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游蛇科

游蛇科

游蛇科(学名:Colubridae),是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有鳞目下最大的一个科。游蛇科蛇类最早出现于第三纪渐新世。过去,游蛇科并不是一个单系群的自然类群,在分类时,一些没有明确特征的、无法完全分类的蛇类一般就会被归进该科;随着分类系统的发展,游蛇科逐渐演化为一个单系类群。2017年统计,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的分类标准中,游蛇科被划分为8个亚科,257个属,1902个种。2024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中,中国游蛇科共计有89种,如黑网乌梢蛇翠青蛇黑眉锦蛇等。

游蛇科动物通常体型细长,少部分蛇体粗短,全身长度大约在20厘米~3米;体色各异,部分种类体背还间有不同花纹;头部覆鳞片,正常具9枚,通身或中段覆背鳞。除南北极、少数岛屿外,该科蛇类广布全世界,主要分布于南亚、东南亚、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中美洲南美洲等地;其栖息环境多样,包括树栖、陆栖、半水栖。游蛇科蛇类的食性较杂,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包括各类脊椎动物,如蛙类、鼠类、小鱼、益鸟或者其他蛇类;部分物种也以蚯蚓、黄鳝等无脊椎动物为食。绝大多数为卵生,少部分为卵胎生。该科大部分种类无毒,少数具毒性;其毒蛇主要为后沟牙类和无沟牙类,某些后沟牙类为剧毒蛇,能咬人致死;部分物种具颈背腺,其毒素源于捕食蟾蜍、蜥蜴等动物的毒液。

游蛇科动物的药用价值历史悠久,其蛇肉、全体、蛇胆、蛇蜕均可入药,具有各种治疗功效,如2020版《中国药典》记载,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锦蛇、乌梢蛇等的蛇蜕可祛风、定惊、退翳、解毒。同时也是一种富含优质蛋白、多种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生物活性物质的营养食物。其蛇皮的花纹独特美丽,还可用于制革。因该科蛇类驯化后性情较温顺、对人攻击性较小,且较干净,对起居饮食的要求较为简单,也常被当作宠物蛇饲养,如玉米蛇黑白王蛇等。截至2024年,723个游蛇科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1.4%的物种为极危(CR)等级,3%为濒危(EN)。2021年,温泉蛇香格里拉温泉蛇四川温泉蛇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尖喙蛇黑网乌梢蛇三索锦蛇横斑锦蛇团花锦蛇被列为二级。

起源演化

根据文献记载,游蛇科蛇类的化石最早发现于第三纪渐新世(距今约3650万年~2330万年)。在中国山东省发现的硅藻中新蛇是游蛇科早期较为原始的一个属种,起源于第三纪中新世(距今约2330万年~530万年),其构造不特化,脊椎表现原始,如锥下突较短、锥体突不会向下弯曲成钩状,前后高度相近,无向下向后延伸的趋势,但尾部较长,无肩带、腰带、后肢残余。中国的第四纪(距今258万年)蛇类化石点较为罕见,其中,在安徽省繁昌人字洞发现了一件较完整的游蛇科蛇类骨架;陕西省洛南龙牙洞发现了几节起源于中更新世、水游蛇亚科蛇类的脊椎。

有假说认为,游蛇科物种分布范围广泛与板块构造相关。依据系统发育学分析,来自马达加斯加索科特拉岛的游蛇科分支可能是中生代时期海洋板块分离的结果,是非洲及亚洲大陆原始游蛇科物种的接纳地。

命名与分类

游蛇科的学名为Colubridae,该名称由德国生物学家奥佩尔(Oppel)在1811年确定。Colubriade有时也称为Colubrids,起源于拉丁文coluber,意为“蛇”。

过去,游蛇科并不是一个单系群的自然类群,其与一些姐妹类群,如眼镜蛇科(Elapidae)、穴蝰科(Atractaspidiae)关系密切。在分类时,一些没有明确特征的、无法完全分类的蛇类一般就会被归进该科,是一种所谓的“垃圾箱类群”。随着分类系统的发展,游蛇科逐渐演化为一个单系类群,但是对该科的亚科分类仍然存在争议。例如,1999年,圣保罗大学考古学家沙希亚(Hussam Zaher)将游蛇科系统划分为12个亚科;2017年统计,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的分类标准中,游蛇科被划分为8个亚科,257个属,1902个种。2024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中,中国游蛇科共计有89种。

形态特征

整体形态

不同种类的游蛇科动物体长各异。在游蛇科中,蛇体通常细长,其中,大型蛇种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最长可达2米左右,黑网乌梢蛇(Zaocys carinatus)是中国产蛇类中体型较大的物种之一,雄蛇最长可达3米。少部分种类的蛇体粗短,如山坭蛇(Trachischium monticola)体型较小,成蛇全长20厘米左右。该科种类多,体色多样,普通种类背部一般呈褐色或青灰色;也有颜色鲜艳的物种,如呈鲜绿色的翠青蛇(Cyclophiops major)。部分种类体背间有不同花纹,包括斑纹、环纹、网纹,如背部为黑白相间的环纹或细网纹的白环蛇(Lycodon aulicus)。尾巴长短各异,或长尾𫛭,或短尾,如体型粗圆的团花锦蛇(Elaphe davidi),尾相对较短。游蛇科半阴茎的形态特征也常被用于分类,其是一成对的、末端盲状的囊状结构,或分叉或不分叉。

头部

游蛇科蛇类头部覆鳞片,正常具9枚,除额鳞单枚外,其余8枚均对称排列;形状或椭圆形,或窄长平扁、扁宽等;瞳孔大部分圆形或直立椭圆形,部分眼大,呈卵圆形,如绿瘦蛇(Ahaetulla prasina)瞳孔呈一横缝。头部的上颌骨后端或着生沟牙,如后沟牙毒蛇类;或无沟牙,如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该蛇类后毒牙无管、无沟,是最后两枚上颌齿的变型,与上颌骨、横骨连接牢固,活动性较差。

鳞片

游蛇科动物通身或中段覆背鳞,有些鳞片中部显著起棱,称为鳞棱,如双带腹链蛇(Amphiesma parallela),其在1000倍显微镜下还能观察到纵行小棱,有分叉,似多鳞鱚状,多数与鳞棱平行;4000倍显微镜下观察到“U形”横纹。有些无鳞棱,如八莫过树蛇(Dendrelaphis subocularis)和中国小头蛇(Oligodon chinensis)。腹鳞较大,部分种类腹鳞两侧有黑点,如黑带腹链蛇(Amphiesma bitaeniatum)的腹鳞前后缀连成黑色链纹,其外侧及与腹鳞相接的第一行背鳞的下半部分呈粉红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除南北极、少数岛屿外,游蛇科广布全世界。其中,南亚、东南亚、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中美洲南美洲等地是主要分布区域,物种多样性显著。从中国地理位置来看,河南省游蛇科占蛇亚目的86.7%,大部分分布于桐柏大别山地丘陵地区,如红纹滞卵蛇(Elaphe rufodorsata)、虎斑颈槽蛇华游蛇(Sinonatrix percarinata)等。截至2024年,游蛇科的物种分布情况如下:

栖息环境

游蛇科蛇类栖息环境多样,大部分树栖,栖居于乔木或灌丛上,或陆栖生活。如林蛇(Boiga irregularis)身体纤细、灵活,主要营树栖生活,喜爱低地林地、沿海森林、热带雨林;大平原鼠蛇(Pantherophis emoryi)可在田野、山地草原、林地等地营陆栖生活,也可半树栖。部分游蛇科物种可半水栖,生活于水域附近,可入水游泳或水内捕食,如北方水蛇(Nerodia sipedon)主要在河流、溪流、沼泽、湖泊、池塘、沼泽和蓄水池等水生栖息地活动,常潜伏于水体中躲避捕食;营水栖生活的滇西蛇(Atretium 云南龙蜥)常活动在热带亚热带河谷,稻田、水塘、沼泽中或其附近。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游蛇科蛇类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囊括各类脊椎动物,如以四脚蛇及蛙为食的绿瘦蛇(Ahaetulla prasina),以蛙类、小鱼、鼠类为食的滇西蛇,以益鸟、鼠类、蛙为食的灰鼠蛇(Ptyas korros),也有捕食卵及其他蛇类的团花锦蛇;部分无脊椎动物,如地下穴居、以蚯蚓和昆虫为食的翠青蛇,以黄鳝泥鳅等为食的水游蛇水游蛇属 annularis)。

按食物类型多少划分,可分为单食性、寡食性、广食性。单食性游蛇科专一性较强,一般只以一种种类为食;寡食性则以一两类食物为主;广食性蛇类的食物范围较广,如以蛙、蟾蜍、蜥蜴、蛇、鼠、鱼、鸟等为食的赤链蛇(Lycodon rufozonatus)。

节律行为

游蛇科蛇类具有季节性的冬眠及活动期。一般而言,蛇类的活动季节在夏秋,摄食和繁殖多在此期间进行,冬眠季节为秋末冬初至次年春。不同地区冬眠期各不相同。在昆明市地区,一般蛇类的冬眠期在每年的11月底到翌年的3月底4月初,有时候在12月初仍能见到紫灰锦蛇(Oreocryptophis porphyraceus);而冬眠期结束后则为活动时期,一般6到8月为活动旺区。在芜湖市,红色锦蛇(Elaphe rufodorsata)入眠时间在10月中下旬到11月上旬,3月到4月苏醒,平均持续4个月,活动期约8个月。

根据昼夜活动节律的不同,也可分为昼行性和夜行性动物,如独居生活的大平原鼠蛇,白天藏匿于岩石、原木、木板、岩石裂缝和小型哺乳动物洞穴中,夜间觅食。北方水蛇在白天活动更为活跃,在温暖天气常常会出来晒太阳。

交流行为

游蛇科动物的交流沟通方式有多种,可通过化学信息素、触摸、嗅觉等方式来感知交流信息。如德凯斯氏蛇(Storeria dekayi)、北方猫眼蛇(Leptodeira septentrionalis)可利用分叉的舌头采集空气中的信息素,并传递到口腔中的雅克布逊器官进行嗅觉辨析。德凯斯氏蛇配种时可利用舌头触摸辨别雌雄性;依靠嗅觉捕捉猎物。黑颈束带蛇(Thamnophis cyrtopsis)能够通过内耳中的颚骨来检测声音及地面上的振动。大平原鼠蛇是独居动物,在交配季节才进行社群交流,通常通过一种复杂、有节奏的舞蹈来与伴侣交流。

攻击行为

由于游蛇科蛇类的舌骨已大大退化,利用吸力捕食的策略受到限制。对于一些水生游蛇科蛇类而言,它们在捕食鱼类时,通常以头部侧行的运动方式移动,也有研究报道一些束带蛇属(Thamnophis)蛇类能够在水下进行快速、前进的定向攻击,躯干向前盘旋成弓形波,并张开嘴巴利用尖牙刺穿猎物。天堂金花蛇(Chrysopelea paradisi)是一种无翼膜却能滑翔的蛇类,它可以展开肋骨,使身体在背腹轴线上变平,形成前后对称的几何形状和厚实的轮廓,从而将其圆形截面变成三角形,类似“滑翔伞”,对食物进行突袭。

防御行为

遭遇攻击时,游蛇科蛇类会表现出不同防御行为。如北方水蛇在面对捕食时能够躲避于水体下,还会释放出熏人的麝香味道或排便,以阻止捕食者。东部猪鼻蛇(猪鼻蛇属 platirhinos)在受到威胁时,通常会向前扑并试图咬向捕食者,反咬无果后会表现“假死”行为,以混淆视听。普通王蛇属(Lampropeltis getula)遭遇袭击时,通常边逃跑边释放麝香,作为警报通知所在区域的其他同类,其他亚种的王蛇由于蛇身具有带状条纹图案及颜色,可以掩盖逃离时的运动及身体轮廓。

毒性行为

大部分游蛇科蛇类为无毒,少数具有毒性。根据毒蛇的毒器,可分为管牙类、前沟牙类、后沟牙类和无沟牙类,而游蛇科毒蛇主要集中在后两类。其中,某些后沟牙类为剧毒蛇,如非洲树蛇(Dispholidus typus)具有很长的后毒牙,被它咬伤后会引起出血并致死;非洲藤蛇(Thelotornis kirtlandi capensis)也能咬人致死。无沟牙类有虎斑颈槽蛇,其毒腺是一种杜氏腺,位于上唇鳞内侧,无肌肉附着,排毒是依靠捕食时的上下颌移动来产生压力释毒。此外,某些游蛇科蛇类的颈背部还有颈背腺,里面的毒素来自于捕食的蟾蜍、蜥蜴等动物的毒液。

生长繁殖

交配繁殖

游蛇科蛇类繁殖期可分为交配、产卵或产仔、孵出幼蛇。交配期间,雄性蛇一般会先循着雌性蛇释放的信息素进行定位追踪,如雄性黑颈束带蛇在提前结束冬眠后,会通过信息素到达雌性蛇巢穴,交配时,雄性蛇会先与雌性蛇排成行或在其身上绕圈进行身体接触,当尾巴对齐时便尝试进行交配。雄性蛇的交接器为一对半阴茎,处于非功能状态时收缩于雄蛇尾基部腹侧皮下,交配时从泄殖腔外翻,只用其一侧半阴茎。

该科蛇类一般为卵生,其孵化的环境温度是一个重要影响因子。昆明游蛇科蛇类的繁殖期一般在5-9月,八线腹链蛇(Amphiesma octolineata)的产卵孵化多在5-6月,怀卵数为7-16枚。一些游蛇科,如赤链蛇、玉斑锦蛇(Euprepiophis mandarinus)、黑眉锦蛇灰鼠蛇乌梢蛇(Ptyas dhumnades),产卵高峰期一般在6月下旬到7月,窝卵数有5-20枚。渔游蛇属(Xenochrophis)产卵在5月下旬-6月下旬,27˚C下平均孵化期为48.9天,孵化产出的幼蛇即可爬动,十分钟内可完成第一次蜕皮。少部分为卵胎生,如水游蛇、颈棱蛇(Macropisthodon rudis)。

个体生长

不同游蛇科物种生长达到性成熟时体长各不相同,如雌性八线腹链蛇体长在450毫米以上(不包括尾长),雄蛇在400毫米以上;雄性大平原鼠蛇生长比雌性蛇快,通常在6~8岁时性成熟,体长在134厘米左右,雌性蛇则在8~10岁时达到性成熟,体长大约为125厘米,一般成熟后仍可继续生长。在生长过程中,游蛇科蛇类需要定期蜕去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即蜕皮,其一生可多次蜕皮,以推动继续生长,如玉米蛇(Pantherophis guttatus)在幼年期及成年后会经历多次蜕皮,其鳞片颜色和图纹会更加鲜艳明显。该科物种的寿命与生长环境、种类相关,如野外的林蛇寿命一般为10~15年;人工饲养的玉米蛇寿命最长为32年。

生态角色

除充当捕食者外,某些游蛇科动物也在生态系统中担任其他角色。如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大平原鼠蛇,会觅食破坏农民粮仓的啮齿动物,间接维护农民利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啮齿动物的种群管理;同时它们也是被捕食者,是狐狸、猫头鹰、浣熊和红尾鹰的食物来源。黑颈束带蛇也是某些寄生虫的宿主,如吸虫、线虫等。西部猪鼻蛇(猪鼻蛇属 nasicus)是少数能够对付蟾蜍毒液的物种之一,其肿大的肾上腺器官能够分泌足量的肾上腺素,来抵抗蟾蜍释放的洋地黄,在防治蟾蜍种群爆发这一点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工养殖

养殖管理

由于游蛇科蛇类的栖息环境多样,人工养殖时需要根据不同种类的特点来培育。例如,乌梢蛇养殖场应选择在干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点。棕黑锦蛇(Elaphe schrenckii)是较为容易饲养的大型蛇类之一,室温即可正常活动,能够适应较低温度及温度差。玉米蛇是一种成熟的宠物蛇,适宜的饲养温度为 24℃-32℃,相对湿度 75%-80%。

人工养殖时,需要根据不同物种的活动期来进行合适的喂养。乌梢蛇是一种无冬眠蛇类,需要全年饲养,饵料主要选用小泽陆蛙,但11月后小泽陆蛙进入冬眠期,饵料应顺应变化逐渐更换。玉米锦蛇幼年时多以小白鼠乳鼠喂食为主,成年后可喂养成体鼠。

病害防治

人工养殖的游蛇科蛇类常见疾病主要有肺炎寄生昆虫感染、肠胃炎等,这些病害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与卫生污染、环境变化有关,需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对症下药。当出现肺炎症状时,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用抗菌消炎药物治疗;平时应定期做好清洁与消毒工作,冬天还应调高蛇房温度,避免感冒。有时候卫生污染严重或喂食野生食物时,可能会导致寄生虫感染,使蛇消瘦、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缓慢等,此时可用伊维菌素等抗菌药治疗,用左旋咪唑等消杀蛇房。肠胃炎的发生主要与食物变质有关,平时养殖时应保持饲料的新鲜。

保护情况

物种现状

截至2024年,游蛇科中有723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60个物种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约占总物种的8.3%;287个物种种群数量稳定,约占总物种的39.6%;仅马来西亚棕蛇(Xenelaphis hexagonotus)、条背巨渴蛇(Dipsadoboa flavida)两个物种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余物种种群数量未知。

致危因素

游蛇科蛇类的致危因素包括栖息地丧失和退化、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

栖息地丧失和退化:由于住宅商业开发、农业开垦、过度开采等原因,导致蛇类栖息地面积、食物资源锐减,影响正常生活。如由于赖以生存的森林、灌木丛、草地等栖息地受到破坏,导致滑蛇(Coronella austriaca)物种数量下降。

外来物种入侵:引种不当一方面可能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另一方面也会对被捕食一方的生存造成威胁。如在与那国岛,引进的蓝孔雀会对当地的王锦蛇(Elaphe carinata)进行捕食。

环境污染:如在高加索地区,由于农药的使用、森林火灾、城市发展污染等因素,导致生活在此地的东四线锦蛇(Elaphe sauromates)生存受到威胁。

保护等级

截至2024年,723个游蛇科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10个物种被列为极危(CR)等级,占1.4%;22个物种被列为濒危(EN)等级,占3%;23个物种被列为易危(VU),占3.2%;21个物种被列为近危(NT),占2.9%;536个物种被列为无危,占74.1%;111个物种数据缺失,占15.4%。

2021年,部分游蛇科种类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温泉蛇(Thermophis baileyi)、香格里拉温泉蛇(Thermophis shangrila)、四川温泉蛇(Thermophis zhaoermii)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尖喙蛇(Rhynchophis boulengeri)、黑网乌梢蛇三索锦蛇(Coelognathus radiatus)、横斑锦蛇(Euprepiophis perlacea)、团花锦蛇(Elaphe davidi)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3年,有75个游蛇科物种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如绿瘦蛇王锦蛇黑眉锦蛇等。

2023年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有4个游蛇科物种被列在附录Ⅱ中,5个物种被列在附录Ⅲ中。

保护措施

为应对蛇类物种的多样性,很多国家政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出台各种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设立自然保护区等途径来保护游蛇科物种。

设立自然保护区、宣传教育:如位于河南省、湖北两省交界处的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囊括20种游蛇科蛇类,通过定期监测、宣传教育等活动来加强珍稀物种的保护。地处华南的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绝对优势的游蛇科物种数量,保护具有经济价值、研究价值的物种。在辛哈拉加森林保护区,对具棱狼齿蛇(链蛇属 carinatus)实行保护、宣传。

法律保护:如部分游蛇科种类被列入中原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723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02年,横斑锦蛇被列入四川省重点保护物种对象。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游蛇科蛇类的药用价值历史悠久,其蛇肉、全体、蛇胆、蛇蜕均可入药,具有各种治疗功效。乌梢蛇是常用的动物类中药,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乌梢蛇药材为其干燥体,以蛇肉入药,制成饮片或酒,具祛风、通络、止痉功效,常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偏瘫、抽搐肌肉痉挛等临床治疗,其血清还可解其他蛇毒。蛇胆具有行气化痰、祛风除湿、清肝明目、平肝熄风、清热解毒等功效,以灰鼠蛇、乌梢蛇蛇胆较为常见。虎斑颈槽蛇多全体入药,具有解毒止痛、祛风除湿功效,可治疗骨结核、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状。2020版《中国药典》记载,蛇蜕是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锦蛇、乌梢蛇等蜕下的干燥表皮膜,可祛风、定惊、退翳、解毒,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疔肿、皮肤瘙痒。

食用价值

蛇肉质地细滑、味香、鲜美,是一种富含优质蛋白、多种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生物活性物质的营养食物。游蛇科的部分物种也可制作成各种蛇膳,其保健及营养功能受人们喜爱。例如乌梢蛇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可达22.1%,与瘦牛肉相近;养殖的滑鼠蛇肉也含有各种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糖、矿物质(、铬、镁、铜、铁、锌),是理想的绿色安全食品。

制革价值

蛇皮的一大特点是细长、薄、轻,易制作加工,且不同物种具有独特的鳞状花纹、色素斑纹,可作为原料皮制成各类高档服装鞋面革、腰带革、手袋革、票夹革等。游蛇科中可制革的蛇类有:赤峰锦蛇(Elaphe anomala)、王锦蛇玉斑锦蛇黑眉锦蛇灰鼠蛇滑鼠蛇水游蛇等。

娱乐价值

游蛇科蛇类大部分无毒,一般家庭驯化下的宠物蛇较温和,对人攻击性较小,且较干净,对起居饮食的要求较为简单。玉米蛇是爬宠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包括白化病型、脱黄色型、脱红色型及无色型等培育种类,其性格温顺,颜色、花纹丰富多彩,观赏性较强,是新手养蛇的首选。翠青蛇是典型的树栖宠物蛇,需要饲养在具有一定高度、布置有横向树枝的饲养盒或玻璃展示缸里,但它对环境和湿度要求极高,且食谱狭窄,所以饲养比较难,一般作为观赏,而不可把玩。黑白王蛇(Lampropeltis californiae)是一种入门级爬宠,饲养方法及条件较简单,经人工驯化的品种有正常型、白化病型、粉红型、黑色型等。

代表物种

黑网乌梢蛇

在统计的游蛇科蛇类中,黑网乌梢蛇是中国产蛇类中体型较大的一个物种。2021年,该物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分类地位:游蛇科,乌梢蛇属(Zaocys)

形态特征:头部大小适中,与颈部区分明显。背部棕黄色,自颈起有一道黑色横纹,随鳞斜行至腹部;中段起具黑短纹相连形成的网状结构。覆背鳞,起棱显著;腹鳞宽大,无棱。雄蛇全长可达3米。

地理分布:中国分布于云南省南缘热带季雨林;国外分布于印度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

西藏温泉蛇

温泉蛇生存环境独特,种群数量十分稀少,是中国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种,也是中国分布在海拔(4350米)最高的蛇种。2021年,该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分类地位:游蛇科,温泉蛇属(Thermophis)

形态特征:头颈区分明显。头背灰绿色,头腹面浅黄色,躯干及尾背面橄榄绿色,有三行暗褐色块斑。背鳞鳞片中央颜色暗褐,两侧缘灰绿色,构成细纵纹;腹鳞黄绿色。

生活习性:西藏温泉蛇是一种昼行性蛇类,其常在温泉附近的石堆缝隙、小河、沼泽中活动,以高山蛙异齿裂腹鱼陕西高原鳅为食,常见活吞。

地理分布:仅分布于中国西藏高原,海拔在3960-4440米左右的温泉地区。

参考资料

Colubridae.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2024-05-19

Colubridae.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2024-06-03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4-05-20

202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4-06-22

Colubrid.New World Encyclopedia.2024-09-25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5-30

Boiga irregularis.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6-03

Pantherophis emoryi.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6-03

Nerodia sipedon.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6-03

..2024-05-19

..2024-05-19

..2024-06-03

..2024-06-21

..2024-05-19

..2024-05-19

..2024-06-27

Colubridae.Scientific Library.2024-06-17

..2024-05-19

..2024-06-21

..2024-05-19

..2024-05-19

Colubridae.gbif.2024-06-20

Leptodeira septentrionalis.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6-27

Storeria dekayi.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6-27

Thamnophis cyrtopsis.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6-26

Heterodon platirhinos.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6-03

Lampropeltis getula.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6-03

..2024-06-03

..2024-05-19

Pantherophis guttatus.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6-23

Heterodon nasicus.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6-27

..2024-06-03

..2024-06-03

Xenelaphis hexagonotus.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2024-06-03

Dipsadoboa flavida.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2024-06-03

Coronella austriaca.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2024-05-19

Elaphe sauromates.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2024-06-04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4-06-21

..2024-06-03

Lycodon carinat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2024-06-04

Euprepiophis perlacea.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2024-05-19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