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玉斑锦蛇

玉斑锦蛇

玉斑锦蛇(学名:Euprepiophis mandarinus),别名为玉带蛇,是游蛇科玉斑蛇属的一种蛇类。玉斑锦蛇分布于缅甸北部、老挝越南印度、中国。该物种主要栖息在热带和温带的森林、以及草原和灌木丛中,曾在部分地区观察到该物种生活在1400-1500米左右的喀斯特地貌山区中。

玉斑锦蛇为一种中大型的无毒蛇,体全长为1米左右。其在野外生活时的典型特征为体背灰色或紫灰色,中央具一行镶黄边及黄色中心的黑色菱形大斑块。以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还有蛇类、蜥蜴等为食。在6-7月产卵,卵数5-16枚,呈长椭圆形或长圆柱形。

玉斑锦蛇以鼠类为食的特性使其对农林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其干燥体或蜕下的皮可作中药材入药,具有一定药用价值。

玉斑锦蛇已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成功繁殖,自然环境中相对罕见,多存在于自然保护区中。中国曾在2009年调查该物种在境内存在的数量约为310万条。2011年,玉斑锦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2015年,其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收录,等级为易危(VU)。2023年,其还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起源演化

玉斑锦蛇属于玉斑蛇属的一种蛇类,学术界对于世界蛇类的大规模系统发育研究也支持这种分类关系。而对玉斑锦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该物种的祖先起源于始新世晚期的亚洲热带地区,随后在渐新世早期逐渐向西部和东部地区扩散。

命名与分类

1842年,学者康托尔(Cantor)最早科学描述了玉斑锦蛇,起初其被划分到游蛇属(Coluber),被命名为“Coluber mandarinus”。此后的一个多世纪,该物种的科学分类出现了多次变动,如在1925年,美国动物学家史丹吉利(Stejneger)曾将其划分到锦蛇属(Elaphe);1930年,日本学者高桥(Takahashi)又将其学名修订为“Elaphe takasago”;1933年,其一度被划分到小头蛇属(Holarchus,此属学名已被订正为“Oligodon”)下。21世纪以后,玉斑锦蛇的学名在全球多数分类体系中逐渐得到统一,包括在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中,其均被划分到玉斑蛇属下,学名被修订为“Euprepiophis mandarinus”。

形态特征

玉斑锦蛇为中大型的无毒蛇,体全长为1米左右。幼体与成体色斑大致相同。

被鳞

鼻间鳞长方形,宽大于长。前额鳞宽大于长,其间沟长度大于鼻间鳞沟长度。额鳞六边形,长略大于宽,其长等于额鳞前缘至吻端的距离。顶鳞大于额鳞,是头部最大的鳞片。颊鳞1,眶前鳞1,眶后鳞2,前鳞2(1),后颞鳞2,上唇鳞7枚,个别是8枚,2(3)-2-3式。下唇鳞9枚,个别8枚。背鳞23,背鳞平滑无棱。腹鳞205~226枚,肛鳞2枚,尾下鳞双行,34-72对。

头部

玉斑锦蛇头小、呈椭圆形,头颈区分不明显;眼睛中等大小;虹膜是深棕色到黑色,瞳孔是圆形的,黑色,和眼睛的其他部分不太明显。唇是白色的,舌头是肉色的,叉子尖是灰色的。头背黄色,具明显3条黑色斑纹,第一条横跨鼻间鳞经鼻孔及上唇止于下唇。第二条略呈弧形,横跨两眼之间,在眼下方分为两支达口缘。第三条呈“Λ”形,尖端在额鳞处,向后斜向头后两侧。

体躯部

上半身和尾部为紫灰色甚至略带红色,腹面灰白色,有一系列明显的、黄色边缘的、黄色中心的黑色鞍状物,彼此间隔1-2鳞片的长度。中国华北地区所产个体斑块较窄而紧密,体底色以藕荷色为主。

生殖器

雄性玉斑锦蛇半阴茎不分叉,基部光滑无刺,中部刺稀少而大,顶部呈蜂窝状。与其他一些蛇类不同,玉斑锦蛇在性方面不是二型的——雄性和雌性看起来是一样的。不同个体的体型差异很大。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玉斑锦蛇主要分布于缅甸北部、老挝越南印度、中国;中原地区范围内,其在东北(辽宁省)、华北地区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等地)、华东(江苏省上海市等地)、华中地区河南省等地)、西北(甘肃省陕西省)、西南(四川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华南(广东省、台湾省等地)地区均有分布。

栖息环境

世界范围内,玉斑锦蛇主要生活于热带和温带森林,它也可以栖息在草原和灌木丛中,海拔范围200~1600米都有记录。在越南发现于1400-1500米左右的北部喀斯特地貌山区。在中国玉斑锦蛇主要生活于山区和丘陵地带,也常发现于山区居民点附近,水沟边或山上草丛中。

生活习性

玉斑锦蛇是一种地栖型的蛇类,具有半穴居的生活习性,偏好于在枯枝落叶层、疏松土层下活动。在野外生活时,其常穿行于草丛落叶下,很少暴露于开阔环境,性情胆怯。受到惊吓或者粗暴对待后,往往会表现为焦躁不安、四处乱窜,还会排出难闻的黏性分泌物,一旦长期处于此状态下会暴毙而亡。

玉斑锦蛇没有毒性,其是一种日间活动的物种,在黎明和黄昏活动觅食。主要以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还有蛇类、蜥蜴等为食,也可以攀爬到树上去捕食幼鸟和鸟卵。秋冬季时,由于自然环境温度的降低,玉斑锦蛇的冬眠也会自然而然地开始进行。

生长繁殖

繁殖产卵

玉斑锦蛇是一种卵生蛇类,繁殖期在每年5至8月。在4-5月,玉斑锦蛇雄性发情表现为爬出栖息巢域开始活动,频繁拱洞后又钻入巢域中,这样类似的行为表明是正常的发情表现。其多成对或成群繁殖,低温期(8-12°C)需3个月才能繁殖。所产卵呈乳白色,长椭圆形或长圆柱形,卵的长径约为20-41毫米,短径约为13-17毫米,卵产出后成堆,2个或3个或更多个粘连在一起。27℃左右孵育45-65天。

蜕皮发育

幼蛇在发育至25-40厘米左右时,需要时间自行进食。由于其爬行纲特有的皮下结构的周期性变化会引起蜕皮,更换外表层的表皮,因此蜕皮过程被视为生命力的更新。蜕皮时,其蛇蜕形态呈现出头部背侧出现2、3条黑色的横宽带,体背侧上一些列光亮的马鞍状或成对的斑点,部分个体腹侧会变暗。

人工养殖

玉斑锦蛇喜欢栖息在一些低矮的丛林中,在建造养殖场时需要种植一些低矮的树木或盆景供它攀爬或躲藏,来满足它的环境需要。其适应性强,在蛇箱中即可以饲养,要及时清理和更换水源。喂食时,食物多以蜥蜴和鼠类为主,尤其是幼鼠最佳。投喂时,要尽量多投喂几只幼鼠。

其适应的生存温度为18-32℃,在夏季要及时降温通风,在生长中需要湿度较高的环境,建议在大型养殖场中可以挖一条水沟,小型饲养箱中则放置盛水的容器。玉斑锦蛇和其他蛇类一样有冬眠的习惯,应该在冬眠前让其获得充足的能量,以保持温度的恒定。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其多在6-7月产卵,卵数约为5-16枚,每枚卵重约为3-4.4克。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玉斑锦蛇是一个相对罕见的物种。据估计,2009年国家林业局调查的数量为310万条,该物种在过去十年中减少了30%。

保护级别

2011年,玉斑锦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

2015年,玉斑锦蛇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等级为易危(VU)。

2023年,玉斑锦蛇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23年,玉斑锦蛇被列入《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致危因素

玉斑锦蛇面临的威胁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和栖息地的破坏。由于其被作为宠物很受欢迎,会因为大量的贸易造成种群的减少。此外和中国和东南亚的大多数大型蛇一样,它也被人类当作食物捕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玉斑锦蛇的栖息地造成破坏,使得生活在该地区的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保护措施

玉斑锦蛇已经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实现成功繁殖,其许多野外栖息地也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玉斑锦蛇的干燥体或蜕下的皮可入药,其功效具体为干燥体可祛风,解毒,杀虫脒,明目。蛇蜕可祛风定惊,解毒退,消肿止痒;用治小儿惊风、惊痫抽搐、痉挛、角膜翳障、喉痹、口疮、银肿、恶疮、烫伤、疗肿、皮肤风疹瘙痒。

生态价值

玉斑锦蛇以鼠类为食,对农林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其在生态系统中,既是维系森林生态的重要一环,又是一种可繁殖更新的、具药用和食用价值的生物资源。

物种对比

在玉斑蛇属蛇类中,玉斑锦蛇和横斑锦蛇(Euprepiophis perlaceus)的形态较为相似,详细对比如下:

参考资料

Euprepiophis mandarinus.COL.2024-01-08

Euprepiophis mandarinus.IUCN.2024-01-08

有重要生态价值、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4-01-08

关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网站.2024-02-02

Euprepiophis mandarinus.ITIS.2024-11-21

..2024-02-02

玉斑锦蛇.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2024-02-02

..2024-02-02

Euprepiophis mandarinus.Reptile-care.2024-02-02

..2024-02-02

湖南省林业局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调整《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通知湘林护〔2023〕9号.湖南省林业局.2024-01-27

木林子保护区爬行类动物种群数量及保护与利用.湖北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网站.2024-02-02

横斑锦蛇.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