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温朋久

温朋久

温朋久,人民外交家。原名温瀛举,字鹏久。1935年参加革命,194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朝阳区大学毕业,先后留学日本德国。1949年后任外交部西欧非洲司副司长、中国驻瑞士公使馆政务参赞和中国驻日内瓦总领事。“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入狱7年。1984年4月13日离休。

生平经历

苦难童年时期

温朋久6岁那年,父亲(即温家宝的曾祖父)病故。从此,长兄为父,他一直在大哥培养教育下成长。

早年求学时期

1913年,朋久入宜兴埠镇民立第五小学。1919年入天津直隶师范学校,参加了"五四运动"。1926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朝阳区大学。1929年保送日本,先后就读于明治大学和早稻田大学。

1919年冬,14岁的温朋久考进了天津直隶省(1928年改称河北省)第一师范学校。

1920年1月29日,天津市各校学生五六千人集会,周恩来任总指挥,邓颖超当时被推举为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演讲队队长。人小志高的温朋久手执小旗,走在队伍的前列。

抗日战争时期

1931年"九一八事变"事变后,为抗议日军侵华而休学回国。1932年9月公费留学德国,1933年在柏林柏林洪堡大学和富莱堡大学政经系学习期间加入中国抗日救国联合会和反帝大同盟,"七七事变"后回国。1938年3月,在河南省潢川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团任政治教官。1938年7月,接受中共指示在西北军杨虎城部队第三十八军军部任参议兼教官。1944年4月至1945年11月在赵寿山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部任参议,在重庆受到中国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冯玉祥及民主爱国人士沈钧儒的高度评价,并得三人所赠书画。

解放战争时期

日本投降后回到天津市。1947年3月,由天津转入解放区,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冶陶北方局学习。1947年6月至1949年6月,先后在山西省潞城北方大学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石家庄市华北财经学院任教员。1949年7月至九月,参加中央外事组任研究员。1949年9月,任外交部西欧非洲司副司长,是周恩来总理自新中国成立建部以来首次任命的15位司局级干部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11月8日晚间,中央人民政府最先任命的外交部长周恩来,在北京城东古老的外交部街33号(即新中国外交部旧址)郑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了。温朋久亲耳聆听了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慷慨激昂、气壮山河的重要演说……

温朋久曾是新中国外交部宣告诞生后最早任命的15位正副司长、主任委员中的一位。他是外交圈内最具战略头脑的外交家、后来被誉为中国“亨利·基辛格”的宦乡先生(前外交部部长助理、政策研究室主任,前驻比利时卢森堡大使兼欧共体使团团长)的第一副手,为外交部西欧非洲司的正、副司长。不过,温朋久在部内工作时间并不长。1年后,他就去了美丽的日内瓦,成为新中国第一任驻日内瓦的总领事。

1950年10月至1955年1月,先后任驻瑞士公使馆政务参赞和驻日内瓦总领馆总领事。1955年9月,到中央高级党校学习。1960年9月,任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大使馆文化参赞。1960年9月,在中央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五司任司长。"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受到迫害,入狱多年。1978年8月起,由中组部重新分配到外交部工作,后转到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任常务理事。1981年后改任顾问。1984年4月13日离休。

晚年离休生活

在"文化大革命"中,温朋久旗帜鲜明地抵制"四人帮"的极端左翼路线。平反出狱后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离休后关心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晚年乐观豁达,笑对人生,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朋久对周总理满怀深情,曾赋诗一首:"盛德千古范,丰功震环宇。中外齐歌颂,人民好总理。"2000年7月8日,又将自己珍藏的郭沫若等6位名人画作捐给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朋久对家乡来人热情接待,并表示:"一定要为家乡做些好事,不辜负家乡从小的教育",并"祝宜兴埠永远前进!"表达了朋久对家乡人民的情意和对家乡建设的关心。

2004年12月12日13时30分,温朋久在北京医院无疾而终,享年100岁。

参考资料

温家宝家世:出身农村教育世家 战火中度过童年 - 青岛新闻网.青岛新闻网.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