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调剧
彩调剧又叫调子、彩调、彩灯、哪嗨等,是桂北地区的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
关于彩调剧的起源,有一种观点认为是源自清康熙帝元年湖南花鼓戏的演变,另一种典型观点认为是在汉族民间歌舞形式基础上演变而成的花灯采茶系列的民间小戏。之后随着清初花鼓戏的兴起,一些湖南省的花鼓艺人迁移到广西谋生,经过康、乾、同、光等百多年的孕育演变,彩调经历了“对调子”(一丑一旦)时期、“三小戏”(小生、小丑、小旦)阶段和“江湖调”时期(多角色的市井生活小戏)三个发展阶段。彩调剧表演采用桂柳方言,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的载歌载舞为主要表现形式。其唱腔属于联曲体,分为板、腔、调三大类。音乐伴奏分为左、右场,左场使用弦乐,右场为击乐。彩调剧涉及劳动、爱情、家庭生活等主题,口传和手抄本在民间广泛传承。深植于乡村民众之间,与当地民间俚曲小调紧密结合,彩调剧表演风格以内容谐趣、形式活泼而著称。代表作品包括《刘三姐》《三朵小红花》《五子图》《龙女与汉鹏》和《王三打鸟》。代表人物有傅锦华、覃明德、周瑾、杨步云、张玉姣等人。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彩调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八桂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彩调剧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以民间小调、方言俗语、风俗习惯等为基础,发展成为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小戏,不仅包含了当地的风俗习惯,而且紧密关联着当地人的物质活动,对当地人的思想、道德和审美意识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名称由来
彩调的名称各地不一,桂林市、柳州市、河池等地称“调子戏”“采茶”“哪嗬嗨”;左、右江地区的宁明县、百色市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戏”;平乐县、荔浦市等地叫“山花灯”“彩灯”“采茶戏”。但以称“调子戏”“采茶戏”最为普遍。在1952年参加中南区第一届戏曲会演后,被列为全国各剧种之一,定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调子戏。1955年,彩调剧第一次上北京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对报剧种一事众说不一,有人建议报 “采茶”,有人仍坚持报“调子戏”。担任广西文艺代表团团长的著名艺术教育家满谦子经过深思熟虑,征求大家的意见后确定为彩调剧。代表团到北京后,中国戏剧家协会在为广西的壮剧《宝萌芦》举行座谈会时,与会的专家学者谈及广西“彩调”的定名表示赞同。于是,在演出《龙女与汉鹏》和《王三打鸟》时,正式沿用“彩调”这个剧种名称。
历史沿革
起源
关于彩调剧的起源,一种观点认为其源自湖南花鼓戏的演变。在康熙帝元年,随着清初花鼓艺术的兴盛,湖南省一些花鼓艺人为了谋生而移民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经过康、乾、同、光等百多年的演变和衍化,逐渐形成了彩调剧。另一种典型观点认为,彩调剧类似于四川的唱花灯、湖南的花鼓戏以及江西省的采茶戏,属于在汉族民间歌舞形式基础上演变而成的花灯采茶系列的民间小戏。这些民间小戏分布于不同地域,呈现出各自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柳州市作为桂中地区,彩调剧深受湘楚文化的影响,其文化生态融合了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在宜州区挖掘整理的一些剧目,如《阿三戏公》,语言中夹杂着壮族口音。而在广西桂北地区,如河池、百色市等地,有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彩调剧则融合了当地歌圩和壮剧的特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玉林市、梧州市、北海、钦州市、防城区等桂东南地区,由于地缘相邻广东省和江西省,彩调剧还受到了粤剧和赣南采茶剧的影响。
发展
彩调剧的逐步形成是从民间歌舞和说唱进而演变为“对子调”。这一形式表现为一对男女进行对舞,男子手持花扇,女子挥动方巾,以展示彼此相爱的喜悦心情。演唱内容主要涵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爱情的歌颂,所用曲调多取自民俗音乐、山歌和小调。在爱新觉罗·旻宁和光绪年间,调子由北向南传播,形成了以桂林市、柳州市、宜州区为中心的主要传播区域,并持续向南方扩散。受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和桂剧的影响,调子逐渐从小丑和小旦的“二小戏”发展成为涉及小生、小丑、小旦等角色的“三小戏”(即“三十六出江湖调”)。在桂北农村,出现了由7人、8人或9人组成的“过山班”,要求艺人具备多才多艺的表演能力,以便在各地村寨间巡回演出,积累了《双看相》《双打店》《瞎子算命》《王三打鸟》《三看亲》等36个“三小戏”,当地称之为“江湖调”。
在这一时期,彩调剧音乐初步形成独特的腔、板、调三大类,已经有了“九腔十八调”的说法。与此同时,在化妆、表演和行当等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到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著名的草头为圩调班打破了“女子不唱调”的传统,迎来了第一批彩调剧的女性旦角。辛亥革命前后,彩调剧从农村地坪走向城镇戏台,“过山班”逐渐发展成为半职业性质的同乐堂、萃乐堂和群乐园等团体,规模达到了二、三十人。但原有的36个“江湖调”已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艺人们开始根据小说和民间故事编演一些更大规模的“大调子”戏,如《二女争夫》《一抓抓磨豆腐》《打烂瓢》《恶媳变牛》等。同时,为了谋生计,艺人们也创作了一些“对台戏”,比如甲班演《娘送女》,乙班编演《女送娘》,乙班演《三看亲》,甲班编演《四女相亲》等。这种对台竞演不仅丰富了彩调的剧目,也推动了彩调音乐和表演艺术的发展。在辛亥革命前后,一批名艺人崭露头角,如桂林市的“四大状元”:冷贵甫、朱五八、罗少廷、秦老四;宜山的“四大名旦”:吴老年、潘老扭、梁如山、“剃头佬”;宁明的“鬼脸王”周代纲;融安、三江的“调子王”李大树、陈松山等。
衰落
民国初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掀起了一股赌博热潮,而这使得赌戏在当时泛滥成灾。根据《全县县志》的记载:在背防城经费的压力下,各处路上都进行强制征收,县城和各市场无一不涌现戏剧演出和赌博的场面。其他各县,如兴安县、平乐县、荔浦市、鹿寨县、八步区以及大小圩镇,也纷纷挂牌开设赌场。由此,桂林市成为广西政治、经济、文化和赌博的中心,城区的南门、北门、水东门、定桂门处,赌场星罗棋布。面对生计压力,一些彩调剧艺人不得已前往赌场演唱“赌灯”和“赌调”以维持生计。1927年,随着平乐县发布禁演彩调剧的布告,桂林县(今柱林市)、龙州县、三江伺旅自治县等地也相继颁布了禁演彩调剧的布告或法令,此外艺人们饱受摧残,导致彩调剧艺术濒临衰亡。
新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彩调剧艺术得以新生,桂林桂华调子团、柳州农民调子团等专业剧团相继成立,城乡遍布着业余调子剧团。1955年春,广西文艺干部学校设立了彩调训练班,培养了一批杰出的青年演员,如傅锦华、唐继、王玉珍、罗亮、杨爱民等。同年,参加北京群众音乐舞蹈观摩演出时,统一定名为“彩调剧”。1956年,广西彩调剧团正式成立。
除了整理改编传统彩调剧目,各专业或业余戏曲创作者还涌现出现代戏的创作高潮,分为三个时期。首个高潮发生在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初期,涌现了一批反映当时土改运动的“土改戏”如《翻身报仇》《光明之路》等。其次,出现了一批新创作,包括《刘三姐》《入社》《学文化》《丰收乐》《八宝山》等,其中以1958年创作的《刘三姐》影响最大。第二个高潮发生在1964年前后,涌现了《椰林风暴》《抓壮丁》《办嫁妆》等剧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彩调进入了现代戏创作的第三个高潮。这一时期的剧目涉及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基本问题,深刻反映了时代变革带来的影响,展示了人们在转型和变革中的复杂情绪。包括对文革十年动乱的反思,如《八姆正传》《买三机》等;反映地域风情的剧目《雅丽与勇腊》《苗山妹子》等;以讲述农村清官故事或反腐败为主题的剧目《梦里听竹》《青山魂》等;反映改革开放带来的冲击的剧目《豆花店》《女性交响曲》等;对致富路上各种现象的批判的剧目《水鱼的奇遇》《妈妈》等;以计划生育为题材的剧目《改背带》《费心》等。
20世纪70年代末,现代戏《喜事》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赢得了优秀剧本奖,使彩调剧在表现当代农村题材方面有了重大突破。90年代的彩调剧代表剧目《哪嗬咿嗬嗨》连续参加了中国戏剧节和现代戏曲观摩演出。彩调剧以其奇特的艺术风采成为戏剧百花园中俏丽的“山茶”。
现状
21世纪以后,彩调剧艺术面临着“有观众无市场”的困境,原因是生存、发展社会基础的变化、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尽管在广西及其周边,尤其是桂北地区,彩调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不意味着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广西彩调剧团闭长龙杰锋表示,为了生存和发展,剧团内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同时也在外部不断努力探索市场化道路,但情况并未有所改观。
2003年9月,宜州区成功举办了首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彩调艺术节。2010年,柳州市举办了第二届广西彩调艺术节,创排彩调歌舞剧《红瑶梦》及四个彩调小戏参加第二届广西彩调艺术节评选演出,《红瑶梦》剧组获得了市政府的特别嘉奖。次年9月24日,广西彩调保护传承展示基地在宜州成立。2012年10月11日,广西彩调艺术节在永福县举行,共有19个专业戏、29个业余戏以及48个剧目参加。为适应时代潮流,相关部门从“新编剧本、创新剧日”方面对彩调剧进行开发式保护。2013年,彩调剧目《追梦》在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中获最高奖项——优秀剧目奖。2014年10月28日,第四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彩调艺术节在永福县举行。2014年11月3日,国家“非遗”彩调剧传习展示基地在南宁江南小学成立,肯定了文化部门在学校艺术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中的作用。
2015年,永福县彩调剧团走出国门,参加了孟加拉国达卡国际戏剧节。截至2019年,该县有80多支农村业余彩调队活跃在田间地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调)传承保护中心每年演出彩调100场,推出精品彩调剧目1至2个。2019年5月18日至23日,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30家海外华文媒体聚焦“辉煌70年·壮美广西新征程”活动,走进永福县,深入了解中国地方戏剧的魅力。
艺术特点
题材
广西壮族自治区彩调剧扎根于民间,反映本土生活,剧目多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进行表演,采用桂柳方言,具有浓厚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通过表演或歌唱展现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包括劳动、爱情、家庭等方面。如爱情戏有《龙女与汉鹏》《王三打鸟》《双黄蛋》等;浪子戏有《王二报喜》《败子回头》等;荒诞戏有《活人变牛》《一抓抓磨豆腐》《阴阳错》等;智斗戏有《阿三戏公爷》《地保贪财》等;孝道戏有《五子图》等;社会悲剧有《换子记》等;善恶果报戏有《二女争夫》等;反压迫戏有《刘三姐》等。大、中、小剧目(含传统剧目和整理本)共792个,还有大量的口传和手抄本流传在民间。
音乐
唱腔
板
板类是广泛用于各种形式的板块,包括诉板、骂板、忧板和哭板等。其中,诉板又被称为数板,由诉板头、诉板和诉板尾三个部分组成。除了专门用于“诉板戏”如"娘送女"男反情"之外,诉板的演唱通常嵌入在剧目中,不分行当、人物或行为。诉板以独唱和对唱为主要形式,其内容主要涉及叙事或回忆等主题。因此,彩调剧中的板类归类为叙事性唱腔,类似于说唱音乐的朗诵形式。与其他唱腔相比,演员在演唱时要求清晰咬字,注重字正腔圆。演唱时通常是无伴奏吟唱,仅用扎板进行击打,根据剧情在节奏或情感上做出不同处理。例如,在争吵场景中,节奏可能从慢到快或从快到慢变化,音域可能从低到高或从高降到低,形成独特的“骂板”。有时甚至在舞台上,弦乐伴奏会突然停止,由演员清唱,这种形式通常给人一种空旷的舞台感,易于引起共鸣。最后,在表演结束时,通过唱诉板尾来收尾,表示剧目演出结束。
腔
腔类是广西彩调剧的基础,其种类繁多,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为六大类,包括行当腔、人物身份腔、舞台行为腔、劳动腔、路腔和通用腔。其中,通用腔和劳动腔是最常用的两类,也最能展现彩调剧的音乐特色。
此外,在广西彩调剧中,唱腔腔类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大类,如角色行当用腔、舞台行为用腔、人物用腔以及不分行当和人物的通用腔。角色行当用腔包括老旦腔、扬旦腔、老生腔、小生腔、丑角腔、旦角腔等,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唱腔。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著名彩调剧《刘三姐》为例,刘三姐的角色用腔是旦角腔,属于旦角专用腔。舞台行为用腔包括挑担腔、梳妆腔、挖地腔、划船腔等,这些腔类不受人物限制,而是根据动作来确定腔类。在《刘三姐》中,划船腔和挑担腔是常用的唱腔。人物用腔涵盖瞎子腔、相公腔、和尚腔、强盗腔等,每个角色用腔既具有固定性又独特。通用腔则包括哭腔、腔、十字腔、五字腔、四平腔等多种形式。
调
“调”指的是融入彩调剧唱腔的各种民间说唱艺术和山歌小调,这些小调与当地方言相融合,形成了多样化的唱腔。在彩调剧最初形成时,它仅包括几首简单的山歌和民间小调。随着彩调剧剧情的丰富发展,简单的唱腔已不能满足剧情需要,因此融合了民间小调和民俗音乐的调类唱腔开始发展起来。其中,调类主要包括对口调、比古调、走马调、夸口调等,通常是欢快的对唱曲调,用于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情感等。此外,还有渔鼓调、零零落等曲调,它们也被吸收并运用到广西彩调剧中。
调式
彩调剧音乐的民族调式主要以宫、商、角、徵、羽等为基础。在彩调剧音乐中,徵、商、羽调式较为常见,这些调式在彩调剧音乐中反复出现。许多彩调剧曲目的音调与民间小曲相似,例如《刘三姐》中的主要曲调《山歌好比春江水》吸收了柳州山歌《石榴青》的音调,《十月花》和《夸夸调》也是在吸收江苏民歌《孟姜女》和《无锡景》的曲调基础上发展而成。因此,彩调剧的曲调多源自民间小曲。
伴奏
由于彩调剧的内容多源自民间故事,因此更贴近广大劳动群众的生活。其乐器相对简单,与其他基础戏曲相比更具生命力,更易于在乡村地区传承。彩调中的音乐伴奏分为左场和右场,两者的乐器虽然简单却各具特色。左场主要采用管弦乐,以调胡为主要乐器,同时还有琵琶、扬琴、三弦琴以及唢呐、笛子等。右场则以打击乐器为主,包括锣、鼓、铍等。在这些乐器中,常见的有“一条龙”“三点头”(又称“长队”“一”“三钹”“四钹”等)。这些乐器虽然简单粗糙,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地区的乐队中占据着首要地位。它们广泛流传于广大乡村,成为戏剧乐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个民族地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角色行当
表演技法
亮相
彩调剧各行当在舞台表演中有不同的亮相。在丑角的表演中,常见的手法有双脚顶转、三盘扭转、戏蝶转;金鸡独立亮相、魁星点斗亮相、醉仙卧松亮相、伏光亮相、望月亮相等;螃蟹手法、穿云手法、捞衣手法、拍腿亮相手法等也是常见的技巧;旦行的表演中,有螺蛳转身、鲤鱼转身、旋风转身、磨盘转身、扑蝶转身、贴背转身(双人)、碎步过身转身(双人)等;此外,还有抛巾亮相、转身充相、左亮相、右亮相、整装亮相等手法;英蓉手法、菊花手法、相思手法、还礼手法等也是表演中常用的技艺。
指法
在彩调剧表演中,旦角的指法常常包括单指、佛手指、赞美指、兰花指等。同一种指法在表演中需要根据剧情和人物所处环境的特点进行灵活运用,以兰花指为例,花旦毛姑妹在《换子记》中的表演中,拇指和中指需要靠拢一些,呈现出含苞欲放的兰花形态;而庞氏和陇氏在同一剧目中表演的兰花指,拇指和中指则稍微分开一些,表现出正在开放的兰花状态;老旦韦老奶在《刘三姐》中表演的兰花指,拇指和中指的距离更大,手指和手腕呈略微弯曲状,呈现出即将凋谢的兰花形象。兰花指的运用以及其他指法的运用都需根据剧情和人物的需要来进行巧妙调整。
步法
彩调剧中各行当的步法极为丰富。男性角色(主要是丑角)的步法包括矮桩步、矮圆步、探视步、三点头、摇步、八字步、十字步、丁字步、醉步、老鼠步、蜓步、飞脚步、大夸步、绞脚步、鉴脚步、催马枪步、蹉步等。而女性角色的步法也同样丰富,包括纵步、大跳步、小跳步、小扭步、大扭步、滑步、后盼步、蜻蜓点水步、螺蛳步、上坡下坡步、波浪步、过水步、抬步、海步、双点横一步、拖边横一步、跟圆磨步、跟尖步、顶尖步等。这些步法不仅仅是情感的表达,也展示了角色所处环境,更重要的是描绘了角色内心的活动。这不仅使表现内容广泛丰富,而且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舞台美术
服饰
彩调剧剧目着力展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和理想,因此,人物在服饰(包括头饰)和舞姿上呈现出生活化的特点,为观众呈现出自然朴素的美感。以《王三打鸟》为例,主角王三是农村青年,他戴着草帽,身穿浅蓝色上衣(云勾装饰),天蓝色长裤,腰间系着深蓝色腰带,脚穿布袜和草鞋(红球装饰)。毛姑妹则是农村少女,她梳着双发髻,头戴串花,身着粉红色衣裤,披着小披肩,系着绣花围裙,脚穿花鞋。毛母头上梳着巴巴髻,戴着紫色花,身穿紫底透花衣裤(云勾装饰),同样脚穿花鞋。这些角色的服饰(包括头饰)在彩调中代表性强,与剧情和人物性格相符,呈现出浓烈的乡土色彩和朴素美感。
脸谱
彩调剧中,脸谱的种类丰富多样,其中以大花脸、草脸和小花脸(丑脸)为代表,展现了独特的特色。大花脸可分为红脸、白脸、黑脸三类,红脸通常用于描绘鬼神,白脸(又称粉脸)则用于描绘奸诈的县官,而黑脸则用于塑造正直勇敢的人物形象。在这些脸谱中,小花脸(五脸)的使用最为广泛,其特色鲜明。小花脸分为正丑、反丑、老丑、烂丑四种,每一种都有独特的脸谱特征。正丑以薄白水粉在鼻梁上描绘,黑线条勾勒面部,两颊添红;反丑则表现为三角眼、倒挂眉、白鼻子,嘴唇涂黑勾白边;烂丑则呈现为白嘴唇、白鼻子,鼻尖描绘红圈或黑圈;老丑则是那些幽默风趣的老头。此外,还有娃仔脸谱、公子脸谱和阴阳脸谱等,它们分别通过不同的脸谱特征展现十多岁的儿童、风雅的公子和《双黄蛋》中的人物险谱。阴阳脸谱则是采用右边画旦的脸、左边勾小丑脸的设计,表演时一个演员同时扮演旦角和丑角两个角色,呈现出丰富的表演变化。这些脸谱的使用不仅在造型上富有创意,而且在表演时能够灵活展现不同性格特点,使观众领略到多样的戏剧表演艺术。
道具配置
在彩调剧表演中,道具扇子、手巾和彩带被视为三项至关重要的道具。其中,扇子是最为主要的道具之一,它有多种类型,包括三圆球扇、高低扇、蝴蝶扇等,用以表达不同情感和情绪。此外,扇子还具备多功能性,可以被用作扫帚、火炬、画卷等,因此被称为"多才多艺的道具"。
扇花
扇花是一种通过扇子舞蹈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它被视为彩调剧表演中的三项宝贵元素之一。
主要流派
代表作品
广西彩调剧有大、中、小剧目(含传统剧目和整理本)共792个,还有大量的口传和手抄本流传在民间。传统戏有《刘三姐》《王三打鸟》《送花》《娘送女》《瞎子算命》《拜新年》《双打店》等。其中,彩调剧《刘三姐》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打造的关于乡村振兴题材作品,先后获得了第十七届文华大奖、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并且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等项目。
代表人物
重要演出
传承与保护
传承现状
继承人匮乏,专业院校凋零
彩调剧的表演者大多是中年人和老年人,在经济的发展,数字媒体的冲击下,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了解不深,造成了记忆的断层,导致当下文化市场传承人才匮乏,中青年龄层次的文化传承人都非常稀缺。此外,地方培养戏曲专业院校较少,当下社会戏曲消费氛围差,戏曲专业就业不景气,其待遇不及其他工作,吸引不了年轻人从事彩调行业,当下彩调文化市场的气氛较为低迷。
宣传手段落后,表演形式陈旧
新媒体的诞生使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剧目不受欢迎,社会娱乐方式呈多元化表现,人们对消遣的方式有 了更多的选择。其次,随着国风浪潮的掀起,市场不乏对戏曲大类进行颇多宣传,却缺少对彩调剧小众文化的宣传。此外,传统彩调剧的宣传手段与其表演曲目逐渐脱离现代社会,远离民众生活,传统的彩调文化已经满足不了观众日益增长的消费娱乐需求。
经费短缺,杰出人才流失
广西的彩调戏剧团体分为国有和民营两种类型,如桂林市彩调团等一些属于国有,而一部分则属于民营。然而,一些民营彩调团面临经济压力,需要依赖戏迷的资助来维持运营。受限于资金不足,他们难以提供员工合理的薪酬待遇,更无法吸引和留住杰出的人才了。资金不足也限制了广泛的宣传和演出机会的提供。
保护措施
国家保护
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彩调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3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彩调)传承基地揭牌暨彩调展示厅开展仪式在广西彩调剧团举行;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获得“彩调”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地区保护
为保护临桂彩调剧这一传统项目,临桂政府制定了相关的保护、传承、发展计划和措施,并建立了以学习和表演彩调剧为主的“20个优秀村屯文艺培训基地”以及以表演和传承彩调剧为主的“10个优秀彩调生态保护村”。对于彩调剧艺人,领导小组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以促使临桂彩调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在2008年元旦和春节期间,桂林市彩调剧团先后在市辖12县的乡镇、驻桂部队、厂矿以及毗邻的湖南省农村进行了演出,共计130多场,演出人员超过150人次,吸引了25万多人次的观众。
永福县
1986年,永福县举办了第一届“茅江之夏”全县农村彩调剧大赛,至2014年已经成功举办了29届。永福县每年都会举办“凤山之春”、“茅江之夏”和“金色之秋”三大彩调传承展演活动,为该地区创造了浓郁的彩调文化氛围。在2005年至2006年期间,该县创新推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调剧的“进高校”展演推广机制,与大学展开互动教研活动,将永福民间原生态彩调剧引入大学展演,大学生也前往永福进行彩调剧调研,取得了良好效果。2010年,永福县的彩调剧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2011年,自治区文化厅将该县罗锦镇林村列为彩调剧传习基地,设立少儿彩调剧传习班,同时收集了彩调剧传承人的各项艺术信息。
价值与影响
彰显传统美德
无论是在阐述、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还是在促进中华民族整体性道德和审美观念的形成,甚至培养文化心理结构方面,彩调戏剧都占有独特的地位,难以被其他知识体系和文化艺术形式所替代。彩调戏剧的核心内容是家庭日常生活,它以巧妙的方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发挥了这一民间戏曲在教育和社会规范塑造方面的作用,而且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雅俗共赏。
展现民风民俗
广西彩调剧作为一种民间戏曲艺术,自其起源以来,一直与地方民俗密切相连。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同时在周边省份如湖南省、贵州省等地也有相当深厚的戏剧根基。这种戏曲不仅自身融入了众多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还在地方民俗庆典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与时俱进地融入当地文化,吸收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意识,呈现了广西民众共同创造和遵循的民风民俗,彰显了广西民俗的传承性和大众性特点。
记录历史往事
虽然广西彩调剧是以强调精神而非形式为特征的民间戏曲,但也被归类为叙事文学的一种形式。因此,在创作广西彩调剧的各个阶段,都留下了一些历史的印记。不仅保留了事件的痕迹,还包含了当时人们的情感和体验。此外,广西彩调戏剧还为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受长期历史、地方风俗和地域特色的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彩调剧成为广西文化多元共存的重要体现之一。广西彩调剧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道德传统、民风民俗、音乐舞蹈、方言俗语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资料
彩调简介.中国戏曲网.2023-08-0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调.桂林医学院.2023-11-12
彩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1-12
不是拥有鲜艳的色调,就能被叫做彩调.澎湃新闻.2023-11-10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类.华声晨报·广西旅游周刊.2023-08-01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古风犹在 遗韵难寻.央广网.2023-10-17
彩调(图).广西档案信息网.2023-10-18
彩调简介.桂林医学院.2023-11-12
傅锦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1-12
覃明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1-12
【广西戏剧院优秀剧目展播月No.7】彩调剧《王三打鸟》——勇敢的爱情总会被铭记.网易.2023-10-18
广西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桂剧、彩调剧、壮剧.广西地情网.2023-12-02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2023-12-02
广西彩调发源地:让“快乐剧种”快乐传承.中国新闻网.2023-11-12
戏曲·彩调剧 | 内容谐趣 形式活泼.搜狐网.2023-10-17
桂林彩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广西地方志》.2023-08-01
浅谈广西桂北流域彩调剧的音乐特色——音乐论文.中州期刊.2023-10-18
彩调剧《新刘三姐》在京上演.人民网.2023-08-19
新刘三姐.文化和旅游部.2023-10-18
刘三姐.豆瓣.2023-11-12
彩调剧《新刘三姐》演绎新时代壮乡故事.新华网.2023-12-02
周末有戏丨彩调剧《五子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网易.2023-10-18
周末有戏丨彩调传统小戏专场,欢乐来袭.网易.2023-10-18
[戏曲采风]清明节特别节目《铭记》——傅锦华.央视网.2023-12-02
周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1-12
艺评 | “刘三姐”何以传唱至今?.澎湃.2023-11-12
第二届广西彩调艺术节在柳开幕 《红瑶梦》首演.新浪网.2023-08-02
彩调.中国戏曲网.2023-12-02
广西彩调路在何方.中国日报网.2023-08-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动作:彩调展示厅开放.南宁新闻网.2023-08-25
桂林永福:福寿大地绽放彩调之花.广西新闻网.2023-08-01
广西彩调传统剧目120种(全四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2023-10-18
桂林:彩调促乡村民族“三交”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广西民族报网.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