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恪
慕容恪(?~367年),字玄恭,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huàng]第四子,十六国时期前燕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十六国十大名将之一。
慕容恪性格谨慎大度,年仅十五岁开始掌握军队,受到父亲慕容重视,随父出征,先后征伐后赵、高句丽,屡立战功。又随征攻灭鲜卑宇文部和扶余国。晋穆帝永和四年(公元348年),慕容皝病重去世后,慕容恪辅佐继位者慕容俊,再伐后赵,攻占城(今北京)、幽州(今河北省、北京和天津市北部)等地。后赵国王石虎死后,中原大乱,后赵大将军冉闵自立为王,慕容恪率军征讨冉闵,将其大败并生擒。此后,慕容恪又二征鲁口,击败镇北将军段龛[duàn kān],累功升任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爵太原王。晋穆帝升平四年(公元360年),景昭帝慕容俊病重托孤,他死后慕容恪辅佐幼主慕容暐[wěi],官拜太师,总览朝政大权。后慕容恪又参与野王之战,大获全胜,又顺利攻取洛阳。前燕建熙八年(367年),慕容恪病重,去世前还在举荐贤才吴王慕容垂。他死后谥号为桓王,后燕皇帝慕容盛下令让中书撰写《燕颂》,来歌颂慕容恪的丰功伟业。
南宋作家张预在《十七史百将传》中记载,慕容恪为将不以威严治下,而是使用恩信。他辅佐朝政期间,毫无私心,严格遵守礼法制度,任用贤才,令前燕境内局势逐渐稳定,人心安稳。周边邻国忌惮不已,东晋权臣桓温认为东晋想要收复中原,前燕慕容恪是为心腹大患。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慕容恪,字玄恭,鲜卑族人,生年不详,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四个儿子,生母慧贤皇贵妃,并不得宠。他自幼性格谨慎厚重,沈深有大度。年仅十五岁时,就已经身高八尺七寸,相貌英俊,体态魁梧。慕容恪每次谈论事件,都满腹经纶,颇有筹划,能说出经世之理。因此得到父亲的重视,传授他兵法,并让其随从出征。
随征伐赵
慕容恪跟随慕容皝征战,在战场上经常有奇策。晋成帝咸康四年(公元338年)三月,慕容皝派兵攻掠令支(今河北省迁安、迁西县和滦州[luán xiàn]北部地域)以北诸城,并大败段部鲜卑首领段辽军队,获取大量民众畜产。同年五月,后赵皇帝石虎以前朱棣慕容皝没有联合后赵的军队,擅自攻打段辽并独占掳获的民众和畜产为由,举兵讨伐。前燕军被后赵军队围困在大棘城(今义县),双方交战十几日,后赵无法攻克,暂时撤退。慕容恪受父命,率领两千骑兵去追杀后赵军,大败赵军,斩获首级有三万多。
这年十二月,段辽派使者来前燕请求投降,慕容恪跟随父亲迎接段辽,双方密谋一起设伏攻打后赵的军队。慕容恪奉命领七千精锐士兵埋伏在密云山,因为此前段辽先向后赵请降,又反悔向前燕请降,并与对方密谋埋伏后赵军队,所以当时不知情的石虎派征东将军麻秋、司马阳裕等率领3万军队来接受段辽投降,在三藏口(今河北承德)中了慕容恪的埋伏,军队死伤十之六七。慕容恪俘获了司马阳裕,麻秋逃脱。
屡征高句丽
晋成帝咸康五年(公元339年)冬,慕容皝攻打高句丽,军队到达新城(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北),高句丽王钊乞降,前燕军退还,慕容恪和兄弟慕容霸被派去攻打宇文氏的别部。咸康七年(公元341年)冬十月,慕容恪被任命为渡辽将军,镇守平郭。此时的前燕在将领慕容翰逃亡,慕容仁被杀后,其他将领都无法接替他们镇守辽东。直到慕容恪上任,抵达平郭抚慰旧属,对新归附的百姓采取怀柔政策,又屡次击败高句丽的军队,使他们畏惧,不敢来犯。没过几年,慕容恪奉父命率兵攻打高句丽,他顺利攻克南苏(今辽宁抚顺市东苏子河与浑河合流处),在当地设置戍守后返回前燕。
攻灭宇文、扶余
晋成帝建元二年(公元344年),慕容皝亲征鲜卑宇文部首领宇文逸豆归,慕容恪奉命与慕容霸、慕容军及折冲将军慕舆根等兵分三路,在前锋将军慕容翰的指挥下,进攻宇文军,前燕军队大获全胜。宇文氏首都紫蒙川(今辽宁朝阳西北)被攻克,宇文逸豆归败逃后死于漠北,宇文氏就此灭亡。晋成帝永和二年(346年)春正月,慕容恪与世子慕容俊并两位将军慕容军、慕舆根,率领一万七千骑兵去攻打扶余国。军事战争全部由慕容恪统辖,他率军顺利攻下扶余国,掳获扶余王玄和部落民众五万多人返回前燕。
再伐后赵
晋穆帝永和四年(公元348年)秋八月,前燕王慕容皝病重,他召来太子慕容俊,留下遗嘱,慕容恪智勇双全,才能出众,让慕容俊一定要对他委以重任,靠慕容恪实现自己入主中原的志向。次月,慕容皝去世。第二年五月,趁着后赵石氏争权内乱,慕容俊听取谋士建议攻打石氏,慕容恪被任命为辅国将军,与辅弼将军慕容评及辅义将军左长史阳鹜,操练军队,进入备战阶段。晋穆帝永和六年(公元350年)春正月,后赵大将军冉闵反叛,自立为王,建立魏国。之后他恢复冉姓(即冉闵),所以他所建政权史称冉魏。同年二月,前燕出兵攻打后赵,慕容恪担任前锋随军出征,大军一路获胜,顺利拿下蓟城(今北京)、幽州(今河北省、北京和天津市北部)等地。
对战冉魏
晋穆帝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八月,慕容恪奉命攻打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魏国中山知府上谷郡人侯龛据城固守,慕容恪率军驻扎在九门,魏国赵郡太守辽西地区人李邽[妫姓]带领全郡来降,慕容恪给他优厚的待遇,命其带兵去包围中山,侯见此投降,慕容恪顺利攻下中山。次年三月,冉闵攻克信都县(今河北省邢台市),游弋在常山(今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等地。四月,慕容恪奉命攻打冉魏,冉闵迎战前燕,麾下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劝谏无果。冉闵率军驻扎在安喜县(今河北定州),慕容恪带兵紧随其后,双方在魏昌县的廉台交战十次,慕容恪军一直战败。前燕军队畏惧冉闵的勇猛和其所率领的将士,慕容恪激励各将士,称冉闵有勇无谋,麾下部队也饥饿疲倦,前燕军队一定能够获胜。
冉闵考虑到自己所领都是步兵,前燕军是骑兵,便带兵移往丛林,换个交战处。慕容恪采纳参军高开的建议,派轻骑去拦截冉魏军,交战时诈败,引诱对方到平坦地域。他兵分三路,事先在平地设伏,冉闵果然中计,陷入围困,冉魏军大败,冉闵逃跑途中被生擒,慕容恪回师常山(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后被慕容俊下令镇守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
二征鲁口
永和八年(公元352年)七月,镇守鲁口(今饶阳县)的冉魏大将王午听闻冉魏败亡,便自称安国王,冉闵之子冉操投奔于他。八月,慕容恪奉命与太尉封奕、尚书令阳骛一起攻打王午。王午固城镇自守,并将冉操献给前燕军队,慕容恪率军将鲁口(今河北饶阳)城外的庄稼砍掠一空,引兵返回。这年冬十月,慕容恪驻扎在安平县(今衡水市),囤粮备战,准备再次讨伐王午。不久,中山人苏林在无极起兵,自称天子。慕容恪就先率军讨伐苏林。后在广威将军慕舆根的辅助下,慕容恪顺利斩杀苏林。此时王午已被手下将领秦兴杀掉,秦兴又为吕护所杀,吕护自称安国王。永和九年(353年)五月,慕容恪奉命讨伐反叛前燕的后赵原卫尉李犊,李犊投降,慕容恪便东进去鲁口攻打吕护。次年二月,慕容恪率兵包围鲁口,一个月就成功攻克,吕护逃去野王(今河南沁阳),派其弟奉表向前燕谢罪,前燕封吕护为河内知府。不久,慕容恪因功被封为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并封为太原王。
攻打段龛
晋穆帝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前燕先后攻灭石氏、冉魏的势力,开拓疆域,建立地跨幽、冀、并、平四州的政权,慕容俊摆脱东晋,自立为帝。镇北将军段龛对此不服,致书慕容俊指责其不该称帝。十一月,慕容恪被封为大都督、巡抚将军,率军去攻打段龛。段龛兵力强盛,慕容俊告诉慕容恪,如果无法拿下段龛,可直接去捉拿吕护后返回。慕容恪派轻军先行去往河边准备渡河舟船,方便观察段龛的动向。段龛的弟弟段认为慕容恪善于用兵,劝谏段龛无果,被杀。次年春正月,慕容恪领兵渡过济河,段龛率三万将士来战,在淄河大败,将士或被杀或投降,段龛逃回广固城(今山东青州西北)固守,慕容恪率军保卫广固。段龛辖境内的各座城邑都被慕容恪招纳安抚,段龛麾下的徐州市刺史王腾率众投降,慕容恪令其以原有官职仍镇守阳都。
段龛被包围后,慕容恪手下将领请求立即攻打,慕容恪表示,急攻或许很快可以拿下段龛,但是己方士兵伤亡会很大,不如慢慢来,最终把城池攻下即可。段龛据城自守,对外交通全部被前燕军切断,城内粮食匮乏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他带领全部兵力拼死一搏,被慕容恪击溃,只他一人逃脱,其余士兵全军覆没。城内的士兵都丧失斗志,同年十一月,段龛自缚双手出城投降。慕容恪顺利平定齐地,将三千多户鲜卑族、胡族、羯族[jié zú]人迁徙到蓟城。
燕王托孤
晋穆帝升平二年(公元358年)冬,泰山太守诸葛攻打前燕的东郡,慕容恪奉命率兵抵御,大败诸葛攸,对方逃到了泰山(今山东泰安)。慕容恪趁势渡过黄河,占据河南,在各地设置官史。此后,前燕辖境扩张至黄河以南,对东晋构成威胁。来年十二月,慕容俊病重,招来慕容恪,对其托孤,把江山社稷都委托给他。慕容恪原本推辞,见慕容俊动怒,便答应承担重担,辅佐幼主。晋穆帝升平四年(公元360年)正月,慕容俊在邺[yè]城阅兵,准备大举进攻秦、晋,突然病情加重,遂召慕容恪、慕容鹜、慕容评及慕舆根等接受遗诏辅政,然后病逝,太子慕容暐继位,大赦天下,改元建熙。
辅佐幼主
慕容暐继位后,慕容恪被封为太师,总揽朝政大权。时任太师的慕舆根不服慕容恪,举止倨傲,他想要作乱,便对慕容恪进言,让其废立幼主,自己登上皇位。慕容恪严词拒绝,他将此事告知吴王慕容垂,慕容垂劝其杀掉慕舆根,因为顾虑先帝初丧,朝政不稳,慕容恪没有听从。慕舆根又向太后可足浑王妃及慕容暐进献谗言,称慕容恪与太傅慕容评意图不轨,慕容暐没有相信他所说。慕容恪得知后,秘密上奏慕舆根的罪行,命右卫将军傅颜诛杀慕舆根连带其妻妾子嗣和同党。宫廷内外为此震动,人心不稳,慕容恪却举止一切如常,见此,人心逐渐安稳下来。
慕容恪虽然总览前燕大权,却严格遵守礼法制度,每件事情都与司徒慕容评商议,从不独断专行。他任用贤才,授予官职;对于犯错的官员从不公开指责,只将其调任。臣子感动于慕容恪的优待,很少犯错。晋朝朝本听说前燕国主慕容俊去世,意图收复中原,大臣桓温却进言,慕容恪尚在,忧患很大。慕容恪命令慕容垂为使持节,镇守蠡[lí]台(今商丘市),又令傅颜与孙希率二骑兵军南巡淮河,终于令前燕境内局势逐渐稳定,人心安稳。
野王之战
前燕建熙二年(361年)二月,前燕河内知府吕护镇守野王(今河南沁阳),暗中派使者去向东晋献降,被东晋封为冀州刺史。吕护打算带领东晋的军队去袭击燕都邺城(今临漳县)。三月,慕容恪率军五万,并冠军将军皇甫真领兵一万,共伐吕护。吕护据城固守,慕容恪认为其老谋深算,拒绝部将急攻的提议,在野王(今河南沁阳)城外修筑深沟高垒,围困坚守。慕容恪率军包围野王(今河南沁阳)城数月,吕护粮食断绝,形势危急,派部将张兴出城迎战,张兴战败被杀。当晚,吕护趁夜突围,被早有准备的前燕将领皇甫真拦截,伤亡惨重。慕容恪率军攻克野王(今河南沁阳),吕护独自逃往荥阳市[xíng yáng](今河南荥阳)。
攻取洛阳
建熙五年(364年)八月,慕容恪意图攻取洛阳(今洛阳市),他先派人去招纳士民,远近的小城全部归附。慕容恪令司马悦希和河南省刺史孙兴分别驻扎在盟津(今河南孟津县)和成皋(今河南荥阳)。第二年二月,慕容恪联合吴王慕容垂共攻洛阳,一个月就顺利攻下洛阳,俘获扬武将军沈劲。慕容恪惜才,原打算放过沈劲,中军将军慕舆虔上书,沈劲不能为己所用,终究是个大患,于是杀之。洛阳被攻克后,慕容恪又攻占山、渑池县[miǎn chí]两地,渭河平原因此惊恐,前秦王苻坚[fú jiān]亲自率兵驻扎在陕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防备慕容恪。很快,慕容恪率军撤回邺城遗址。
举贤去世
建熙七年(366年)三月,慕容恪与太傅慕容评一起请求还政,前燕国主慕容暐没有应允。建熙八年(367年)夏四月,慕容恪向慕容暐举荐慕容垂,请他对慕容垂委以重任。同时考虑到慕容暐年幼,而慕容评又多猜忌,慕容恪又对慕容暐之兄、乐安王慕容臧[zāng]举荐慕容垂。五月,慕容恪病重,慕容暐去探望他,并询问后事,慕容恪依然是举荐慕容垂,称他文武兼备,前燕大事委托给他,能够安定,不然无法应付秦国、晋朝。说完,慕容恪便去世了,谥号姬林。
后来前燕被前秦灭亡,前秦王猛设置太牢来祭奠慕容恪。后燕皇帝慕容盛下令让中书撰写《燕颂》,来歌颂慕容恪的丰功伟业。
人物影响
军事
慕容恪是十六国时期前燕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军事上,慕容恪战功卓著,曾率军大破后赵石虎,震慑高句丽,攻灭宇文部和扶余国,制造出许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他对战场形势把握准确,戎马一生鲜有败绩。慕容恪治军威严,凭借一人使敌国不敢轻易进攻,他成功率军铲除冉魏政权,使前燕开始入主中原。慕容恪是前燕重要的军事支柱,前燕因此由弱变强,在与东晋和前秦的三足鼎立中占据优势,他对前燕政权的稳定及保障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治
政治上,慕容恪很有才能。慕容俊在位时,慕容恪与其他权臣共同辅佐,他与辅弼将军慕容评及辅义将军阳骛并称“三辅”,使得当时的前燕政权达到顶峰。慕容俊去世后,他作为托孤大臣辅佐慕容暐,当时前燕形势严峻,外有强敌,内有阶级矛盾,统治集团内部也出现分裂,慕容恪顾全大局,太师慕舆根作乱,他审时度势没有引起太大动乱,就将其顺利平定。慕容恪作为辅政大臣周旋各种政治力量,注意整顿吏治 ,赏罚分明,前燕政局被稳定,国家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其功勋卓著,被后世北魏崔浩评价为相当于汉朝时的霍光。此外,慕容恪还注重人才,多次举荐慕容垂;他还采用胡汉共治的政策,减小两族隔阂,促进了胡汉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以巩固前燕在中原地区的统治 。
人物评价
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嘱托慕容俊,慕容恪智勇双全,应当对其委以重任。
东晋时期宰相、权臣桓温劝阻东晋皇帝,前燕慕容恪尚在,是为心腹大患。
前秦丞相王猛感叹慕容恪是不同寻常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具有古代遗留下来的仁爱风范啊。并设置太牢来祭奠他。
后燕第三位皇帝慕容盛把慕容恪与周公相比,认为他德行兼备,临朝辅政,时无二论,远胜周公。
南宋作家张预,夸赞慕容恪沉稳大度,对战多有奇策,罢朝归第也手不释卷。为将不显示威严,以恩信御下,颇得军心,所部军队防御严备。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表示,五华乱华期间,中原人民死伤无数,那些迅速兴起的国家也迅速走向毁灭。唯有慕容恪一人,有恤民之心并赖此而保全了自己宗族。因为慕容恪,慕容家族在灭亡后又复兴。在率军征伐段龛时,慕容恪体恤士兵,不肯急攻,说出一番悲天悯人的话,王夫之认为慕容恪是异族中响当当的杰出人物。
家族成员
史籍记载
《晋书·卷一百四十一·载记第十一》
《十七史百将传·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