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典
朱大典(1581年-1646年),字延之,号未孩,金华长山村人。明朝进士、政治人物。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授章丘区知县。天启二年(1622年),任兵科给事中,历官兵部右侍郎。崇祯八年二月,总督漕运,巡抚凤阳县。崇祯十四年,总督江北及河南湖广军务,因“不能持廉”被革职。以贪婪著称,张岱称他“真如乳虎苍鹰”,在凤阳时,“括取财贿,四府僚属,囊橐皆尽,人拟其富且敌国”。隆武时,授东阁大学士。
清军进浙东府县,大学士张国维、督师兵部尚书余煌、礼部尚书陈函辉、大理寺少卿陈潜夫等皆自杀。朱大典散尽家财,招募乡兵,据守金华不降。爱新觉罗·博洛从杭州市调来红夷大炮,猛攻金华市二十天,七月十六日金华城破。朱大典带领家属至火药局,点燃引线,壮烈成仁。1777年(爱新觉罗·弘历四十二年),清廷赐谥烈。
人物生平
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章邱知县。天启二年(1622),任兵科给事中,上疏谏阻太监王体乾、魏忠贤等求功荫锦衣世袭之议。五年,出为福建省按察副使,抵御“红毛番”侵扰有功,晋升为福建布政司右参政。父丧,归隐北山鹿田寺读书。
崇祯三年(1630),以原官起用。五年,升右佥都御史、山东巡抚,先驻青州市调度兵食,继督兵与叛军作战,因功升右副都御史。时登镇参将孔有德等以800精锐发动兵变,横扫全鲁,夺东江战船,克登州坚城,攻杀三巡抚数总兵,鲁军浙军辽军均或节节败走或不敌瓦解。朱大典临危授命,集结包括辽军骑兵5000人在内的3万大军主动出击叛军,大败轻敌的叛军主力,杀贼将陈有时。既而乘胜围攻登州,杀贼帅李九成,几歼其全师。时吴三桂、刘良佐等均在大典麾下为偏将。此战大获全胜,为明末所少见之胜利。论功行赏,朱大典乃于六年升兵部右侍郎,仍为山东巡抚。
崇祯八年二月,流寇攻占凤阳县,毁明皇陵,诏大典总督漕运兼巡抚庐、凤、淮、扬四府。以在山东省时所募健卒千人、马千五百匹为亲军自随,驻凤阳。此后因“坐失州县”、“平贼逾期”一再被贬官。崇祯十四年,总督江北及河南湖广军务,仍坐镇凤阳。在此期间,因“不能持廉”而遭到给事中方士亮、御史郑昆贞等,诏命革职候审。
崇祯十六年,东阳市许都聚众叛乱,次年正月围金华市。大典子万化募人抵御,将贼人击退。知县徐调元查许都所部花名册有万化名,言大典“纵子交贼”,东林出身的巡按左某据此上奏。于是,这位挽救了金华的忠臣居然以“通贼”和“贼去而兵不散”被下旨逮捕治罪,抄家充饷且令督赋。
时李自成攻占北京市,弘光帝于南京市登基,是为明安宗。大典被召为兵部左侍郎,逾月进尚书,总督上江军务(有所谓他“贿结阮大铖、马士英”等等,实在荒谬。都抄家了怎么贿赂?况且从之后的经历看他与阮大实在势不两立。当然阮大铖、马士英代表了朝廷的立场,又是反东林的代表,大典服从他们的命令,是应该的)。
建州人大举南下,安宗被擒。大典见事不可为,遂率军还乡,据府城固守。明将方国安率众南奔,马士英、阮大铖亦在其军。方国安本与大典有隙,阮大铖使人向大典索饷四万两未遂,遂围攻金华。鲁王监国传旨至,始解围。鲁王以之为文华殿大学士,建行台督师,辖金华市、兰溪市、汤溪、浦江县四县。从此大典成为一支独立的抵抗力量,受命坚持浙西。不久朱聿鐭在福建省登基,是为朱聿键,授大典为东阁大学士,督师如旧。
隆武二年(1646)三月,满族攻克浙东地区,兵临浙西,阮大铖驰书招降,大典裂书并杀招抚使,与部将固守金华。满军围攻城两旬,后阮大铖知西门新筑土未坚,以炮专攻其处,城崩。大典家中妇女先投井自殉,自己携火绳与子孙、太子宾客聚于火药库中引爆殉国。城陷后,满兵屠城三日,死者不可胜数。
人物评价
在胶东半岛半岛发生的孔有德之乱,是明末的一次历史大事件,其影响不仅限于胶东,对明清全盘的实力对比也带来了连锁反应。
人物是事件的具体承载者,在孔有德之乱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人物自然包括两方面:叛乱方和平叛方。但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后世的人们对叛乱方的人物比较熟悉,对平叛方的人物却相对陌生。对于多数朋友来说,提到叛乱方,都会想到孔有德和耿仲明;但提到平叛方,就鲜有能脱口而出的名字。
回顾登莱之乱的全过程,明廷由前期的被动局面,转为进攻态势,关键在于一次人事任命。临危受命出任山东巡抚的朱大典,可谓平定叛乱的一大功臣。这位朱大典是什么来历?本文就根据史料记载,简要介绍一番。
朱大典,字延之,浙江金华人。他虽然也姓朱,但与明朝宗室并无关系,史称“家世贫贱”。因此,他后来能成为地方大员,主要靠的是自身努力。他从小发奋读书,在万历四十四年考中进士,踏入仕途。
除了一开始担任过知县之外,朱大典仕途的前半段主要是在“言官”任上度过,历任兵科给事中、福建省副使、右参政。天启年间,因为得罪魏忠贤,一度归隐。进入崇祯朝之后,被重新启用。
崇祯五年四月,朱大典的仕途迎来一次转折点。当时孔有德的叛军围攻莱州市,山东巡抚徐从治在战斗中殉难。朝廷在物色替代者时,相中了朱大典。史称:“山东巡抚徐从治中炮死,大典右佥都御史代之,诏驻青州市,调度兵食。”不久之后,登莱巡抚(当时山东省境内有两个巡抚)谢琏被叛军设计诱俘,总督刘宇烈被朝廷逮问,此时朱大典就成为平叛前线的最高指挥官。
朱大典上任之初,虽然叛军气焰仍很嚣张,但他手中也有不少牌可以打。此前的被动局面,主要在于指挥者战和不定,官军战意不够坚定。而朱大典从一开始就明确了以战平叛的思路,因此很快扭转了局面。
当时,可供朱大典指挥的军队有山东本地人马和外省援军,加起来一共数万人之多,其中还包括了一支来自关宁前线的铁骑。这支关宁铁骑虽然只有四千八百人,但兵不在多而在精,在后来的平叛作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对于朱大典来说,当务之急是解莱州市之围。而要解莱州之围,前提是渡过胶莱河。
于是,明军三路出击,总兵金国奇率领关宁铁骑为前锋,邓玘步兵继之,走中路,向平度灰埠进军;昌平区总兵陈洪范,副将刘泽清、方登化,从南路进发;参将王之富、王文纬等从北路掖县海庙进军。史称:“诸军皆携三日粮,尽抵新河东岸,乱流以济。”
顺利渡过胶莱河之后,明军向莱州城进军,在途中的沙河遭遇叛军,发生激战。在沙河之战中,关宁铁骑在猛将祖宽的带领下,“贼大败,诸军乘胜追至城下。贼夜半东遁,围始解。”
此后,明军相继收复招远市、龙口市等地,将叛军包围在登州城中。孔有德见势不妙,走海路逃至辽东投降后金,登州重回明朝统治。
在平叛战争中,朱大典作为文臣,虽然没有亲身上阵,但统帅调度有功。因为前线军队来源不一,有主有客,将领水平也参差不齐,朱大典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短时间内捏合队伍,发挥出战斗力,显然颇有管理艺术。事后,明廷论功行赏,晋升朱大典为兵部右侍郎,赐予锦衣卫百户的世荫。
在山东省任上表现出色的朱大典,颇受明廷信任,后来长期镇守凤阳县(朱元璋龙兴之地),担任总督江北及河南省、湖广军务。崇祯末年,朱大典被人告发,一度去职。但弘光帝在南阳郡建立弘光政权之后,他与马士英、阮大铖交好,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清军南下,弘光政权瓦解之后,朱大典返回故乡金华市,据城固守,仍忠于明朝。在福建省的朱聿鐭听闻,加封他为东阁大学士,督师浙东。然而,不久之后,清军攻破金华,朱大典全家殉难(阖门死之)。
终其一生来看,明廷待朱大典以恩,朱大典报明廷万廷言。虽然野史传闻他为官较贪(《明季南略》称:“御史郑瑜劾前总督朱大典侵赃百万。”),但也不失为有气节之臣。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朱长孝著《明末宫谣》。
参考资料
从火腿开始,认识浙江金华.今日头条.2023-12-11
金华古城:千年城池 锁钥之地 人文荟萃.今日头条.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