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脖颈槽蛇
红脖颈槽蛇(Rhabdophis subminiatus),游蛇科颈槽蛇属的一种,别名为环颈雉项。体长雄性可达973毫米,雌性可达1135毫米。头颈区分明显,个别无颈槽,鼻间鳞前端较窄,眼较大,背面草绿色,颈区及体前段鳞片间皮肤腥红色,枕部无黑色“八”形斑。
红脖颈槽蛇是中等体形的“无毒牙”类毒蛇。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文莱、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中国。属半水栖蛇类,通常栖息于森林空地、开阔的灌木丛、沼泽、湿地、潮湿的草地和耕地,昼出夜伏。主要以两栖动物(如食蛙和蟾蜍)和鱼类为食,卵生,孵化期为8~10周。
红脖颈槽蛇有两个亚种,即红脖颈槽蛇北方亚种(Rhabdophis subminiatus helleri)和红脖颈槽蛇指名亚种(Rhabdophis subminiatus subminiatus)。2019年,红脖颈槽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级别无危(LC)。
命名与分类
红脖颈槽蛇颈部及体前段显示猩红色,起到警戒威吓作用,故名“红脖颈槽蛇”。
红脖颈槽蛇为游蛇科颈槽蛇属的一种,有两个亚种,分别为红脖颈槽蛇北方亚种(Rhabdophis subminiatus helleri)和红脖颈槽蛇指名亚种(Rhabdophis subminiatus subminiatus)。
形态特征
特征
红脖颈槽蛇中等体形,最大全长/尾长:雄973/203毫米,雌1135/190毫米。头颈区分明显,颈及体前段背正中两行鳞片并列,其间形成“颈槽”,明显或不明显,个别无颈槽。枕部无黑色“八”形斑,眼较大,瞳孔圆形,鼻间鳞前端较窄。
颜色
头背草绿色,上唇鳞色稍浅,部分鳞沟黑色;头腹面污白色。躯干及尾背面草绿色,颈区及体前段鳞片间皮肤腥红色;躯干及尾腹面黄白色。
鳞被
颊鳞1枚;眶前鳞1枚,眶后鳞3(4);鳞2+3或2+2;上唇鳞8, 2-3-3式;下唇鳞10,前5枚切前颔片;前后颔片长度约相等,左右后颔片为3-5枚小鳞局部分开或完全分开不切。背鳞19-19-17行,全部具棱或两侧最外各一行平滑;腹鳞147-184枚;肛鳞二分;尾下鳞双行,62-97 对。
上颌齿
每侧21~24+2枚,最后2枚骤然增大,与其前方齿列有一齿间隙。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红脖颈槽蛇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文莱、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中国。
栖息环境
红脖颈槽蛇半水栖。通常栖息于森林空地、开阔的灌木丛、沼泽、湿地、潮湿的草地和耕地,尤其是稻田中。海拔范围0~1200米。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红脖颈槽蛇昼出夜伏。
觅食行为
红脖颈槽蛇主要以两栖纲(如食蛙和蟾蜍)和鱼类为食,也捕食昆虫等。
攻击与防御行为
红脖颈槽蛇不主动攻击人。受到惊扰时,体前段膨扁,鳞片张开露出皮肤,颈部及体前段显示猩红色,起到警戒威吓作用。
繁殖
卵生。海南省1雌蛇怀卵数15枚,平均卵径20×11毫米。贵州望谟5月雌蛇怀卵数40~3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5月中旬至7月底产卵,每窝产卵7~15枚。孵化期为8~10周。幼体刚出生时体长为13~19厘米。
物种保护
2000年,红脖颈槽蛇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截止2019年,红脖颈槽蛇在许多栖息地很常见,没有面临重大威胁,因此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级别无危(LC)。
危害与防治
危害
红脖颈槽蛇没有毒蛇典型的毒器,如毒囊、毒牙等结构,在中国普遍认为红脖颈槽蛇为无毒蛇。但位于腭上方的杜福诺氏 (Duvernoy) 腺体能生产毒性分泌物,被咬伤后人体会出现以出血为主的中毒症状。中国于2008年将其列入游蛇科中的后毒牙类毒蛇。截止到2018年,由于没有相应的诊疗规范和抗蛇毒血清,且报道不多,故中毒早期若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危及伤者的生命安全。
防治
在红脖颈槽蛇活动频繁的季节,应该提高防范意识,在衣着上减少可能带来的危害。如果出现被红脖颈槽蛇咬伤的情况,应先用清水或尿液进行局部处理,然后及时送医院观察治疗。
主要价值
红脖颈槽蛇在生态系统中即是次级消费者,又是次级生产者,对于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为自然界提供能量贮存起着一定的作用。
参考资料
Rhabdophis subminiatus (Schlegel, 1837).ITIS.2023-07-20
红脖颈槽蛇.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7-20
Red-necked Keelback.IUCN.2023-07-20
红脖颈槽蛇.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4-08-07
红脖颈槽蛇.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