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成立于1898年,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如今已经成为资源丰富、现代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研究型图书馆。
1898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立,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1952年,原燕京大学图书馆主体并入北京大学图书馆。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原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改称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舍历经变迁,目前的馆舍由1975年建成的西楼和1998年李嘉诚先生捐资兴建的东楼组成,2005年对西楼进行了改造。新旧两馆完美对接,合成一体,总体的设计格局也从传统的阅览室改为大开间、通透式的阅览区。图书馆由总馆、医学馆、41个分馆、储存馆组成,总面积约为90,000平米,其中,总馆面积约53,000平米,阅览座位4,000余个。2009年建成中国首例远程储存图书馆,面积近5,000平米。
1979年北京大学图书馆成立了自动化研究组,1980年开始与中科院图书馆等六个单位协作进行MARC(机读目录)的研究与试验。2000年与校内其它单位联合成立了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所,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数字图书馆模式、标准规范、关键技术、数字图书馆门户等。截止2017年底,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料累积量约800余万册(件),还大量引进和自建了各类数字资源。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件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
1898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成立,馆舍位于地安门内马神庙和嘉公主府梳妆楼,条件较为简陋。藏书楼由大学堂总监督委任提调官负责管理,首任提调官为梅光羲。京师大学堂成立时,梁启超代总理衙门起草的《京师大学堂章程》,明确指出京师大学堂藏书楼不同于传统藏书楼,要具有近现代图书馆的性质;原强学会和官书居的藏书归入京师大学堂,这是京师大学堂的第一批藏书。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成立之初,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图书收藏和整理方法;藏书借阅方式;教学用书的提供办法等。
1904年收到外务部所拨《古今图书集成》,同时接受巴陵、方氏碧琳琅馆藏书捐赠,其中包括由日本佐伯文库收回的珍本,这是北京大学图书馆接受的第一批重要个人捐赠,成为馆藏善本图书的基础,同年,藏书楼按奏定章程应改称图书馆,但对外仍旧沿用藏书楼之名。这时的提调官改称为经理官,并另外委任王诵熙负责藏书楼事务,续订了《大学堂图书馆章程》,进一步明确图书馆要为“本堂管教各员及学生”提供借阅图书。同时制定了各项制度以保证借阅的顺利。
辛亥革命(1911年-1912年)后改京师大学堂为北京大学校,任命严复为大学校校长,藏书楼改为图书部。徐森玉、夏元瑮、章士钊等先后为北京大学图书部主任,由于军阀政府千方百计摧毁扼杀北京大学,学校经费极其困难,图书部的发展极为缓慢。这时期国内外学者捐赠的书籍较多,如校友周慕西博士捐赠西文哲学宗教图书一批;日本阪谷男爵捐赠法政大学应用科技日语书籍一批;英国亚当士教授捐赠西文地址图书一批等等。
1918年10月,李大钊担任主任的北大图书馆迁入北京大学红楼一层,并且设立两处分馆,馆舍条件得到改善。同时计划在海内外募集资金,建筑新馆。1918年至1922年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他在任期间对图书馆管理做出了重大调整,首先是制订了图书馆历史上第一个业务工作章程——《北京大学总务处图书部实行条例》,提出了详细的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其次,调整图书馆机构,使之更适合现代大学图书馆的要求。同时在目录设置、书刊采购、借阅制度等方面学习国内外先进图书馆经验。在图书编目方面,开始采用杜威十进分类法,略作修改。
1922年,军阀连年混战,残酷镇压工农运动,极力摧残学校教育。北京大学教育经费长年积欠,图书馆购书经费长期不能保证,人员更换频繁,局面十分不稳定,工作难于进展。1927年,奉系军阀强迫下令取消北大,合并为所谓“京师大学校”,这期间北京大学遭受摧残,图书馆也出现了复旧倒退和管理混乱的状况。
1930年12月,蒋梦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校务会决定图书馆馆长参加校务会议,图书部正式改称为图书馆。以全校经费的五分之一作为图书仪器购置费,使得馆藏增长较快,此次发展的黄金时期因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而被迫中断。
1935年9月,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终于落成并正式接待读者,这是北大图书馆拥有比较现代的独立馆舍的开始。新馆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可容纳图书30余万册,采用当时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是当时国内一流的图书馆。新馆的建成,进一步扩大了图书馆对读者的开放性,使整体布局趋于合理,便于现代化管理,为北大图书馆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1937年抗战爆发,北京大学南迁,藏书全部沦陷敌区。10月,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建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正式开学。1938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也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
1945年8月日寇投降,抗日战争胜利,袁同礼接收北京大学图书馆,并暂代馆长之职。
1946年至1949年期间,藏书又一次较快增长,成为仅次于北平图书馆的全国第二大图书馆。
建国时期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北京大学迁入燕京大学校园,燕京大学图书馆并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原燕京大学约50万册馆藏并入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极大增加,在古籍善本以及西方藏书方面都更加丰富,更具特色。原存北大研究所的以著名“艺风堂”、“柳风堂”为主体的金石拓片调归北大图书馆,加上原有的藏拓,北大图书馆在拓片收藏方面独具特色,居国内图书馆前列。由于馆舍较小,馆舍条件非常紧张,从院系调整之初,就提出兴建新馆的问题,并得到周恩来总理的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落实。合并后,原燕京大学图书馆代理主任梁思庄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同时,馆内西文编目沿用燕京大学采用的《杜威十进分类法》,并且延续燕京大学图书馆的做法,依据《美国国会图书馆主题表》编制主题目录,形成全国最完整的一套西文主题目录。
1966年文革开始,这期间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和专业队伍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十年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职工的努力下,馆藏珍贵文献为遭受重大的损失,与此同时,还采用《中国图书分类法》对中、西、日、俄文图书进行编目,并为此进行了分编工作的一系列改革。
1971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北京市批准立项建设北京大学新图书馆。新图书馆是一座由主书库、辅助书库、阅览室、研究室和内部业务用房组成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其使用功能包括藏书、阅览、出纳、检索、内部业务和办公等各个环节,总建筑面积24,813平方米,其中书库面积11,059平方米,主书库10层,辅助书库8层,可容纳藏书350-360万册。借阅和对外服务区4层,阅览面积5,324平方米,各种阅览室31间,设计阅览座位2,400个。馆舍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南北长100米,东西宽70米,总高18.5米(局部23米)。该馆建成初期是当时中国建筑面积最大、馆舍条件最好的图书馆。它的建成较大地改善了当时北大图书馆的藏书和借阅条件,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文革后图书馆的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该馆舍后被称为“老馆”“西楼”。
改革开放之后
1978年5月,谢道渊出任图书馆馆长。梁思庄、耿济安恢复副馆长职务,郭松年任副馆长。北大图书馆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长期动荡之后,开始重新走上正轨,从此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此后三十年中,庄守经、林被甸、戴龙基等历届馆长,竭心尽智,各展己长,使北大图书馆不断创新,加快了与国际接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步伐,迎来了建馆以来全面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实业家李嘉诚先生捐资兴建的新馆(东楼)落成,新馆在设计上具有面向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大开间布局,与旧馆完美对接,总建筑面积达到53,000多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多个,在建筑规模上成为当时亚洲第一大高校图书馆。新馆建成后,在网络电子资源、读者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发展。
1999年北京大学实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图书馆经费得增加,基本上保证了国内中文学术图书、期刊的订购,同时增加外文期刊订购,大量引进和自建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数据库、多媒体资源等新型载体文献资源,使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
2000年,原北京大学医学部图书馆并入北大图书馆。医学馆拥有馆舍面积10,200平方米,阅览座位700余个。2005年,由教育部和北京大学拨款,对图书馆西楼重新进行了改造和修缮,增加面积1,385平方米。2009年在昌平校区建成国内首例远程储存图书馆,面积近5,000平方米。加上已建成的41个分馆,至2017年,图书馆总面积已达90,000平方米,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提供了良好的馆舍条件。
2008年,北大图书馆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截止到2017年底,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累积量约800余万册(件),还大量引进和自建了各类国内外数字资源。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件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外文善本、金石拓片、晚清民国时期出版物出版物的收藏均名列国内图书馆前茅,为研究者所珍视。此外,还有燕京大学学位论文、名人捐赠等特色收藏。
建筑设计与布局
建筑特色
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得到国家教委和北京市政府的关怀和支持,由香港特别行政区知名人士、北京大学名誉博士李嘉诚先生捐资兴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承担新馆设计,总建筑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关肇邺教授。新图书馆位于燕园未名湖南岸,老馆东侧,与老馆相连接。新馆的设计质朴大方、端庄稳重,与燕园原有建筑之间达到和谐与变化的统一,新馆处于主导地位,是整个建筑群的中心,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新馆总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功能与布局设计合理。由主楼、南配楼、北配楼三部分组成,为对称式布局,正面朝东;南北长122米(主楼部分长100米),东西宽55米。主体前沿与南校门干道轴线相距51米,保留了广阔的绿化空间。主楼首层设电子检索、信息咨询、陈列和接待,二至五层分别为人文社科、理科图书和报刊开架阅览室,六层为培训中心和计算机房,地下两层为古籍书库和空调、电力设备用房。南配楼首层为声像厅,地下室为录像厅,北配楼首层为学术报告厅,地下室为多功能厅。两配楼在功能上划分为动区,与静区主楼在空间上相对分隔,使动静分区合理有序。新馆设计阅览座位2,000多个,藏书300多万册,建成后新老馆相加,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阅览座位达4,000多个,总藏书容量超过600万册。
新馆设计着重考虑了功能的灵活性、适应性和管理的先进性。柱网采用了7.5米X7.5米的模数式结构,形成大空间的开放格局,便于开架服务和根据工作需要灵活调整;采用了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接续插口超过500个,可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为读者提供电子化、网络化的信息查询和存取手段。还采取机械通风和全空调设计,按较高标准提供人工照明,安装自动化的安全监测、消防报警等装置,为读者提供舒适、安宁的阅览环境,也为馆藏文献提供了较好的保存条件。
新馆建成后,作为旧馆的西楼其建筑布局已不适合现代大学图书馆功能的要求,且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在教育部支持下,学校于2004年5月至2005年7月间,按现代图书馆之要求对西楼馆舍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与修缮。对原建筑布局进行了适当调整,尽可能改变原建筑中长楼道、小开间格局,便于进行全方位的开放式服务。改造的重点之一是在原露天的南侧天井上方三层处加筑玻璃穹顶,将其建成集检索、借书、还书、咨询、证卡管理等一站式服务的阳光大厅。同时,全面提升供电、供水、照明、网络、空调、消防等各方面的功能,并进行内外装修。
馆内布局
参考资料:
东区
参考资料:
西区
参考资料:
馆藏资源
截止到2017年底,北京大学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累积量约800余万册(件),还大量引进和自建了各类国内外数字资源。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件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外文善本、金石拓片、晚清民国时期出版物出版物的收藏均名列国内图书馆前茅,为研究者所珍视。此外,还有燕京大学学位论文、名人捐赠等特色收藏。
书刊报纸
北京大学图书馆总馆收藏中外文图书263万余种,其中外文图书含有30多个语种;中外文报刊4万余种,外文报刊以英文为主。收藏图书年增长量在5万种以上、报刊年增长量在5千种以上。图书报刊收藏范围广泛、类目较为齐全。
古籍
古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最重要的馆藏之一,总量达150万册,其中善本古籍约2万余种、20余万册,列全国高校之首,在全国也位居第三。2008年以来,北大图书馆共有462部古籍善本分别入选由文化部确定、国务院批准的前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北京大学图书馆也被列为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北京大学图书馆重要的馆藏中,以年代划分,有敦煌卷子288号,宋、元刻本300余种,明刻本近万种;以出版国别划分,有日本本2000余种、朝鲜本200余种;以制作方式划分,有抄、稿、写本9000余种,活字本3000余种;以内容类型划分,有方志近5000种,家谱2200余种,还有多个小说戏曲专藏,如车王府曲本1536种,马廉不登大雅之堂藏戏曲小说928种,程砚秋御霜藏曲本1400余种。馆藏金石拓片4万余种、8万余件,包括了缪荃孙艺风堂、张仁蠡柳风堂二家的全部藏拓。此外还收藏有2000余种中国古代舆图。
北大馆在CALIS技术支持下建设的“秘籍琳琅——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古文献资源库”,是完整展示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的网络平台,读者可以在其上检索北大图书馆藏全部各种类型古文献元数据,查看和浏览古籍书影、电子图书,以及拓片、舆图图像。北大馆牵头建设的“学苑汲古——高校古文献资源库”,更是汇集了包括北大图书馆在内的国内外30余所高校图书馆藏古籍元数据60余万条、书影近30万幅,电子图书8.35万册,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籍书目数据库之一。
组织体系
现任领导
馆长:陈建龙
党委书记:郑清文
副馆长:别立谦 刘素清 童云海 姚晓霞 祝 帅
党委副书记:周春霞
工会主席:周春霞
参考资料:
附设机构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
CALIS全国文理中心
中国高效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管理中心
CASHL全国中心
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处
《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部
北京大学数字加工中心
参考资料:
虚体研究机构
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所
北京大学亚洲史地文献研究中心
参考资料:
部门概况
参考资料:
社会贡献
北京大学图书馆不仅在自身的业务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还为中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图书馆积极参与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管理中心和全国文理中心(1998年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的管理中心和全国中心(2004年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DRAA)秘书处(2010年起)、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分会秘书处、《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部等机构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因此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和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枢纽。
2009年6月,朱强馆长高票当选IFLA(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管理委员会委员,成为继孙蓓欣、吴建中、张晓林以后的第四位IFLA管理委员会的中国籍委员。朱强馆长的当选,保持了中国图书馆界专家参与世界图书馆事务的席位,不仅对中国图书馆事业在国际化道路上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还为中国图书馆人才走向世界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同年9月,北京大学图书馆成为环太平洋数字图书馆联盟(PRDLA)自创建以来的第五个秘书处轮值馆,朱强馆长当选为轮值主席,轮值时间为2010至2012年,这将促进中国图书馆界与世界数字图书馆界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国数字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文化传统
办馆宗旨
兼收并蓄 传承文明 创新服务 和谐发展
办馆愿景
建设一个世界一流的,资源丰富、设施先进、高水平、现代化的,以数字化网络化为技术基础的北京大学文献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保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服务。
科研成就
理论成果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展的历史上,一些著名学者如章士钊、袁同礼、马衡、毛准、向达等曾任图书馆馆长,同时,顾颉刚、金克木、宿白等著名学者曾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这种背景使北大图书馆人具有注重研究的优良传统。针对丰富的馆藏,北大图书馆人积极进行馆藏的揭示和深层开发,除了有关馆藏书本式目录的编写,还进行馆藏珍贵资料的整理出版,如《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稿本丛书》《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历代金石拓片菁华》等。为便于图书馆界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优秀期刊的订购中,对图书馆的期刊采访进行指导,北大图书馆组织人力编写了《核心期刊目录》《外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方便学者研究,北大图书馆组织人员编写了《论语索引》《孟子索引》《周易索引》等传统典籍的索引。
研究成就
参考资料:
研究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科学SCI论文产出与影响的文献计量分析。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的转型研究、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国外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总览、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清史图录: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文献中清代历史图像的数字化整理、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研究重大科技专项――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高校人文社科外文文献资源的布局与保障研究、中文图书评价体系研究、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研究。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本馆介绍.北京大学图书馆.2023-09-17
联系我们.北京大学图书馆.2023-09-18
馆舍的沿革与现状.北京大学图书馆.2023-09-18
新馆工程介绍.北京大学图书馆.2023-09-19
一层平面图.北京大学图书馆.2023-09-28
二层平面图.北京大学图书馆.2023-09-28
三层平面图.北京大学图书馆.2023-09-28
四层平面图.北京大学图书馆.2023-09-28
五层平面图.北京大学图书馆.2023-09-28
服务时间与服务分布.北京大学图书馆.2023-09-19
文献资源.北京大学图书馆.2023-09-19
古籍.北京大学图书馆.2023-09-19
组织机构.北京大学图书馆.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