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香
芸香(学名:Ruta graveolens L.)为芸香科(Rutaceae)芸香属(Ruta)植物,别名小叶香、百应草、香草、臭草。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后被奥地利、比利时、法国等地引入,在中国南北地区均有栽培,多生于海拔2000-3500米的山地、丘陵、河谷以及干旱开阔草坡。芸香喜温暖、光照充足的气候,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2-27℃,适宜生长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壤土或砂质黄壤、黄红壤中,在排水不良的黏重土壤或瘠薄土壤中易生长不良。
芸香落地栽种的植株高达1米,各部有浓烈特殊气味。叶二至三回羽状复叶,末回小羽裂片短匙形或狭长圆形,灰绿或带蓝绿色。花金黄色;萼片4片;花瓣4片;雄蕊8枚,花初开放时与花瓣对生的4枚贴附于花瓣上,与萼片对生的另4枚斜展且外露,较长,花盛开时全部并列一起,挺直且等长。果实由顶端开裂至中部,果皮有凸起的油点;种子甚多,肾形,褐黑色。花期3-6月及冬季末期,果期7-9月。
芸香的枝叶含芳香油,经分离提纯加工后可用于制作调味品、化妆品香精和调香原料,也可用于制作天然杀虫剂。同时,芸香具有鲜艳的黄色花朵,可作为园林观赏植物,也可作插花和干花。此外,据中国中药典籍《中华本草》记载,芸香全草均可入药,具有生干生热、通阻利尿、散气止痛、补脑增知、强筋养肌、补胃增食、热肤除斑、调整经水等作用。
据现代中国药学著作《中药药物性肝损害》《中华本草》记载,芸香含有花椒毒素、补骨脂素、双氢喃叩类生物碱等有毒物质,其芳香油用于皮肤可引起烧灼感、发红和起泡,内服则会引起剧烈胃痛、呕吐、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芸香中毒后应立即停药,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植物历史
历史记载
在古代,医生们就明确了芸香的抗毒特性。古希腊的哲学家秦奥弗拉斯托斯、医学家狄奥斯科里迪斯、普鲁塔克等人还先后证明,芸香具有解痉、驱虫、防腐及堕胎等作用。867年,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在其著作《花园》中,对芸香做了详细的描述,称其是专门对付各类毒药和毒液的利器。当时芸香是一种极为珍贵的药草,据《圣经》路加福音章节记载,历史上犹太人就用芸香来交税。13世纪,意大利萨勒诺医学校肯定了芸香的许多功效,其中就包括养眼明目。16-17世纪,芸香被看作灵丹妙药,部分德国人种植芸香是为了驱邪避鬼,据说是由中世纪德国神学圣希尔德加德·冯·宾根所传授的驱邪法。1554年,英国医生罗克曾在其著作中写道:“所有想保持贞洁的僧人和修道士每天都应食用芸香”,这可能是因为芸香具有极佳的制欲功效。
品种考证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典籍《注医典》中记载“芸香是一种草,分家生、野生、山生三种,家生和野生为佳品”,中国医药典籍《保健药园》中记载“家生芸香的叶与赛依台尔叶相似,但比它的叶稍宽,花黄色,种子有棱,与黑种草子相似。全草气味较强,野生者气味更强”。根据中国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附图,其所描述的植物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芸香一致。
形态特征
芸香落地栽种的植株高达1米,各部有浓烈特殊气味。
叶
叶二至三回羽状复叶,长6-12厘米,末回小羽裂片短匙形或狭长圆形,长5-30毫米,宽2-5毫米,灰绿或带蓝绿色。
花
花金黄色,花径约2厘米;萼片4片;花瓣4片;雄蕊8枚,花初开放时与花瓣对生的4枚贴附于花瓣上,与萼片对生的另4枚斜展且外露,较长,花盛开时全部并列一起,挺直且等长,花柱短,子房通常4室,每室有胚珠多颗。
果实与种子
果长6-10毫米,由顶端开裂至中部,果皮有凸起的油点;种子甚多,肾形,长约1.5毫米,褐黑色。
物种分布
芸香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后被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英国、希腊 、匈牙利等地引入。芸香多生于海拔2000-3500米的山地、丘陵、河谷以及干旱开阔草坡,在中国南北地区均有栽培,包括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其中长江以北地区多栽种于温室内。
生长习性
芸香喜温暖、光照充足的气候,在平均气温在15℃以上的地区均能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2-27℃,在极端气温下降到零下11 -零下9℃时,植株地上部分会冻死。芸香生长需要较多的水分,适应生长在年降水量为900-1800毫米的地区。其对土壤要求不严,但适宜生长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壤土或砂质黄壤、黄红壤中,在排水不良的黏重土壤或瘠薄土壤中易生长不良。芸香的花期为3-6月及冬季末期,果期为7-9月。
栽培技术
播种
选择向阳地作为种植地进行深翻、整地、作,在种植穴内施入厩肥、草木灰、过磷酸钙等作基肥,并与土壤混匀。在春、秋季条播或穴播,播种时将种子均匀地撒入土壤中,再覆土、盖草、浇透水,约10-15天即可出苗。出苗达50%时,除去盖草。
扦插
选取2-4年生的健壮枝条截成8-10厘米长的小段,按行距斜插进苗床中,然后覆土压实并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约1-1.5个月插苗即可生根。春季扦插秋季即可移栽,秋季扦插翌年春季即可移栽。
养护管理
当芸香实生苗长至8-12厘米时,要定苗、补苗,并进行浅耕除草,追施苗肥。2-4年生的芸香植株可在每年的4、6、10月份进行1次中耕除草和追肥,肥料以人畜粪为主,可适当加入尿素追施。在旱季应及时灌溉,雨季应防积水。芸香栽培3-4年后,需要翻(拼音:dōu,意为植物根部)更新,忌连作。
病虫害防治
芸香的主要病害为根腐病,多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病。防治根腐病需在雨季高温时,及时排水、松土,一旦发现病株需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消毒种植穴。芸香的主要虫害为蚜虫、风蝶等,可喷施乐果、敌百虫等药剂防治。
采收
芸香采收时,需从根颈以上10厘米处割取地上部分,采收期一般在7~8月,每年收割1次。收割后立即将鲜草运至加工地点,及时加工。若需短时间贮藏,应放置于阴凉处,切忌暴晒,以免影响植株质量。注意堆放植株时,不可放置太厚,防止发热变质。
用途
调味食用
现代人们大多不接受用芸香制成的调味品,但在古罗马时期用芸香做出的调味品,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人们多将其加入大蒜、奶酪中制成蒜香奶酪饼。
工业产品
芸香的枝叶含芳香油,主要成分为甲基壬酮、甲基庚酮、菜烯、d-柠檬烯、桉叶油素等,经分离提纯加工后可用于制作调味品、化妆品香精、调香原料,或将其作为天然杀虫剂,用来驱除老鼠和蛞蝓,而兽医学则用芸香来为牲畜驱除虱子、欧洲尘螨和袋衣蛾,也可将其喷洒进花园中用以防治蚜虫。此外,芸香还可用于书籍防蛀、制作书签。
园艺观赏
芸香具有鲜艳的黄色花朵,可以作为园林观赏植物种植进花境中,用以增添花坛色彩,也可制成干燥花,同时芸香也是插花的优良素材。
医学药用
据中国中药典籍《中华本草》记载,芸香全草均可入药,具有生干生热、通阻利尿、散气止痛、补脑增知、强筋养肌、补胃增食、热肤除斑、调整经水等作用,可治疗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小便不利、关节疼痛、耳痛、智力下降、瘫痪、抽搐、胃虚纳差及色素脱失、月经失调等疾病。
植物毒性
毒性记载
中原地区清代中草药专著《生草药性备要》中记载芸香“消百毒,散大疮,理蛇伤”,但未言明其毒性,历代中药著作如《本草求原》等也无其毒性的相关记载。现代中国中药著作《广西中药志》和《现代实用中药辞典》均记载芸香“孕妇忌服”。
毒性成分研究
据现代中国药学著作《中药药物性肝损害》记载,芸香所含芳香油对低等动物可引起肝变性和实质性肾炎,所含的花椒毒素和补骨脂素等均可引起急性毒性。双氢呋喃叩啶酮类生物碱仅大量存在于芸香中。从芸香中分离的芸香叶啶酮及其环氧化物、异芸香叶啶酮氯等化合物在生物学上已证明是一类天然基因毒物质。
中毒症状
据中国中药典籍《中华本草》记载,芸香所含挥发油具有难闻的气味和刺激性,用于皮肤可引起烧灼感、发红和起泡,内服则会引起剧烈胃痛、呕吐、意识模糊、抽搐等。超过一定剂量可引起动物肝病变和实质性肾炎。
解毒措施
据现代中国药学著作《中药药物性肝损害》记载,芸香中毒后应立即停药,并及时洗胃,大量输入高渗葡萄糖,以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稀释进入体内的毒素,促使毒素排出。还可通过利尿导泻以促使毒素排出,对于肝损伤严重者应给予保肝等对症治疗。
相关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
据中国中药典籍《中华本草》记载,芸香全草所含总碱可解除氯化钡引起的离体兔回肠痉挛,其含有的花椒毒素、佛手柑内酯等也有解痉作用。并且,芸香种子的水提取物对豚鼠类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其植株中所含的茵芋碱可增加豚鼠子宫自律性收缩,以及催产引起的大鼠子宫收缩。此外,芸香内含的香柑内酯、补骨脂素等注射或内服后,以日光等照射,可使受照射之处皮肤红肿,色素增强。
抗低温研究
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在5℃低温胁迫下,芸香叶片的脂膜相对透性与丙二醛呈上升趋势,过氧化氢呈线性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先升高后下降,而过氧化物酶呈波动性变化。这表明芸香可通过体内一系列生理特性的变化来抵抗低温。
延伸文化
中原地区古人曾将芸香用于书籍防蛀,一段时间后芸香的香味渗透入书页中,人们一翻开书卷书中的芳香扑鼻而来,“书香”一词也因此而产生,后来引申为读书习尚,进而又衍生出“书香子弟”、“书香门户”、“书香门第”、"书香世家”、“书香风尚”等词汇,芸香也因此和中华文化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如芸人指读书人,芸吏、芸香吏指中国古代整理校正书籍的官员,芸省、芸署、芸台、芸香署、芸香阁均代表中国古代专门掌管保存经籍图书的机构,芸馆、芸舍、芸室、芸窟则代表书斋,芸简指文札信件,芸签则指书笺。此外,芸香还是立陶宛的国花。
参考资料
芸香.植物智.2023-08-23
芸香.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8-23
芸香.plant of world.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