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八扇屏

八扇屏

《八扇屏》,又名《八扇屏儿》,行话叫做《张扇儿》,是八扇中式屏风的简称。它是一段子母哏贯口相声作品。贯口,又名趟子,是相声、评书表演术语,为“说”功的一种。《八扇屏》最早见于《清升平署》钞本。

《八扇屏》由二人表演,一个逗哏,一个捧哏,是一段对口相声,作品的表演形式以说和逗为主。主要讲述了由甲简明扼要地介绍画屏上某些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后,揄乙无法与古人相比,而找出笑料。每段贯口中有褒有贬,讲述了许多人物,如:“江湖人”苗训(北宋开国大将),“小孩子”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孔融(汉末名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周瑜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粗鲁人“尉迟敬德(唐代将军、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等。这些人物都来自脍炙人口的古典小说,也是评书艺人津津乐道的形象。

《八扇屏》是极富代表性的一段文哏传统活。它是相声演员学徒时的开蒙“活儿”,是相声演员初学艺打基础必学的作品,可以说是每个演员都会的基本节目。历代相声艺人围绕《八扇屏》还创作了不少衍生的段子,比如:《反八扇》《新编八扇屏》等。

创作背景

创作环境

从清初到清中叶,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各种戏曲曲艺形式也很兴盛;但到了清末,由于清政府的日益腐败,外国侵略者的入侵,中原地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经济开始解体,农民大量流入城市成为廉价劳动力,这就使城市市民阶层更加发展,而这正是包括相声在内的曲艺表演最重要的群众基础。而曲艺的主要观众就是市民,因此,相声艺术找到了适宜的环境。此时正是处于相声发展的第二阶段,为传统相声。有人把此时期的相声称作现代相声的“创始期”或相声的“复兴期”,现代相声的真正成熟、完善和发展都是到了这段时期完成的。换句话说,相声艺术的诸因素早已在民间伎艺中存在,只是到了清末民初才完全融为一体,使相声真正成为一门说学逗唱的艺术。

该时期相声演员的来源有多种途径:一部分是由曲艺演员改行而来,另一部分则由清门子弟下海而来,还有一批原来为撂地演出的演员。当时人们把子弟艺人称作“清门儿”,而撂地艺人称作“浑门儿”。清门相声多取自历史典籍,文哏较多,说来含蓄幽默,温文典雅,但文化门槛略高,不易理解;而浑门相声来自日常生活,演出时常常现抓现挂,通俗活泼,作品锋芒犀利,但又有些损失了格调。

部分学者认为《八扇屏》这个相声段子就很可能是“清门儿”帮助写的。相声是贫苦艺人的谋生手段,他们没有受文化教育的条件,而且其中有文盲,不可能编出这种有点文化水平的相声。至于《八扇屏》的作者已无从查证,最早见于清朝。一个是北京傅氏所藏的《清升平署》钞本(其中包含忠厚人、愚人、渔人、莽撞人、浑人、王八乌龟不是人、畜类) ;另一个是在2010年12月出版的《传统相声大全(第一卷)》中记载的《八扇屏》的署名为清·佚名,二者具体时间均不详。

内容原型

《八扇屏》是八扇屏风的简称。屏风是清代官宦人家放在大厅里挡风或是作为屏障的家具,一般都是硬木框儿绢裱的芯儿,一共八扇,每一扇都画有历史人物故事,或者写着诗词歌赋,这部作品,即因此而得名。

《八扇屏》的历史追溯可能最早要到《西厢记》里,在那里就有了一段文八扇的唱法。而在相声行业里,《八扇屏》应该最早出现于堂会里,盖因为很多请得起堂会的人家都有装饰或者实用的屏风,而且有些屏风上一般都画着典故和历史人物。屏风一般是双数,二四六八十,据说八扇是文人标配,所以说八扇屏最早应该是一种文字游戏。这种游戏后来被相声艺人编成了贯口,然后由贯口加上垫话(开场白)、瓢把儿(是“垫话”和“正活”之间的过渡)和底(相声的结尾),最后成了一段相声《八扇屏》。

实际上八扇屏中不止八个人物,据统计共有22个人物,如今八扇屏在表演时大多只说其中几个人物,很少有全本的八扇屏出现。因为“八扇屏”中的“八”在古汉语中为数目多的意思,从而只说其中几个人物也叫八扇屏。常用的有“小孩子”周瑜;“浑人”项羽;“莽撞人”张飞;“忠厚人”鲁肃;“江湖人”苗广义;“粗鲁人”尉迟敬德;“渔人”姜子牙;“苦人”王佐;小女人“穆桂英”等等。自20 世纪40年代以来,相声演员表演《八扇屏》时,由于时间限制,一般只能从“浑人”“撞人”“苦人儿”“小孩子”“江湖人”这五种故事中选择三种来演。

剧情介绍

剧情内容

《八扇屏》剧情一共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主要讲述了由甲简明扼要地介绍画屏上某些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后,揶揄乙无法与古人相比,而找出笑料。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内容为甲向乙展示自己的文章,甲没说出对联以前先“谦虚”一下,不肯轻易地把对联说出来。说出来以后,又一个字一个字的解释,好似做出了天下第一绝对,但这却引起乙的不耐烦。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主要内容为甲乙二人都要表现出自己比对方知道得多,甲讲了很长时间的上联都没说下联来,引起乙误会以为没有下联,乙就借机会表现自己,所以在没给甲配下联的时候,先说了一套:“我瞧呀!你不定那儿抄这么一句,上这儿唬我来啦!你认为说相声的都是目不识丁?告诉你,生意肚儿、杂货铺,买什么有什么,诗词歌赋也懂点儿,告诉你,往后别满市‘街’瞎吹。圣人说过:‘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人不言自能,水不言自流,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敏而好学,还不耻下问呢?’人别自大,自大念个臭……”但他配下联儿的时候,却配错了一个字,因而又被甲抓住漏洞:“真是何处无贤,您跟他俩这些人比起来,真是鹤立鸡群,乱石之中,您是块美玉,乱草之中有您这么一棵灵艺,在狗食盆子里有您这么大一块腱子肉。……你跟龙王爷是亲戚,你跟夜叉相好……下雨的时候,你数着来的?就下一万点?不许下一万零一点儿?不许下九千九百九十九点儿?全下在沙滩上?马路上一点儿没有?还‘万点坑’?下石头上那有坑吗……”然后才说出下联儿。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则是用一种粗暴的态度,甲通过背贯口的方式简明扼要地介绍画屏上某些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后,讽刺乙无法与古人相比,把乙的品格越比越低,一直使乙下不来台。

垫话介绍

“垫话”即相声演员表演正式节目前所说的开场白,用以引起观众注意或点出下面正式节目的内容。相声演员最初“撂地”表演时,一个人先念几句定场诗,唱几句大平歌词。到了对口相声时,有时两个人在那儿先唱弦子书,或者先猜谜语、酒令等,这种与下边正式演出在内容上毫无直接关系的准备活动,行话管它叫“铺纲”。

随着相声艺术的发展,做为开场白的“垫话儿”也日趋成熟和完整了。原先那种“定场诗”和“小唱”等做法已不再使用;取而代之是生动有趣与整个相声内容似有关而又似无关的开场小段或片断。二十世纪前期《八扇屏》的垫话大都是以“对对子”入活,“风吹水面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也成了脍炙人口的对联。二十世纪后期,相声演员开始尝试以“找错别字”入活,相对来说“对对子”垫话的结构比较完整,包袱多,容易入活;“找错别字”垫话看似简单,实则入活困难。

贯口介绍

通过垫话引出甲用来奚落乙的贯口部分。每段贯口中有褒有贬,贯口里的人物都来自脍炙人口的古典小说,也是评书艺人津津乐道的形象。

相关人物

相关对联

角色介绍

版本介绍

李德钖版

李德钖和张德全的《八扇屏》每次用“四扇”,但是是不固定的,是倒换着使,观众听着十分新奇。

张寿臣版

张寿臣在李德的基础上,由“四扇”改成了“三扇”,还形成了固定使用“苦人王佐”或“莽撞人张飞”收底的习惯 。第一扇或用小孩子周瑜,混人项羽,或用江湖人苗广义、乡下人尉迟恭。此外,张寿臣还将“诸葛亮骂王朗”做了适当精简处理 。

朱圣名版

朱圣名(艺名人人乐)和马良辰的八扇屏中,独有一扇“不是人(苏妲己版)”,后传给了阚天忠。

阚天忠版

阚天忠在1982年1月出版的《传统相声选》中口述的关外版《八扇屏》,除了继承了朱圣名的“不是人(苏妲己版)”,还介绍了关外路的《八扇屏》,多出了“苍蝇、蚊子、昆虫”等屏扇,说起来三言两语,听起来幽默风趣。

侯耀文版

20世纪前期,《八扇屏》的垫话大多都是以“对对子”入活,20世纪末期,相声演员开始尝试以“找错别字”入活,这一点以侯耀文石富宽搭档的《八扇屏》最为典型。

马志明版

马志明熟读《三国》,从这部名著中汲取文学营养。在他修改、表演的传统相声《八扇屏》中,“莽撞人”一段贯口的文辞更为精当讲究了,有别于其他版本的失之粗疏。如“张飞立于桥头大喝三声”一段,一改其他版本的“……大喊三声,将当阳桥喝断”的夸张描写,而是忠于《三国演义》原文,描述张飞三声断喝将曹军大将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虽然是小小的改动,足见他对艺术的严谨 。

赵振铎版

赵振铎和赵世忠的《八扇屏》,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其中的三段贯口。赵振铎的声音很脆、高亢且清晰飘逸。在那么高、那么强的音高下,可以听得到变化,能听得出其中的故事内容,有轻重缓急的层次,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一定是有过硬的基本功作为支撑的。

作品鉴赏

作品形式

《八扇屏》是段“子母哏”式的“贯口”话儿,是传统相声中少有的歌颂性段子。之所以叫“八扇屏”,是根据旧时屏风上绘制的典故、传说等叙述故事。有的一扇画一个故事,有的一扇画几个相类似的故事,有的几扇还有连续性的故事。但由于时间的限制,一般也就只说二、三扇。为了具有相声的特点,通过甲、乙的互相争辩,自我卖弄炫耀或引经据典,来达到叙述故事、表达内容的目的。

表演技巧

《八扇屏》这个段子全在“说”字上下工夫,铺垫要稳,甲的咬文嚼字,应使故弄玄虚合情入理;乙的捧哏要丝丝入扣,在理时气壮如牛,理亏时因势牵就。两个人物的自高自大的神情才能自然逼真,“包袱”才能抖得恰到好处。后面的三段“贯口”,也可以说是“入扇屏”中的三扇,是叙述式的“贯口”。要说的顺嘴,讲的入神。切句、气口自然重要,因为这三个“趟子”衔接较紧,要表现出起伏高潮,更需使语气、韵律调节有致,慢而不断,快而不乱,疾徐顿挫,自然流畅。这就要求演员的基本功必须扎实,不能简单地去追求语速,而是从内容出发,把握好节奏与声调,咬字清,归音准,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做到抑扬顿挫,似吟似唱,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从而达到艺术上理想的境界。

人物塑造

在人物塑造上《八扇屏》中的甲乙双方,都没有什么学问,甚至乙要比甲更没有学问。所以前面垫话中,乙才会被甲问得瞠目结舌,并被甲用大段的贯口奚落、训斥一番。这一点从《八扇屏》“对对子”的垫话中也能看出来,乙并没有真才实学,所以对出来的对子不工整。甲又并非胸无点墨,而是有备而来,故意卖个破绽给乙,然后借机“背趟子”(贯口 ),既炫耀了自己,又贬损了对方。因此,甲的咬文嚼字,应使故弄玄虚合情入理;乙的捧哏要丝丝入扣,在理时气壮如牛,理亏时因势牵就。这样两个人物的自高自大的神情才能自然逼真。

重要演出

作品影响

作品地位

《八扇屏》是极富代表性的一段文哏传统活。它是相声演员学徒时的开蒙“活儿”,是相声演员初学艺打基础必学的作品,可以说每个演员都会的基本节目。

衍生作品

反八扇屏

《反八扇》一名《暗八扇》,由马桂元自编自演。《反八扇》和《八扇屏》类似:《八扇屏》说的是多少种人,《反八扇》实际上意思差不多,是说捧哏的家。主要讲述了一个满嘴跑火车的逗哏(甲),和一个家里有钱的北京人(乙),由甲盛赞乙家豪富而背诵贯口,不失时机地夸张古建筑、庭院文化、装饰艺术的故事,从《红楼梦》大观园,到《三国》铜雀台,最后再说他们家,结尾落在妓院。马三立当初极为擅长此作品。

新编八扇屏

侯耀文石富宽的段子《新编八扇屏》是在八扇屏的基础上加以改编的,以“找错别字”入活。《八扇屏》“找错别字”垫话,从乙说“俩”、“仁”一直到“甭”,逗哏的都说不对。《八扇屏》中的甲乙双方,都没有什么学问,甚至乙要比甲更没有学问。所以,乙根本不明白这几个字到底读什么,才会被甲问得瞠目结舌,并被甲用大段的贯口奚落、训斥一番。甲借机“背趟子”(贯口),既炫耀了自己,又贬损了对方。《八扇屏》中不一定两位演员所说的话必须是绝对正确的,而只是要让一方服软,另一方便可大遍其才。正活就是“反”的所以垫话是“反”的,这样的垫话没有问题。

《新编八扇屏》正是体现了两位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又与新文化相结合;体现了相声的与时俱进,共同发展。

传承与发展

《八扇屏》的贯口部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艺人还曾将“小孩子”中的“周瑜”改成“刘胡兰”。如捧哏的说“你就拿我当个小孩子”,然后逗哏的说:“小孩子,你可比不了”,于是开始讲说刘胡兰的故事。捧哏的接着说:“我这个人有点傻,你就拿我当个傻子”,逗哏的说:“傻子,你可比不了”,然后再说“革命傻子雷锋”的故事。此外,那时期到部队、工厂去演出,演员还会采访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即兴编贯口,节目内容很受观众欢迎。 上述这些创作和表演形式,近年来有些已经失传。可喜的是,当下的年轻演员重新开始重视反映群众的心声,结合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节目创作,获得了不错的演出效果。当前曲艺界在理论方面也有很多值得研究。

评价与争议

作品评价

安庆日报评:“《八扇屏》无疑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而雅的成分远远大于俗,与某些口水艺术相比,它更注重丰厚的文化底蕴,换句话说,没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面对这门妙趣横生的艺术,想笑有可能笑不起来,或者说压根不知其所云,这,也许就是文化人的艺术。”

中原地区国粹艺术通鉴 曲艺杂坛卷》作者邹博评:“《八扇屏》是相声演员学徒时的开蒙“活儿”,可以说是每个演员都会的基本节目。”

不过天津市曲艺团革命大批判组评价《八屏扇》:“《八扇屏》就是一段流毒深广的旧相声,应该进行彻底批判。《八扇屏》的内容很反动,贯穿着一条颠倒历史,颂古非今,尊儒反法,鼓吹复辟倒退的黑线。”

作品争议

在《八扇屏》莽撞人中有这么一段话,让相声演员和相声研究者经常为其读音争论不休:“那赵云,单枪匹马,闯入曹营。砍倒大两杆,夺三条。马落陷坑,堪堪废命。”中“纛”字的读音。根据《现代汉语字典》,“纛”音读dào。指的是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意为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八扇屏》较早的一批资料中,相声演员赵振铎和赵世忠的《八扇屏》演出录音里。“砍倒大纛两杆”一句,却是清清楚楚的念了“du”音。但是辞海中对于纛字其实仍旧有dú音的标注,《国语词典修订本》中同样也标记了dú为又音。

除此之外,在其他资料中也有记载。康熙字典中对于纛字有多音注音 “《集韵》《會》《正韻》杜皓切,音道,又《集韻》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獨,又《正韻》徒刀切,音陶。”英国人威妥玛在1886 曾经出版的一本《语言自迩集》中。采用自创的威妥玛式拼音法,在中国清末至 1958 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该体系一直是中国和国际上最流行的中文拼音规范。在《语言自迩集》中完整记录了19 世纪中期的北京官话的音系,里面记录了“纛”字,意为古代军队里的大旗,自古就有入声和次入声两读。dào、dú两音均为正确发音。在1932年教育部颁布的《国音常用字汇》里“纛”字也同样标注有 dào、dú两读。在中文读音教材的耶鲁氏拼音记音中,“纛”字记为了dou6/duk6两音。而四县腔也有 to5/tau5/tuk8 三音。即便是放眼现在,开封市仍有一条始于宋代的街道叫“旗纛街”。当地人音读一旗“du”街。

综合上述材料,“纛”字读作综合上述材料,可以初步判断“du”,的确也是正确的。

参考资料

能把《八扇屏》玩出花的绝不止德云社,相声界70年前早有先例!.搜狐网.2023-11-02

相声民俗历史.北方网.2023-11-02

相声名段《八扇屏》谁使得最好?在世艺人里首推一位.搜狐网.2023-11-02

相声的“垫话”.北方网.2023-11-09

苏文茂去世后引追思 李菁:于无声处说相声更难得.中国新闻网.2023-11-02

他是一代相声大师 因批郭德纲太狂妄被钢丝称“白眉大侠”.中华网.2023-11-22

《八扇屏》郭德纲、李文山.喜马拉雅.2023-11-24

德云社相声贯口大全|经典高清|八扇屏、兵器谱、报菜名.喜马拉雅.2023-11-23

《八扇屏》郭德纲、谢天顺、张鹤帆、李根等.喜马拉雅.2023-11-22

资料介绍:德云社中国相声精品节目系列展演.新浪娱乐.2023-11-02

相声《八扇屏》表演:刘颖 李金斗.央视网.2023-11-02

《我爱满堂彩》 20121010.央视网.2023-11-02

12月21日节目详单.央广网.2023-11-02

《八扇屏》(郭德纲、于谦 2016 纲丝节).喜马拉雅.2023-11-02

《2017金秋相声大联欢》 20171006.央视网.2023-11-02

纯享版:孟鹤堂、周九良《选择题》.腾讯视频.2023-11-23

[宝贝亮相吧]相声《八扇屏》 表演:周子游 张子木.央视网.2023-11-23

纯享版:秦霄贤栾云平《八扇屏》.腾讯视频.2023-11-23

《笑动剧场2023》20230127相声《八扇屏》-搜狐视频.搜狐视频.2023-11-23

2023长春德云社相声大会(演出时间表+节目单+演出阵容+门票购票).大河票务网.2023-11-23

马桂元.河西区当代人物专题.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