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有鞭目

有鞭目

有鞭目的种类俗称,是蛛形纲中的1个小目。体长25~85 mm,多数种类不超过30 mm。全世界仅1个现生科和1个化石科,已记录种数超过100种,分布于除欧洲澳大利亚以外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鞭蝎躯体扁平,呈暗褐色。头胸部的长大于宽,上覆盖一块背甲,在前缘有一对中眼,在侧面还有数个侧眼;肢像蜘蛛的尖牙;腹部有12节,在尾部有一个“尾”鞭;有4对足,后面的三对是步行足,前方的一对又细又长;非常强大的须肢上有粗壮的刺。

鞭蝎以蜚蠊目蟋蟀科、蚱蜢、蚂蚁等昆虫为食,由触肢捉住并撕裂猎物,然后转给肢。鞭蝎受惊时,举起腹部后端,射出肛门腺的分泌液。鞭蝎的分泌物中含84%的食用醋酸和5%的辛酸,辛酸使醋酸穿入来犯的节肢动物门体内。这种液体能灼伤人的皮肤。

交配时,雄体以螫肢夹住雌体的第1足的未端,雌体生殖区捡起雄体所产的精荚。鞭肛蝎以触肢把精荚塞入雌孔。三盾蝎的雌体用肢夹住雄体的鞭,雄体把雌体拉到精荚上面。雌体在隐蔽处产卵不超过40个,并守候到卵孵化。幼蝎附在母背上脱皮数次才离散。母蝎不久即死亡。有些种类需3年才成熟。

鞭蝎夜间活动,白天则隐蔽在叶、石块等下面。少数生活在沙漠中,但大多数喜欢潮湿的生境,行动一般迟缓。

有记载的鞭蝎化石全世界只有3种,均为石质,而琥珀化石尚无正式的记录。

分类

蛛形纲(Arachnida Lamarck,1801)是节肢动物门鳌肢动物亚门最大的一纲,现生类群可归入11目:蝎子(Scorpiones)、拟蝎目(Pseudoscorpiones)、盲蛛目(Opil-iones)、蝉螨目(Acarina)、须脚目(Palpigradi)、有鞭目(Uropygi)、裂盾目(Schizomida)、无鞭目(Amblypygi)、蜘蛛目(Araneae),节腹蛛目(节腹目),避日目(Solifugae)。缅甸琥珀生物群是唯一发现蛛形纲所有目的古生物群。

有的学者把有鞭目、裂盾目和无鞭目合成一个脚须目。其中古怖目、联足目、后足目、角怖目和奇基目5类为已灭绝的种类。

形态特征

鞭蝎在外形上与蝎完全不同。但是鞭蝎腹部末端有一细长的尾鞭(flagellum),因此鞭蝎目又名尾鞭目。躯体扁平,呈暗褐色。

长度范围为25~85 mm。体躯分前体和后体两部分;前体有背甲覆盖,背甲上有8~12个眼,分3组,在近前端的中部有1组,为2个中眼,两侧各1组,各由3-4个眼组成;螫肢分2节,第2节为螫牙,与基节的突出部组成钳;触肢粗壮,分基节、转节、腿节、胫节、基附节和跌节6节;步足一般分7节,第1足感受化学刺激和湿度,不用于步行,第2~4对步足为步行足;后体(腹部)由12节组成,第10~12节退化,非常小,其各节的背板和腹板愈合;第12腹节之后为尾鞭,由30 ~ 40小节组成。鞭蝎没有毒腺,但在其腹部后端具有1个受惊时能够喷射出食用醋酸和辛酸混合物腺体

分布

分布范围

鞭蝎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不包括欧洲澳大利亚。鞭蝎在从印度日本新几内亚岛的地区最为常见。我国的鞭蝎多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山区和丘陵地。中国已知6个现生种,记录于安徽、浙江省湖南省福建省云南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等地。

栖息环境

常见于土壤、落叶和腐木中,石块下和洞穴内。 夜间活动,白天隐蔽。大多数喜欢潮湿的生境,少数生活在沙漠里。

生活习性

觅食习性

鞭蝎在觅食时通常会隐藏在洞穴、岩石缝隙或其他隐蔽的地方,等待猎物的出现。由触肢捉住并撕裂猎物,然后转给螯肢前方的螯夹有助于防御、挖掘、撕裂猎物。

鞭蝎是肉食性夜间狩猎者,利用黑暗和隐蔽的环境进行狩猎。主要以昆虫、倍足纲、蝎子和陆生等足类动物为食,但有时也以蠕虫和蛞蝓为食。

节律习性

鞭蝎通常在夜间活动,尤其在黄昏和夜晚更为活跃,利用黑暗和敏锐的视觉适应能力进行狩猎和避免天敌。白天时,鞭蝎倾向于寻找隐蔽的地方,如洞穴、岩石缝隙或地下巢穴等,以避免过度暴露在日光下。它们的活动也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可能在夏季更加活跃,而在冬季较为休眠。鞭蝎的觅食行为与其活动节律相吻合,在夜间寻找猎物并进行捕食,而白天则消化食物和休息。

活动前,先将第Ⅰ步足伸出石块外,朝各个方向探索,而后,触肢也伸出石块外,如无发现意外,就爬出隐蔽处。爬动时,第Ⅰ步足担负触觉功能,足长,两步足间可呈各种角度。触肢爬动时,向前伸有利于猎取食物。缓缓前进时,尾鞭可侧向摆动,而快速前进时,尾鞭直伸不动。静伏时,各步足腿节紧靠背甲,一般只有跌节与地面接触,尾鞭可作上下、左右各方位缓缓摆动。外出活动后,一般仍回原地隐蔽,不轻易改变场所。

求偶习性

鞭蝎的交配通常发生在春季或夏季,这是它们活动最为活跃的时候。雄性鞭蝎会寻找雌性,雄性将精囊沉积在地面上,表现出复杂的求爱行为,引诱雌性靠近精囊。一般通过触角和振动等方式来感知雌性的存在。一旦找到合适的伴侣,雄性会进行一系列的求偶动作,如舞动触角、踏步和触碰雌性身体。求偶舞以雄性引导其配偶接纳一个精包而告结束。

繁殖

交配时,雄体以鳌肢夹住雌体的第1足的末端,雌体生殖区捡起雄体所产的精荚。鞭肛蝎以触肢把精荚塞入雌孔。三盾蝎的雌体用鳌肢夹住雄体的鞭,雄体把雌体拉到精荚上面。雌体在隐蔽处产卵不超过40个,并守候到卵孵化。幼蝎附在母背上脱皮数次才离散。母蝎不久即死亡。有些种类需3年才成熟。

代表物种

盾鞭蝎(Typopeltis sp)

广州盾鞭蝎Typopeltis cantonensis (Speijier,1936),分布在中国广东地区,为中国特有物种。近危NT,几近符合易危VU D2。由于森林资源的硬坏,尤其是热带雨林资源的急剧缩小,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

十字盾鞭蝎Typopeltis crucifer (Pocock,1894) ,中国为次要分布区。近危NT,几近符合易危VU D2。由于森林资源的破坏,尤其是热带雨林资源的急剧缩小,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

广西盾鞭蝎Typopoltis guangxiensis (Haupt & Song,1996),分布在中国广西地区,为中国特有物种。近危NT,几近符合易危VU D2。由于森林资源的破坏、尤其是热带雨林资源的急剧缩小,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

黑盾鞭蝎Typopeltis niger (Tarnani,1894),分布在中国华中、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为中国特有物种。近危NT,几近符合易危VU D2。由子森林资源的破坏,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

n

参考资料

Uropygi.catalogueoflife.2024-08-19

眼底! – 收藏门户:UHH:汉堡大学.汉堡大学.2023-08-08

Thelyphonida | AAS | American Arachnological Society.American Arachnological Society.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