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学名:Oreochromis niloticus)是慈鲷科、罗非鱼属鱼类。它是一种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慈科下的鱼类,又名尼罗吴郭鱼、莫桑比克口孵非鲫。尼罗罗非鱼是热带鱼类,原产于非洲约旦的坦噶尼喀湖,分布在非洲、以色列沿海的河川,主要分布于塞内加尔水系、尼罗河水系和埃及的湖泊,也分布于沃尔特水系和尼日尔水系。它已被广泛引进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并被联合国推荐为优质水产养殖品种。
动物学史
养殖史
1976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召开的世界水产增殖会议,把罗非鱼定为向世界推荐的养殖鱼类。1978年7月,长江水产研究所从苏丹青尼罗河引至沙市区2-3厘米的尼罗罗非鱼22尾,其中雌鱼10尾,雄鱼12尾。这批鱼经3个月的试养,10月8日干池起捕,最大个体重245克,最小个体重130克,平均195克,全部转入室内越冬,1979年1月繁殖第一代鱼苗。同年5-6月份,在该所试验场,与莫桑比克罗非鱼进行生长对照和繁殖等试骏,9月17-20日全部试验验收,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易饲养、肉质好等许多优良经济性状,比莫桑比克罗非鱼增产30-50%。当年10月份向中国全国推广。同年,长江水产研究所从同一水域又引进30尾(78-2系)交湖北省水产局安排养殖;广东省通过华侨从泰国引进了该鱼。1985年,湖南省水产局从埃及境内的尼罗河下游引进9尾((85系)。1992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从埃及引进一批。1994年,上海水产大学从菲律宾引进尼罗罗非吉富(GIFT)品系和埃及品系。1995年,长江水产研究所再次从青尼罗河引进53尾(95系)。1999年,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又从埃及引进一批。此外,中国台湾省于1996年从日本引进了该种鱼。
形态特征
体侧扁,头中等大小,口端位;眼中等大小,略偏头部上方。成熟雄鱼颌部不扩大,下颌长为头长的29-37%。鳞大,圆形,侧线分上、下2段。上段侧线有鳞片18-24枚,下段侧线有鳞片12-22枚。沿侧线列鳞数30-35,通常32-33。背鳍发达,起点于鳃盖后缘相对,终止于尾柄前端,硬棘16-17,软条12-13;臀鳍末端超过尾柄,硬棘3,软条9-11;胸鳍较长,可达到或超过腹鳍末端,无埂刺,软条14-15;腹鳍胸位,硬刺1,软条15。尾鳍末端钝圆形。幼鱼尾鳍后缘平截,成鱼尾鳍后缘呈扇形。体色呈黄褐色至黄棕色,从背部至腹部,由深逐渐变浅;喉、胸部白色。成鱼雄性呈红色;体两侧有9条与体轴垂直的黑色带条,其中背鳍下方有7条,尾柄上有2条;背鳍边缘黑色,在背鳍和臀鳍上有较为规则的黑色斑纹;尾鳍和胸鳍的边缘红色,咸鱼雄性显得特别鲜艳;雌鱼体色较暗淡,孵育期间呈茶褐色,体侧黑,体条纹特别明显,头部也出现若干不太规则的黑色条纹。
物种对比
生活习性
尼罗罗非鱼是热带鱼类,适宜的温度范围16-38℃,最适生长水温24-32℃,在30℃时生长最快。致死温度上限为42℃,下限为10℃。14-15℃食欲减退。10℃完全不摄食。
尼罗罗非鱼耐低氧性较强,在水温22-25亡时,0.7毫克/升溶氧量,仅表现出微弱的浮头,但仍能摄食;在溶氧量为2.24毫克/升时摄食旺盛。为保持正常生长,水体中溶氧量必须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低于0.1毫克/升窒息。氨氮1毫克/升以下。pH值在7.5-8.5之间。二氧化碳在50毫克/升以下。
尼罗罗非鱼属广盐性鱼类,能适应较大盐度范围的变化,可以从淡水中直接移入盐度为15‰。的海水中,反之亦然。若从较低盐度(15‰以下)开始,逐步升高盐度,经短期驯化,最后能在30‰盐度的海水中正常生长,在40‰的盐度下仍能生存。
尼罗罗非鱼一般生活于水底层,随水温变化早晨游向中、上层,中午接近水表层游动,傍晚在中、下层活动,夜间与黎明静止于水底,幼鱼喜集群游泳,成鱼遇敌害或拉网时先跳跃后潜入水底软泥,露嘴于泥外而不动。
幼鱼期,几乎全部摄食浮游动物——轮虫卵、桡足类、无节幼体和小型枝角目,随着个体的生长逐渐转为杂食性。其食物种类,在天然水体中完全取决于水体中天然饵料的种类及数量,通常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为主,也摄取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甚至小鱼、小虾,有时也吃水草等。成鱼期主要摄食浮游植物,其中蓝藻占70%,一些对于鲢、等鱼类较难消化利用的藻类,该鱼都能较好地消化利用。该鱼对鱼腥藻属的同化效率为75%、对微囊藻属为70%,对鱼腥藻为75%,对菱形藻为79%,对小球藻属为49%。在人工喂养的条件下,除摄食以上天然饵料外,还大量摄食各类商品饲料,如糠、油料饼粕、豆渣、酒糟,以及人工配合饵料。利用各种商品饲料饲养该鱼,能获得显著的效果,在生产中还可采取投饵与施肥相结合的方法,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分布范围
水域范围
尼罗罗非鱼原产于非洲约旦的坦噶尼喀湖,分布在非洲、以色列沿海的河川;主要分布于塞内加尔水系、尼罗河水系和埃及的湖泊;也分布于沃尔特水系和尼日尔水系。已广泛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引进,是联合国推荐的优质水产养殖品种。
国家地区
原产地:贝宁、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埃及、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加纳、几内亚、以色列、肯尼亚、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塞内加尔、南苏丹、苏丹、坦桑尼亚、多哥、乌干达、赞比亚。
引种:孟加拉国、比利时、玻利维亚多民族国、博茨瓦纳、巴西、文莱、柬埔寨、中国、哥伦比亚、科摩罗、刚果、哥斯达黎加、古巴、塞浦路斯、捷克、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萨尔瓦多、厄立特里亚、斐济、加蓬、格林纳达、危地马拉、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意大利、牙买加、日本、基里巴斯、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毛里求斯、墨西哥、缅甸、尼泊尔、尼加拉瓜、巴基斯坦、巴拿马共和国、秘鲁、菲律宾、波多黎各、团圆、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斯洛伐克、南非、斯里兰卡、阿拉伯叙利亚、泰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和多巴哥、突尼斯、英国、美国、越南、津巴布韦。尼罗罗非鱼世界分布图
繁殖方式
尼罗罗非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4-6个月,温度高,营养条件好,则生长快,成熟早,反之则成熟晚。初次性成熟个体重150-200克,雄鱼成熟稍早,个体也大。经过越冬的鱼种,由于漫长越冬期生长受到抑制,生长缓慢,甚至停止,其成熟年龄一般都已达到或超过6个月,所以当水温适宜并改善饲养条件后,体重只有50克左右的个体,也能成熟产卵。可见性腺的发育与成熟,除与个体生长有关外,年龄也起决定作用。
雌、雄比例,在幼鱼群中为1:1,在咸鱼群中约为1.2:1,28厘米以上的鱼,为0.47:1。在广东省。福建省一带,1年产卵3-4次,每次间隔30-40天。在长江流域,1年产卵2-3次,每次间隔30-50天。第二次产卵量多于首次产卵量。尼罗罗非鱼的怀卵量,因个体大小而不同,体重100克的个体,怀卵量为800-1000粒;体重200克的个体,怀卵量为1200-1500粒,最多可达2000粒以上。
尼罗罗非鱼的繁殖,除温度条件外,其他生态环境不会成为限制性条件,当水温达22-32℃范围时,长年都可以产卵。当水温超过38或低于20时,很少甚至不产卵。产卵周期为30天左右,但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最短的产卵周期只有15天左右。在土质鱼池中,产卵前,通常雄鱼先挖坑做窝,但鱼窝并非为产卵的必备条件,在水泥池或水族箱中,不具备做窝的环境条件,也能正常产卵和受精卵。该鱼的生殖行为比较特殊,发情的雄鱼体色显得特别鲜艳,并忙碌地挖坑筑巢,当鱼群中有成熟的雌鱼时,便前往逗引,最终结成伴侣。产卵时位于雌鱼旁,当雌鱼产完1次卵,回头含卵时,雄鱼即排精。精卵一齐被雌鱼含入口腔,这样的过程要重复5-6次以上,产卵才告结束。受精卵在雌鱼口腔中孵化,当水温25-30℃时,约100小时,鱼苗便可孵出,刚出膜的鱼苗嫩弱,仍在雌鱼口腔中继续孵育,约5-6天,鱼苗活动能力增强,母鱼将小鱼吐出,但略有惊动,母鱼又将具含入口内。出膜后10天,母鱼才放心让它们离开,过独立生活。
养殖技术
鱼苗繁殖
选择体质健壮、无伤、具有该鱼典型特征的纯种做亲鱼。雌鱼以250克(最小不应小于150克)的l龄鱼,雄鱼以400克以上(最小不应小于250克)的)龄鱼;或雌鱼达350-400克以上的2龄鱼,雄鱼达750克以上的2龄鱼。选择面积约l333平方米(2亩)左右的鱼池,水深0.8-1米,池塘清整消毒后每667平方米施基肥300-500千克,待池水中出现大量浮游生物,且水温稳定在16℃以上时就可投放亲鱼,把选好的亲鱼按(4-5):1的雌、雄比例,每667平方米投放600-800尾,当水温达22℃后的7-10天即可见到鱼苗。
鱼种培育
鱼池面积1333-2000平方米(2-3亩),水深1米,池底平坦,经清塘和施基肥?已培育浮游生物,每667平方米放养8万一10万尾鱼苗。鱼苗是从亲鱼产卵池中用网捞取沿池边集群游动的鱼苗,或拉网方法捕取,鱼苗规格在2-4厘米;太早拉网鱼苗体质嫩弱,伤亡大;太晚拉网,鱼大受惊潜入池底不易捕到。经15天饲养,体长可达3-4厘米,然后将这一规格鱼苗放入鱼种池进行二级培育。长至6-7厘米后再入成鱼池养成商品鱼。在0.5-1.5厘米阶段,应投喂豆浆、豆乳粉;体长2-3厘米的鱼苗每天每万尾投喂1.5-2千克米糠;体长3-5厘米的每天每千尾喂米糠1-1.5千克。这时亦可投喂适量芜萍或小浮萍或粉碎过筛的颗粒饵料粉。5厘米以后则喂以1-1.5毫米小颗料饵料。注意及时杀灭蝎蝽科、红娘华、水蜈蚣、松藻虫等。此外,须定期注入新水。
成鱼养殖
尼罗罗非鱼可在海、淡水池塘、网箱、工厂化温流水和稻田中养殖。
养殖方式
越冬
罗非鱼越冬是一项技术性强、难度大,投资大的工作,最好结合利用工厂余热水、地热水或地下水越冬,既经济,效果又好。凡冬季水温在16℃以下的地区都必须采取保温措施越冬保种。选择体质健壮的纯种鱼越冬,越冬期间水温保持在18-20℃,在此温度范围内,可保证鱼正常摄食,又使水质保持良好,有较充足的氧气,并可提高越冬量。在一般情况,越冬保种,不需更高的温度,但不能低于16℃,低于这个温度会降低鱼的体质,易感染疾病。越冬前鱼体须用lo毫克/升漂白粉或2-3%食盐溶液浸洗5分钟。越冬池亦需消毒。水深l米的鱼池,每立方米水体放入200-250克亲鱼30-40尾,4-5厘米鱼种300-400尾。按0.5-3%投饵,溶氧量保持在2毫克/升以上。定期排除粪便、残饵并更换新水。
病害防治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ver3.1)——无危(LC)。
主要价值
尼罗罗非鱼是罗非鱼中最大型的种,而且骨刺少,肉质细嫩且富于弹性,味道鲜美,其风味可与海洋鲷鱼、比目鱼媲美。每百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6.93克以及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价值亦高。罗非鱼肌肉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富含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等鲜味氨基酸,是营养全面的优质蛋白源,也是人类理想的动物食品。
主要品种
奥尼鱼
奥尼鱼系纯种奥利亚罗非雄鱼与纯种尼罗罗非雌鱼杂交而得的子一代,子代的雄性率可达90%以上,其雄性鱼性染色体为XZ型,这是由于奥利亚罗非鱼雄性配于是ZZ同配型,尼罗罗非鱼雌性配子是XX同配型,而形成杂种性配子的XZ异配型。杂种雄性个体增重比母本尼罗罗非鱼高11.32-24.45%,比父本奥利亚罗非鱼高17.76-72.7%,比福寿鱼高16.97-40.8%。群体产量比母本高18.72-37.05%,比父奉高41.54-85.39%,比福寿鱼高20.97-52.65%。
福寿鱼
福寿鱼系莫桑比克罗非雌鱼与尼罗罗非雄鱼杂交而得的子一代,具有杂种优势。其生长速度比莫桑比克罗非鱼快96.5%,比尼罗罗非鱼快56.7%,比其反杂交种快36,5%。福寿鱼一代在含肉率,肌肉含蛋白质总量、肌肉脂肪含量方面高于尼罗罗非鱼。福寿鱼二代仍有杂种优势,但已稍逊于福寿鱼一代,应加强对两亲本的选育。
YY型超雄罗非鱼
超雄罗非鱼是莫桑比克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杂交产生的性染色体YY型超雄鱼,它比尼罗罗非鱼生长快26-58%。
红罗非鱼系莫桑比克罗非鱼红色突变体与正常体色尼罗罗非鱼杂交而产生的杂种,经长期定向培育而形成的新品种。
食物营养成分
参考资料
Oreochromis niloticus.COL.2024-07-31
Oreochromis niloticus.Fish Base.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