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奥利弗·克伦威尔

奥利弗·克伦威尔

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出生于英国亨廷登郡,英吉利共和国首位护国主(1649年5月—1658年9月3日在任),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曾出任英格兰共和国护国公,成为事实上的“无冕之王”。

克伦威尔于1599年4月25日生于亨廷登城郊一个乡村地主的家庭里,自幼就受到严格的清教教育。1640年,他被选为短期议会和长期议会的议员,选择了站在清教主义一方。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克伦威尔站在议会一边,以自己组织的“铁骑军”屡建战功。1644年在马斯顿荒原之战大败王党的军队,此次战役成为克伦威尔一生的转折点,他的部队从此以“铁骑军”而闻名全国。1645年,克伦威尔组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军—“新模范军”,在纳斯比决战中战胜保王军。1648年,第二次内战爆发后,克伦威尔率兵战胜威尔士和苏格兰,议会军取得了第二次内战胜利。1649年1月30日,他在人民的压力下,以议会和军队的名义处决查理一世。5月19日,英吉利共和国宣布成立。克伦威尔成为实际军事独裁者,他远征爱尔兰,北征苏格兰。1653年4月20日,驱散议会,12月16日担任“护国主”,建立了护国公体制。克伦威尔的护国政府并没有使英国走上和平稳定的发展道路,到克伦威尔晚年,由于阶级矛盾的发展与长期对外战争造成的经济困难,使得英国出现了政治经济危机。1658年,奥利弗·克伦威尔因病去世,享年59岁。

历史学家对他的评论,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褒贬毁誉,分歧严重。有的史学家认为克伦威尔依靠清教徒的宗教热忱和他“个人的军事天才”,取得“清教革命”的胜利,成为英国近代史中“最伟大的人物”。有的史学家对克伦威尔予以否定,咒骂他是嗜血成性的杀人王、破坏者。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奥利弗·克伦威尔是罗伯特·克伦威尔的第五个孩子,也是唯一一个幸存下来的男孩。1599年4月25日,奥利弗·克伦威尔出生于亨廷登(Huntingdon)。1599年4月29日,他在当地的圣约翰教堂受洗,取了与伯父一样的名字。奥利弗·克伦威尔曾经对一名议员说:“我出身绅士家庭,虽非名门,但也绝不是无名之辈。”在宗教改革时期,许多英格兰家族财富累增,声名鹊起。克伦威尔家族便是其中之一。这个家族的发家应归功于第一代埃塞克斯伯爵托马斯·克伦威尔。作为亨利八世的首席大臣,第一代埃塞克斯伯爵托马斯·克伦威尔曾经一手摧毁了英格兰修道院的势力。奥利弗克伦威尔的祖父亨利·克伦威尔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获得爵位,人称“黄金骑士”,与奥利弗同名的伯父也曾受封勋爵。

克伦威尔的家庭成员都是虔诚的清教徒,他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清教教育。克伦威尔就读的亨廷登小学也同样充满了严肃的清教徒气氛,校长马斯毕尔德博士也是一位严格的清教徒。

十七岁时,奥利弗·克伦威尔前往剑桥。1616年4月23日,他成为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的一名自费生。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的校长塞缪尔·沃德博学广闻,极度虔诚。塞缪尔·沃德纪律严明,要求所有学生详细记录听到的布道,违反纪律者则会在礼堂被当众鞭打。在剑桥,奥利弗·克伦威尔表现并不出众,但也没有虚度光阴。

1617年6月克伦威尔的父亲突然病逝,中断了他在大学里的学习。1617年6月24日,罗伯特·克伦威尔被葬在亨廷登的万圣教堂。奥利弗·克伦威尔在亨廷登待了一段时间,帮助母亲伊丽莎白·斯图尔德管理庄园,处理父亲罗伯特·克伦威尔的后事。1620年8月22日,奥利弗·克伦威尔娶了伊丽莎白·布尔奇尔 ( Elizabeth Bourchier ,1598-1665),这时他的父亲罗伯特·克伦威尔已经去世三年了。他们的婚礼在克利伯盖特的圣吉尔斯教堂举行。婚后,奥利弗·克伦威尔在亨廷登安顿下来,经营父亲罗伯特·克伦威尔留给自己的土地。1628年,奥利弗·克伦威尔的叔叔理查德·克伦威尔将位于亨廷登的一小笔财产留给了他。

成为议员

1628年2月,奥利弗·克伦威尔当选为议员,代表家乡参加了查理一世召开的第三届议会。奥利弗·克伦威尔的当选一方面是由于克伦威尔家族在当地的威望和家族与所在选区的长期联系,另一方面是因为奥利弗·克伦威尔本人的性格和声誉。克伦威尔家族在当地根基较深,但由于族长过度奢侈、耗费财力,家族影响力已江河日下。

奥利弗·克伦威尔初登英格兰共和国政治舞台,恰逢查理一世和议会之间的争斗日趋白热化。议会虽然渴望与西班牙开战,但既不准备提供资金对抗哈布斯堡王朝以争取欧盟,也无意废除针对英格兰天主教教徒的刑法来讨好法兰西。议会同意给查理一世拨款装备舰队,但拒绝提供更多支持,并公开宣称对第一代白金汉公爵乔治·维利尔斯缺乏信心。查理一世一怒之下解散了议会。在远征西班牙的战争失败后,查理一世为阻止议会弹劾第一代白金汉公爵乔治·维利尔斯,查理一世第二次解散了议会,国内矛盾愈加激化。在接下来的十一年里,查理一世摆脱了议会,独自统治着国家。奥利弗·克伦威尔回到亨廷登的小庄园,忙于农事。1631年5月,奥利弗·克伦威尔以一千八百英镑的价格卖掉亨廷登的地产,在圣艾夫斯租了一片牧场。牧场位于圣艾夫斯东面五英里外的乌斯河下游。1636年,奥利弗·克伦威尔的舅舅托马斯·斯图尔德爵士去世。奥利弗·克伦威尔继承了托马斯·斯图尔德爵士的遗产,接替他成为大教堂什一税田的农场主。

支持议会

长期议会开幕后,反对派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的政策,并先后逮捕了国王的宠臣斯特拉福伯爵和劳德大主教,保皇派和议会矛盾愈演愈烈。1642年8月22日,查理一世在诺丁汉祭旗,打响了第一次内战。

克伦威尔站在议会一边。他返回亨廷登,组织一支骑兵队同国王作战。1642年底,在克伦威尔的组织下,诺福克郡、萨福克、剑桥、埃塞克斯郡赫里福德等东部五郡,组成“东部联盟”,共同对付王军。随后,林肯郡和亨廷登郡也加入该联盟。到1643年6月,东部联盟军达到1.2万人,由曼彻斯特任司令,克伦威尔任副司令兼骑兵司令。这支军队主要由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纪律严明,英勇善战,深受群众欢迎,逐步发展为议会军的主力。当议会军在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屡遭败绩的时候,东部联盟军却于1643年5~10月在林肯郡的格兰瑟姆、盖恩斯伯勒和温斯比连战皆捷。7月16日,议会军乘胜占领约克城。通过马斯顿荒原之战,王军的北方据点被摧毁,议会军扭转了迭遭失利的局面,从此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此役既是英国内战的转折点,也是克伦威尔一生的转折点。克伦威尔在会战中坚决果断,大胆迂回,巧妙机动兵力,对取得会战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克伦威尔的部队从此以“铁骑军”而闻名全国。

克伦威尔无心名利,只是将军事上的胜利看作在英国追求自由的事业中上帝意志的表达。作为议会独立派的领袖,他已下定决心,绝不向保皇派妥协。克伦威尔同议会最高军事领袖托马斯·费尔法斯联手组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军—“新模范军”。正是这支军队使17世纪40年代中期内战胜利的天平倒向了议会。1645年4月,克伦威尔任新模范军(New Model Army)副总司令兼骑兵司令。6月13日,克伦威尔率部赶到纳斯比,与托马斯·费尔法克斯会合。6月14日,议会军和保王军在纳斯比附近展开了决战,议会军在纳斯比之战中大获全胜。1646年5月5日,查理一世向苏格兰投降,第一次英国内战正式结束。当年6月,克伦威尔和费尔法克斯在牛津接受了保皇党的正式投降。

政体之争

1646—1649年间,克伦威尔成为了英国权力的中心,成为军队、议会和身陷囹却仍试图恢复合法地位的国王三方均想拉拢的关键人物。国王查理一世狡猾而坚定,他从骨子里认为自己的王权乃神授,不愿在该问题上作出任何妥协,与他相处使克伦威尔精疲力竭。

1646年内战虽然结束了,但是政体矛盾依旧存在。查理一世一直被囚禁在苏格兰军营中,先是在纽瓦克,后来转到纽卡斯尔。1647年2月,国会以四十万英镑买回,囚于赫姆比堡。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为抗衡长老派控制的议会,表示答应士兵的要求,拒绝执行议会遣散军队的命令。独立派将他们的教会与清教徒革命理论应用在政治上,发展成民主政府的基本原则。他们认为教会是由共同的圣约联系在一起的信徒自愿组成的团体,以此类推,国家就是由一群基于共同契约的自由个体组成的团体。在国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长老会派认为革命已经结束了,他们同国王妥协,而要解散军队,解除克伦威尔的兵权。

1647年2月19日国会通过决议:四万军队只留下六千四百骑兵和一万步兵,费尔法克斯任这支军队的司令;还规定,除费尔法克斯外,在军队中不再留将军衔的军官,其目的是把克伦威尔排除在军队外,剥夺他的实权,会议当天克伦威尔因病未出席。但是军队中大部分官兵都反对军队解散,6月2日,他把查理一世从议会手中夺过来,扣押在军营里。克伦威尔为笼络与控制军队,成立高级军官和士兵代表组成的“军队会议”。战争委员会下令全军于1647年6月3日集合。克伦威尔决定与军队共存亡,6月4日在纽马凯特检阅军队,并成立了全军委员会。长老会派掌握的议会于1647年7月底通过决议,解除军队中独立派军官的职务。克伦威尔迫于形势,派人把国王控制起来。8月1日,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发表了《军队建议纲目》,提出了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主张,提议“明确保障查理一世的权利,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以此为基础与查理一世进行谈判,遭到查理一世的拒绝,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克伦威尔在8月6日进驻伦敦,许多长老会派人员仓皇逃走,独立派议员控制了议会。

1647年9月,议会再次向查理一世提出《纽卡斯尔倡议》。查理一世回答说,军队的《军队建议纲目》为持久和平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并要求签订个人条约。在亨利·艾尔顿和亨利·韦恩爵士的支持下,奥利弗·克伦威尔赞成向查理一世提出新的提议。下议院以八十四票对三十四票决定起草新的提案。奥利弗·克伦威尔认为,恢复君主制是避免无政府状态的唯一途径。但如此种种维护君主制的行为让克伦威尔饱受质疑,保王党借机散播谣言指责克伦威尔为个人晋升私下与查理一世签订合约,用以挑拨克伦威尔与军队的关系。士兵们的责难果然扑面而来,因为他们害怕君主制的复辟。此时军队内已经出现了裂缝,斗争转向革命内部,关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军队,内部独立派军官同以李尔本为首的平等派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两派斗争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1647年11月11日国王逃跑了,从而导致第二次内战的爆发。

二次内战

查理一世逃出汉普顿宫,于1647年11月15日,抵达怀特岛的卡里斯布鲁克城堡。1648年1月3日,下议院投票决定不再向查理世发表任何讲话,也不再接收查理一世传话。1648年年初,在一个关于政府组织形式的会议上,“共和派”,即共和党人,要求立即建立一个自由的共和国并审判查理一世。同时,1月19日,约翰·利尔伯恩在上议院公开指控奥利弗·克伦威尔犯有叛国罪。苏格兰长老派极右分子和英国议会中的长老派都和查理一世进行复位谈判,并煽动各地王党叛乱。1648年2月,王党在南威尔士挑起内战,接着在肯特和北部诸郡也发生暴乱。1648年4月,苏格兰人开始集结军队入侵英格兰的消息传到伦敦。1648年4月月末,在苏格兰的帮助下,英格兰保王派占领了伯威克和卡莱尔。为了应付来自威尔士和苏格兰的危险,托马斯·费尔法克斯爵士派奥利弗·克伦威尔镇压威尔士的叛乱分子,而自己则准备亲自北上攻打苏格兰。1648年5月初,奥利弗·克伦威尔带着两个骑兵团和三个步兵团离开伦敦。约翰·波耶上校赢得了几次小规模的胜利,信心倍增。1648年5月8日,在奥利弗·克伦威尔到达威尔士前,托马斯·霍顿上校就在圣帕甘击败自夸的约翰·波耶上校。奥利弗·克伦威尔抵达威尔士后,战争转为围城战。1648年5月25日,契普斯托遭到了艾萨克·尤尔上校的袭击。1648年5月月末,坦比向托马斯·霍顿上校投降。但彭布罗克城堡不仅城墙十分坚固,而且守军拼死抵抗,坚持了六个多星期。奥利弗·克伦威尔没有携带重炮。虽然“拼凑了”少量火炮,打开了一个缺口,进攻还是被挫败了。最后,议会军调来重炮猛轰叛军工事,终于于7月11日攻克彭布鲁克,顽固的保王党人、要塞司令波耶尔被迫投降。

1648年7月,苏格兰两万军队侵入英格兰北境,第二次内战爆发。克伦威尔攻占了彭布鲁克后,立即率五六千人的精锐部队挥师北上,迎击苏格兰军。奥利弗·克伦威尔取道葛洛斯特,穿过中部地区,于1648年8月1日到达莱斯特,接着在8月5日到达诺丁汉,最终于8月12日在西里丁的克纳斯伯勒附近与约翰·兰伯特少将会合。8月16日,奥利弗·克伦威尔沿着里布尔河河谷进军兰开夏郡,他选择沿着河的北岸和詹姆斯·汉密尔顿公爵在普雷斯顿交战,普雷斯顿战役爆发。8月17日凌晨,奥利弗·克伦威尔对马默杜克·兰代尔率领的部队发起猛攻,将马默杜克·兰代尔率领的步兵一路赶到普雷斯顿。8月17日傍晚,奥利弗·克伦威尔攻克普雷斯顿,占领了城镇、里布尔河桥和一英里外的达尔温河桥。他的整个军队牢牢地安插在詹姆斯·汉密尔顿公爵和苏格兰之间,詹姆斯·汉密尔顿公爵带着残兵逃跑,一路逃到斯塔福德郡,与乡下武装和当地民兵的冲突沿途不断。途中詹姆斯·汉密尔顿公爵的追随者一群群地脱离了大部队,有的投降,有的乔装改扮逃跑了。8月25日,詹姆斯·汉密尔顿公爵带着余部在尤托克塞特向约翰·兰伯特少将有条件投降。8月28日,科尔切斯特向托马斯·费尔法克斯投降。9月,占领苏格兰首都爱丁堡。第二次内战结束。

执掌政权

在二次内战进行时候,长老派为了达到再次控制议会目的,乘军队离开伦敦之机,除了支持王党军队,继续派人和国王谈判外,还唆使议会通过解散军队决议。这一反动行径引起军队极大不满。1648年12月6日清晨,克伦威尔派普莱德上校率领军队回师伦敦,用武力清洗了议会,驱逐了一百多名长老派议员,只剩下五十多名独立派议员。此后,长期议会称为“残阙议会”。

长老会派统治倒台后,处理国王的问题又成为举国瞩目的问题。这时,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高潮,当时许多郡的士兵与人民,特别是伦敦北郊的劳动人民一致要求审判国王。独立派在人民群众与士兵压力下,组成了最高法院。1649年1月27日,判决查理一世是暴君、叛徒、杀人犯和人民公敌,处以死刑。1月30日,查理五世被处决。3月17日和19日议会决定废除上院和君主制。规定一院制的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行政权属于每年由议会选出的四十个议员构成的国务会议。5月19日,英吉利共和国宣布成立。

共和国成立后,国内外形势十分严重。英国统治阶级的压迫与掠夺,激起爱尔兰人民的反抗。1649年8月,克伦威尔率领大军一万二千人和由一百三十艘军舰组成的大军在都柏林登陆,杀死爱尔兰人五十万,没收其耕地和牧场约七百多万英亩,给爱尔兰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在远征爱尔兰同时,克伦威尔还于1651年出兵镇压苏格兰的王党叛乱。1654年共和国政府将苏格兰合并,取消了英苏之间的关卡,允许二十名苏格兰议员加入英国议会

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它代表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因此阶级矛盾继续发展。广大劳苦大众并没有从内战中得到好处,他们对共和国极为反感,要求减轻负担。从此时起直到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为止,曾先后成立和解散了三个不同的议会;采用了两部不同的宪法,但都未能发挥作用。1653年,英国各郡时常发生农民暴动,他们夺回被地主圈占的土地,反抗军队镇压。爱尔兰人民也没有停止反抗,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时刻感到威胁。为了挽救共和国的危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把克伦威尔看作是救星,希望他能用高压手段庇护他们的权益。1653年四月,克伦威尔用武力驱散了“残阙议会”。7月初,他召集了由他亲自圈定代表的“小议会”,但这个“小议会”不太听话,于是,在同年12月又解散了它。

在克伦威尔的授意下,由高级军官组成的军官会议制定了一个特定的宪法——《施政文件》,克伦威尔被宣布为共和国的护国公,全部政权移交给克伦威尔。从此共和政治就变成护国政治,克伦威尔成为英国无冕之王。根据文件,护国公终身任职,兼任海陆军总司令,立法权属于护国公和议会,议会决议未经护国公批准不能生效;行政权属于护国公与国务会议。1655年4月,克伦威尔把全国分成十一个军事行政区,每区设有少将主持,对克伦威尔负责。护国政治的建立意味着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的建立。

克伦威尔的护国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确认土地及其所属一切权利归地主,保护圈地者对农民的掠夺,保护教会什一税;对外政策上继续贯彻共和国时期的侵略政策。继英荷战争后又在1655年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争,占领了西班牙在印度群岛的牙买加殖民地,1658年占领了“大陆的钥匙”——敦刻尔克,为英国资产阶级奠定了不列颠帝国的基础。国内人民在军事专制统治下,言论自由被禁止了,民主思想遭受禁,连年的战争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人民反抗并未停止,护国政府仍然无法稳定局面。

与世长辞

克伦威尔的护国政府并没有使英国走上和平稳定的发展道路,到克伦威尔晚年,由于阶级矛盾的发展与长期对外战争造成的经济困难,使得英国出现了政治经济危机。克伦威尔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于1656年9月17日重新召开国会。代表们企图增强护国主的权限,借以镇压日益增长的群众运动,曾经策划恢复君主制度。1657年3月25日,国会决议请克伦威尔接受国王称号。但是克伦威尔考虑到士兵的反对以及高级军官的嫉妒,曾经谢绝了。不过,国会于5月25日通过了新宪法,规定护国主为世袭制,并恢复上院。虽然如此,护国政府仍然没有为资产阶级、新贵族稳定住局面。1658年召开新的议会,因共和派议员对护国政府的猛烈攻击而很快被解散,随后共和派在各地发动反政府暴动。克伦威尔于1658年9月3日因患疟疾在伦敦去世。

身后之事

1658年9月26日,奥利弗·克伦威尔的遗体被秘密安葬在亨利七世的小礼拜堂里。1658年11月23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葬礼。其子理查·克伦威尔继位,因其庸碌无能以及高级军官争权夺利,政局混乱。1660年5月29日,查理二世重回伦敦。查理二世回归后,英格兰回到了内战开始前的状态。奥利弗·克伦威尔的立法和长期议会制定的所有法律都被认定无效。1660年11月,下议院讨论了剥夺奥利弗·克伦威尔和其他弑君者公民权的法案。1661年1月26日,奥利弗·克伦威尔和亨利·艾尔顿的尸体被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坟墓中挖出来。吊在绞刑架上,然后被斩首示众,最后他的头颅流落民间,直到300年后才被他的母校剑桥大学收回并安葬。

为政举措

军事层面

军事思想

奥利弗·克伦威尔的胜利更多归功于他自身的军事天赋,而不是军队的素质。奥利弗·克伦威尔要求军官保持效率,遵守纪律,军官们也依此向下推行。大多数士兵都是志愿兵,当然也有许多被强制入伍的。奥利弗·克伦威尔能在突发状况下果断迅速地得出结论,而威廉·弗朗西斯·帕特里克·纳皮尔“将这种特质称为“战争中大师精神的可靠标志”。与同时代的将军相比,奥利弗·克伦威尔的战略特点是大胆、充满活力,指挥大军行动,目标明确,各师都分配有具体的任务,联合行动从而完成总体目标。

改组军队

1645年1一2月,英国国会通过了《新模范军法案》。这项著名的法案确定对国会军队实行改组,建立一支有统一领导的,由国会直接拨款维持的正规化军队一新模范军,克伦威尔在托马斯·费尔法克斯的强烈要求下,兼任了副总司令、骑兵司令。新模范军是英国出现的第一支常备军,它的建立标明了旧的军事制度的互解。这次军事改革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发生的。改革不仅加强了国会方面的军事力量,为最后战胜国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使国内各政治派别的力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又给予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以深刻的影响。

内战前期,国会军上兵纪律松做,质量低劣,不堪作战。这种情况必然造成国会在军事方面失利。战争的失败威胁着整个资产阶级,迫使他们必须改组军队,建立一支新型的军队。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反对长老会派妥协的斗争,直接推动了国会军事改革。1644年10月25日克伦威尔在国会中,克伦威尔提出撤去议员在军队的职务和改组军队的建议。1644年12月19日下院通过《自抑法案》,规定两院议员在四十天内辞去军事职务。1645年4月上院批准了该法案。艾赛克斯,曼彻斯特辞去高级军事职务。1645年1月下院通过了《新模范军法案》,二月中旬获得上院批准。至此,新模范军宣告诞生,且新模范军以当年克伦威尔自己花钱组织的“铁骑军”为榜样。

远征爱尔兰

1649年8月,克伦威尔率领大军一万二千人和由一百三十艘军舰组成的大军在都柏林登陆。在这次侵略战争中,克伦威尔的军队给爱尔兰人民带来沉重灾难,他们杀死爱尔兰人五十万,没收其耕地和牧场约七百多万英亩。爱尔兰的人口丧失一半,土地被占三分之二。英国掠夺来的土地有一半以“份地”债券来支付军饷而分给军队,其中大部分落到军官手中,另一半送给了伦敦的大商人,以归还内战期间的欠债,克伦威尔本人就得到一千英亩良田。这些英国新地主把英国古老的封建土地关系全盘搬到爱尔兰,对爱尔兰佃农进行无情的封建剥削。远征爱尔兰对英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英国军官及伦敦大商人成了爱尔兰大封建地主。远征爱尔兰的士兵尽管分得土地很少,但思想受到了侵蚀,丧失了革命斗志,克伦威尔也丧失了原来的革命精神,变成大资产阶级、大地主的代表。

北征苏格兰

1650年7月月末,奥利弗·克伦威尔率领大军进入苏格兰。1650年12月1日,在拉纳克郡的汉密尔顿,吉尔伯特·克尔上校突袭约翰·兰伯特少将失败后被俘。吉尔伯特·克尔上校军队溃散,整个苏格兰西南部地区都落入了奥利弗·克伦威尔手中。直到1652年8月,阿盖尔侯爵阿奇博德·坎贝尔被迫屈服于英格兰政府,苏格兰被克伦威尔征服。

政治层面

克伦威尔率领着国会中的独立派和军队中的平等派,将国王送上了断头台。从1649年到1658年之间,英国处于没有国王的状态,英国的最高权力显然集中在克伦威尔之手。在第一次内战时,克伦威尔还是坚持维护君主制,但在第二次内战后克伦威尔的政治主张有所转变。3月17正式宣告废除君主制和上议院。但平等派发现克伦威尔的国务会议似乎并没有解散国会重新进行普选的打算,反而紧抓着权力不放。于是平等派分子对于克伦威尔的新体制感到不满,开始有反对的声浪出现。

在镇压了平等派之后,1649年5月19日,国务会议正式宣告建立起一个共和政府:在现存国会的宣布和制定之下,英国将成为一共和政体的自由国家。在英国和其统治下的地区,都具有相同的权威,代表人民的国会在共和政府管理之下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可以制定宪法,任命官员及行政首长等,而上议院和国王因为对英国人民无益因而将其废除之。共和政府的行政权是握在国务会议手上的。1653年12月17日,克伦威尔依照政府组织法成为统治英格兰、苏格兰以及爱尔兰的护国主。政府组织法规定,护国主为终身职,国会依然存在,在第一任国会选出之前则由护国主和他所推选的国务会议成员进行统治。清洗事件之后国会中留下来的议员都是属于独立派的,因此国务会议事实上就是由克伦威尔和独立派把持的。

共和国的建立,是人民群众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向高潮时的产物。虽然,共和国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它提高了议会的地位和权力,为英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扫除了来自旧王权方面的障碍。

宗教层面

克伦威尔在对待宗教问题上是想打破各个派系之间的藩篱,达成宗教上的统一。这种统一和中世纪所谓的“基督教共和国”理论有些不同。基督教共和国所寄望的是世界由单一政治实体和单一宗教所构成,是一种政治和宗教皆达到统一的状况。而克伦威尔所谓的统一则是单纯希望信仰各个不同教派的人能在政治方面达成统一,而非要求宗教上的统一。而且克伦威尔并不希望这种统一依靠的是武力和强迫,而应依靠智慧以及理性。

 但在克伦威尔的时代,各个新教的派系已然形成并且牢不可破。外在的形式已越来越多,要打破这些形式达到真正的一统是越来越难,他也认为在做任何事情当中没有派系的产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也因此,在不希望用强迫手段的前提之下,要勉强达到这个统一的目标,就必须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奥利弗·克伦威的政府是宗教改革以来英格兰最宽容的政府。在具体实施中,奥利弗·克伦威尔比法律更宽容,比大多数顾问更开明。而缺点是,对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来说,即使法律所保证的宗教自由有限,似乎也已经太多。包括清教徒在内的英格兰人还没有汲取宽容的教训。奥利弗·克伦威尔试图将宽容和包容结合起来,而这正是他的教会政策的独创性。克伦威尔对于信仰当中的“形式”,如教会组织、仪式等并不太重视。他关注的是信仰的本质,这点完全和清教回归圣经,以圣经作为信仰的唯一准则,并且拒绝主教制的基本精神一致。

 克伦威尔的宗教政策,除了制度层面的宽容以外,对于日常生活的规范也是其特色之一。加尔文派的教义,本来就采取类似旧约中犹太社会的安息日观点,对于任何音乐、色彩、香味等等享受,都严格加以禁止,对违反道德行为者则处以重罪。克伦威尔在执政之后,将这种清教徒式的简约生活推广到全国各地,并且更严格地加以执行在克伦威尔的严格统治下,举凡斗鸡、赛马等乡村娱乐或拳击、球赛这些活动都一概被禁止。

海权战略

奥利弗·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由三大目标决定着:第一,维护和传播新教:第二,保留和扩展英格兰贸易;第三,通过外国援助阻止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在奥利弗·克伦威尔心中,英格兰在欧洲的使命与英格兰的物质繁荣和政治独立密不可分。因此,在一切外在的动摇和犹疑下,他始终追求着这三大目标。

1651年10月,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吉利共和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以后该法案不断修改完善,使得《航海法》成为国际贸易新规则。实行海权战略的优势开始凸显:国家内政改革后,行政效率得到极大提升;经济实力增强,当时它的工业和贸易的发展已十分明显,英国拥有足以使其它一些海上强国为之害怕的大规模的商船队和舰队;克伦威尔在爱尔兰和苏格兰取得胜利以后,不仅在军事上给以保王党巨大打击,也使得共和国实力大增,因为“爱尔兰和苏格兰并入英国,极大地加强了英国的经济和政治实力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尽管随着克伦威尔的去世,其政权也随之解体,但是包括复辟王朝在内的历届英国政府却继承了克伦威尔的海权战略,甚至于他没有实现的战略目标也在后世得到实现,故克伦威尔时代可以被认定为英国海权的初兴阶段,克伦威尔及其政府的多项海权举措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先河。

人物关系

人物争议

对于克伦威尔的评价,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褒贬毁誉,分歧严重。在英国,研究克伦威尔的历史学,已经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托利派史学的奠基人克拉伦登伯爵爱德华·海德(Edward Hyde, 1st Earl of Clarendon)的《英国的叛乱和内战史》(The History of the Rebellion),托利党人大卫·休谟(David Hume)的《英国史》等,依据“克拉伦顿观念”,对克伦威尔予以否定,咒骂他是嗜血成性的杀人王、破坏者。辉格派史学家麦考莱((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的《詹姆士即位以来的英国史》、屈勒味林(George Macaulay Trevelyan)的《英国史》等,力图恢复克伦威尔的名誉,认为他是一个一手握住宝剑,一手捧着圣经的伟大军人,是使英国成为海上胜利者的功臣。民主激进主义史学家托马斯·希尔·格林(Thomas Hill Green)的《英国人民史》等,赞扬克伦威尔提高了英国强国地位,而对他侵犯自由、镇压民主予以抨击。客观主义史学家伽狄纳(Samuel Rawson Gardiner)的《英国史》、《大内战史》、《共和国和护国政府史》,费尔斯((Charles Harding Firth)的《护国政府末年》、《奥利佛·克伦威尔和清教徒在英国的统治》,戴维斯的《早期斯图亚特王朝一六三—一六六》等,认为克伦威尔依靠清教徒的宗教热忱和他“个人的军事天才”,取得“清教革命”的胜利,成为英国近代史中“最伟大的人物”。马克思主义派或左派史学家莫尔顿( Arthur Leslie Morton)的《人民的英国史》、希尔(Jon Edward Christopher Hill)的《最有权势的英国人奥利佛·克伦威尔和英国革命》、《一六四年英国革命》、《扭转乾坤》等,力图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克伦威尔新土地贵族立场的各种表现,指出他的反民主政策造成了共和国垮台和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严重政治后果。

在2002年由英国广播公司发起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投票中,克伦威尔名列第十。如何评价这个在中国中学教科书里都会提及的人物,在英国乃至全世界史家、政治家和媒体的笔下已经争论了三百多年。1899年,克伦威尔三百年生辰之际,英国议员发起为克伦威尔铸铜像,现此像尚卓立而面向议会广场,较若干国王之铜像更为雄伟。1969年,克伦威尔逝世311周年的时候,《泰晤士报》人物专栏同时登载了两篇评论克伦威尔的文章:一篇盛赞他的成就,特别是他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奠定了英国的海上霸权;另一篇则大骂他是一个伪善者、叛徒。

直到现在,很多受二战影响的人认为克伦威尔是一个嗜血的暴君,虽然他终结了查理一世的君主统治,但自己却又彻底沦为一名独裁者,甚至还有人认为他就是法西斯的原型,但支持他的人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正是克伦威尔开启了英国的海上霸权之路,这种争论直到现在都没有停歇。

人物评价

学者姜德昌在《世界近代史人物传》中评价克伦威尔到:克伦威尔作为独立派的领导人领导英国人民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宣布英国为共和国,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但革命后他建立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专政,后来又建立了军事独裁政权,这是他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

 作家查尔斯·莫里斯阿什利原在《论奥利弗·克伦威尔》中说:克伦威尔不是一位哲学家,也不是一位政治思想家。他在各种各样的听众面前讲话,总想力图替自己解释一番,并且也力图了解他们。

 作家狄更斯在他的《狄更斯讲英国史》一书中说:在那个年代,不管是在英格兰还是其他什么地方,没有一个人能像奥利弗·克伦威尔那样把这个国家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尽管他采用铁腕手段,而且还在保皇派身上加了很重的税收(不过这是在他们计划谋害他之后),他的统治还算英明并且符合那个时代的所需。

 历史学者康德明评价克伦威尔道:克伦威尔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有缺点,但那是伟人的缺点。在评价克伦威尔时首先应肯定他是一个伟大人物,他所做的一切是他为那个时代服务的。

人物轶事

拒绝称王

1657年时的克伦威尔已经担任护国公四年,而如果从处决查理一世算起则已经在长达八年的时间内成为了无可争议的领袖,可谓是德高望重,威信四方。在军队的支持下,克伦威尔不仅征服了爱尔兰,而且在国内也施行了有效的统治。护国公行政权力的独大与膨胀也让弱小的议会无法真正对其地位构成威胁。因为此次上书的主体是议会,且《谦卑上书》在提交克伦威尔批准之前经过了议会中的表决程序并获得多数通过,所以一旦克伦威尔批准请求的话从法理程序上来讲克伦威尔将合法地加冕为国王,从而建立起世袭的克伦威尔王朝。但在经过考虑之后,克伦威尔却于1657年5月8日正式拒绝了王位,并要求对《谦卑上书》进行修正,修正后的《谦卑上书》删去了请求克伦威尔称王的段落,承认克伦威尔继续以护国公的头衔统治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及其他领土。但是令人不解的一点,克伦威尔的一举一动看起来都像一个国王,并且他把自己的家页搬进了皇家宫殿。举办他成为护国公的这场仪式看起来完全就是一场加冕典礼,他身边的大臣们也时常称呼他“陛下”。

夫妻恩爱

1620年8月22日,克伦威尔娶了一个伦敦商人的女儿伊丽莎白·布尔奇尔。在婚后的第二天,克伦威尔就立下字据指定死后将由妻子伊丽莎白·布尔奇尔继承位于亨廷登郡哈特福德的教区牧师住宅及教会附属土地和什一税田,并承诺如有违约,罚款四千英镑。伊丽莎白·布尔奇尔比克伦威尔大一岁,是一位公认的贤妻。尽管保王派作家对伊丽莎白·布尔奇尔的外貌冷嘲热讽,但如果她的肖像画是没有经过粉饰,她其实并不算丑。伊丽莎白·布尔奇尔对克伦威尔的爱可谓真挚而持久。1650年,伊丽莎白·布尔奇尔写信给克伦威尔说:“你不在时,我的生命如残月。”伊丽莎白·布尔奇尔还抱怨克伦威尔不写信给她,克伦威尔回信解释说:“在你的许多信中说我不该忽略你和孩子,这是冤枉的。但说真的,如果不是因为太爱你,我不会犯这么多的错误。于我而言,你比世间万物更珍贵。这就够了。”克伦威尔夫妇共同孕育了四个女儿与两个儿子。

后世纪念

克伦威尔雕像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宫门口立了100多年,成为其标志雕塑之一。铜像的克伦威尔一手持剑,一手拿《圣经》。

相关形象

人物传记

文艺影视

参考资料

..2023-12-27

..2023-07-14

克伦威尔及其时代.豆瓣读书.2023-07-14

克伦威尔传.豆瓣读书.2023-07-14

克伦威尔传.豆瓣读书.2023-07-14

奥利弗·克伦威尔与清教徒革命.豆瓣读书.2023-12-27

奥利弗·克伦威尔:一个独裁者的肖像 Oliver Cromwell: Ritratto di un dittatore.豆瓣电影.2023-12-27

克伦威尔 .豆瓣电影.202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