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相伯
马相伯(1840-1939),丹阳市人,原名建常,曾名志德,字斯藏,后改名良,字相伯,又作湘伯或芗伯,天主教圣名若瑟,亦名若石,晚年号华封老人。近代中国政治活动家,爱国人士,教育家,中国近代私立教育创始人。先后于1903年和1905年创建震旦、复旦大学两所高等学校,并参与创建了台湾辅仁大学,热心教育。
马相伯于1840年在江苏镇江出生,年幼接受传统儒家教育,11岁进入教会学校就读,成为修士之后获得了神学博士学位。1876年,马相伯退出耶稣会,担任清政府官员的幕僚等,先后前往日本和朝鲜,回国后参与洋务新政。马相伯于1897年重回天主教,并借助天主教会于1903年成功创办震旦学院,之后于1905重新创立复旦公学并担任校长一职至1912年。次年受到邀请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辛亥革命爆发,马相伯先后担任外交部长、袁世凯总统府高等顾问和政治会议等职位,之后马相伯公开抨击袁世凯复辟,并再次隐居。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马相伯选择重新撰稿写文并亲自演说来呼吁人民自救,一致抗日,被尊称“爱国老人”。1939年11月4日,马相伯在越南谅山因病逝世,享年99岁。
马相伯重视教育事业,组建震旦大学后又创立了复旦大学,还参与创建了辅仁大学。马相伯坚持教育独立的观念,鼓励学生自治,主张融合中西、学术自由,开辟出了一条由中国人独立自主创办新型大学的道路。晚年马相伯甚至变卖家产来支持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和教育家。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马相伯于1840年4月7日在江苏镇江出生,其父母都是天主教徒,因此马相伯在出生一个月之后就被母亲带到镇江市城中的一所教堂里受洗,教名为“若瑟”。童年时期的马相伯便受到了《圣经》教义的影响,也通过天主教得到了关于“民主”和“科学”的启蒙。之后马相伯进入私塾读书,受到良好教养的他因为律己律人而被推选为同学中的领袖。之后11岁的马相伯在1851年时瞒着双亲独自前往上海市,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了教会学校徐汇公学就读,学名马斯藏。次年参加南京的江南乡试后落选,回到徐汇公学继续完成学业。
1853年开始,马相伯一家因为清军和太平军于镇江市开战,不得不多次搬迁,最终举家前往上海定居。马相伯一家在上海定居后,马相伯8岁的弟弟马建忠也进入了徐汇公学就读。马相伯在徐汇公学就读期间在表现较好,热心于公学事务,并且被任命为徐汇公学的中文助教,马相伯还受到了意大利籍教习晁德莅的关注。马相伯连续获得了1857年到1859年这三年的文科、圣学和西文三科设立的奖项,将近囊括了这三年内徐汇公学所设立的全部奖项。在徐汇公学学习期间,马相伯不仅受到了较为完善系统的教理训练,也培养了其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
教士生涯
1860年,太平军在忠王李秀成的带领下借道上海市,向杭州市方向进军,在上海西南方向的徐家汇驻扎一天。徐汇公学的校长得知消息后带领大部分学生前往董家渡躲避,而马相伯和其他几个老师同学在学校留守。1862年5月19日,天主教耶稣会初学院在徐家汇建立起来,晁德莅担任首位院长。马相伯是第一批进入初学院的修士之一,并于同一天加入了耶稣会,在院中接受为期两年的学习工作。之后马相伯在进行苏州市、太仓市一带的难民救护工作时感染了疾病,痊愈后失去了记忆,连字也不认识了,他付出了许多努力之后来恢复到以前的水平。1864年6月3日,25岁的马相伯完成了徐家汇初学院的修习,发过初愿之后,马相伯于1864-1866年在徐家汇修道院,专修文学。之后马相伯正式进入了徐家汇的耶稣会修道院,在此开启了为期四年的研修神学生活。1870年5月,31岁的马相伯获得了神学博士学位,他在不久之后担任徐汇公学校长并兼任教务,提出为中国培养新型实用人才,但受到了外籍传教士的反对。于是教会将其调派到徐家汇,专门负责研究天文学。
1873年-1875年,马相伯在教会安排下回到徐汇公学,负责协助晁德莅进行传教工作并兼任徐汇公学的督导。之后教会和徐汇公学将马相伯看做是自身的优秀代表,并且安排他参加各种官场应酬活动,但随着马相伯逐渐在沪上中外文化机构和社交场合中展露头角,因此许多邀请都越过教会直接给到马相伯本人,这也引起了教会方面的不满。于是马相伯在1875年被教会派遣到南京,负责从事对于中文学问的研究,但南京各方面条件较差。教会对自己的排挤与不信任、弟弟马建忠离开教会的刺激以及哥哥马建勋已经为他谋到差事,这些使得马相伯终于下定决心离开了教会。
选择入世
1876年,马相伯退出耶稣会,担任了兄长马建勋朋友、山东省布政使余紫垣的幕府。当时的山东在李鸿章的管辖范围内,因此余紫垣要负责兴办各种新式军事工业、民用工矿运输业和对外事务的处理,而接受西方教育、通晓多种西方语言的马相伯受到了余紫垣的器重。不久后,马相伯被余紫垣委派为山东潍县机械局的总办一职,但由于他的正常造价受到北京上司的质疑,马相伯选择辞职。之后马相伯在李鸿章的委派下,前往山东展开了为期三年的矿务调查。1881年4月,担任出使日本国大臣一职的黎庶昌将马相伯选为使馆参赞,到达日本后改任为驻神户领事。同年秋天,马相伯回国看望患病的马建勋时,被李鸿章留下,成为了直隶于总督府的一名幕僚。同年冬天,马相伯跟随李鸿章到达天津市后,被李鸿章指派前往朝鲜担任国王的新政顾问。次年,朝鲜发生政变,马相伯回国避难,政变结束后返回朝鲜。但由于新政的结束和他人的弹劾,马相伯只能离开朝鲜,于1883年返回天津,重回李鸿章幕府。
之后马相伯在1884年时受到李鸿章派遣,前去检查轮船招商局主要分局的财务,其弟马建忠则被任命负责主持轮船招商局的全局业务。次年,马相伯和马建忠兄弟成功说服李鸿章向美国借款建立银行,于是马相伯前往美国筹措用于设立银行的款项。由于马相伯筹借到的款项数目过大且拥有优惠条件,因此李鸿章被清政府的官僚怀疑与外国勾结,于是拒绝接受贷款。而马相伯也称病离开了美国,前往西欧旅行,对伦敦、巴黎、罗马等地进行了参观和考察,于1887年回到中国。回到中国的马相伯声称需要养病后回到上海市,准备退出政治舞台。1893年,马相伯妻子在带孩子回家探亲路上突发意外逝世,两年后马相伯母亲逝世,受到母亲临终前对于他离开耶稣会的责备,最终马相伯决定重回教会。1897年,马相伯在好友的帮助之下与教会的关系逐渐缓和,之后马相伯将子女托付给教会,自己则前往徐家汇土家湾进行隐修。
教育救国
戊戌变法期间,在梁启超的邀请下,马相伯同意出来主持译学馆事宜,但因变法失败,译学馆并未成立。1900年,马相伯将自己名下的松江区、青浦区的三千亩田全部捐献给天主教会江南司教收管,用来创办学校。两年后,马相伯受南洋公学教授蔡元培的邀请教授其拉丁文,在蔡元培的带领下,二十多名学生请求马相伯也教授他们拉丁文,马相伯也同意了,还教授其法文、数学等课程。之后马相伯的名声也逐渐扩大,他在此基础上提出创立学院。1903年,马相伯在天主教耶稣会力量的帮助下创办了震旦大学,马相伯担任校长一职并亲自执教法文。但耶稣会方面的势力想要借此学校加强对中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渗透和控制,并强行干涉学校事务,逼迫马相伯住院养病。这使得震旦学院的学潮爆发了,学生集体从校园出走。1905年春,马相伯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创办了复旦大学,马相伯被推举担任校长一职。1907年10月中旬,“政闻社”在日本东京成立,马相伯在组织者梁启超的邀请下担任了政闻社的总务员。之后政闻社总部于次年年初搬迁到上海市,并于同年8月25日被清廷封禁。
1912年,北京大学面临没有合适校长就要停办的问题,马相伯被蔡元培邀请后再三拒绝,后袁世凯决定让马相伯出任北京大学校长。马相伯代理北京大学校长之后对学校进行了治理,但因为贷款问题被学生反对,于两个月之后向教育部提交了辞职书。之后马相伯担任了南京总统府的高级顾问一职,同时被袁世凯邀请前往北京。1914年,马相伯联合章太炎、梁启超等人提出创立一所函夏考文苑,但经过半年的呼吁奔走后,函夏考文苑计划最终未能实施。发现袁世凯意图称帝之后,马相伯写文章对其进行抨击,之后他发现自己的举动受到了袁世凯的监视,于1915年逃离北京南下。马相伯选择了隐居,居家整理旧稿,从事译作。
呼吁抗日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马相伯带头抨击日本帝国主义,撰写了《为日祸敬告国人书》《泣告青年书》等文章,连同谈话一起刊登到报刊上,还在电台发表演说,呼吁人民英勇抗日,拯救陷于危难的祖国,主张国人自救。1932年,马相伯针对日本吞并东北三省、建立伪满洲国的举动发表了《为抵抗日本第二次进攻华北告国人书》一文,对国民心理弱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其进行纠正,并且再次呼吁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次年,93岁的马相伯用行草书写了两首诗,这两首诗是爱国教育家陶行知针对中国国民党不抵抗政策所作的讽刺诗,马相伯将这两首诗赠送给了当时被迫隐居在泰山的冯玉祥。半年后,冯玉祥在张家口市誓师,举起了团结抗日的大旗。
1934年,马相伯与宋庆龄等1779人共同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上签字,并向中华民族同胞征集签名,提出了关于全民抗战的主张。次年,为响应北平市学生抗日救国行动,马相伯联合陶行知、邹韬奋等文化界爱国人士发起了救国运动,于年底发表了《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同年12月27日,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召开成立大会,马相伯等人被推选为执行委员,提出包括“停止内战”等主张的第二次救国运动宣言,在国内知识阶层掀起了广泛的救国运动。1936年,马相伯相继参加了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用实际行动表示对一致抗日的决心,他也成为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公认的救国领袖。由于马相伯此时行走不便,许多重要会议都在他的家中召开,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第二次执行委员会会议也在此召开。同年11月28日,马相伯和宋庆龄等人发起了援助“七君子”运动。
因病去世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之后,马相伯发表了“钢铁政策”演说,呼吁中华民族自救,号召众人奋勇抗日。同年7月31日,救国会“七君子”被蒋介石宣布无罪释放。1938年11月,马相伯受到于右任的邀请动身前往昆明市,但在途中因为得病而暂住越南谅山。1939年4月,各政党、派别、各界人士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祝贺其百岁华诞。1939年11月4日,马相伯在谅山省病逝,享年99岁。
思想主张
政治思想
自由平等
马相伯选择从天主教哲学的角度出发,辅之以传统儒学中的良心、仁义等观点,对人和动物的区别进行阐述,从而表明人是拥有良心的存在,在由此论证出人有自主权,因此认为自由和平等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对现代西方政治哲学中自由、平等的价值追求表示认同。马相伯从良心、人道等角度对自由、平等、民主观念进行阐述,主张国家的责任在于维护公民的自由权、平等权。
人道为本
马相伯生平共发表了十余篇政论文章,对人、国家、以德服人等问题进行了阐述,系统地提出了“立国以人道为本”的政治理念。他将现代政治哲学中的自由主义和古典意义上的人道内容互相结合关联起来,从国家角度入手,在维护公民的自由权和平等权的同时,强调施行仁政、以德服人,反对专制统治。并且马相伯还提出国家内的政治和国与国的交往之间需要以人道为本,斥责日本的暴行,呼吁抗日。
宪政思想
马相伯先后经历了晚清立宪运动和辛亥革命,对宪法的主客体进行了思考,主张实施民治,促成宪政。其核心思想主要分为3个方面:宪法的制度设计要合理;中国宜采用联邦制;中国实施宪政的关键是实行民治。马相伯在其宪政思想中不仅采用了天赋人权等西方民主政治学说,而且运用了中国古代民为邦本等思想,还包括了其自身的宗教信仰。马相伯的宪政思想是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的,同时又具有空想主义色彩,缺乏可行性。
教育思想
中西贯通
马相伯本人在幼年时期接受了传统儒学教育,进入教会学校之后接受了系统的西方科学文化教育,因此他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要兼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实现大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中的中西文化结合。马相伯主张对中学和西学都要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对于人才培养,马相伯也主张融合中西、贯通文理,他在设计震旦学院的课程时,将其分为文学和质学两大类,即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马相伯还重视对于外语的学习,认为学习外语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西方科学技术,主张科学人文并举的人才观。
学校自治
马相伯主张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自治能力,强调师生自治。创立震旦学院时,马相伯仅设置了一名总干事和两名会计干事作为专职人员,其他干事则由学生互相推举担任,任期为一学期。并且规定由学生代表组成“学生委员会”,直接参与学校管理。之后马相伯在建立复旦公学时,对学校自治和学生独立自主做了进一步尝试,在成立校董会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马相伯认为学校是研究学术的机构,而不是宣传宗教或者达成政治目的的场所,不应该受到教会或者政府的不合理干预。
宗教观念
对于宗教,马相伯是从造物主的角度来看待的,他的核心观点是“宗教是人与造物主之间的关系”。马相伯宗教观有几个主要观点:只有宗教可以解决人在对自身意义的追求上产生的困惑;宗教可以用来培养人民的道德,具有道德规范的作用;宗教不等于迷信;宗教和科学并不冲突。
成就与影响
教育界
马相伯主张中西贯通、学校自治的教育理念使得他创造出来了一条由中国人独立自主创办新型大学的道路。他先后建立了震旦大学和复旦大学,还担任过北京大学的代理校长,并且主张学校独立自治的理念,努力使学校不教会或者政府的不合理干预。马相伯对国内教育界的发展也很关注,他于1912年协助英敛之创办了“辅仁社”,还向启明女校捐款,以自己的力量支持中国教育的发展。
社会
马相伯对于有学问和愿意学习的人都会予以关照,当青年举人于右任因为讽刺慈禧而被追捕流亡到上海时,马相伯选择让他免除学费入学。1936年,马相伯联合宋庆龄、何香凝等人共同发起了救助“七君子”的活动,他还发起了10万人签名运动,向当局请愿无条件释放“七君子”,此举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的支持,各地纷纷响应,发起了签名请愿运动。最终“七君子”被无罪释放。马相伯以身作则,庇护革命青年,为社会提供了人才,促进了社会发展。
国家
在袁世凯意图复辟帝制时,马相伯公然撰写文章对其进行攻击。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马相伯通过刊登文章、谈话和演讲等形式来呼吁国民抗日,主张国人自救,并且联合陶行知、邹韬奋等文化界爱国人士发起了救国运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之后,马相伯发表了“钢铁政策”演说,呼吁中华民族自救,号召众人奋勇抗日。马相伯为国奔走的这些举措鼓舞了中原地区人民的抗争热情,在国内知识阶层掀起了救国运动的热潮。
主要作品
任职情况
轶事典故
忘年交
1896年8月,57岁的马相伯和48岁的马建忠与24岁担任上海市《时务报》主笔的梁启超结识,成为了忘年交。马相伯兄弟与梁启超常常相见,他们也成为了梁启超接触西学知识和西方政治理论的领路人,并且马氏兄弟与梁启超在西学以外的领域采用了平等的态度,三人共同讨论、探究、交流。马相伯曾因为黄遵宪在梁启超学业还为成熟时就扶植其从事政治活动而责备黄遵宪,在马氏兄弟的介绍下,梁启超也结识了徐建寅、严复等人。之后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期间邀请马相伯主持译学馆事宜,马相伯立即同意。当远在日本的梁启超得知马相伯于1905年创办了复旦大学时也立马撰写文章对其进行称赞,之后梁启超组织成立的政闻社需要社会知名人士出名,马相伯也不顾年迈地前往日本支援梁启超。
爱护革命青年
青年举人于右任通过写诗用历史人物讽刺慈禧,还揭露了清廷对外丧权辱国的事实,还拍摄了批发持刀的照片。清廷规定,成年男子不结鞭子则会被判以反对朝廷的罪名,之后三原县县令收集到了于右任的照片和诗作并将其上报。之后官府便派遣人员前去抓捕于右任,于右任因此逃亡到上海市。创办震旦大学后,作为校长的马相伯从报纸上得知此事之后,派遣人员招收于右任入学。并且出于对其经济条件困难的考虑,马相伯将于右任的学杂费等全部免去,之后于右任化名“刘学裕”进入学校就读。之后马相伯将其任命为震旦大学的教师,用来激励、培养于右任。
救助七君子
1936年,国民党上海当局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袖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和王造时等七人逮捕,即七君子事件。马相伯得知此事后写信给冯玉祥,意图借此影响、说服蒋介石。之后又马上联合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人宋庆龄、何香凝等人一起在《为七领袖被捕事件宣言》上签字,将其发表,要求政府释放爱国人士。冯玉祥收到马相伯的信之后就致电劝说蒋介石将几人释放,但没有效果。于是马相伯发起了10万人签名运动,向当局请愿无条件释放“七君子”,此举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的支持,各地纷纷响应,发起了签名请愿运动。宋庆龄、何凝香等16人发起了“入狱运动”来进一步对蒋介石施加压力,要求将自己关押起来。之后西安事变爆发,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救助“七君子”运动也出现了转机,最终蒋介石于1937年7月31日宣布无罪释放“七君子”。
人物评价
中共中央曾经在马相伯百岁诞辰之际发来贺电,称赞马相伯是“国家之光,人类之瑞”
抗日战争时期,马相伯被社会各界誉为“爱国老人”。
张之洞称赞马相伯是中国第一位演说家。
邵力子评价马相伯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马相伯学生于右任在其逝世后所作挽联:光荣归雅威,生死护中华。
《中央日报》发表的《敬悼马相伯先生》中称赞马相伯是近百年中国的伟大人物,也是近百年世界的伟大人物。
家族成员
后世纪念
人物墓葬:马相伯于1952年安葬在新泾区息焉公墓,后于1984年被迁往上海万国公墓名人墓园。2015年4月,马相伯175周年诞辰之际,复旦大学志德书院师生一行人来到马相伯墓园,追思先贤,启迪未来。
马相伯故居:马相伯在上海主要有三个故居,分别是别称为马家厅,位于松江区开江中路358号的马相伯故居;现为“土山湾博物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蒲汇塘路55号的马相伯故居和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重庆南路205号新式里弄万宜坊内41号的马相伯晚年寓居。
纪念馆:马相伯史迹纪念馆位于丹阳市开发区金陵西路18号,于2016年6月18日正式开幕。纪念馆使用33块展板,10个展柜,通过一些文字、图片、以及实物资料,以编年体形式来展现马相伯的百年人生。
参考资料
马相伯先生国难言论集.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2023-09-21
马相伯先生宪政意见.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2023-09-21
马相伯先生文集 续编.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2023-09-21
福音经.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2023-09-21
马相伯集.豆瓣读书.2023-09-21
一日一谈.豆瓣读书.2023-09-21
沐雨栉风,砥砺前行——< br /> 记志德书院马相伯先生墓祭扫追思活动.复旦大学.2023-09-12
马相伯.宋庆龄陵园.2023-09-12
为一个人 逛一座城|马相伯在沪有三处旧居.百家号.2023-09-12
马相伯史迹纪念馆概况.马相伯史迹纪念馆.202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