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马一浮

马一浮

马一浮(1883年-1967年),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翁、蠲叟、蠲戏老人。是20世纪重要的儒学学者之一。他生于四川成都,后迁居浙江绍兴。他是新儒家代表人物,与梁漱溟熊十力并称"新儒学三圣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

马一浮于1883年出生在四川成都,后迁回绍兴,应县试榜首后赶赴上海市学习英文。青年时期先后在美国、日本学习先进思想,广读群书。中年研究佛学、书法,并合同蒋介石开办“复性书院”,担任主讲。晚年,鲜少主讲,编刻诗词之作,叙述作诗的旨趣和历程。1967年,因患胃疾在杭州市逝世。

其代表作有《泰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等。他的学术成就主要有:提出"理气一元"本体论,强调知与行的统一,融汇儒释思想。他曾任浙江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并担任政协委员。他早年引入马克思主义著作,是中国第一位翻译《资本论》的学者。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83年,马一浮出生于四川成都。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马一浮与其三位姐姐从何虚舟先生学读唐诗,多能成诵。

1889年,返回绍兴故里。

1893年,其母病危,要求马一浮为她作一首带“麻”字韵的五律。马一浮诗曰:“我爱陶元亮,东篱采菊花。枝枝傲霜雪,瓣瓣生云霞。本是仙人种,移来处土家。早餐秋更洁,不必羡胡麻。”,其母欣慰儿诗造诣,但也指出马一浮的诗“乏烟火味,少福泽耳。”

1894年,其父聘举人郑墨田至家教读。不久郑墨田便辞教,认为马一浮可自学。

1898年,奉父命前往绍兴市县城应县试,与鲁迅等一行人一同参考,考后应县试榜首。

1901年,远赴上海市学习英文。与谢无量马君武等创办《二十世纪翻译世界杂志》,向国人翻译介绍西方文化。刊物载有《哲学史》《哲学泛论》等栏目。

1903年,赴美国主办留学生,监督公署中文文,后又赴德国西班牙学习外语。虽未进学校,但以工作之余,广读了《亚里斯多德政治学》《佛教原理论》《日耳曼社会主义》等书籍,并用英文翻译了《法国革命党史》等著作。

1904年,东渡日本学习日文。居西京。向日本友人乌泻隆三学习日文与德语。马一浮从美国到日本时,带回两部马克思的《资本论》。一部英译本,赠好友谢无量;一部德文版,自己阅读并带回中国,他是最早把马克思的《资本论》引进中国的“中华第一人”。

1905年,马一浮与谢无量结伴游学日本,居镇江焦山海西,进行西学研究。马一浮利用英文将西班牙名著《唐·吉诃德》翻译成《稽先生传》,登在上海《独立周报》。还用日语将意大利作家麦伽费尔的《政治罪恶论》翻译发表,登在革命派刊物《民报》。

1906年,马一浮治学的重点转向研究国学。寄居杭州外西湖广化寺,广读“文澜阁”《四库全书》。

中年经历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聘请马一浮担任教育部秘书长,协助处理部门事务。然而蔡元培主张废除国学经典教学的主张,遭到马一浮的反对,马一浮认为经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不应轻言废除。由于两人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分歧较大,马一浮选择离开教育部。之后,马一浮赴马来群岛考察,其中新加坡的侨校并未废止对经书的教学,这使马一浮对当前废经运动颇有感慨。后来,马一浮完成了《新加坡道南学堂记》一书,记述了此次考察的所见所闻。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邀马一浮担任北大文科学长,被拒。

1938年,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的邀请,马一浮以特约讲座的名义前往江西泰和的浙江大学任教,其讲课内容后整理成书出版为《泰和会语》。同年,马一浮为迁往泰和的浙江大学谱写了校歌。不久后,随着浙江大学迁往桂林市,马一浮也转赴浙江大学桂林分校任教。之后浙江大学又迁往宜山,马一浮继续在该校讲学,将讲稿辑为《宜山会语》。

1939年,国民政府鉴于马一浮的声望,教育部长陈立夫奉蒋介石之命邀请马一浮前往四川省讲学。马一浮提出书院应纯粹致力学术,不涉政治,师生不参与任何运动作为前提,获得中国国民党方面同意。之后,马一浮与蒋介石会面。在此背景下,复兴书院在四川乐山乌龙寺正式成立,马一浮被聘为该书院主讲。

晚年经历

1943年,这一时期,马一浮开始编辑出版其多年来创作的诗词集,包括《潘戏斋诗前集》、《避寇集》、《竭戏斋诗编年集》、《芳杜词腾集》等,均为木刻印制。马一浮在这些诗词集前面写下自序,叙述了他创作诗词的初衷和经历。

1946年,马一浮随书院迁至杭州,暂借西湖葛荫山庄作为书院院舍。马一浮以主讲和总察的称号,继续在此从事教学研究和编刻出版活动。

1947年,由于经费短缺且马一浮年事已高,复兴书院准备结束运作。年底,马一浮再次致函董事会,提出辞去主讲和总督职位,并建议将书院改设为智林图书馆,保管和流通原有的书籍资料。马一浮期望日后有识之士可以继承先民学术,筛选其精华,编撰著作,以传承文化精神。同年,马一浮亲自撰写了《会稽马氏泉亭山先莹记》碑文,寄托希望后人重视先人坟墓。

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

1959年,马一浮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

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1967年,马一浮先生因胃部大出血,紧急送往浙江医院救治,却因年事已高,多病缠身,经过数月的艰难治疗,于六月二日与世长别。临终之时,他心怀国家富强,情绪从容,自作《拟告别诸亲友》一首为绝笔诗。诗云:“乘化吾安适,虚空任所之。形神随聚散,视听总希夷。沤灭全归海,花开正满枝。临崖挥手罢,落日下峰噬。”

思想

哲学体系和思想

理气一元论

马一浮的哲学思想主要以宋明心性之学为基础,同时发挥先秦易学的思想方法,以三易之说解义理名相,并引佛学做旁证,以观悟佛之会通。他的本体论主理气一元,认识论主知行合一性修不二。

理气一元论是马一浮的哲学思想,主张理与气是宇宙运动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体现了宇宙生命的运动和发展,以及人性的抉示和完善。

他运用易学“生生之为易”的思想,解释了宇宙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过程,认为太极是终极现实,相当于佛教的法界概念。马一浮十分强调理气二者之不可分,他认为“形而止者谓之逗,形而下者谓之琴。遗即言乎理之常在者,器即言乎气之凝成者也。”他指出文理是“所诊”,言说是“能诊”,故只是义理之名相,还不是义理之本体,义理之本体是“性甲,它是‘人心所同具’,故欲求义理,‘非有悟证不 能显现’。”

知能合一论

知能合一论是马一浮的认识论思想,主张知与能、知与行是不可分离的,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实践的规范在于认识,涵养与致知是两种互补的认识方法。这叶是马一浮对宋明理学中知行关系的发展和创新,他认为知行不仅是道德实践的要求,也是认识真理的途径。他说:“知与能,本无二也。所谓知者,即是能之所在;所谓能者,即是知之所为。”

知能合一论强调认识与实践的互动和互证,马一浮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和深化认识,而只有通过认识才能指导和规范实践。他说:“凡事皆有理,理即义也。义者,事之当然也。故凡事皆有当然之理,而人心皆有当然之性。性即理也。故性理相应,则事理相通矣。”

知能合一论提出涵养与致知两种认识方法,涵养是直接觉悟先天之知的途径,需要主敬和自我反省;致知是以后天之学习和思考来觉悟和证实先天之知的途径,需要穷理和博文。马一浮说:“涵养者,以静为主;致知者,以动为主。静则心安而性定;动则心敏而性活。故涵养以致知,则心性兼修;致知以涵养,则学问兼备。”

复性去蔽的人性论

马一浮的复性去蔽的人性论是他治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他办学的宗旨。他认为人之本性是善的,但被气质和习气所蔽,需要通过克己和去蔽的工夫来恢复本来的清明节

他说:“性即体也。性本来湛然虚明,只有气质之偏,习染之蔽,障碍此性体,故不能发用流行。有时陷于不善,此非性有不善,私欲蔽之,然后有不善也。故学者用力,要在克己。克己便是去蔽工夫,蔽去自能复其初矣。”

他还说:“人之气质,焉能全美。学问,正是变化气质之事。识得救取自己,方解川力。凡病痛轻而能自知其为病者,变化易,容易得入。病痛深而不自知,则必自执其所见以为得,不受人言,难以救药。”

他提出了“体认”和“察识”的方法来实现复性去蔽的目标。他说:“若一向读书,只匆匆涉猎,讥机寻求,便谓文义已睐,能事已毕,终其身,昏而无得也。欲入思维,切忌自谓已缭。若轻言易燎,则决定不思,则是闭门而求入也。”

他还说:“读书记得许多名相,执得少分知解,便傲然自足,顿生狂见,自己无一毫受用,只是增长习气。”他强调了“主敬”和“涵养”的重要性,并说:“敬之一字,实为入德之门。此是圣贤血脉所系,人人自己本具。”

穷理致知的格物说

马一浮的穷理致知是他格物之道的核心,也是他实现天人合一的途径。他认为人心本具众理,只要通过思维和体认,就能穷尽事物之理,达到知至之分。他说:“穷理之方法,当然要靠思维。思日睿,睿作圣。程子日‘学原于思,不思则周’。”

他还说:“今言穷理为致知之要者,亦即是致知在格物也。”他指出了“涵养”、“主敬”和“体认”、“察识”的关系问题。他说:“若一向读书,只匆匆涉猎,讥机寻求,便谓文义已睐,能事已毕,终其身,昏而无得也。欲入思维,切忌自谓已缭。若轻言易燎,则决定不思,则是闭门而求入也。”

他提出了“通而不局”“精而不杂”“密而不烦”“专而不固”的四条读书经验,并用“溶井”、“抽丝”的比喻来说明思维的过程。他说:“思如溶井,必当及泉。亦如抽丝,须端绪不紊。然后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曲畅旁通,豁然可待。体认亲切时,则如观掌纹,如识痛痒。察识精到处,则如权衡在手,蛛两无差;明镜当台,豪篓不爽。如此,则有知至之分。”

他还强调了“致知”的境界和意义。他说:“致知是知此理,唯是自觉自证境界,拈似人不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切名言诊表,只是勉强描模一个体段,到得此理显现之时,始名为知。”

学术思想

将中国文化统摄于“六艺”,认为全部学术源自“六艺”

六艺常存的文化观是马一浮的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也是他理学思想的延伸和组成部分。他说:“六艺之本,即是吾人自心所具之义理。”又说“六艺统摄于一心。”

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也是儒家教化的基础和代表。马一浮认为,六艺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纲,统摄一切中原地区之学术,而且也是人类思想文化的总纲,统摄一切西来之学术。

马一浮主张,六艺之道本是吾人性分内所具之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吾人性量本来广大,性道本来具足。故六艺之道炯然常存,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流失或灭绝。马一浮弘扬六艺之道,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于自己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而不至于陷入自鄙和崇洋。同时也在于使此种文化普遍地及于全人类,革新全人类习气上之流失,而复其本善之善,全其性德之真。

培养人的修养和人格,倡导学为己用、明理修德

马一浮提出:“圣人训学,修己之道也。”他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通过学习来达到个人修己的目标。他进一步解释说:“夫学者,求为己之财也;修己者,求为己之道也。”他强调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来修炼自己的道德和品德。

他倡导“明理修德”,强调明白道理并将之付诸实践。他提出:“夫圣人之道,非欲人去远而反归近也,皆欲人尽情尽性之妙,而日有所长进焉。”他认为圣人的道德教导不是要人们远离自己,而是要人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天性,不断进步和完善。

马一浮在教育观上也强调“学为己用”,他认为:“学者,人之天资具焉,学者用之;言者,人之情欲具焉,言者应之。”他强调教育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让学习成为对个人有益的实际行动。

诗词著作

马一浮在诗词创作方面,编有《蠲戏斋诗前集》《避寇集》《蠲戏斋诗编年集》《马一浮词集》《马一浮之散曲对联》等。在学术著作方面,编有《泰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等。其提出“理气一元”思想,并强调知行合一。

诗词

以上可参考

著作

以上可参考

其他领域成就

教育成就

创建“复性书院”

“复性书院”,以马一浮的“学术,人心得以分歧,皆有溺于习而失之,复其性则然矣”而命名。书院的主旨是讲明经术,注重义理,欲使学者知类通达,深造自得,养成刚大贞固之才。

其学规有四端:主敬、穷理、博文、笃行。其中“主敬”为“涵养之要者”,以敬作为修养方法,初见于《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和《周易·文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此处“敬”为谨慎的意思。

“穷理”为“致知之要者”,指深入、细致地研究事物的道理、规律、发展轨迹,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治学方法。

此外,“博文”为“立事之要者”,“笃行”为“进德之要者”。

书法成就

马一浮擅长行草和隶书。他的行草书受到了王羲之的影响,其在《戏题鬻书启诗》中提到:“恨无勾漏朱砂石诀,幸有羲之笔阵图。”,马一浮还常观摩王羲之的《兰亭序》与《圣教序》,并称其为“中国书法界的泰斗”。他曾经为王羲之《兰亭序》写过《兰亭序跋》,并在《圣教序》上题写了“圣教序,王右军书,马一浮藏”等字样。他的隶书则是在汉隶、魏碑、晋碑等不同流派的基础上,融合了自己的个性和审美,形成独特的结体和用笔。

马一浮的行草笔法相较于王羲之在流畅度上有一定的提升,其独特的横划形态,常呈上翻之势。马一浮的行草书法混合了拙朴和巧妙。正如有人描述道:“马行草笔力雄强,章法清逸。”

马一浮的隶书作品笔画丰富,结体流畅,兼顾隶书的规范性和个人风格。与汉隶魏碑、晋碑等前人相比,马一浮的隶书在灵活度上有所提升,具有个性。有人评论认为:“马一浮的隶书,颇具自成一家之妙。”

新思想传播

在国外自费购买马克思的《资本论》带回中国,是第一位传入这本著作的人

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5月6日,马一浮结束了在美国长达302天的学习和工作,他自费购买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并将其带回中国。他因此成为第一位将这部重要著作引入中原地区的人。回国后,他开始与国内同仁共同研读这部人类社会哲学巨著。

通过传播马克思主义试图唤醒中国人的觉醒,推动国家振兴

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第十二届世博会,中国首次以政府名义正式参加世博会。溥伦亲王被派为团长,清政府要选派懂外文的人员来筹建中国展馆。当时年仅20岁的马一浮因为懂外文,被录用去参与中国展馆的筹建工作。

不久后,他开始翻译了一些书刊,如《日耳曼社会主义史》《法国革命党史》和《政治罪恶论》。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3月17日的日记中,他充满喜悦地写道:“今天下午我得到英译本马格士(卡尔·马克思)《资本论》一册,此书求之半年矣,今始得之,大快,大快,胜服仙药十剂,予病若失矣!”马一浮当时正患感冒,发着高烧,他表示回国后一定要将马克思的《资本论》这部重要著作带回中国。

但他原以为美国是文明和民主的典范,实际上却充满了野蛮和专权。他特别难以忍受对华人的歧视,他在日记中写道:“美人定华商赴会,须人纳500金圆,呈保书证明实系赴会,乃许入境,既到会所,则不得出会场一步,且西人之上等俱乐部概不许入,出会场者即按例收捕,送返中原地区,当处以流罪。”他指出:“这根本就不是参展,简直是被关进了牢笼。”他还提到:“圣路易斯大学等地竟然在辩论中讨论是否应该分割中国。甚至在戏曲舞台上,中国人也被描绘成可笑、可骂的无赖。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中国人民还未觉醒,才会受到美国的歧视。”

相关人物

以上可参考

与梁漱溟

1921年,时年39岁的梁漱溟前往杭州拜访了马一浮先生。在他们的谈话中,马一浮先生赠送了他自己收藏的两本书,分别是杨慈湖所著的木刻本《先圣大训》和罗近溪所著的《肝坛直诠》。这一赠送促成了两人之间的友情和交往。

与李叔同

1918年,时年36岁的马一浮与他的好友李叔同一起研究佛学。李叔同后来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为僧,而马一浮曾赠送给他多部佛学著作,包括《灵峰毗尼事义集》和《宝华传戒正范》等。同时,马一浮与蒋再堂讨论了儒佛异同的问题,并写下了一篇名为《与蒋再堂论儒佛义》的文章,记录了他们的讨论内容。

与毛泽东

1956年,马一浮以特邀委员的身份出席全国政协知识分子大会。会议结束前,毛主席等领导人亲切接见了各特邀委员,马一浮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1957年,马一浮再度应邀赴京开会。会后举行宴会,毛主席特意与马先生坐在一起交谈。马一浮后来书写了一副以“使有菽粟如水火,能以天下为一家”为句的诗联赠送毛主席,表达谢意;1964年,马一浮第三次应邀赴京,毛主席再次接见了他。两人谈论了中国古代诗歌等话题。马一浮还为毛主席书写了一副古人名联。

同年,毛主席宴请花甲老人,马一浮也在列。毛主席特地安排马一浮坐在自己身边,以示尊重。宴后,马一浮写了两副对联分别赠送毛主席和周总理。

与蔡元培

在1912年,时年30岁的马一浮在民国成立后受聘担任教育部秘书长,蔡元培当时担任教育总长,邀请他协助处理教育部门事务。然而,不久之后,由于蔡元培主张废除经学教育,而马一浮持不同意见,认为经学不应该被废除。因为观点分歧,马一浮最终辞去了教育部秘书长的职务。事后,他前往新加坡等地考察,看到当地侨民办学仍然保留着经学教育,对此表示敬佩。

在1917年,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再次邀请马一浮担任北大文科学长。然而,马一浮坚持认为“自古无教师出外教学之理”,最终并未接受这一职务。

影响

对中西文化交流方面

马一浮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有着一定贡献。他不仅是引进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还对西方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和评价。他的中西文化观经历了一个由肯定到贬斥,由反省到执迷的动态转换过程,包含了他对中西文化的选择和取舍。

马一浮在年轻时代曾留学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接触了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对西方的国家、社会、政治、道德、艺术等都有过肯定的评价。他认为西方文化能创造美和快乐,具有科学哲学的抽象美,以及富强和治理的优势。他还参与了《翻译世界》杂志的创办,致力于将西方文明介绍给中国人。

随着他对中原地区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深入研究,他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肯定转向了贬斥。他认为西方文化只停留在现实层面,流于肤浅,缺乏道德根本和天地之性。其指出:“今人舍弃自己无上之家珍,而拾人之土苴绪余以为宝,自居于下劣,而奉西洋人为神圣,岂非至愚而可哀?”,他批评了西方社会的草昧和争斗,以及西方政治的强权和阴谋。他对西方哲学思想也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指出其基于己物二元对立,以对物之方法对己,既不能识物又足以害己。他还反对进化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等西方学说,认为它们否定了人类思想的能动本质和道德价值。他在《复性书院讲录》中说到:“自近世欧洲人生物进化之说行,人乃自于禽兽,认猿猴为初祖。征服自然之说行,乃夷天地为物质,同生命于机械。于是闻天人性道、阴阳五行之名几于掩耳,是谓‘日用不知’,数典忘祖,盍亦反其本矣。”

对中国传统文化方面

马一浮对《老子》《孟子》《尔雅》等经典著作都有深刻的见解和注释,他认为《老子》是道家哲学的顶峰,是“自然之学”,他说:“周秦诸子以道家为最高,道家之中又以老子为最高”,又说“禅师家有一则机语,问:‘二龙争珠,谁是得者?’答曰:‘老僧只管看。’老子态度便是如此。故曰:‘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他看世间一切有为,只是妄作,自取其咎,浅陋可笑。”;他还认为《孟子》直指“具备知能”为人之“良”的表现,其说:“就其理之本然则谓之良,就其理气合一则谓之易简,故孟子之言是直指,而孔子之言是全提。”;而《尔雅》是“释群经名物”,其说:“声音、训、字形之学必以《尔雅》、《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为主,皆名言也。”

马一浮还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和发展,他质疑程颐提出“诚敬究竟不是仁理”的说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只有诚敬才能识得仁理,认识仁理之后,仍然需要持续用诚敬的态度去实践和维持。仁是本体,诚敬是修养的方法。其言:“唯诚敬乃能识得此理。既识得此理以后,仍须以诚敬存之,诚敬工夫不容间断。果能诚敬,自不须防检,不须穷索也。仁是本体,诚敬是工夫。”;他对庄子“内圣外王”的言论进行探究,提出“当以内圣外王合释,二者互为其根。前至为圣,后至为王。”的看法。

对浙江大学方面

20世纪30年代,时年48岁的竺可桢教授曾邀请马一浮先生前往浙江大学进行教学工作,但由于两人在办学理念和方针上存在分歧,马先生最终没有接受浙江大学的邀请。同时期,北京大学陈大齐教授也曾邀请马一浮先生加入北京大学的教师队伍,但最终也未能成行。后来,马叙伦、邓伯成等教授也曾尝试劝说,希望马先生能前往北京大学任教,但马先生并未接受北京大学的邀请。

在1938年,时年56岁的马一浮先生经历了一系列的迁徙和教学活动。由于当时战事紧张,他从桐庐县搬迁到开化县,后来又迁往江西泰和。同时,浙江大学也陆续迁移到泰和地区。在竺可桢教授的邀请下,马一浮先生以“特约讲座”的名义在浙江大学开始讲授国学,共进行了11次讲座。这些讲座后来被辑成了《泰和会语》。在这段时间里,马一浮还为浙江大学创作了校歌歌词,并为该校的毕业生进行了一次演讲。到了同年8月,由于赣北战事继续升级,浙江大学再次搬迁,这次迁往了广西宜山。马一浮继续在浙江大学进行教学,又进行了9次讲座,这些讲稿后来被整理为《宜山会语》。

他为浙江大学撰写的校歌寄托了他的文化理想。校歌中的“海纳江河”“求是”“天下来同”等词语,既蕴涵了马一浮“水之至,自涓流而汇为江海,顺其就下之性而无骤也。君子观于此象,而习行教化之事,必其德行恒常,然后人从之”的儒家思想和“事物是现象,真理即本体。理散在万事万物,无乎不寓。所谓是者,是指分殊;所谓真者,即理一也”的人生哲理,也成为了浙江大学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底蕴。

人物评价

国学大师熊十力十力语要》卷二《与贺昌群》:马一浮道高识远。

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戴君仁:中国历史上大学者,王守仁之后,当推马一浮。

港台教授徐复观:马一浮义理精纯,代表着中国活的精神。

国学大师梁漱溟:千年国粹,一代儒宗。

哲学家、哲学史家贺麟:马一浮兼有中国正统儒者所应具备之诗教礼教理学三种学养,可谓为代表传统中国文化的仅存的硕果。

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二十世纪师儒中的一个真正隐者。

名言

“世之善言养生者多矣,今卑之无甚高论,四事虽浅而易知,然行之有常,亦可得少受用。智者或不以其近而遗之。”——《马一浮杂篇·养生四诀》

“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浙江大学校歌》

“即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也。”——《泰和会语》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旷怡亭口占》

“学者果能有志于六艺之学,当知此学即圣人之道,即君子之道,亟须在日用间自家严密勘验,反覆省察。一念为君子,一念亦即为小人,二者吾将何择?”——《泰和会语》

“学问却要自心体验而后得,不专恃闻见;要变化气质而后成,不偏重才能。知识、才能是学问之资藉,不即是学问之成就。唯尽知可至于盛德,乃是得之于己;尽能可以为大业,亦必有赖于修。如此,故学问之事起焉。是知学问乃所以尽知尽能之事,而非多知多能之谓也。”——《宜山会语》

“不务速化,而期以久成;不矜多闻,而必求深造。唯日孜孜,如恐弗及。因时而惕,虽危无咎。如是,则气质之偏未有不能化,学问之道未有不能成者。”——《复性书院讲录·卷一》

“然则读书之道,毕竟如何始得?约而言之,亦有四门:一曰通而不局。二曰精而不杂。三曰密而不烦。四曰专而不固。”——《复性书院讲录·卷一》

“执一而废他者,局也;多歧而无统者,杂也;语小而近琐者,烦也;滞迹而遗本者,固也。”——《复性书院讲录·卷一》

“故一切道术皆统摄于六艺,而六艺实统摄于一心,即是一心之全体大用也。”——《泰和会语》

“学问二字,今浑言不别,实际上学是学,问是问,虽一理而有二事。浅言之,学是自学,问是问人。自学是要自己证悟,如饮食之于饥饱,衣服之于寒暖,全凭自觉,他人替代不得。”——《宜山会语》

“诸所不答,条列如下:一、问单辞碎义、无关宏旨者不答。二、问僻书杂学、无益身心者不答。三、问时政得失不答。四、问时人臧否不答。五、辞气不逊不答。六、越次而问不答。七、数数更端不答。八、退而不思再问不答。”——《宜山会语》

后世纪念

马一浮的祖坐落于杭州半山街道的马铃山。他的先茔墓位于山腰,面朝大海,而他自己的生前筑起的坟墓则在先茔墓的左侧。然而,在“文革”时期,马一浮的坟墓遭到了破坏,生坟被挖掘。马一浮于世后,他的骨灰被运送到余杭县五常公社黄泥岭进行安葬。

1988年,马一浮的墓地进行了迁葬,移至杭州南山陵园。而在1990年,位于浙江省杭州西湖的蒋氏山庄内建立了“马一浮纪念馆”。

2013年4月23日,在马一浮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暨国学研讨会上,成立了“浙江大学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

最后,在2017年12月27日,浙江大学正式揭牌成立了马一浮书院,著名文史学者刘梦溪受聘为首任院长。

参考资料

马一浮.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08-25

名人| 马一浮 千年国粹 一代儒宗.成都市政协.2023-08-25

马一浮.浙江省人民政府.2024-01-02

马一浮与谢无量.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08-25

第三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中国政协网.2024-01-14

儒学大师马一浮与共和国领导人的交往.人民网.2023-09-05

论马一浮的中西文化观.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09-06

既要“识乾坤”,更须“怜草木”.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2023-08-27

儒学大师马一浮与共和国领导人的交往.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2023-08-27

【南山名人录】:马一浮.杭州省政务服务网.2023-08-27

马一浮纪念馆.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3-08-27

浙大成立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求是新闻网.2023-08-27

浙大成立马一浮书院.浙江大学求是新闻网.2023-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