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英文: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支出总额的比重。它是以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Engel Ernst)的名字命名的。其计算公式是: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的总额/总支出的金额。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在研究“萨克森王国的生产与消费关系”时发现:在家庭人口构成相同的情况下,食品消费份额与收入或消费水平成反向相关关系,即收入或总消费支出越高,食品消费份额越低,反之亦然。这个规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食品消费份额即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常作为居民生活水平的衡量指标。
恩格尔系数对于经济研究有重要价值。可以用来判定家庭的富裕程度、分析不同消费者的消费情况以及判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
历史沿革
提出
19世纪中期,时任普鲁士王国统计局局长的恩斯特·恩格尔在研究英、法、德和比利时等国工人阶级不同阶层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时,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原理,该原理由此被命名为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即把食品支出金额在生活消费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数值称作恩格尔系数。
发展
1957年英国经济学家霍塔克(Houthakker)用大量的文章和30个国家约40个家庭的调查数据,建立了家庭在食物、衣服、住房和杂项方面的收入弹性。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家庭收入或支出不是家庭支出中食品份额的唯一决定因素,霍塔克在回归中控制了家庭规模,并指出他的结果可能受到其他未被控制的因素的影响,如相对价格。通过调查他发现弹性是相似的,但并不相等。霍塔克的所有调查都证实了恩格尔定律。
经济学家奥珊斯基(Orshansky)和钱纳里(H.Chenery)分别从家庭微观层面和国家宏观层面验证了恩格尔系数和恩格尔定律的普适性。20世纪60年代,奥珊斯基在研究美国家庭消费结构的恩斯特·恩格尔曲线时,发现在恩格尔系数0.3的位置上有一个转折点,在该转折点以上的家庭,就是贫困家庭。在奥珊斯基之后,恩格尔系数被广泛地应用于测量一个家庭的贫困或富裕程度,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忽略社会调查中人们对实际收入的瞒报和虚报行为。1986年,钱纳里对101个国家的统计资料所作的统计回归分析表明,恩格尔系数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提高而下降,二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82。在钱纳里之后恩格尔系数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
2022年,理查德·安克尔(Richard ANKER)调查并分析了46个国家或地区的家庭收入和支出数据,得出结论:恩格尔定律仍然适用于各国以及各国内部的家庭,但由于粮食份额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还不够强,无法确定人均收入相近国家的粮食份额必然符合恩格尔定律。此外,对于人均收入特别高的国家,粮食份额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较弱。因此,尽管恩格尔定律仍然适用,但它仅足以预测食物份额的差异。
修正
1948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在《经济学》一书中,在叙述家庭预算开支的形式时,对恩格尔定律作了深入的论证,把储蓄对消费的影响引入了恩格尔系数中来,提出了与恩氏恩格尔系数计算公式不同的萨氏恩格尔系数,其计算公式为:萨氏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支出。美国经济学家D·格林沃德在他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中指出:恩格尔定律是指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在食物上的开支比例越小。格林沃德把恩格尔系数定义为食物开支占收入的份额,即食物开支与收入的比率。
定义
含义分析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一个家庭对其收入的使用是按其必然的先后顺序排列的:第一是生存需要,第二是发展需要,第三是享受需要。生存需要中最基本的是食品需要。只有满足了生存需要还有剩余时,家庭才会考虑其成员的发展和享受的需要。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占收入或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这种下降过程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总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用于食物支出的所占金额越多;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用于食物支出所占的金额越少,二者成正比。反过来,当食物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总支出金额与恩格尔系数成反比。因此,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较高,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低,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穷。反之,恩格尔系数较低,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高,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富裕。
表达式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列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其计算公式是: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的总额/总支出的金额。
相关定理
恩格尔定律
恩斯特·恩格尔定律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就越小。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定量关系和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生产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
或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
注意: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对于家庭食物支出增加的影响。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曲线是一个基于恩格尔定律的概念。下图描述了某种产品的支出如何按百分比或绝对美元金额波动。曲线的形式由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及其所代表的商品类型等特征决定。沿着曲线移动的前提是所有这些变量保持不变,除了收入,收入被修改了。当人口参数发生变化时,曲线也应移动。较大的家庭将消费更多的食物,消费支出在生命周期中发生变化,即使收入和其他人口特征保持不变。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在一生中攀升然后下降,形成倒抛物线,表明食物和总支出都在中年达到顶峰。这些曲线显示了需求收入弹性为正的正常项目的上升斜率,收入水平为x轴,支出为y轴。收入弹性为负的劣质产品的曲线具有负斜率。曲线向下凹陷,在食物的情况下,斜率为正但递减。根据恩斯特·恩格尔的说法,食物是一种典型的商品,但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庭预算中用于食品的比例会减少,从而使食物成为一种需求。因此,我们可以说它是描绘给定价格下某种商品的收入和消费之间关系的图表。有需求单位收入弹性的商品曲线穿过图中的原点,收入在横轴上,消费在垂直轴上。低于单位收入弹性的需求曲线更平坦,而超过单位收入弹性的奢侈品曲线更陡峭。
划分标准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为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制定了以下划分标准:
影响因素
经济
经济发展对恩格尔系数的影响
经济发展可以拉动就业,就业会带动居民收入的增加。就业人口的增加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有资料显示,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一百万左右个就业岗位。如果一国失业率下降,就会使平均家庭收入增加。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的食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食品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只有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其他方面转移。所以,经济发展导致恩格尔系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收入增长导致消费结构的变化。
食品消费的支出是缺乏弹性的,虽然食品消费支出的绝对量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有所增长,但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将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下降。因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恩格尔系数会不断下降。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收入的增加,居民的储蓄也会不断增加。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储蓄倾向呈递增的趋势。居民收入中总有一部分以银行存款、证券或不动产等各种形式储蓄起来,这是一种潜在的购买力,主要是准备用来购买耐用品而不是用于食品支出的。这些都随时可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因此,这也能说明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会不断下降。
收入差距对恩格尔系数的影响
在不同收入群体中,高收入人群在基本满足食品需求的情况下,消费重心将转移到其他消费需求上,对于食品的消费比例会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而不断下降;而低收入人群对于食品的消费属于一种刚性需求,并将保持稳定,不会产生较大的浮动。
另外,虽然一定数量的食物消费量直接决定了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当食物消费量较少时,恩格尔系数就小;当食物消费量增多时,恩格尔系数就提高,这是恩格尔系数揭示的规律。但当食物消费量不变,只是食物消费量中不同质量与不同种类的食品构成发生变化时,同样会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如当食品支出中高级食品比重增大时会提高恩格尔系数,高级食品比重增大很可能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标志,因此不能因恩格尔系数下降就简单认为是生活水平下降了。
随着收入的增长,虽然消费水平会提高,但其消费率将下降,而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会导致越来越低的平均消费率。另外,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消费结构不同,这就导致了恩格尔系数计算公式中在分子不变或者小幅度增长的同时,分母相对较大幅度地增长。这必将形成食品消费支出的增长跟不上总支出的增长状况,从而导致食品的消费支出相对于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即恩格尔系数的总体下降趋势。简言之,收入差距的扩大会使得恩格尔系数的降低,主要原因是高收入群体的稀释作用。
物价变动对恩格尔系数的影响
消费品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是不同消费品价格变动的平均反映,由于不同时期不同消费品价格变动方向与变动幅度不同,因此,也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如在其他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只要住宅(或其他某种非食品消费品)价格提高,就会使恩格尔系数降低;只要某种非食品消费品价格降低,就会提高恩格尔系数。再比如当各种消费品价格均按同方向和同比例增长时,由于每种消费品占总消费品的比重不同,因此,各种消费品价格变动对恩格尔系数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致使恩格尔系数发生变化。
消费品价格增长幅度与居民收入增长幅度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从整个价格水平来看,当消费品价格增长指数小于或等于居民收入增长指数时,这种价格变化对恩格尔系数不会有明显影响。当消费品价格增长指数大于居民收入增长指数时,说明消费者的货币收入虽然上升了,实际收入却降低了,在消费量不变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也会上升。
政治
一个地区的政治政策往往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体现在消费支出水平和消费结构方面,进而影响恩格尔系数。在中国,保障性住房解决了居民的住房问题,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购房负担,释放消费力,将当期储蓄用于住房消费等其他方面消费支出,进而降低了恩格尔系数。日本的粮食进口限制(高关税)导致的粮食支出增加,进而导致恩格尔系数较高。
社会
消费者的需求,一部分依赖于个人的货币支付能力,一部分依赖于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政策不同,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如在中国社会福利政策下,城市居民在住房、医疗费用等方面的支出少,低于西方国家,也就使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比如医疗保障体系方面,美国政府没有提供面向全民的社会医保,美国的医保以商业保险为主。美国有15%左右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且人均医疗开支高居世界首位。
研究意义
衡量国家间贫富状况和生活水平
在经济增长的条件下,衣着和住宅等其他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递减的。高收入家庭花在奢侈品和劳务上的费用,则随着收入的增长而不断地增加。在较富裕的国家,消费者支出的相当大一部分,是用在那些对物质福利并非必需的物品和劳务上,也就是说,消费者有一定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存在着随意消费的倾向。
世界
根据联合国恩格尔系数划分标准,在20世纪90年代,只有美国的恩格尔系数低于20%,达到了16%,因此被认为是现代社会中最富裕的国家。而欧洲、和加拿大的恩格尔系数通常在20%至30%之间,被视为富裕状态。东欧国家的恩格尔系数一般在30%-40%之间,处于相对富裕的水平。
中国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为67.7%,平均超过了60%,属于标准划定的贫穷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质量不断改善,导致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降低。到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已下降至35.7%,农村居民下降至41.1%,平均在30%多一些,只是达到了联合国规定的相对富裕的标准。而2013年已降至30.1%,到2019年更进一步降至27.6%。同样,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也在这段时间内不断减少,1978年为67.7%,2013年降至34.1%,再到2019年则进一步下降至30.0%。但是,中国尚未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与欧美相比,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富裕程度仍较低。
分析不同消费者的消费情况
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的消费者的消费情况会有所差异,恩格尔系数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些不同。比如中原地区的南北方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北方居民在冬天取暖上的支出相较南方要多,反映到恩格尔系数上也会有所不同。此外高收入阶层花在奢侈品和劳务上的金额,相对或绝对地要比低收入阶层多。比如在英国工业化时期,满足吃、穿、住基本生活需要的支出,在社会各阶层中占有不同的比例。穷人将收入的大部分用于食物支出,英国的恩格尔系数在20世纪初仍保持在50%以上。富人则能够把自己收入中较大的部分用于个人服务、奢侈品、教育、娱乐、旅游和其他形式的阔绰消费。
制定政策的依据
政府机关很多工作计划的依据就是本地的恩格尔系数。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方法之一就是恩格尔系数法,具体方法是:按营养学知识确定一个最低饮食标准及其相应的饮食费用,然后用它除以恩格尔系数的绝对贫困值(60%),其商就是贫困线标准。而日本恩格尔系数在发达国家中较高的原因之一就是粮食进口限制(高关税)所导致的粮食支出增加。
发展现状和趋势
中国
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11元,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16元,恩格尔系数为67.7%。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9%,这是历史上中国恩格尔系数首次跌破30%,由“3字头”时代迈入“2字头”时代。2018年,中国恩格尔系数降至28.4%。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居民消费有所收缩,随着疫情防控态势明显好转,中国居民消费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恢复增长,恩格尔系数重回下降路径,2021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较2020年下降0.4个百分点。
1978年以来,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从1978年的63.9%下降到了2021年的29.8%。一直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一直高于城镇居民,但这个差距在不断的缩小。1978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相差10个百分点,2021年已经缩小到4个百分点。2023年,初步核算22年恩格尔系数为30.5%,其中城镇为29.5%,农村为33.0%。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恩格尔系数为29.8%,较2022年的30.5%下降0.7个百分点,与2021年持平。
国际
由于疫情长期蔓延,韩国近年来恩格尔系数持续上升,2021年的恩格尔系数为12.86%,较2020年(12.85%)上升0.01个百分点,创自2000年(13.29%)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样受疫情影响,日本2020年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导致外出人数减少,食品支出比重提高,恩格尔系数高达28.1%。此外,近年来日本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截至2023年,日本恩格尔系数超过26%,达到40年来的最高水平。2018年美国恩格尔系数为8.7%。但疫情以来,美国消费结构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改变,食品支出增加,2023年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预测未来美国食品价格将继续上涨,将会对恩格尔系数产生影响。
注意事项
恩格尔系数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同一地域居民生活水平的历史趋势,但在比较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时需要谨慎使用,特别是考虑到地区间的差异性和其他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居民生活习惯不同,导致基本生活消费包含内容相差很大。这样的差异干扰了收入对恩格尔系数的影响,可能会造成对地区之间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判断失衡。如2019年,的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3%,而的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6.5%,都已达到联合国20%~30%的富足标准。然而,恩格尔定律不能直接说明广东人比山东人更富裕,因为广东省是一个餐饮文化非常发达的地区,人们有吃宵夜的习惯,因此在食品上的消费较高。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月收入一万元,花五千元在吃上,而另一个人月收入五千元,花两千元在吃上,根据恩格尔系数的衡量标准,前者并不比后者更穷。
参考资料
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国家统计局.2023-07-21
Engel's Law, Curve, and Coefficient Explained.Investopedia.2023-08-21
恩格尔定律与恩格尔系数.国家统计局.2023-11-29
Engel’s Law.WSO .2023-08-21
透视美国医保体系①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美国医疗系统.澎湃新闻.2024-01-06
恩格尔系数再创新低 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人民网.2024-01-02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变化的新特征与新趋势 .人民网.2024-01-02
中国历年恩格尔系数(1978年-2021年).国家统计局.2024-0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今日头条.2024-01-21
29.8%!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再次降至30%以下.今日头条.2024-01-17
韩国2021年恩格尔系数逼近13%创21年之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24-01-03
外媒:日本家庭恩格尔系数创近40年新高.中新经纬.2024-01-03
40个指标透析数据里的中美差距:真的巨大!我们该从何处提升?.财经杂志.2024-01-06
美国宏观经济手册:消费篇.Wind、国海证券研究所.2024-01-06
Food Price Outlook.The USDA,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2024-01-06
Changes in Consumer Price Indexes, 2021 through 2024.The USDA,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202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