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徽之

王徽之

王徽之(公元338年—公元386年),字子,出生于琅临沂(今临沂市),是晋朝时期的名士和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

王徽之,以门荫入仕,起初任大司马桓温参军。但是其生性高傲、放诞不羁,对于公务并不热心。后来担任桓冲参军时,不忠职事。王徽之崇尚当时的名士习气,平日里不修边幅,经常蓬头散发、衣冠不整。后来辞官,居住在绍兴市(今浙江绍兴)。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因弟弟王献之重病,王徽之悲痛不已;王献之去世不久,王徽之也因病去世,终年四十九岁。

唐朝初年名相房玄龄评价王徽之:不拘礼俗、任情不羁,在他的气质中颇有阮籍嵇康的影子。王徽之在书法上的造诣没有其父王羲之的名声响亮,但王徽之在书法上有“徽之得其势”的评价。后世传帖《承嫂疾不见帖》《新月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徽之出生琅琊郡王氏,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母亲是郗璿。王徽之年轻时才华出众,容貌不俗,但生性落拓,崇尚当时的名士习气,经常不修边幅。但是他的才情很得谢安的赏识,《世说新语》中记载:王徽之去拜访谢安,谢安问他,什么是七言诗,王徽之回答:“昂昂若千里之驹,泛泛若水中之。”意为七言诗气势磅礴,如千里之马,如滔滔江水。王徽之才思敏捷,谢安大为赞赏。后来谢安将王徽之介绍给符宏,王徽之见了符宏,却认为他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符宏听了惭愧而退。

王徽之行事与常人不同,他不拘小节,随性而为,他曾去拜访自己的表兄弟郗恢,进了客厅没见到人只见到一条漂亮的毯子,王徽之见主人没来就让左右把毯子卷起来送回自己家,等到郗恢出来,发现毯子不见了,问王徽之,王徽之说被一个大力士背走了。郗恢知道毯子被王徽之拿走了也不生气。

王徽之的舅舅郗愔官拜北府军事长官的时候,王徽之去祝贺,他的贺词和别人的都不一样,他说:“舅舅啊,应对变故,用兵谋略,你不够擅长。”这话把他舅舅的小儿子郗仓惹恼了,他认为王徽之在这种场合说这种话很不恭敬,但是郗超却说他这句话是陈寿评价诸葛亮的话,怎么还会不满呢。王家的无礼行为连王徽之的母亲郗璿都很不满意,她曾跟娘家兄弟诉说:“王家见二谢,倾筐倒庋;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说王家人见到谢家两兄弟,恨不得把家中所有东西都拿出来招待,而王家见到你们来,只是平平淡淡的,以后你们可以不用去王家了。

为官之时

王徽之对于官场上的事情并不热心,在做车骑将军桓冲参军守,对于自己的工作也不放在心上,有天桓冲考察工作,见到王徽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王徽之说:“不知道是哪个部门的,只是常常见牵了马来,好像是管马的官署。”桓冲听到了也不生气继续问道:“那你这官署中有多少马呢?”王徽之答道:“我不过问马,怎么知道马的数量呢?”桓冲继续问:“马最近死了多少?”王徽之说:“我连活的都不知道,怎么知道死的呢?”

桓冲却对王徽之的才华很赞赏,后来继续找机会问王徽之工作的事情,王徽之却说:“西山的早晨,真是清爽凉快啊!”有一次王徽之跟着桓冲外出,按照规矩,王徽之只能骑马跟随,但是后来下起了雨,王徽之就钻进桓冲的马车说:“你怎么能独占一辆车呢?”

再之后,王徽之做了黄门侍郎,但是他没有做多久就辞官了,随后王徽之搬到了山阴居住。

悲痛而亡

王徽之亲兄弟有七人,他和最小的弟弟王献之关系最好,两人才情相近,经常被拿来比较。而两兄弟中。王献之安静,王徽之话多,谢安就认为王徽之比较浮躁。但是兄弟俩都追求古代的高士,王献之欣赏东汉高士井丹的高洁行为,王徽之则欣赏司马相如的任性不拘礼法。虽然兄弟俩性格有差异,但是两人是知音、是手足,关系一直比较亲密。

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王徽之和王献之同时重病在身,病情略轻的王徽之听到有术士说如果活人愿意拿自己生命的余年就可以让将死之人复生,王徽之怜惜弟弟的才能,于是请求拿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弟弟的生命,但是却被告知,自己的生命也不多了。王献之重病去世,王徽之得知消息前去奔丧,奔丧的时候王徽之也不哭,只坐在灵床上,拿出王献之的琴弹,弹了很久也没弹出调子,王徽之叹息:“子敬(王献之的字)啊!人和琴都不在了。”随后悲痛的昏了过去,一个月之后,王徽之也去世了。

书法成就

书法特色

王徽之好声色,尤擅行、草书。王徽之的书法习于其父王羲之,但是其也走出自己的风格。宋《宣和书谱》评价王徽之的书法:“作字亦自韵胜。”

唐朝张怀瑾在《书估》中列其书法为四等,与羊欣、孔琳之等同列。

书法作品

王徽之擅长楷书、草书,传世书迹有《新月帖》《得信帖》。著有《文集》八卷,也擅长绘画。

《新月帖》

《新月帖》六行共六十四字,收入《万岁通天帖》,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中,为唐代摹本,虽然参杂了唐代的因素,但是通篇挥洒自如,笔法多变,流畅精美,节奏感强。此帖以行楷为主,期间又参入几个草书和行草,这和作者的心绪变化有关。王羲之几个儿子的书法,皆得到了王羲之的真传,然而每人得到的体不同,王徽之在书法上得王羲之书法之势。

《得信帖》

《得信帖》又名《承嫂疾不减帖》,此帖为草书,七行五十三字,刻入宋《淳化阁帖》《大观帖》,明《宝贤堂集古法帖》《玉烟堂帖》。此帖中书法婉转流畅,连绵无间,章法绝妙,气韵生动,是草书中的佳作。《宣和书谱》评价此帖:“徽之作字,亦自韵胜,羊欣谓尤长于行书,律以家法,在羲、间献。”观此帖知不谬也。

人物评价

天宝初年名相房玄龄在《晋书》中评价王徽之:不拘礼俗,任性不羁,气质中有阮籍嵇康的影子。

有人问谢安王家王徽之、王献之王操之评价哪个最好。谢安回答说:“小的安静话少,小的最好,王徽之话多,性格急躁。”

人物亲属

轶事典故

子猷访戴

这个典故来自《世说新语·任诞》“乘兴而归”,说的是王徽之居住在山阴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下了大雪,王徽之醒了之后,命左右倒酒,看着四下一片茫然,不由得有些彷徨,吟咏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了戴逵,戴逵是东晋著名美术家,雕塑家,和王徽之交好。当时戴逵居住在剡县。王徽之马上就坐着小船去找他,经过一晚上王徽之到了戴逵的家门口,但是他没有进去,而是转头就走。有人问他为什么,王徽之说:“我本来就是乘着一时的兴头去的 ,兴尽了就回来了,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逵呢。”王徽之的洒脱和率性从这里就可以见到。

不可无竹

王徽之非常喜爱竹子,有一次王徽之借住在别人的空房子里,王徽之刚住进去就命令仆人在庭院中种上竹子,别人不解,问他,只不过是暂住,何必要如此麻烦。王徽之没有回答,而是高声吟咏,吟咏完了王徽之指着竹子说:不可一日无竹。

但求闻笛

王徽之乘船进京,船停在清溪的小州旁,还没有登陆上岸的时候,这时候桓伊坐车经过。桓伊是东晋将领、名士、音乐家。王徽之和桓伊并不认识,但是王徽之以前听说桓伊擅长吹笛,王徽之就派人去跟桓伊说:“听说你擅长吹笛子,请为我演奏一曲。”这个时候的桓伊已经是显贵要员,他也听说过王徽之的大名,听到这里桓伊立刻下车为王徽之吹奏了三首曲子。

见火忘履

王徽之和王献之曾在同一间房间中,房顶突然着火了,王徽之吓得鞋子不穿就跑了出去,而王献之从容不迫,神色镇定的呼唤随从搀扶着出去,神情就跟平日一样没什么区别。世人便从此判断出这两兄弟的气魄心胸高低。

徽之赏竹

王徽之有一次路过吴中,看到有一个士代夫家里有非常好的竹园,主人已经知道了王徽之要来,将庭院打扫一番,坐在屋中等待王徽之,王徽之却乘着与一顶小轿径直到了竹林里。到了竹林之后,王徽之咏叹、长啸了很久。主人很失望,以为王徽之临走前会来通报一声,王徽之却直接准备离开。主人生气的让随从关闭大门不让他出去。王徽之却因此很欣赏主人家,于是留下来和主人家尽情欢聚后才走。

戏曲形象

折子戏《世说新语.访戴》施夏明饰演王徽之。讲述了王徽之(施夏明饰)和苍头(钱伟饰)雪夜访戴,乘兴而归,兴尽而返的故事。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访戴.豆瓣.202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