气晴朗有浮云时,出现在日出或薄暮时分。最佳观赏地点位于二万坪、慈云寺、阿里山宾馆等处。

日出

位于阿里山公园东南方的祝山观日峰是观赏日出的最佳地点。黎明时分,站在山上的观日楼中,可以看到日出美景。整个日出过程,天空颜色发生多种变换,从墨兰到淡青再到灰白,转而成殷红色,在太阳升起云霞消散后,又化成一片白色光芒。  

晚霞

阿里山属于高山地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导致阿里山的紫外线照射更强烈,因此这里的天空看上去比平地更蓝,这也是绚丽晚霞的成因。暮色时,阳光的斜射穿过浮云,红色,紫色,黄色,绿色等颜色缤纷交杂在一起。塔山是阿里山晚霞的观赏点,此外,慈云寺、阿里山宾馆、阿里山火车站、沼平公园、对高岳、祝山观日楼与第一停车场附近也可观赏到这一景象。

阿里山樱花

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是阿里山的花季,这里樱花种类繁多,有千岛樱、山樱染井吉野樱八重樱等,在整个山区陆续绽放,花季高潮为吉野樱的绽放,它的颜色为纯白色,在山上的樱花园可以更好地欣赏樱花。此外,阿里山还有众多品种的樱花与其他花卉如森氏杜鹃、石楠花、毛地黄等花卉同时期盛开。

萤火虫季节

阿里山优良的自然环境让它成为天然的欣赏萤火虫的地点,每年的四月至六月是萤火虫的季节,届时成千上万只萤火虫聚集在一起,看起来像是和星空连在了一起。为了方便游客欣赏,阿里国家山风景区管理处特地设计了赏萤路线,分别为茶山——屯阿巴娜自然生态区,奋起湖——火车站往土地公沿线,太和——花石溪生态保护区,其中,以瑞里、茶山、太和、奋起湖较为著名。

其他看点

阿里山高山茶

高山茶是阿里山地区的特产之一,阿里山高山茶一般都生长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度,主要品种有乌龙、翠玉、金萱等,阿里山高山茶味道香醇,入口甘甜且耐泡,其中最为知名的是珠露茶和龙珠茶。珠露茶茶汤呈澄澈的金黄色,气味清香,入口甘甜纯润。

高山鲴鱼

阿里山地区水质环境良好,也让其拥有了一种珍贵鱼种——高山鲴鱼,这种鱼对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生存的水域需要清澈没有污染,而且水温必须在20摄氏度以下,适宜生存温度为18摄氏度。高山鱼不仅肉质细嫩,而且与传统鱼的做法相比,高山鲴鱼无需去鳞,也不必做内脏处理,其做法有水煮、酥炸或清蒸等。

阿里山山葵

山葵是阿里山乡著名的特产,中国台湾省当地称之为“三四味”,属十字花科,香辛作物,其根状茎为高经济价值的特种调味料。山葵原本产于日本,后引进中国台湾省,虽然全省都有种植,但以阿里山地区生长的最茂盛,品质优秀,现在已成为日本的山葵供货地。山葵不仅味道芬芳可以促进食欲,且兼具杀菌、利尿、发汗、清血的功效。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00年,日本森林学博士河合钝太郎率队对阿里山作调查研究,开始制定初步经营计划。

1906年2月,日本合名会社藤田组取得了阿里山的经营许可权,并于7月,展开铁路工事及森林调查等准备项目。之后藤田组虽然完成了嘉义三竹崎间的平地段铁路兴筑,却在1908年以财力困难为由中止了计划,中国台湾总督府不仅赔偿藤田组125万日元,而后只能将工程收回官办。

1909年4月至1912年12月,官方成立的“阿里山作业所”完成了嘉义市至二万平间铁路本线筑成,翌年,开始进入营业的实验阶段。1914年,整条登山林业铁路修筑完成,第二年宣布中国台湾省营林局为阿里山保护、管理和物产开发、加工及销售的专责机构,此后,阿里山事业的经营管理步人正轨,同时日本也开始了对这里的大规模掠夺。

从日本侵略者对阿里山林区进行滥伐开始,至1945年,超过90平方千米,共400多万立方米的林木被砍伐,剩余可供采伐的天然林已为数很少。在日本归还台湾后,这种伐林行为也没有停止,导致林区没有及时抚育更新,今天的阿里山中心地带森林资源已接近枯竭,林木资源的索取转移到邻近地区。

保护

1963年,为保护天然资源,阿里山和玉山一带超过396平方千米的林地被编入阿里山森林游乐区,成为自然保护区,才使这里的植被得以逐步休养和维护。

1995年,中国台湾省政府对“阿里山森林游乐区计画”进行审核,规划面积14平方千米,之后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在1999年经历第二次更名,改为“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

2011年,嘉义县环保局将阿里山区域划为空品净区,并于2022年再将阿里山公路63K至94K列入空气品质维护区,为中国台湾省海拔最高的空维区。空维区的设置将禁止或限制高污染车辆进入,实施移动污染源管制。对于阿里山空维区,出厂10年以上的大客车须取得全台自主管理优级标章或1年内有排气检测合格纪录始得进入。

重要事件

小火车翻车事件

2011年4月27日,一辆阿里山小火车在行驶过程中被山上滚落下来的一棵百年古树击中,导致四节车厢脱轨,其中两节发生翻覆掉落到铁桥下面,事故造成5人死亡,107人受伤,大多数为大陆游客。其中一节车厢侧翻100多度,驾驶员及时按下刹车钮,其他两位副驾驶配合拉起紧急刹车阀才将火车停止。事故发生后,当地部门积极营救,并在第二天成立调查组上山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滚落下山的大树幼年时曾受伤折断过,重新发芽后生长迅速,但是原本的伤口并没有愈合,成年后外侧枝叶茂密,称重量大,加之生长在坡面上,才造成了这一场事故。

阿里山水灾

2009年台风“莫拉克”登陆中国台湾省,这次台风造成台湾南部地区50年来最严重水灾,导致阿里山过程降水量达3139毫米,连续两天超1000毫米,阿里山交通中断,15座大桥被冲断,其他损毁的小桥难以计数,水流湍急难以抢修,6500多人受困,粮食供应曾经一度中断,虽然有空投物资,但是仍不够分配,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人类活动

民族生活

邹族,是高山族分支之一,1998年10月28日由原名“曹族”改为邹族。邹族分为北邹和南邹,居住在阿里山乡的为北邹。阿里山脉中心地带的阿里山乡是邹族人最大的聚居区,其中的乐野村是邹族文化部落所在地。历史上邹族盛行男子集会所,少年必须进入夜宿会所,接受历史、文化、传统技艺和狩猎的训练。过去,阿里山邹族人一直以捕猎为生,遇到节日时会穿上皮衣、皮帽作为装扮,现在已经改为农业生产为主,手工艺品主要有皮革制品和藤编篮子和网袋等。邹族人的宗教信仰是超自然的神,每年的二月十五日,是邹族的团结祭日,这一天邹族人会举行盛大的歌舞迎神活动,以祈福感谢天神。《高山青》是曹族文化部落歌曲,其中“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状如山”正是阿里山邹族人的写照。 

相关文化

影视作品

《阿里山风云》(Happenings in Ali-shan),是由张英、张彻执导,李颖、吴惊鸿、张茜西等主演的一部故事片,主要讲述清朝时期的通吏吴凤,不顾当时清政府的分化政策,通过自己的努力缓解汉蕃之间的矛盾,使阿里山的高山族与汉族维持了长时间的稳定的故事。此片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台湾省本土生产的第一部故事片,影片插曲《阿里山的姑娘》(又名《高山青》)作为当时的经典影视曲目被广为传唱。

《阿里山女儿》是由钱晓鸿执导,张小磊、王满泉、于莉等主演的电视剧。本剧取材于真实故事——一位高山族女性与家人相隔两地四十余年不得重聚,最终在等待中离世。剧中主人公姜石是中国台湾省嘉义市的一位教师,后来随丈夫定居山东曹县,在丈夫冤死牢狱中后,经历生活波折的姜石与曹县的父老乡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她也时刻思念着台湾老家。由于台湾一直采取封闭政策,让姜石在两地亲情的牵扯下内心备受折磨。

歌曲

阿里山的姑娘》是电影《阿里山风云》的插曲,被称为中国台湾省高山族民歌,这首歌的词作者是四川籍青年、爱国诗人邓禹平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所创作,在1984年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经歌唱家奚秀兰演唱后响彻大江南北。

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阿里山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位养鹅为生的老人叫阿冬伯,阿冬伯在放鹅时捡到一枚色彩斑斓的蛋,他将蛋放在母鹅身下,四十九天后孵出一条小蛇。小蛇和小鹅玩耍在一起,阿冬伯看着很开心,每天弄小虫来喂它。渐渐地,小蛇越长越大。阿冬伯先是把它放在水缸里,后来又放进池塘里,最后小蛇大到池塘也装不下,并且头上长出了角,原来它竟是一条龙。阿冬伯把它放进山下的深潭中,每天买来猪血喂它。村中有一位瞎眼的老奶奶,和孙女阿红相依为命。阿红来到水潭边看龙,因为阿红爱穿红色的衣服,小龙误以为是阿冬伯买来的猪血,一口吃掉了。为了补偿老奶奶,阿冬伯找来村中无父无母的一位女孩和老奶奶一起生活,小龙也定期送来财宝给老奶奶。小龙听说天上有仙草可以治好老奶奶的眼病,便驮着老奶奶和女孩飞向天宫,为了掩盖金银财宝,小龙用龙尾把泥土扫进岩洞里堆成大塔一样的山峰,而其他山峰则被龙尾扫得平平整整。

参考资料

阿里山.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2023-07-18

赴台个人游:放慢脚步品味宝岛 来一次深度约会.河北新闻网.2023-07-31

台湾的人文地理.东南网.2023-07-19

风景如画的阿里山脉(一).中共深圳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2023-07-15

阿里山简介.华夏经纬网.2023-07-13

阿里山.湖南省人民政府网.2023-07-13

台湾地标景观 阿里山与日月潭.读秀资源网.2023-08-08

阿里山脉.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7-14

地质学术语查询.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23-07-31

阿里山.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2023-07-14

阿里山山脉.浙台连线.2023-07-13

阿里山.穗台视窗.2023-07-15

台湾省水文地质图.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科学数据共享网.2023-07-19

阿里山历史来由.旅游联盟网.2023-08-09

..2023-08-08

整个3月除了雨雨雨+冷冷冷!!居然还有一件你想不到的事.宿州市广播电视台.2023-08-08

分享阿里山国家风景区 - 阿里山乡 - 嘉义县 - 台湾旅游资讯 - 旅游导览 | TravelKing旅游王给朋友.TravelKing官网.2023-08-09

2009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中国气象局.2023-07-29

阿里山没阿里 台湾地名说从头.海外网.2023-07-21

..2023-07-31

台湾高温多雨的气候.中共深圳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2023-08-02

气候生态.中共株洲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2023-08-02

阿里山区梅雨丰沛 蛟龙瀑布气势磅礡(图).华夏经纬网.2023-08-02

台湾四季气候.中共深圳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2023-08-02

遇台风就撤村 阿里山乡民颇无奈.中国新闻网.2023-08-02

风景如画的阿里山脉(二).中共深圳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2023-07-15

..2023-08-08

在台湾寻找冰川痕迹.中国国家地理网.2023-07-31

..2023-08-08

中国海洋报.中国科普博览.2023-07-31

..2023-07-31

..2023-07-31

夷平面.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2023-07-17

宝岛台湾地理概貌.中国台湾网.2023-07-20

台湾最大的人工湖——曾文水库.中共深圳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2023-07-20

请王·宴王·送王——台南曾文溪沿岸的王船祭习俗.中国知网.2023-07-20

台湾中央山地自然亚区.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7-21

土壤简介.国立中兴大学土壤调查试验中心.2023-07-20

国立台湾大学农业化学系-教师网站.台湾土壤分类.2023-07-20

阿里山风景区.生态中国网.2023-07-15

阿里山小鲵.中国两栖类官网.2023-07-15

台湾名胜阿里山.中国知网.2023-07-15

令人神往的台湾阿里山.中国知网.2023-07-15

..2023-07-31

世界级奇观:阿里山森林铁路.中国知网.2023-07-16

阿里山森林铁路.中国知网.2023-07-16

..2023-07-31

风景如画的阿里山脉(三).中共深圳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2023-07-15

..2023-07-31

台湾嘉义慈云寺:以印度灵鹫山圣地为原型而建造的寺院.凤凰网佛教.2023-07-16

台湾阿里山旅游风景区.江苏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2023-07-31

CCTV.com-台湾频道-台湾百科.央视网.2023-07-31

..2023-07-31

万水千山总是情——台湾之行印象杂记.中国政协网.2023-07-15

阿里山设全台海拔最高空维区 高污染车辆将禁止或限制进入.华夏经纬.2023-07-31

阿里山“4·27”翻车悲剧:森林与小火车的相互侵害(3).三联生活周刊.2023-07-31

莫拉克致台湾阿里山交通全部中断 6500人受困.凤凰网.2023-07-31

《阿里山风云》.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7-13

..2023-07-31

阿里山女儿 (1998).豆瓣电影.2023-07-13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