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是指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因1959年首次在嘉兴市马家浜被发现而得名。马家浜遗址文化,即以马家浜为典型遗址命名,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南部、上海市与浙江省北部。用碳-14测定其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4000年左右。被称为“江南文化之源”。
浙江马家浜文化遗址位于嘉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部,三面环水,南为马家浜,北临九里港,西面是坟屋浜,处在三河交叉的平原地带。遗址上原有高墩,地表海拔在2.2-3米之间。遗址西南距国界桥1千米。马家浜文化遗址面积1.5万平方米,分上下两个文化层,陶器、玉器和俯身葬是马家浜文化的三个特点。马家浜文化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文化,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罗家角遗址中出土的粳稻是公元前5000年的遗物,这也是中原地区最早的稻。
2001年6月,嘉兴马家浜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嘉兴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2017年,建设马家浜文化博物馆。
发掘历史
首次考古发掘
1959年3月,农闲中的马家浜遗址村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冬季积肥运动,在挖取到大量兽骨的同时,还不断挖到一-些与兽骨混在一起的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闻讯,立即组织杭州大学历史系、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等6家单位成立考古队赶赴现场,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就是马家浜遗址的第一次考古发掘,共发掘面积213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30座、房屋遗迹1处。
二次考古发掘
2009年,因马家浜遗址保护规划论证和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嘉兴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在遗址西北部揭示了一处马家浜文化墓地,共80座墓葬,为认识这一时期的葬制和葬俗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本次发掘初步探明了遗址南面存在的稻作农耕遗迹分布区范围。这次发掘以及相关多学科的专题研究,获得了大量具有科学性的资料,丰富了人们对马家浜遗址聚落形态、年代发展以及文化内涵的认识。
遗址研究与文化价值
发掘意义
1959年马家浜遗址的发掘,是嘉兴市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第一次正式发掘,开启了嘉兴地区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之后,以马家浜为典型遗址命名的马家浜文化,揭开了环太湖流域人类历史的序幕,发展并形成了马家浜文化一泽文化一良渚文化三者连续发展、一脉相承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被称为“江南文化之源”。
经过历年的钻探及发掘,对马家浜遗址的年代、文化内涵、聚落形态结构基本上有了清晰的认识。遗址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处于马家浜文化晚期阶段。遗址北部为居住区和墓葬区,南部为稻作农耕区。马家浜遗址两次发掘最大的收获是110座墓葬的发现,这批墓葬为研究马家浜文化的葬制与葬俗提供了丰富的考古资料。
墓葬文化
马家浜遗址墓葬形制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大部分为单人一次葬。墓坑多为南北向,葬式大多为俯身葬,也有侧身葬、仰身直肢葬,人骨头向以北向为主。随葬品以陶器为主,数量很少或没有。随葬的陶器多数为打碎后埋入,并分散放置在临葬的不同位置,特别是陶豆,几乎都是打碎后放置。个别墓葬有将某类陶器覆盖在头部、将块状红烧土压在腿部的现象。有的墓葬中有意识地随葬成组的鹿科动物掌骨、跖骨,随葬时尚带皮肉,可能具有特殊意义。还发现有木质葬具,分为单层和上下两层两种形态结构。
人种
通过分析研究马家浜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的人骨遗骸,考古学家发现遗址中马家浜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在30岁左右。男性平均身高约164厘米,女性平均身高约153厘米。通过对遗址M28出土的颅骨进行三维容貌复原,发现该颅骨呈现出非常显著的蒙古人种特征。
2023年9月17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华东工作站”揭牌仪式上,无锡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复旦大学联合发布了一项最新科技考古成果——无锡市马鞍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人骨检测报告。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智能治理综合实验室副主任、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副教授介绍,这是首次成功获得了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古人类基因组数据,填补了因为环境影响、保存不佳所导致的中原地区南方古脱氧核糖核酸研究缺环,为理解长江下游史前考古文化人群的起源和迁徙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物
稻作是马家浜文化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稻田是稻作生产活动的主要对象,包含丰富的稻作生产信息,能够全面反映生产力发展状况。在马家浜遗址中发现有稻作农耕遗迹。古稻田位于遗址居住区东南侧,星月牙状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约22亩)。田面平整,耕作厚度均一,不同于以往苏州草鞋山、绰墩等遗址发现的利用自然地形开垦的古稻田,可能在开垦过程中经过人为的平整修筑。
地域人文
马家浜文化时期,环太湖流域地势低平,水网密集;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动物种类多样,植物果实丰富。优良的自然气候与稳定的地理环境,为马家浜先民提供了从事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有利条件。那时,马家浜遗址人工选择水边高地筑屋而居,身穿葛、苎麻织成或兽皮制就的衣服,佩戴玉、骨饰物,采集渔猎,植稻驯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农业生产渐趋发展,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原始手工技艺,诸如石器、陶器、骨器、牙器、木器等的制作技术,以及纺织、编织技术,得到迅速提高。
陶器、石器和玉文化
马家浜文化的陶器为手制,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烧成温度通常在800°C-850°C。质地有夹砂、夹蚌、夹炭和泥质四种,以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红陶为主,夹炭陶为在黏土中有意识地掺入稻壳碎屑,泥质陶多外红里黑或表红胎黑,器表常有红色陶衣。陶釜、鼎、豆、罐、盆、盘、钵、委和鬻是马家浜遗址先民日常使用的有代表性的炊煮器和饮食器。
马家浜文化时期的石器,普遍采用磨制技术,许多石器制作十分精致。其中,石最早采用了管钻钻孔方法。利用动物骨、角和牙等制作的工具,无论造型还是细部雕刻,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马家浜文化是环太湖地区最早使用玉器的文化。玉作工艺更是一直延续到良渚文化时期。马家浜文化玉器种类有、、管、坠等。
文化影响
马家浜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是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次重要突破,证明了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地域特色,揭示了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史前文化在全国的重要地位,为研究中国文明起源提供了宝贵的考古资料。发现马家浜遗址后,考古工作者经过多年探索,已发现具有马家浜文化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100余处,分布在包括杭嘉湖平原、苏南及上海市在内的整个环太湖流域。这些遗址的发现标志着一种进步发达的史前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并代表着当地文化的主流,为该地区奠定了丰富、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基础。
遗址分布
马家浜文化是杭嘉湖平原的史前文化,它在时间上要早于良渚文化。这一信息在1953年发掘的杭州老和山遗址中已露端倪,继而在1957年发现的湖州邱城遗址,特别是1959年发掘的嘉兴马家浜遗址中完全得到证实,之后在1959年发掘的海宁彭城遗址,2000年发掘的德清县三合乡二都村刘家山遗址,2004年发掘的湖州千金镇塔地遗址、嘉兴市高墩坟遗址、绍兴杨汛桥街道寺前山遗址,以及在此前陆续发现的江苏吴江梅堰遗址、苏州市越城遗址、吴县草鞋山遗址、常州市戚墅镇圩墩遗址和最近才发现的宜兴市骆驼墩遗址中,都有马家浜文化的因素,证明马家浜文化的分布范围颇为广阔。
马家浜文化遗址有五六十处,主要分布于太湖流域,南达钱塘江北岸,西到无锡常州。这一时期的无锡地貌,以平原和沼泽地形为主,并拥有大面积水域,原始聚落大多分布在临近河流湖泊的地形稍高的岗地、土墩上,根据所发现遗址的地形特征可分为土墩型、山坡型、地下型和湖沼型。
遗址保护
政策保护
1981年,马家浜遗址被公布为嘉兴市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嘉兴市人民政府规划建设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2009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嘉兴马家浜遗址保护规划》,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正式规划建设。2013年,马家浜遗址公园被列为浙江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2017年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根据《嘉兴马家浜遗址保护规划》,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分为三大功能区: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区、遗址发掘现场展示区、文化休闲服务区。
博物馆建设
2017年5月,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动工兴建,博物馆占地面积约23亩,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2019年7月竣工,2020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马家浜文化博物馆以“国内一流.国际影响”为建馆目标,是一座以马家浜遗址为依托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也是一座以环太湖地区马家浜文化为主题的考古学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在朝向遗址的方向,设计了一面玻璃幕墙,通过这面全景打开的视窗,观众可以直接远望遗址,建立起与遗址的对话。这一设计拉近了博物馆与遗址、观众与遗址的距离,充分体现了建筑对遗址的尊重。
2021年6月,遗址发掘现场展示区、文化休闲服务区相继建成,马家浜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马家浜文化博物馆设有主题展厅、临展厅、公共服务区、库房、报告厅、资料室、会议室等功能区域。其中,“江南文化之源”基本陈列面积1800平方米,主要展示马家浜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陈列分为“花开江南”“在水一方”“生生不已”“薪火相传"四个单元,在内容设计上以点带面,从马家浜遗址的发现切入,面向整个马家浜文化,根据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真实再现先民的生产生活、精神信仰,全面反映了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内涵、地理环境以及文化交流等内容,将马家浜遗址置于马家浜文化当中,以“小遗址”带动“大文化”,让公众在了解马家浜遗址的同时,感受马家浜文化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的地位。
“江南文化之源”主题展的序厅部分,形式上采用了环绕式浮雕的设计,内容上选取马家浜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如陶豆、玉块、兽面陶器耳、象牙梳、水稻等,将“远古与当下”“遥远与周遭”相融合,使观众不由自主走进马家浜文化,犹如身临其境。
第一单元“花开江南”,从马家浜遗址的发现开始,回顾了1959年、2009年两次考古发掘经历,详细阐述了马家浜文化的命名过程。
第二单元“在水一方”,通过“马家浜人”“生业形态” “气候环境” “巧手精技” “灵魂不死”五个小的单元,生动再现了马家浜文化时期的生态场景。
第三单元“生生不已”,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马家浜文化分布范围、地方类型、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以及文化传承等内容。
第四单元“ 薪火相传”,以大事记的形式叙述了1959年以来,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嘉兴市人民在马家浜遗址保护、马家浜文化宣传介绍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的临展厅面积约为800平方米。对外开放以来,博物馆先后引进了“远古回声一半坡遗址遗址和半坡文化展” “辽河畔史前文明之花一新乐文化遗址” “洮儿河遗韵—— 临洮县5000年历史文物展”“红山玉韵——敖汉旗史前文物精品展”等众多展览,使观众在了解马家浜文化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国内其他地区史前文化的风貌,在各地史前文化“碰撞”之中,产生“奇思妙想”。
参考资料
首次成功获得!6000年前古人类DNA→.光明日报.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