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伾山
大山,位于中国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城东,故又称东山,属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的过渡地带,系太行山余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7℃。大伾山东西宽0.95千米,南北长1.75千米,面积约1.66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35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叠压三层,局部青石裸露。
截至2023年,大伾山上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道观佛寺古代建筑群9处,名亭8座,石窟6处,新建建筑4处,各式古建筑138间,历代摩崖题刻460余处,汉唐古柏426株。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摩崖大佛。该石佛始建于北魏,依山开凿,总高八丈,藏于七丈高的楼内,素有“伾山大佛”之称,为世界佛屋景观之唯一。道教宫观现存吕祖洞、壶天道院、禹王庙等。另有唐朝《大伾山铭》摩崖题记以及藏经阁、阳明书院、龙洞、丰泽庙等胜迹。
大伾山景区于198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对外开放的风景游览区,1987年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7月正式被公布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景区内,2001年6月摩崖大佛及石刻被公布为国保文物,这是大伾山景区内第一处国家级保护文物,而迄今为止共有十处文化遗迹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促进旅游开发,河南省政府还在大伾山举行晾经文化节、伾山杯民俗文化摄影大赛等多种文化民俗活动,以吸引游客,游览这座历史文化名山。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正月古庙会,长达月余,高潮时期游客量日达20万人。
命名
大伾山是中国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名山之一。因当年大禹治水登临此山,被载入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篇中,历代称为“禹贡名山”。《尚书·禹贡》中关于大禹疏通河流的记载“东过洛,至于大伾。”可见自夏朝初期起,大伾山就已经被称之为大伾山了。
到了商周时期,传说九黎大军被炎黄盟军打败,大军溃败,其中一部分九黎逃军来到大坯山隐居下来,繁衍生息。他们自称为“黎民”,此山也被他们叫做“黎山”。
汉高祖初年,浚地设置黎阳县,北宋,浚地设浚州。后浚州经过多次改名后变成浚县,沿用至今。在此期间大伾山一直被称为“黎山”或“黎阳山”。直到在西汉初年时,刘秀北征王昌还师时经过黎阳,于黎山山巅筑青坛祭告天地百神,由此也将大伾山称之为“青坛山”。到明初时,浚县县城移到了浮丘山的北面,因此大伾山位于浚县城东,故俗称浚县东山。直到近代因中国考古和旅游业的发展,才将山名改回“大伾山”。
地理环境
大伾山位于中国豫北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城东,是太行山的一条支脉。这里地理位置优越,西边靠近京广铁路和京珠北高速,南边紧邻废黄河,距离鹤壁市市区约25公里,处于安阳市、濮阳市、新乡市、鹤壁等市辐射带的中心位置。1987年,该地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正式被公布为国家AAAA级景区。
大伾山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的过渡地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7℃,年平均降水量为612.4mm。这里的景色四季变化丰富多彩:春季温暖,山峦青翠,平均气温为14.5 ℃,平均降水量为101.5mm;夏季多雨,山青林碧,平均气温为26.3 ℃,平均降水量为372.1mm;秋季凉爽,落英缤纷,平均气温为14.3 ℃,平均降水量为120.4mm;冬季干燥,白雪覆盖,平均气温为0.5 ℃,平均降水量为18.4mm。大伾山山体形成于中寒武世纪时期,由石灰岩构成,地质叠压三层,部分地方还露出青石。山体占地面积约1.66平方千米,东西宽约0.95千米,南北长约1.75千米,最高海拔达到135米,相对高差约70米。整座山在平坦的地面上突然拔地而起,形成了独特的孤峰凌云的奇特山势。景区内有古老的山城与水系交织在一起,古刹建筑林立,布满了寺庙和洞阁,摩崖上刻满了古老的碑文,松柏夹道而生,小径蜿蜒幽深,从古至今一直被誉为“河朔胜景”。景色壮美,也被称为“禹贡名山”。
历史沿革
大伾山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夏朝,经历了商、周、春秋、汉、晋、隋、唐等多个朝代,由于金朝明昌五年以前,大伾山位于黄河转折点,南控名渡黎阳津(又名黎阳关),为黄河南北的交通枢纽,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众多历史名人、文人雅士都曾登过此山,在历史长河中,这座山上发生过数不胜数的故事。逐渐成为文化、宗教和军事活动的重要地点,留下了多处古寺庙、四大石窟造像和墓葬等建筑遗迹。它既是一座历史名山,也是一座文化高峰。
夏商周时期
大伾山是中原地区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大山,夏初《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至于大伾”。而《竹书纪年》中记载商末时因当时浚地称黎,将大伾山记作“黎山”。到了周代公元前602年时,黄河在黎阳宿胥口(今大伾山东)决徙,偏离禹河故道,向东北流。
春秋魏晋时期
春秋时期,孔子的杰出弟子端木赐(字子贡)卒于齐,葬于大伾山东南,今存墓址于三里张庄。西汉初年,汉高祖在大伾山东北、黄河之滨置黎阳县,这是有史料记载以来第一次在浚地设县。
东汉建立伊始,刘秀在大伾山上设青坛祭告天地百神,谥名大伾山为“青坛山”,并立黎阳营为河北省屏障;随后曹丕从邺城遗址出征到黎阳,登临大伾山,写《黎阳作》及杂诗四首,描绘其军旅雄壮和黎阳山河之美。
到晋朝时期,后赵皇帝石勒依据西域高僧佛图澄之言,在大伾山东麓依崖凿大石佛一尊(现天宁寺摩崖大佛),高22.29米,以镇黄河。又于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在大伾山东麓建大伾山寺(现天宁寺),以遮护大佛。
隋唐五代时期
隋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黄河水患,李密命徐功率瓦岗军袭破黎阳仓,并在大伾山顶筑中军亭指挥操练军队,瞭望敌情。徐懋功请降后,在大伾山建造了懋公宅,后人为纪念徐懋功,在懋公宅的旧址上重建了懋功庵。
到了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李密叛唐被杀,徐懋功以君礼葬李密于大伾山西南五里处,今存李密墓志铭于此地。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完颜雍柴荣敕令天下废佛寺,寺僧还俗。大伾山僧众具表请求保留大伾山寺,获准。次年,镌刻《准敕不停废记》碑纪其事。
宋金元时期
宋朝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置浚州,于大伾、凤凰、紫金三山之间筑造两座浮桥。宋徽宗题写桥名“天成桥”并摩崖刻石。四年后,因大伾山龙洞祈雨灵验,徽宗又敕封龙神为“康显侯”。现存康显侯告碑,正文由蔡京书,序跋由黄翰书,有51方“吏部尚书之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了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改道南徙。自此,大伾山东黄河断流,形成故渎。同一年民众捐资重修大伾山岱庙(现天齐庙)。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浚州知州刘友谅在观音岩处求雨有应,于是在第二年便于岩壁处线刻观音坐像,后于像下凿洞,内雕石观音像。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红巾军攻占浚州城,焚毁了大伾山大佛阁、丰泽庙等古建筑。
明清时期
明朝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时,兵部尚书王越病逝,次年,王守仁(号阳明,著名理学家)奉旨营葬,送王越灵柩至浚,葬于大伾山西麓。当时王守仁滞留浚县,在大伾山讲学,并在此留下石刻《大伾山诗》和《大伾山赋》。后人在王守仁讲学处建阳明书院(又名东山书院)以课诸生。到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知县杨在天宁寺建藏经阁,藏明版南藏经6053卷。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书法家王铎登大伾山,题书“鹭涛虎、仙”,又执灯夜题《再至青坛》诗一首。清康熙,刘德新摩刻石壁,并于大伾山西麓建吕祖祠,并依崖凿洞雕像,之后,又建太极宫、万仙阁、壶天道院、来鹤亭等。形成庞大建筑群。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刘德新还将大伾山东南麓之湖北禹王庙迁至大伾山巅(原阳明书院处),以纪念夏禹治水之功。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群众捐资修大伾山大佛楼和佛像,并刻碑记其事。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河南省保安团工兵连奉命来浚县部署抗日防线,在大伾山、浮丘山修堡10余座,万仙阁北建指挥所。两山景观遭到破坏。而后不久,丰泽庙也因地震余震塌。同年,日军攻占大伾山,炸塌碧霞宫三仙殿,炮击八卦楼、枪击大石佛,破坏文物多处。并入城大肆烧杀淫掠。屠杀和尚、道士22人,民众4500余人。击退日军后,孙殿英(民国初年军阀)在大伾山修筑碉堡,拆庙取材,玉皇庙、天宁寺水陆阁等古建筑被拆为平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63年6月20日,天宁寺内的摩崖大石佛及其周边碑刻铭文、恩荣坊等历史遗迹被列入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名录。之后,从2001年开始的十几年间,大伾山的许多文化遗迹也被列入全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摩崖大佛及石刻、千佛寺石窟、北魏石兽、陇西尹公浮屠、摩崖石刻《大伾山铭》、准敕不停废记碑、摩崖石刻《鲁元翰题记》、龙洞及《康显侯》碑、摩崖石刻《大伾山诗》、王铎摩崖题记等。
2003年7月,大伾山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AAAA级旅游区。2004年4月,大伾山景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该省首批文明风景旅游区。
景区布局
大伾山上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古建筑,其中包括10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9处道观佛寺古代建筑群、8座名亭、6处石窟,4处新建的建筑,这些古建筑共有138间。除此之外还有历代留下来的460多处摩崖题刻和426株汉唐时期的古柏树。这些景点都是根据山势和地形而建,错落有致,各具特色。
景区主要建筑都分布在大伾山山腰以及山顶处,位于南山腰的是天齐庙。
太平兴国寺、天宁寺和丰泽庙都处于大伾山的东山腰。太平兴国寺位于天齐庙东北方,而太平兴国寺之北就是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天宁寺,被誉为“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摩崖大石佛便是位于天宁寺大佛楼内。而丰泽庙位于大佛北200米处,庙内有宋代宋徽宗皇帝钦封为“康显候”的龙洞。
作为大伾山古建筑中的精品吕祖祠建筑群位于大伾山西腰处,从山腰往上一直延伸到山顶。
位于北山腰的则是观世音寺,供奉观音、文殊菩萨、普贤三尊菩萨。顶部除了太极宫万仙阁以外还有一处著名建筑,即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而建后迁于山顶的大禹庙,而原位于山顶的阳明书院则迁至霞隐山庄。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遗迹和古建筑使得大伾山成为一个富有历史底蕴和吸引力的地方。
重要景点
天齐庙
位于大伾山南山腰。天齐庙又名岱庙,座北向南,为祭东岳大帝黄飞虎而建。前有登山阶道,古柏相夹。天齐庙始建年代失考,现存金明昌五 年(公元1194年)及元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两通重修天齐庙碑。现有硬山顶山门三间,高出广场1.2米,内塑黄明、周纪、吴谦、龙环四将军像。东西两廊各五间,硬山顶、灰板瓦。内塑十殿阎罗帝君。正殿三间,建于二级平台上,每级高1.5米。其中供奉着黄飞虎塑像。门前的两根元代雕刻的滚龙飞云石柱,雕工精细,线条流畅,艺术价值很高。
太平兴国寺
太平兴国寺在天齐庙东北,大伾山东测的半腰间,坐西向东,全称“太平兴国寺”。该寺庙周围的山崖上,刻有许多唐、宋、元、明、清等各时代的题记。主要建筑有大佛殿五间,进深4.5米,前有地藏殿三间,后改为山门,1988年在原山门外又新建山门。壁上镶嵌许多碑刻,是研究兴国寺的重要资料。1987年,浚县人民政府批准太平兴国寺为佛教活动场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居士赵朴初亲笔题写寺名“太平兴国寺”。
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太平兴国寺之北,原名大伾山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距今已逾1400余年,寺内保存有北周《准敕不停废记》碑、明《重修天宁寺三殿碑》、明《大伾山天宁寺金饰佛像记》碑等重要碑刻和王守仁《大伾山诗》等重要摩崖题记。寺庙始建时坐西面东,明代改为坐北面南,并更名为天宁寺,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又改为坐西面东,故今寺院有南北、东西两条轴线,面积2600平方米。
东西轴线现有山门、藏经阁、大佛楼。山门5间,门前是平台,台下有“七十二蹬”,即登山之路。石阶两旁的地下曾出土东晋时期的石雕狸羊一对,造型独特,是中国早期石雕造像艺术珍品,现存河南博物院。藏经阁建于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面阔(建筑横向房间数)5间,高两层,阁内原有佛经6053卷,已于1949年转移至平原省博物馆(今存新乡市博物馆)。阁内有千手千眼佛一尊,高4米余。大佛楼是东西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原为北魏时建的7层高阁,面阔5间,元末被红巾军烧毁。现存大佛楼为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重建,硬山灰瓦顶,高21米,与崖顶齐平,又因大佛高22.29米,古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之说。
南北轴线现存地藏殿3间,2层;天王殿3间;罗汉殿3间;大雄宝殿3间。大雄宝殿为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重修,卷棚顶,前有拜殿,两山上有清代所绘二十四诸天壁画。另在天王殿东有钟楼一座,内悬明景泰四年铸造的铁钟一口,重1500斤。
摩崖大佛
摩崖大佛位于天宁寺大佛楼内,古称大佛岩,俗称“镇河将军”,是一座依山崖雕凿的善座式弥勒佛大像,高22.29米,系大伾山景区核心景点。为后赵皇帝石勒兴建,距今1600余年,是“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摩崖造像。大石佛现存形象是:头部螺发,面方颊圆,略呈梯形。额间有“白毫相”,目平视,唇紧闭,表情庄严,双肩齐挺,脖颈有三道肉领。左手扶膝,右手曲肘前举,手心向外,示“无畏印”。坐于四周方墩,足踏仰莲。是中国造像史发展中留下的典型范例,具有很高的历史、考古、艺术和宗教价值。大石佛周围的石刻题记也具有较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其中,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登大伾山》诗作原迹更为珍贵。
丰泽庙
丰泽庙位于浚县大伾山东腰摩崖大佛北200米处。丰泽庙(又名康显侯祠)坐西面东,依崖而建,始建年代无考。庙门上方悬挂一木制匾额,上书“龙洞”二字系清康熙,浚县知县刘德新书。丰泽庙为先人拜龙洞所建,古已有之,始建何时已无可考,曾经过历代多次修葺。据碑刻记载,丰泽庙在宋徽宗之前就已经存在。丰泽庙内碑刻盈屋,有关求雨灵验、重修龙祠(丰泽庙)的石刻达20处之多。最为著名的“康显侯告”碑,刻于宋代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兼有宋、元两个朝代的碑体;具有汉、蒙、梵三种文化语言;含有封建官制51枚告印;布满宋代书法大师蔡京的亲笔手迹。
龙洞
龙洞在丰泽庙内一向东突出的崖壁四大石窟内。石窟高约2米,内有三个天然洞穴。上穴最大,洞壁光润,口呈圆形,直径约1米;中穴口径约0.5米,下穴较小,深莫测。相传有龙出入此洞,因名龙洞。宋时,龙洞又称西阳明洞,宋干德五年(公元967年)霍作《西阳明洞记》。龙洞求雨,灵应异常。因故北宋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敕封龙神为康显侯。每逢天将下雨,洞内先有云气涌出,宛如“晴雨计”。“龙洞秋云”,为浚州八景之一。元代马德华作诗赞曰:“巨灵裂山石,洞府何虚深。风雷振龙穴,秋月结长阴。寒通淇门雪,气接浮丘岑。愿为崇朝雨,式比济时心。”洞口崖壁浮雕五条滚龙,俗称“滚龙壁”。雕刻于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滚龙壁约20平方米,五条滚龙相互盘绕,雕工精细,为元代石雕艺术珍品。
康显侯告碑
《康显侯告碑》立于丰泽庙龙洞旁,由碑帽和碑身组成。碑帽上部为圆弧形,高0.74米,宽0.96米。正中四个大字为汉语篆字“康显侯告”。碑身高1.88米,宽0.93米。碑文分六层。一、二层为敕封龙神为康显侯的官方敕文,三、四、五层为吏部批示和告印,第六层为楷书记文。记述了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徐公到龙洞为民祈雨灵验,并上报于朝廷请求封赏的经过。
此碑兼具汉、蒙、梵三种文化语言,一碑含有封建官制五十一枚告印,一碑布满宋书法大家蔡京的亲碑手迹,其具有历史学、语言学、书法学价值难以估价。清毕沅《中州金石记》载录碑文。
吕祖祠古建筑群
吕祖祠古建筑群坐落在大伾山的西侧,整体为西北朝向,各建筑呈“吕”字形分布。主体建筑都沿着中轴线排列,两侧的陪衬建筑则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各建筑都按照山势而建,布局严谨,气势宏伟。从山腰一层一层往上,一直延伸到山顶。底部是吕祖洞院,也称纯阳洞天,中部是盘山的甬道,顶部是太极宫院。沿着主轴线依次有吕祖祠(山门、云封亭、乾元殿)、太极宫和万仙阁,西侧有壶天道院,东侧有张仙洞、纯阳洞天。从山门一直走到万仙阁的距离大约200米。这种建筑风格展示了古代园林的特色,通过借用山势来创造景观,使得吕祖祠建筑群成为大伾山古建筑中的精品。
吕祖祠
吕祖祠在大伾山西侧,建于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祠院坐东向西,依崖筑就,主要建筑布于一轴线上,浑然一体,主要有山门三间,内塑两尊镇山门神,灰瓦硬山顶门额横书“吕祖祠”。门前有水池,名为“浴鹤池”,池上跨桥名“落虹桥”。院中有八角莲池,池中有亭名为“云封亭”,四角攒尖,覆黄琉璃瓦。南北两廊各四间,内塑“六丁、六甲”(道教所奉神名)十二神像。拜殿五间,因殿门朝西北方向,按八卦方位,西北为乾,故名乾元殿。建于高两米平台上。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两侧有套房各一间,外塑雷公、风婆及月日雨神像,内塑十天干像。乾元殿紧倚山崖,崖壁凿吕祖洞,洞口宽1.55米,高2.4米,券形,阴刻“吕祖洞”三字为刘德新书,内供吕祖像。院内古柏参天,楹联碑刻较多,道教文化氛围浓厚。
壶天道院
壶天道院又称“方壶天”,位于吕祖祠西侧,为清康熙年间修建,光绪时重修,是住持吕祖凋的道人之居所。截至2023年,大部分建筑已被损坏,仅存房舍20余间,院内有碑碣和摩崖题记。院内有餐霞阁,为浚县知县刘德新于清康熙十八年所建。刘德新信奉道教,自认有仙风遗骨乃吕洞宾弟子转世,于是建吕祖祠以供奉吕洞宾。他每天早晚都会来聂氏宗祠礼拜,并在道院里修建一座四层阁楼,用来居住和办公。
八卦洛书图、斗姆阁遗址
八卦洛书图和斗姆阁遗址在吕祖祠东侧,建于康熙年间。原来建筑均已不存,莫知其详。据说,八卦洛书图绘制精细,斗姆阁内,塑有“七猪拉”,生动有趣。关于八卦济书图,据传,伏羲时有龙马从黄河中出现,背负“河图”。伏羲氏根据“河图”画出“八卦”,以分阴阳,以定八方。汉以后,神学者用八卦来推算人事的吉凶祸福,穷通厄达。
斗姆阁,常建于道教宫观中。斗姆,为道教所信奉的女神,传说是北斗众星之母,名斗姆元君。她的“法身像”一般为三目,四首,左右各出四臂。斗姆阏之前,有“瀛州别墅”,今存有砖雕门楼一间,断垣一段,小石坊一座。小石坊的横额上一面刻“到此清心”,另一面刻“引人入胜”。
张仙洞
张仙洞在大伾山西崖,位于霞隐山庄(原阳明书院)通往太极宫的路上,同样也是康熙年间的知县刘德新主持修建的,因为其中的张三丰卧像而得名。相传张三丰是武当派太极拳始祖,曾寓居大伾,筑台练功,传授拳术。张仙雕像位于楼内连着后墙岩壁,形象逼真。因当地传说若身体有何不适,摸一摸张仙雕塑的对应部位就会好起来,因此雕像被磨得又黑又亮,可见人影。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人破坏,而现存张三丰像是1986年根据原像复原的复制品,卧像旁有题记“卧游天地间”,又名“观澜处”。
纯阳洞天
纯阳洞天位于张仙洞之北,吕祖祠乾元殿后坡崖岸之上,著有浚县八大景之一:伾山晓月望冲天。伾山晓月指,每当月满之时,从吕祖祠上面的圆门处恰好可以看到在八卦楼顶端一轮圆月高挂中天的奇景。于是,“伾山晓月”就成了一处奇景。过圆前有一条蜿蜒崎岖的石径,循阶而上,便是太极宫。
太极宫
太极宫又称八卦楼,建在大伾山的最高峰,为大伾山标志性建筑。为浚县县令刘德新于清康熙帝十六年(公元1777年)修建,并题额为“众妙之门”。该宫为八角攒尖楼阁式建筑,顶覆灰瓦,八角各挂一风铎(中国古代响器,形似大铃),楼体分八面,每面宽2.5米,按方位砖饰八卦符号,故称“八卦楼”。通高33米,三层,下有70厘米高平台,底层塑吕洞宾像,中层为八仙及文昌帝君,上层为三清列真(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万仙阁
万仙阁位于太极宫东侧约20米处,是吕祖祠系统中的最后一处建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硬山顶灰板瓦建筑。绿琉璃瓦简边,阁分两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前出檐,方石柱,柱上阴刻对联:“浩浩天枢 八洞主,巍巍汉将大罗仙。”内墙壁及梁、、、柱上有大小塑像万余,大的1米有余,小的只有几寸。太上老君、原始天尊、通天教主、玉皇大帝、东王公、王母娘娘、南极仙翁率领着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二十八星宿诸神斗法、万仙破阵。万仙阁在华北地区尚不多见,是道教文化和泥塑艺术的宝库。
观音寺
观音寺,又名娃娃庙,位于大伾山北腰,是大伾山景区最有特色的一处古建筑。坐南面北,院内古柏参天。新建山门面阔3间,进深7.2米,院内有卷棚顶灰瓦东西廊房,东廊房为圆通殿,内塑观世音、文殊菩萨、普贤三尊菩萨,西廊房为睡观音殿,塑堪称之豫北最大观音卧像,正面山岩如屏,高数仞,上书“观音岩”,岩下依岩,建拜殿3间,卷棚顶、槅扇门,小巧别致,俗称娃娃殿,系元代浚州知州刘友谅于此求雨有应而建。
禹王庙
禹王庙现建于大伾山顶(阳明书院故址), 原址位于大伾山东南,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而建于明万历年间。 后屡遭毁坏,几次坍塌。 清康熙十八年知县刘德新迁庙于大伾山顶。 禹王庙坐北向南建大殿三间,内宿禹王像,庙前留有王守仁写的《登大伾山》诗碑,碑文清晰可辨,无论书法还是文学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阳明书院
阳明书院又称霞隐山庄。原址在大伾山顶,即今禹王庙处,因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9),太子太傅、兵部尚书王越(浚县人)病逝,朝廷遣进士王阳明(守仁)护送王越灵柩至浚,葬在大伾山西麓。王守仁滞留浚县期间,曾在此讲学,后人遂称此处为阳明书院(又称东山书院)。
牌坊
大伾山景区共有9座牌坊,分别是寥廓峥嵘坊、恩荣坊、观音寺坊、凌云峻坊、引人入胜坊、小壶天坊、南天门坊、聚仙坊和黎山坊。其中较为著名的有
寥廓峥嵘坊
寥廓峥嵘坊位于大伾山青坛路中段,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系浚县知县刘德新所建。为两柱一间式,青石结构,通高4.5米,宽3.05米,坊柱前后有抱鼓石相夹持,柱上正面阴刻楹联“手拍浮丘吸日月,肩随玉女跨云霞”。坊额正面阴刻“赐封吕洞宾圣诰”记文,坊额背面阴刻“寥廓峥嵘”四字,坊额上方正中装一火焰宝顶,两侧对称三副云。
恩荣坊
恩荣坊是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为旌表赐进士第承德郎工部主事孟楠与其祖父、父亲而在老家卫贤集建立。石质仿木结构牌坊。按旧志,此坊名为“龙章宠锡”坊,因坊上竖匾刻有“恩荣”二字,今人称其“恩荣”坊。是一座极为精致的 “四柱三间五楼”式石质结构牌坊。中间一楼的正脊上原有一三间四柱三楼式小坊,重坊相叠,造型奇特,但小坊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坊的四个柱上有5个楼,均为歇山顶,中间一楼 檐下雕一竖匾。通高9.79米,宽9.30米。
南天门坊
南天门坊位于大伾山玉皇庙南100米处,与玉皇庙在同一轴线上,2001年4月建。该坊为青石结构,仿明代庑殿顶三间四柱五楼式建筑。平面作“一”字形,高7.4米,宽8米。4根立柱以8个抱鼓相夹持,每个抱鼓上部和中部各雕狮子1只,或卧或坐。中间两柱顶端雕狮子头图案。四柱前后分别有阳刻、阴刻楹联。共4幅,均系张富民撰,李中令书丹。中间两柱正面刻:“灵霄圣景通天外八方仙客翩然至,宝殿巍峨耸云中四海信士随缘来。”背面:“千年松涛相伴玄声玉音遍寰宇,万丈霞光普照金刚宝座育群伦。”侧柱正面:“峰头月升柏影动,崖前鹤鸣霓云飞。”背面:“金杵托起三界梦,铜敲落一天星。”立柱之上有主楼1个,次楼4个,均为庑殿顶,飞檐挑角,并有脊饰。屋面上雕出瓦垄、瓦当。主楼檐下为6个方形坐斗及方头状斗拱。坐斗以下共有2道梁、1道坊、2道板。在第四道板正面阳刻隶书“南天门”,背面阴刻行书“道法自然”。四个次楼的结构与主楼基本相同,只是较为简单。
摩崖石刻
大伾山摩崖石刻群是大伾山风景区重要人文景观。目前仍完好无缺的石刻有460余处,书法历史价值较高的摩崖题刻65处。年代最早者为唐朝,最晚是民国。其中“鹭涛虎岫”和“仙崿”为明代著名法家王铎题,笔法遒劲,风格独特,书法艺术价值极高。大伾山的摩崖不仅是书法和美学的实物记录,同时也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和文学价值。
从时间上来说,唐宋时期在大伾山留下的摩崖石刻数量较少,唐代有7处,宋代有8处,主要是造像题记,即石窟佛龛座周围用于发愿、颂偈的碑刻铭文。但宋代之后,大伾山的摩崖石刻的数量迅速增加,元朝时已有27处,但大多数是一些记录游览大伾山经历的记叙性石刻,只有少量的诗文石刻,而且诗句通俗简明。到了明朝,摩崖石刻的数量增加到51处,清朝更多达到90处,其中以诗文石刻为主,另外还有大量的榜书(即一些内容简短的大字)。
从摩崖的作者群体构成来说:一部分是因公务或私人原因路过大伾山的官员和游子,其中不乏一些才华横溢的人留下的文学和书法作品;第二部分是当地的文人和回乡人士,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古城古山文化的自豪和对名山大川的热情赞颂;第三部分是为了祈求子孙平安和修葺佛像、寺庙、道观的人,他们留下的摩崖大多是一些题记。这些摩崖的书法类型非常多样,有楷书、隶书、行书、草书、行楷、行草等,其中最珍贵的一处是王铎的“鹭涛虎岫”八分书,在摩崖书法中很少见。
开发与保护
旅游开发
大伾山是河南省政府1987年首批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 如今已经成为一处假日旅游,观光览胜的好去处。先后接待了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荷兰、日本、韩国及港澳台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年客流量达200余万人次。2002年通过国际ISO9001和ISO14001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鹤壁旅游推文化中心以“一河两山”为核心,通过正月古庙会、摄影大赛、诗书画册、大伾山天宁寺前洗晒节、海珍山味共分享等富有特色的文化民俗活动,以吸引游客,游览这座历史文化名山。
修复保护
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河南省文物局以及浚县县政府也十分重视景区内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因维修的古建筑数量众多、类型各异,形制差异较大,修复工作按照“最小干预”原则,控制工程量和工程范围,按现行的技术标准,量化更换的残损建筑构件,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和原工艺编制方案和施工。例如在修缮吕祖祠古建筑群时,明确定位局部挑顶,针对屋面苫背做法和地面铺装垫层进行专门设计,保留木梁架非结构部位的细小、稳定状态的干缩裂缝,并加强变化监测,最大程度复原了原建筑特色。后期,文物保护工作人员也会对相关文物进行长期维护工作。另外,景区还增加了消防保护的力度,定期联合消防部门,对景区安全进行检查。
相关文化
大伾山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艺术资源,大伾山作为石雕艺术的宝库和具有丰富古建筑群的地方,为艺术史研究和地质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数据,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历史文化
大伾山拥有悠久的历史,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建筑遗址,这些遗址展现了特定时代的建筑布局和技术手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延续性。通过对大伾山的研究和保护,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揭示人类历史的重要篇章。大伾山内的古建筑群、摩崖石刻等文物遗址保存较为完整,尤其是大石佛作为倚坐式弥勒佛的珍贵遗迹之一,保存状态极佳。这些文物是研究当时艺术、宗教和社会背景的重要证据,为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艺术雕刻
大伾山是石雕艺术的宝库,有摩崖石佛、历代石雕石像、石刻碑铭、陇西尹公浮图、八棱经幢等众多石雕艺术作品。其精湛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造型展现了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通过对大石佛以及大伾山其余各雕塑石刻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古代石刻技术、雕塑风格和宗教信仰的演变,为艺术史研究做出重要贡献,为后世的艺术家和雕塑师提供了启示和借鉴,对于推动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著作
大伾山自古便是黄河南北要塞,为兵家必争之地。众多历史名人、文人雅士都曾登过此山,留下了丰富的书法文学著作。既有曹丕曹丕从征袁谭至黎阳所作,描写行军环境艰苦和征人苦难的《黎阳作》四首;也有明代著名哲学家王守仁撰文行书,记叙登大伾山之感,抒发登高望远之豪情的《登大伾山诗》以及《游大伾山赋》;还有数百历朝历代文人雅客所雕刻的摩崖石刻,如《大伾山铭》摩崖题记、准敕不停废记碑、鲁元翰摩崖题记等书法荟萃艺术价值极高。这些文化作品除露着珍贵的历史文化内涵外,充分体现了中华书法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展示了浚县历史文化的灿烂,是先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重要事件
1987年12月,大伾山景区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003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8年2月25日,浚县大伾山庙会被命名为“河南省民俗经典”。
2004年4月被公布为河南省首批文明风景旅游区。
2015年2月15日,鹤壁市大伾山景区荣获 “河南省平安景区创建先进单位”称号。
参考资料
禹贡名山--浚县大伾山.鹤壁市人民政府.2023-07-17
大伾山景区.携程旅行.2023-08-03
大伾山景区.河南省文物局.2023-07-17
地理环境.浚县人民政府.2023-08-03
“伾山杯民俗文化摄影大赛”拉开序幕.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7-17
浚县大伾山景区举办晾经文化节.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7-17
以‘文’化城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鹤壁文化缘何璀璨夺目.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07-19
->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文物局.2023-07-19
河南省文物局 关于浚县大伾山古建筑群吕祖祠、观音岩修缮保护设计方案的批复.河南省文物局.2023-08-11
鹤壁市对大伾山景区开展联合安全检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8-11
浚县大伾山庙会被命名为“河南民俗经典”.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7-17
鹤壁市大伾山景区荣获 “河南省平安景区创建先进单位”称号.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