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巩华城

巩华城

巩华城是明代皇帝北征及陵巡狩驻之所,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巩华城位于昌平区沙河镇内。明永乐十九年(1421)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随即在此建起一座行宫,作为皇帝巡狩和后代子孙谒陵停留之处。正统元年(1436)行宫被水冲毁。嘉靖十六年(1537)世宗驻沙河,礼部尚书严嵩奏请建城及重新修建行宫,驻兵防卫。嘉靖十七年动工修建,嘉靖十九年完工,御赐名“巩华城”。

巩华城呈方形,占地面积约1平方千米,城高10米,每隔16.7米建一垛。城以行宫为中心,南北、东西各长1000米,辟四门:南名“扶京”、北名“展思”、东名“镇辽”、西名“威漠”。各开3门洞,制如京师午门。城外有围城浚池,宽6.7米,深3.3米,并于四门浚池处设吊桥,上建城楼。扶京、展思2门各设千斤闸3座,镇辽、威漠2门各设千斤闸1座。各门匾额均为汉白玉制成,除南门置在瓮城外,其余均置在主门正门上,“巩华城”额匾设在南门主门上,各城门字均为严嵩手书。行宫建在城内正中偏南,为防水患,地基高于内外城池。行宫占地面积24 012平方米,南北宽约150米,东西长约160米。行宫南墙迎扶京门辟3 座门,汉白玉石甬路直铺城下,东、西、北三面各辟1门。宫墙内正中建殿堂1座,制如长陵恩殿,为帝后灵柩停放之所。左右殿堂为帝后寝宫,周围群房为文武大臣、太监歇宿之处。自重建行宫并筑城后,开始以勋臣所守。嘉靖二十八年设副总兵守御,后改设守备,明代皇帝多次御驾亲征都曾驻跸于此。隆庆六年(1572)穆宗调军士疏通巩华城外安济桥到通州渡口的温榆河长达75千米的水道,并在华城北门内建“奠靖仓”,于城外东南处修复元代时期的临水泊岸,供运送御用物资。清代一直派兵戍守,称“巩华城营”。康熙十六年(1677)行宫设为“擀毡局”。乾隆八年(1743)北路厅捕盗同知衙署即在巩华城,旧址在城内南门里西侧城隍庙东。

清代末年,巩华城逐渐破败。光绪二十六年(1900)巩华城遭八国联军抢掠焚烧。1939年巩华城大部分城墙毁于洪水,存城门洞4个、瓮城及部分城墙。2004年巩华城被列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为所存东、西、南、北四个瓮城城墙外侧墙皮各向外延伸20米的范围(包括瓮城内部所围合的面积);城东南角及城东侧古城残留部分墙体外皮范围内。

建设背景

1403年(明永乐一年),朱棣(1360-1424年)从侄儿惠帝朱允炆手中夺得皇位。1406年(永乐四年)他下令营建北京城,之后迁都北京,朱棣成为紫禁城里的第一个皇帝。永乐皇帝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皇帝,他奠定了大明王朝兴盛的基础,曾经五次出征蒙古,清除了北元的残余势力,而且每次都是御驾亲征。于是,京北沙河地区,这个出京城到此一天的行程之地,便成为大军车马粮草的集散地。为了出行方便,朱棣在此兴建了一座行宫:巩华城的前身——沙河店行宫。

史载,明永乐年间,朱棣曾经亲自率领2万骑兵带着20天的干粮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冒险突袭位于现在俄国境内鄂嫩河边的鞑大寨。随后又在飞云山大战中击破5万蒙古骑兵,彻底击败鞑靼在漠北的势力,使鞑靼大汗向明朝称臣纳贡,朱棣遂封鞑靼大汗为和宁王。随后大军一直挺进到极北的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为碑:“翰海为镡,天山为。一扫风尘,永清沙漠。”

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朱棣第5次出征北疆,在班师途中不幸病死,终年65岁。死后葬于明长陵。明正统年间,行宫建筑与护军营房全部被洪水冲毁。因此沙河店行宫的模样已很难考证。此后这里有将近一个世纪的荒废。

历史沿革

朱棣的沙河店行宫,是现在巩华城的前身

但是,巩华城兴建的缘起到底是不是因为谒陵的便利呢?查阅史料发现,巩华城的兴建并不是始于嘉靖年间,而是始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光绪昌平州志》记载:“巩华城,旧名沙河店,明初北征多驻于此,有文皇帝(永乐皇帝)行宫。”据此证明,这座城池并不是因为谒陵而建,永乐皇帝死后葬于天寿山长陵,是为明十三陵中第一陵,他没有展谒皇陵的道理。

又有记载,永乐皇帝在位期间前后五次出征蒙古,而且每次都是御驾亲征,沙河店地区又是大军车马的必经之地,因此修建皇帝行宫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这座沙河店行宫也就是现在巩华城的前身。

正统年间(1436-1449年),行宫建筑与护军营房全部被洪水冲毁,将近一个世纪之久没有被统治者重建起来。一直到了嘉靖十六年(1537年),明世宗谒天寿山陵寝,驻跸沙河店,才有计划重建行宫。

朱厚熜听取了严嵩的建议,于第二年在沙河店以东起建行宫,并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修建了环抱行宫的方形城池,并赐名为巩华城。

嘉靖以后,经过明清两代的不断变化与扩充,巩华城最终发展成为了一座具备谒陵、驻防、漕运、经贸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京重镇。

朱棣迁都北京后,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在京北沙河镇(古称沙河店)建起一座行宫,作为皇帝巡狩和后代子孙谒陵驻跸之所。在此之前,大约用了4年(1409~1413年)时间完成了明长陵陵寝工程。朱棣曾五次御驾亲征蒙古以清除元朝的残余势力。每次出征前多驻于沙河行宫,经暂短整顿后再继续北上。明正统初年(1436年)沙河水系山洪爆发,行宫被大水冲毁。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朱祁镇朱祁镇被蒙古瓦剌部落俘获虏走。自此,以后几朝皇帝都未对行宫进行修。这样沙河行宫荒废了近100年。

嘉靖十六年(1537年)三月朱厚熜驻跸天寿山陵寝,驻沙河视察行宫遗址,面谕大臣复建。随銮大臣礼部尚书严嵩奏请建成及复建行宫、驻兵防守。明世宗采纳了严嵩的建议,于是在沙河店以东,南沙河与北沙河之间复建行宫和修筑环抱行宫的方形城池。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十二月完工。历时近4年。御赐名曰“巩华城”。从此南护神京、北卫陵寝、东可蔽密云区之冲、西可扼居庸之险,成为京师北门的一重镇。复建行宫时接受前次被洪水冲毁的教训,采取了两项措施:第一,建巩华城,除了有军事上的意义之外,还具有防洪保护行宫的功能。第二,提高行宫的地基

到了清代,江山易驻,巩华城失去了原有作用。但清廷一直派兵驻守,称“巩华城营”。康熙十六年,清王朝武备院利用这座行宫设“擀毡局”,专门制作供皇室和清军使用的画毡。自此,沙河清水毡子便闻名遐迩。乾隆八年,清王朝顺天府辖区扩大,因而设置了东、西、南、北四个路厅。其中北路厅捕盗同知衙署就设在巩华城内,管辖一州四县(昌平区顺义、密云区怀柔区平谷区四县)。到了清朝末年,巩华城逐渐被冷落。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将巩华城及行宫洗劫一空。1932年,沙河行宫被北洋政府拆除变卖。1937年“七七事变”时,日本侵略者冲进巩华城,还向扶京门瓮城内发射炮弹,把城墙炸出一个大洞。抗日战争胜利后,沙河行宫遗址只成为一个诺大的广场。场内片瓦无存、寸草不生。地面上深埋着许多巨大的花岗石石块。这显然是行宫的地基石。地面平坦坚硬,可能是三七土、灌浆夯成的。在广场中心有一座高约2米、长约10米、宽约5米由花岗岩堆砌而成的高台。这是行宫遗址中唯一留存的高出地面的建筑。

巩华城行宫在清中期以后逐渐荒废,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此城遭到侵略者的洗劫,民国时期又多次遭受水灾破坏,1932年行宫被民国政府拆除变卖,再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巩华城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现在的巩华城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沧桑之中,往日高大雄伟的城垣建筑大部分都已经消失了,只留下四座巨大的城楼台基矗立在本已斑驳不堪的墙垣上。

旧城区中存在过的二十余座各式庙宇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尽,少有的建筑遗存也变得无法辨认。但是,当我们面对着这些残存的建筑细节,破碎离散的文物遗存时,依然可以借助想象来还原巩华城的形象,感受她那逝去已久的壮丽与辉煌

现在行宫遗址的绝大部分成为沙河中学的校园,巩华城只剩下4座瓮城遗址和极少残存城墙。1985年10月当时的昌平县人民政府在4座城门前分别竖立4块石碑,上面镌刻着“文物保护单位、巩华城扶京门(展思门、镇辽门、威漠门)”。保护这座有近500年历史的古城遗址、防止大自然的风雨冲刷和人为的破坏,这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

建筑特色

主要地位

1537年(明嘉靖十六年),朱厚熜谒天寿山陵寝,驻跸沙河店。《明实录·世宗嘉靖实录》记载:“嘉靖十六年三月丁未,上驻跸沙河、视父皇(朱棣)行宫遗址,面谕大臣复建,无废前规,乃宜筑城设,为久安之图。”随銮大臣、礼部尚书严嵩上奏:“沙河为圣驾祀陵之路,南北道里适均。我文皇帝(即明成祖朱棣)肇建山陵之日,即建行宫于兹。正统时为水所坏,今遗址尚存,诚宜复修而不宜缓者。且居庸、白羊近在西北,若鼎建行宫于中,环以城池,设官戍守,宁独车驾驻跸为便,而封守慎固,南护神京,北卫陵寝,东可以蔽密云区之冲,西可以扼居庸之险,联络控制,居然增一北门重镇矣”。

朱厚熜采纳了严嵩的奏议,并下令于翌年后的1538年5月28日(嘉靖十七年五月初一)破土动工,至1540年8月(嘉靖十九年六月),在沙河店以东修建的行宫和环抱行宫的方形城池建成,嘉靖赐名为“巩华城”。于是,巩华城这个“南护神京,北卫陵寝,”的重镇建成,并同时成为皇家祭祖活动的一个安全、便于安顿行程的“展谒皇陵中道休憩”之所。

根据考证,那时的巩华城约900米见方,城墙高9米多,设垛口3602个,内夯黄土,包砌青砖;护城河距离城外20多米,宽6米多,深3米。四门之外护城河均设吊桥(一说是精美的石桥,现已埋在地下)。城的四角设有角楼,为了守卫、射杀攻城之敌,角楼凸出城墙。

城池结构

巩华城的正门瓮城——扶京门,俗称大南门,雄伟壮观,位于沙河镇的南门西街,即安济六条胡同深处的一片开阔处(城东是菜园子),其建筑制式和北京城的正阳门相仿,为明代皇帝出入巩华城的必经之路。其瓮城正中门洞上方为一石制匾额,上书“扶京门”三字,大约是寓“拱护神京”之意。该正门为三座城门,中间一门之上应嵌有汉白玉匾额“巩华城”三字,但因城门洞已被封堵,无从寻觅。

整个扶京门保存的较为完整,城墙高达9米,内夯黄土,外以青砖包砌。城墙破损处可窥视到青砖内的夯土,瓮城东西两面还各有一座闸门式城门(东门已堵),门内设有千斤闸,千斤闸的沟槽部位保存的较完整,城门上为闸楼。所谓瓮城就是围建于城门外的小城,可以想见,在古代的冷兵器时代,敌人倘若攻入瓮城或被诱入,守城的士兵将千斤闸门放下,切断敌军后援,瓮中捉鳖,利用瓮城上的垛口或箭孔,用箭、石、滚木围歼,敌人只能束手待毙。

扶京门的西门外,竖立着一块1995年市政府公布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匾。扶京门的城台和城墙上已有多处塌陷,西面城墙上的一片露出夯土的塌处,现已被新砌了一圈青砖围挡起来。丈量西门门洞,长约15米,宽约4.5米,于此可见城门之厚重。由西门可进入瓮城内,能够看见瓮城内的北部有一排几乎完整保存下来的硬山房,虽稍有倾斜,但木质结构依然挺实,当是明清时守备官兵的营房。

补充:扶京门由于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维护较好,基本保存下来了瓮城的模样,其他三座瓮城损坏严重。扶京门瓮城的城墙有明显修补的痕迹,上文提到的城内建筑“硬山房”从外观特征看很可能是后建的,或者后修的。在瓮城内还收集了很多旧时的城砖,希望有一天这些城砖能恢复巩华城原来的模样。

巩华城遗址上的另三座残缺的瓮城:北门,“展思门”的匾额镶嵌在瓮城的大门上,寓意“展怀思宗”,保存的较为完整,位于现北门西街以北;西门,城门上书“威漠门”,寓意“西威大漠”。东门,“镇辽门”,被一片民房所围,不便进入。据史料记载,巩华城的这5块匾额,都是用汉白玉制成,均为明朝嘉靖年间的权臣严嵩手书。

“独爱天下门”的北京市收藏家协会综合文化委员会主任杨英申先生说,为了便于说明当时城内的规模,我们暂将四个城门为坐标点,在城中划一个十字,就会发现巩华城不仅有一条南北的中轴线,还有一条东西向的中轴线。当时的行宫(老百姓称停灵宫)就建在巩华城内,在南、北中轴线正中,东、西轴线偏南的地方。行宫南北长150米,东西长160米,占地36亩。为防止再次被洪水冲毁,因此高出地面数米(现行宫原址处依然高出一些民房)。宫墙东、西、北三面各辟宫门一座,南门称“迎正门”,有三个门洞。南门外有牌坊一座。行宫内正中建大殿一座,制式如明长陵恩殿,为帝、后梓宫停放之所。东、西配殿为帝、后寝宫,周围官舍为随銮官员的安歇之处。行宫外的东、西、北三面建营房500间及奠靖仓,为驻军、囤粮之处。在巩华城中心的位置上,建有一座圣人庙。汉白玉的御路贯穿于南北中轴线。巩华城行宫的原址现为沙河中学校园,学校操场周围,亦残留着些许当年的建筑石料。

明清之际,巩华城内曾有大小庙宇20余座。巩华城西南角有城王庙,庙内有许多石碑,详细记载着巩华城某年某月修葺,哪县修建的哪段城墙等。此外,东门镇辽门内有太清宫,砖石结构,歇山重檐,建筑形式独特,豪华雄伟,此宫楼建造难度极大,相传为鲁班爷修。还有一些龙王庙、土地庙、五道庙等等。当年曾有人作诗赞曰:“宫殿连云起,城楼入汉低,寒鸦如望幸,朝夕自悲啼”。

巩华城因为是行宫禁地、驻军要地和粮仓重地,落成之初由勋臣镇守,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改为副总兵,以后又改为守备,巩华城的营兵满额时为3000人。经过历代的不断变化与扩充,巩华城最终发展成为了一座集谒陵、驻防、漕运、经贸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京畿重镇。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628年(明崇祯元年),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巩华城成为农民起义军的临时指挥部。

清康乾时期,统治者采取刚柔并济的国策,融解了两千多年来的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冲突,消除了北部边防的隐患,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华帝国——大清国。太平盛世,使统治者安于享乐、闭关锁国,将国库的银两拿去大修园林了,巩华城的历史作用渐衰。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侵略者冲进巩华城,烧杀掠抢,巩华城被洗劫一空。到1932年,巩华城行宫被民国政府拆除变卖。1939年夏,洪水又将巩华城大部分城墙冲毁。巩华城内的大小庙宇20余座,除自然损毁、大水冲毁外,余下的也在1958年拆除了。于是只剩下巩华城四座城门的遗址遗迹,诉说着往日的辉煌。

穿过沙河镇工商街,一直向东,便来到了沙河镇旧城区。实际上沙河旧城区就是巩华城所在的位置了。

这座城池呈方形布局,每边长约一公里,总共占地一百公顷。城墙高近十米,共设垛口3602个,外敷青砖,内筑夯土,有护城河环绕城墙,城墙南北东西四段均开设城门,门前设有吊桥。四门中南曰:扶京;北曰:展思;东曰:镇辽;西曰:威漠。四座城门之名分别代表着“镇固京师”、“展陵怀思”、“镇东辽”、“威镇大漠”四种不同含义。

四座城门的城台部分留存至今,是巩华城中最重要的建筑景观。

四座城门中南门扶京门保存得最为完整。扶京门是整个巩华城的正门,皇帝出入巩华城必经此门。此门形制的特殊之处,在于城门设有三洞,南部并有瓮城,瓮城东西南各出一座闸门,门内设有千斤闸,上为闸楼,千斤闸沟槽部位保存得十分完整,榫卯处清晰可见。

这种主门三洞且带有三座闸门的城门形制在北京的城防建筑中是极为罕见的,和巩华城在皇家眼中的特殊地位是相一致的。扶京门正门之上嵌有汉白玉匾额,上书“巩华城”三字,瓮城正中门洞上为一石制匾额,上书“扶京门”三字,字体模糊,不得辨认。

有记载显示,这两块匾额与巩华城其他三座城门匾额,均为明朝嘉靖时期的权臣严嵩手书,一代奸相在巩华城门上留下了自己的墨迹。由扶京门瓮城西部闸门进入瓮城后,北边有一排完整保留下来的硬山房,应为旧时守门官兵值房,虽然多已倾杞,但是由于木结构依然坚实,仍历多年而不塌毁。绕过硬山房,东边城墙下有土路可以登城,城台上已有多处塌陷,残存少量柱础,从柱础的直径可以想见扶京门城楼的雄伟。

过扶京门,沿着一段很短的城墙残迹向东,便到了东门镇辽门,此门保存状况不佳,是四门中遗留情况最差的,惟有东门旁一百余米南北走向的城墙吸引人的注意力,此处城墙应该是巩华城现有城墙中保留最完好的一段了。虽说保存完好,城墙上依然斑驳严重,许多城砖已经碎落,树木枝杈从中生长,破坏着墙体结构。

北门展思门,形制与扶京门相同,同为三洞门,只不过保存状况不及扶京门,留存不多,马路上可见北面瓮城门,现在被民房包围占据。西门威漠门残存瓮城闸门,门内闸板尚存,门闸系统十分完整,现为个体单位占用。

说过城墙与城门,我们再说说巩华城中最重要的部分———行宫。

巩华城行宫位于整个城池的中心地区,略微偏南,周四十九丈见方。行宫主体建筑为防水患,建于高台之上,土基部分高出地面数米,就现在看来,行宫原址处依然高出其所在的沙河镇东一村现有民房。

行宫位于巩华城中心偏南,东西长160米,南北宽150米,近似呈正方形,占地2.4公顷。在行宫南墙上设有3座门,称“迎正门”。门外有牌坊一座,有如长陵祾恩殿的规模,为帝、后灵柩停放之所。东西配殿为谒陵帝、后的寝宫。周围房舍为随銮文、武大臣及太监的安?之所。行宫外的东、西、北三面建有营房500余间以及奠靖仓一座,做为驻军和囤粮、储备物质之用。隆庆六年调军士3000人疏浚巩华城南从安济桥至通州渡口长达75公里的温榆河水道,从此可以通过水路运送御用军粮和物资至巩华城行宫。在南沙河北岸建有码头,又称钓鱼台,它是用花岗石砌成的。

行宫南设三座门,直对扶京门,东、西、北各有宫门出入,内有殿宇百余间,正殿规制如明十三陵棱恩殿,为帝后梓宫(棺)停放之所。配殿作为帝后寝宫。

行宫南北有御道与扶京、展思二门相连。周围有护军营房五百间。现在的巩华城行宫原址处为沙河中学校园,学校操场周围有行宫建筑石料若干,依然躺在原地,行宫建筑格局已经无法辨识了。

关于巩华城的兴建原因,历来说法很多,流传最广的是“展谒皇陵中道休憩”说。巩华城城址位于北京城与天寿山皇陵(明十三陵)之间,帝后宫眷们疲于南北往来的劳顿,设一地便于中途休息,安顿行程,遂建此城。此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明代以后的历史也证明了巩华城的设立确实为皇家祭祖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文化活动

刘贲故里

刘贲故里位于南西沙屯。刘贲,字去华,昌平区人,李湛宝历二年(826)进士。秉公理事,为宦官所嫉诬,贬柳州市司户参军,卒后葬在柳州城郊。元泰定二年(1325)立祠于昌平县。明中叶在县南西沙屯建祠,崇祯五年(1632),为刘贲在此祠立碑,碑文为董其昌手书,光绪年间又在词前立"刘贲故里"碑。祠毁碑存。

巩华城遗址位于沙河镇东。建于明永乐年间,后毁于洪水,嘉靖17年(1538)修复,1900年被八国联军洗劫并烧毁。城呈方形,设四门,皆有瓮城。"巩华城"匾额嵌于南门瓮城内墙,传为严嵩手迹。东、西、南、北四门,分别以"镇辽"、"威漠、"扶京"、"展思"命名,匾额嵌于城门洞之上。嘉靖年间,为京北重镇。现存四个城门洞、瓮城及部分边墙。1995年,巩华城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旧城改造

十一五期间近期主要考虑对巩华老城地区人口居住区进行改造。建设与老城特色相符的商业街、文化街,与城镇的历史相呼应,成为卫星城以商业、文化为主的公共中心。该组团严格控制老城内的建筑高度,建设设计体现地方特色,与古城相协调。巩华城东侧远景规划为居住用地和旅游用地,结合沙河水库、南北沙河两岸的绿化改造工程使之成为八达岭高速路沿线新的旅游点。

旧城改造区规划用地面积486.59公顷,已经完成一级开发立项,正在办理用地手续。预计旧城改造及旧城东部新区开发总投资将达60亿元,计划总建筑面积约131万平方米。预计旧城改造启动区在2005年实施拆迁,2006年完成20万平方米回迁楼工程。预计整个旧城改造工程将在4-5年内完成。

从北京德胜门乘坐公交车,仅个把钟头就来到了地处昌平区沙河镇,明代重镇巩华城四座城门瓮城的遗址遗迹,就隐藏在沙河镇东部旧城区约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巩华城坐落在温榆河畔,城的南北分别是南沙河北沙河。现北沙河上有一座明代古桥“朝宗桥”,曾与丰台卢沟桥、通州八里桥齐名,旧时一同被称为拱卫京城的“京畿三桥”。巩华城南距京城德胜门42里,北距昌平镇20里,是明代帝王北征与祭谒皇陵的必经之地。清朝时,因巩华城是北京城北重要的一处边防要塞,通往塞外的咽喉重镇,商旅繁杂,曾在此设北路厅同知公署。

2014年4月份开始对四个城门进行修缮。

巩华城拥有400多年历史,曾经是明朝皇帝祭祀明十三陵的重要停留之处。近日,北京市文委与昌平区文化委共同启动巩华城大修项目。本次巩华城大修共分3期,目前正在进行第1期,计划于7月份完工。昌平区政府表示,巩华城维修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未来巩华城将是沙河新城和昌平科技商务区的核心景观。(记者李馨通讯员徐娜)

当地特产

据《光绪昌平州志》中“物产志”条称:“巩华城有官毡局,毡坚致久异于他处,名清水毡。”鲤,“出沙河者佳。鳞金色,两耳赤晕,味甘美,特异他处,官置网户守之。”“蟹、虾:出沙河者佳”。

清水毡明代中叶建造的沙河行宫,入清后闲置,武备院设官毡局,习称毡作局或毡作坊。因官毡局制作工序极为严密,虽是冬日,工匠亦须赤膊操作,毡成之时,人人热汗淋漓,缘整个工序是要把选好的原毛用力挤压成毡(故名清水毡子),所以远比其他体力劳作重。成品由清廷武备院统筹供各项军需使用。

鲤“出沙河者佳,鳞金色,两耳赤晕,味甘美,特异他处,官置网户守之。”明清两代,在沙河与岸之窦各庄置网户为多。网户以捕捞之鱼选优者作为皇家贡品。

虾蟹北沙河以产虾蟹为佳。尤以秋日之蟹为优。均肥而且味美。

地理环境

昌平区沙河镇位于燕山山脉山前平原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因温榆河上游支流南沙河北沙河在此交汇而得名。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随即在此修建行宫。嘉靖十七年重建,并筑城围之,御名巩华城,是明清帝王谒陵和北巡驻骅之地。现全镇镇域面积56.65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人口6万。沙河镇地理位置优越,南距德胜门19公里,北距昌平卫星城3公里,京包铁路和北京至八达岭镇的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是一个理想的旅游好去处。沙河南大桥名安济,北大桥名朝宗。

明代正统十三年(1448年)九月壬寅,明帝下诏,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寿督建沙河等处石桥。同年秋,横跨南北沙河的两座石桥加紧施工,很快竣工。明代,曾多次维修加固二桥。

沙河店自从有了南北石桥,不仅便利了明王朝的谒陵官员和兵士的往来,还为关外少数民族觐见明廷提供了方便,至于平日经由此桥南来北往的行商富贾、肩担负贩者更是络绎不绝。缘此,沙河店(今之工商街)店铺、摊贩也日益增多。

安济桥是借安济以名。原来,宋元时,沙河一片荒凉,当时南沙河北岸只有几户人家,以捕鱼为生,因常泅水,为求济水安全,就以“安济”命村名。赵州桥下的绿柳芙逐年增植,每届阳春,啭枝头,渔舟穿行,桥上行人车马,辐穿梭,熙熙攘攘。头上雁鸣旋飞。此景正如崔学履在《隆庆昌平州志》中撰写的“燕平八景”之一的“安济春流”诗中写的那样:“野岸莎明雁,河桥柳啭莺。雪消春涨稳,渔艇来去轻。”名噪一时的安济春流应运而生。

朝宗桥北端矗立的汉白玉石碑,阳阴两面篆刻“朝宗桥”3个大字,碑顶篆刻大明2字,阴面左侧刻写万历四年岁次丙子仲夏立。朝宗桥在明代时期,由于桥体坚固,直至今日,仍为重要交通设施。此桥为北京三大名桥(卢沟桥永通桥)之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朝宗之称:始见《诗经》:“洒彼流水,朝宗于海。”把江河入海比喻为诸侯朝见天子。明代,每年入京朝见的蒙、满、维吾尔、回、藏等少数民族官员,都须经桥入京,因此,沙河北桥就以“朝宗”命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