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龙风景名胜区

黄龙风景名胜区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是中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以彩池、雪山、森林、峡谷、瀑布而著称。该风景区总面积约为134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景区为700平方千米,其海拔在3000米以上。

黄龙风景名胜区地处松潘县境内的岷山山脉南段,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总体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以高寒山地与峡谷为主。其气候类型以高原湿润气候为主,冬季漫长,夏季时间短。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在远古时期,黄龙风景名胜区就有了简单的寺庙,明代时兵备副使马朝觐修建黄龙寺,逐步演变为道、佛合一的中寺和其它配套庙宇。前来黄龙的人除了县境各族百姓外,还有周边各县的百姓。在1982年时,黄龙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该景区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滩流、古寺、民俗出名,被称为“七绝”,由黄龙沟主景区、牟尼沟景区、雪宝顶景区、红星岩景区、丹云峡景区等景区组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集于一体,其中黄龙沟主景区内的碳酸钙华沉积呈梯田状排列,包括了飞瀑流辉、五彩池、盆景池等自然景点。同时,黄龙地区作为大禹治水的一部分,有着浓厚的人文底蕴,景区内有与黄龙神话有关且成为大禹治水重要作证的黄龙寺,还保留有黄龙的宗教文化和民俗,吸引众多游客。

1992年,黄龙景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是四川省第一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景区。2012年1月,黄龙景区被评为国家级AAAAA级旅游景区。2021年,黄龙景区分别荣获“2020年度中国5A级景区MBI品牌影响力100强”和“2020年度中国湿地型景区MBI品牌影响力前三强”。

命名

黄龙风景名胜区的“黄龙”得名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大禹治水从岷江开始,但到了茂州(今茂县)却难以前进,后县境内大屯村的一个氐羌首领助禹历尽艰辛“疏通九河,降九妖一十八怪”,在急难时化成了“黄龙”帮助大禹,负舟而行,疏通了眠江,最后到达雪宝顶脚下,黄龙也留在那儿修行不再离开。旧《松潘县志》这样记载:“禹治水至茂州,黄龙负舟助禹治水,自茂州而上,始有眠江…后黄龙修道而去,遗五色山水于世,世人建寺,岁岁朝祀。”

二说是古时候有一黄龙真人在此地修炼成仙飞升而去,后人为纪念黄龙真人,在沟内修建了黄龙寺以示纪念。旧《松潘县志》也有类似记载:“黄龙寺,明兵马使马朝飘所建,亦名雪山寺,相传黄龙真人修道于此,故名,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五里。”两条记载除马朝觐修黄龙寺是史实外,其他都源于传说。

实际上,这两条传说都跟黄龙景区的地形地貌有关。一是黄龙沟背依的雪宝顶山脉,山势如龙,故人们又称之为“藏龙山”;二是黄龙景区确实有一条“龙”,这便是位于黄龙沟中部的那一条“金沙铺地钙华流。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黄龙风景名胜区覆盖了松潘县境,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氓山主峰雪宝顶东北侧。风景区的位置范围为东经103°25′59′′~104°8′45′′,北纬32°30′53′′~32°54′17′′,总面积达1340平方千米,核心景区面积约为700平方千米,与九寨沟县景区相距100千米。

气候

黄龙风景名胜区的气候类型以高原湿润气候为主,特点是湿润寒冷,冬季漫长,降水少且集中。春天气温较低且变化大,平均气温多在9~18°C之间,4月前有冻土及残雪;夏天气温回升较快且稳定,平均气温在19~22°C,夜晚较凉;秋天天高气爽气候宜人,气温多在7~18°C,昼夜温差较大,特别是10月后的深秋,10月下旬后有冻土出现;冬季较寒冷,气温多在0°C左右。

景区内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海拔3400米以下为山地温带气候,年均气温2.5~4.5°C;海拔3400米以上为高原亚寒带气候,年均气温小于2.5°C。黄龙所处的松潘县地区附近年平均气温为5.5℃,七月极端最高气温为32.6℃,一月最低气温为-20.2℃,积雪从每年11月至次年的4月,最大的积雪深度达到了150毫米,全年无霜期有100天左右。

由于黄龙北部有秦岭山脉屏护,大大削弱了冬季从蒙古高原来的冷高压寒流对于该区域的影响,东南受龙门山阻挡,使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多在龙门山东坡停留,而黄龙地区处龙门山西坡,故降水偏少,雨量多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风景区的相对湿度为60~70%,年平均降水量708.6毫米,年水面蒸发量再531.5毫米左右,陆面蒸发量在372毫米左右。地形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55℃,年蒸发量约降低25.2毫米,而年降雨量则会增加24.4毫米左右。

地质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岷山山脉北中段,西秦岭造山带摩天岭地块与松潘甘孜造山带丹巴-汶川构造岩片的接触部位,主要构造线方向呈东西向展布。该地区出露的岩石地层为寒武系~三叠系地层,从老至新共9组:危关组、雪宝顶组、西沟组、三道桥组、菠茨沟组、扎山组、杂谷脑组和侏倭组、新都桥组,厚度大于2701.9米,南部出露地层岩性主要为石炭系、二叠系质大理石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以及少量板岩;中部为三叠系砂岩、板岩及灰岩,黄龙沟中则堆积了大量第四纪冰物。

上新世以来,在印度板块向北的强烈俯冲挤压作用下,黄龙所在区域和青藏高原一起强烈抬升,由原来的1000米左右上升至现在的高度。南部碳酸根地区以冰川和寒冻风化作用形成的角峰、冰斗和冰碛物以及碎石堆取代了原来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峰丛。景区内的黄龙沟区域仍处于新构造运动的活动区,周围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为志留系硅质板岩夹砂岩、泥盆纪板岩夹大理石、石炭—二叠系灰岩、三叠系凝灰质砂岩、板岩和千枚岩、第四系冰碛砂及碎块石。黄龙沟景区内还有钙华景观,其独特的地形在地质学上被称为钙华梯田。

地形地貌

黄龙风景名胜区是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陡跌的两大地貌单元的过渡地带,是我国第一大地形台阶的坎前转折部位,其在四川地貌图上属于盆地外围山地区,总体呈现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形态,以高寒山地与峡谷为主。区内地势总体上由西向东倾,起伏大,最大相对高差达3728米,平均相对高差大于2000米,沟谷纵横,谷底狭窄,是典型的侵蚀山地地貌,区内由岩溶流水侵蚀堆积山地和雪宝顶冰蚀山地小区两种地貌,可进一步分为四种类型:极高山、高山、高中山以及中山。其中岩溶流水侵蚀堆积山地以高中山为主,中山次之;雪宝顶冰蚀山地小区以高山、极高山为主。

黄龙风景名胜区还发育着由上部高寒喀斯特和下部寒湿喀斯特两个系统构成的喀斯特地貌。其中,源于雪宝顶喀斯特堆积的黄龙钙华体机及其造型很是壮观。景区中的牟尼沟景区也属于典型的喀斯特钙华地貌,主要的钙华类型有钙华瀑布、温泉、高原溶蚀陷落湖、钙华彩池、钙华沼泽等。

水文

景区中黄龙沟的主要水源有四类:冰雪类固态水、溪沟类地表水、泉水与渗水类地下水、植被腐殖层涵养的生态水。其中冰、雪类固态水主要为每年10月下旬到次年3月份的大气降雪及积雪压实的冰层,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天气变暖时,冰雪开始融化,融化水将直接补给地表沟溪或渗入地下。而地表水则主要来自转化泉群后缘望乡台以上高山沟谷中的几条溪流,总径流量较大,达1~2立方米/秒。地下水则以转化泉群为代表,经不同深度的地下循环溢出地表,出露与望乡台松散钙华堆积体下,呈东西方向线性展布。

河流

黄龙风景名胜区有涪江流过。涪江源于区内的雪山梁子,向东北再偏南流,先后纳入草湾沟、掏金沟、黄龙沟、大湾张家沟、三舍驿张家沟等支流于三路口出境,构成完整典型的树枝状水系。该水系谷坡陡峻,河道较为狭窄,涪江平均纵比降为41.3%,区内地表径流主要依靠大气降水以及地下水补给,径流年际变幅大,年内分配不均,5~7月为汛期。

冰川

该区的最高峰雪宝顶海拔为5588米,终年被积雪覆盖,发育现代冰川,主峰西南侧有悬股冰川,长2千米,宽500米,该地段因为积雪造成了强烈的寒冻风化作用,形成了大量的松散坡积物。黄龙沟为古冰川谷,除后沟的冰川侧碛、底碛、望乡台冰碛终外,前沟也堆积了10~20米的底碛泥砾层。

土壤

黄龙风景名胜区所在地区的土壤层以棕壤为基带土,其垂直带谱为:山地棕壤土~山地暗棕壤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及流石滩。山地褐色土主要分布在海拔2150米~2300米处,山地棕壤土分布在海拔2300~3100米处,山地暗棕壤土分布在海拔3000米~3400米,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在海拔3300米~4100米处,高山草甸土分布在海拔4100米~4500米,高山寒漠土流石滩则分布在海拔4500米以上。此外,沿涪江流域发育冲击土及图幅东南角发育零星山地褐色土。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黄龙风景名胜区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复杂,植被垂直带谱完整,有1500多种自然分布的原生维管植物,大部分是中国特有的植物。森林覆盖率达65.08%,植被覆盖率达88.9%。景区内的植物群落结构完整,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据不完全统计,黄龙景区有植物84科,1300种,具有南北种类混生的特征,其中国家保护植物有连香树水青树、四川红衫、南方铁杉等,中国特有的植物包括木本植物麦吊云杉厚朴、密枝圆柏等。景区中箭竹分布广泛,成为了大熊猫栖息的良好场所。景区还有天麻雪莲花独叶草、当归等70多种名贵药材,以及丰富的兰花资源。在黄龙境内,有兰科31属,70种,在黄龙沟内就生长着19属、34种兰花,而且不乏杓兰虾脊兰等世界著名兰花花卉。

黄龙沟底部(海拔2000米)到山顶(海拔3800米)依次出现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等。 

动物

黄龙风景名胜区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包括大熊猫、金丝猴属以及其他南北动物。景区的野生动物资源包括兽类56种,属于6目18科,鸟类156种,属于12目29科,爬行纲5种,属于2目3科,两栖动物5种,属于2目4科,鱼类2种,属于2目4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大熊猫、川金丝猴、云豹、金猫等9种,黄龙景区也是岷江上游大熊猫的栖息地之一;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小熊猫属兔狲猞猁水鹿等,还有当地的特有种胸腺齿突蟾。此外,保护区还是一些野生动物的遗传资源原地基因库。

历史沿革

文化背景

黄龙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共处的圣地,也是雪宝顶崇拜的集中展现场所。雪宝顶在羌语中被称为“都如”,在藏语中被称为“东日”(圣山)或“林青夏晓东日”,意译为“东方的白螺圣山”,简称“夏旭东日”(白螺圣山),都是其作为黄龙地区居民共同遵奉的对象。从早期先民区域认同的共同标志到松潘地区羌藏居民共同遵奉的“神山”(圣山),雪宝顶在客观上成为了羌藏民族之间宗教文化交流渗透的平台之一,而随着汉族山神崇拜”的到来以及那些替代“山神”功能的神灵的进入,雪宝顶也融合了新的民族内容。黄龙沟的发现以及沟里修行屋、修行洞、寺庙等的出现,让雪宝顶黄龙沟成为了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文化场所,汉藏羌多种文化形态在此交流、渗透、融合,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教派或者宗教形态的起落盛衰。

在大约公元前22世纪,大禹率领居住在岷山腹地和草地的氐羌部曲,开始他的治水工程“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尚书·禹贡》记录了他在汉中市西北境(即现在的松潘县县域)的这些活动。于是,在都江堰、岷江、涪江、黄河源等地都有和大禹相关的遗迹。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治水功臣,为他建庙立祠,在春秋季节祭祀,也有人称其为“黄龙真人”,称供奉他仿真石雕、泥塑像的庙宇黄龙寺,后成为黄龙风景区中一个重要景点。

兴建历程

民国以前,黄龙主景区位于松潘县城至龙安府(现在的平武县)之间的官马大道龙安道(亦即松潘东路)三舍驿、黄龙驿之间。从封建社会到民国时期,这条道路的关口、屯堡络绎相连,士兵、商贩络绎不绝。为了纪念“黄龙真人”,黄龙景区在远古时期就有了简单的寺庙,明代时兵备副使马朝觐修建黄龙寺,逐步演变为道、佛合一的中寺和其它配套庙宇。前来黄龙的人除了县境各族百姓外,还有周边各县的百姓。

在1934年,国民党松潘县府布告勒石于黄龙洞口,保护黄龙景区。直到1981年,新闻界向外界报道了黄龙的风光,许多游客闻风而来。1982年时,四川省政府批准建立四川松潘黄龙保护区。次年9月,四川松潘黄龙寺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成立,同年10月,赵紫阳总理视察黄龙。

1985年4月26日,国家旅游总局副局长孔筱到黄龙视察并题诗。同年5月2日,原四川省副省长西尧游览黄龙题词:“九寨奇,黄龙绝,汉藏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建人间仙境。”

游览简史

黄龙风景名胜区在未开发、未对外开放之前,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日前后,数万名本县和邻县的藏族羌族回族等各族群众都会聚集在黄龙寺参加一年一度的黄龙寺庙会。从1982年对外开放后,每年前来景区游览的游客逐年增加。到1998年时,黄龙景区已经接待游客262006人次,黄龙沟主景区、牟尼沟景区、碑园等景点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相较过去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截至2023年9月16日,黄龙风景区的游客年接待量已经达到了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91.06%,创下了历史新高,比最快达到200万人次的2015年提前了17天。

景区布局

黄龙风景名胜区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出名,再加上滩流、古寺、民俗则被称为“七绝”。其自然景观包括黄龙沟主景区、牟尼沟景区、雪宝顶景区、红星岩景区、丹云峡景区、大草原等,其中黄龙主景区的东侧为雪宝顶景区以及牟尼沟景区,丹云峡景区则位于黄龙主景区的西侧。

重要景点

黄龙沟主景区

黄龙沟主景区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下,呈南北走向,南起海拔3658米的望乡台,北止于海拔3150米的涪江河谷,全长3~5干米。沟谷两侧山坡上满布翠绿的原始针叶林,沟中是金黄色蜿蜒的钟化滩流,从高处看去宛若一条从眠山雪峰飞腾而下的黄龙。该景区钙华景观规模宏大,环境原始,而且类型繁多齐全,有钙华彩池、滩、湖、泉、瀑布、洞穴等,是罕见的世界天然钙华博物馆。其中钙华彩池多达3400个,堪称中国之最。该景区的主要景点包括飞瀑流辉、盆景池、黄龙寺等。

飞瀑流辉

飞瀑流辉,位于黄龙沟主景区的南部,因瀑顶有一名为洗花池的彩池,故又名洗花池瀑布。瀑顶海拔3233米,数十道高约10米、宽约60余米的梯形瀑布从岩坎上飞泻而来。瀑布后有一座陡崖,多为马肺状和片状钙化觉积,色泽金黄,使整个瀑布显得富丽壮观。在太阳的照耀下,能反射出不同的色彩,因此被称为“飞瀑流辉”。在冬天,瀑布则化为了沉寂的冰瀑。

金沙铺地

金沙滩位于黄龙沟主景区的中部,也被称为“金沙滩”,其海拔为3305米,长约1.3千米,宽40~122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同类地质构造中,面积最大,距离最长,色彩最艳的地表钙华滩流,是黄龙世界三大之最之一。前人用“玉嶂参天,一径苍松迎白雪;金沙铺地,千层碧水走黄龙。”的名句来形容概括黄龙景观特征,也说出了金沙铺地的特色。此处也是传说中为禹负舟的黄龙的龙脊,所以人们又其称为龙背鎏金。

盆景池

盆景池位于黄龙沟主景区的中部,金沙滩的左侧面,是一组由近百个水池组成的井然有序、错落有致的池群,海拔为3307米~3335米,相对高差为28米。盆景池共有330多个彩池,池群总面积为2240平方米,池内水柳、松柏等植物俯仰堰卧,枝杆旁斜逸出,如高低错落的天然盆景。池壁池底呈现出黄色、白色、褐色、灰色,池面澄净无尘。池旁池中,到处是木石花草。

明镜倒影池

明镜倒影池位于主景区的中部,金沙滩的东侧,海拔为3400米,相对高差7米,其面积约为3600多平方米,有彩池180个,上距娑萝映彩池119米,下距盆景池418米。池面光洁如镜,水质清丽碧莹。

娑萝映彩池

娑萝映彩池位于主景区的中部,下距明镜倒影池119米。其面积为6840平方米,海拔为3391~3399米,相对高差为8米,池群有彩池400多个。“平邑雪萝树”指的是杜鹃,彩池的四周也长满了杜鹃花,在春末夏初时,杜鹃花盛开,红绿交映。

五彩池

五彩池位于黄龙景区的北部,其海拔为3576米,池群面积达21000平方米,共有彩池693个,是黄龙沟内最大的一组彩池群,也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海拔最高的露天钙华彩池群。由于光线照射的种种变化,形成池水同源而色彩斑斓的“五彩景象”。

黄龙寺

黄龙寺位于主景区的北部,也被称为“雪山寺”,为明代兵备副使马朝觐在原土著人所建祠庙的基础上扩建。《松潘县志》记载:“黄龙寺,明兵马使马朝觐建,亦名雪寺庙,相传黄龙真人养道于此,故名”。寺庙有历代名人匾额题对,寺内主要塑像是黄龙真人、玉皇大帝。从正面看,山门悬挂的匾额为“黄龙古寺”,左面看为“飞阁流丹”,右面看为“山空水碧”。山门上还绘有“神荼郁垒”护法神。山门背面有前人著的楹联,上联是:松声竹声,钟声,声声自在;下联是: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大体上反映了后期道佛融合的宗教文化特点。

该寺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2.5千米,前寺为罗汉堂,占地面积为2100平方米,明朝建寺后、清至民间又曾几次改建修。但前寺现已不复存在,仅剩遗址。黄龙中寺占地面积约为500平方米,海拔为3470米,距离黄龙后寺676米。其建筑为单檐歇山式造型,属于藏传佛教苯波教寺庙,古朴雄伟,原有五殿,分别为灵宫殿、弥勒殿,天王殿、大佛殿、观音殿,但现在仅剩下观音殿和十八罗汉塑像。大殿两侧有一幅对联:“苦闷远望万愁解,乐观回头一笑空。”黄龙后寺则位于黄龙沟的尽头,有着600余年悠久的历史,属于道教观宇,占地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背靠五彩池,下距黄龙中寺676米。该庙宇建筑基本保存完整,现寺内正殿有身披玄色道服、神态安详的黄龙真人坐像。黄龙后寺是考察历代道教文化和景区宗教演变的重要遗址,也是川西北高原追溯大禹治水史迹的重要佐证。

牟尼沟景区

牟尼沟景区是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城西30公里处。景区的总面积为356平方千米,海拔为2800~4078米,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4079米,最低点2802米。该景区是融大型钙华瀑布、壶穴湖群、高原溶陷湖、岩溶彩池群、钙华溶洞、峡谷、森林等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扎嘎瀑布

扎嘎瀑布位于牟尼景区三联村后寺沟内。进入原始林区,自后寺沟口始便是扎嗄峡谷,两岸是松、柏、乔、灌针阔混交林带,谷内为层层抬升的壶穴湖(即环形瀑),峡谷尽头,则是扎嘎瀑布,人称中华第一固体钙华大瀑布。“扎嘎”藏语意为白色的岩石,远看宛如千条银色的哈达从天际飘逸而下,其起点海拔为3270米,瀑高93.2米,幅宽35米,为台阶式瀑布,夏季流量为23立方米/秒。瀑布的上游是湖泊,下游则是阶梯式的河床,层层叠叠,叠叠多变。

在距离扎嘎瀑布5千米处有一翡翠矿泉,泉眼在草皮的覆盖下,在深山密林中隐藏了数千年,在当地的传说中被视为洗眼疗疾的神。1991年6月,该泉被国家地质矿产部认定列入中国名泉。该矿泉水恒温为9°C;流量为0.65立方米/秒;PH值为6.3,属于含、二氧化碳的矿泉水,无毒无菌,可直接瓶装饮用。

二道海

二道海景点位于与牟尼沟平行的二道海钙华流中,长约四千米。主要景观有森林、湖泊、花海、温泉、钟乳柱、溶洞等26处景观。二道海由钙华地表水和地下水溶蚀陷落,形成一系列溶陷坑、井、陷落湖和溶洞。其中较大的陷落湖有:明镜湖、天鹅湖、犀牛海等。其中天鹅湖是进入二道海景点的第一个湖泊,面积约为1.33万平方米,水色深蓝,因经常有天鹅游在其中而得名。

犀牛海则是因传说湖中出现犀牛而得名,是由36个环环相套的湖中湖组成的巨大湖群,长85米,宽80米,湖底呈撮箕形,水深18.5米,水色湛蓝。犀牛海的下游湖堤发育了一系列的钙华溶陷洞穴,左侧的洞穴向南延伸30°,呈东斜井状,坡度为20~25度,高3~4米,宽15米,深20米,底部有椭圆形的小厅堂,面积大约30平方米,其南侧是北西——东向溶陷沟,沟口和洞中有一个天窗,洞壁生满了钟乳石花。

翡翠矿泉

翡翠矿泉位于扎嘎瀑布入口的北部大约5千米处,泉眼在草皮的覆盖之下,在神山密林中隐藏了数千年,一直为四近寺院高僧方丈独享,在老百姓的传说中被视为洗眼疗疾的神泉。该泉在1991年6月呗国家地质矿产部认定并列为中国名泉。该泉水恒温为9摄氏度,流量为0.65立方米每秒,PH值为6.3,属于含锶、二氧化碳矿泉水,无毒无菌,可以直接瓶装饮用。

雪宝顶景区

雪宝顶又名雪岭、雪山、雪栏山、崆峒山,藏语称“夏冻日(东方海螺山)”,位于黄龙沟东南侧,是岷山山脉的体部分,主峰叫大雪宝顶,海拨为5588米。雪宝顶不仅是眠山山脉的最高山峰,而且也是横断山地区最东的高山,在大雪宝顶的周围,还有6个山峰超过5000米,如四根香峰(5359米)、小雪宝项(5440米)、东日志米峰(5119米)、玉簪峰(5080米)、门洞峰(5058米),东日琪菊峰(5020米)。

雪宝顶终年积雪,呈金字塔形,孕育有丰富的古代冰川遗迹和现代冰川。雪宝顶也是藏区原始宗教本钵教七大神山之一。钵教认为,雪宝顶为钵教本尊护法神,黄龙沟内的五彩池是供奉在这尊本尊佛前的净水(确巴),九曲黄河在她的源头也因为朝拜雪宝顶折而东流,形成黄河第一湾,和美丽富饶的河曲草滩,养育了剽悍的河曲汉子,河曲骏马。

冰川与冰蚀湖

主峰大雪宝顶和小雪宝顶都发育有冰川,这是横断山脉地区现代山岳冰川分布最东的地方,也是我国最东的山岳冰川。更有观赏性的是“大雪宝顶冰川”,其冰舌下延至海拔4600米,是一条悬坡冰川。冰川源于峰顶,向西南流,至海拔5200米处折向东南,整条冰川形状似日文字母中的“\u003c”字;在折向之后,约在海拔5000米有一个冰陡坎,形成高达100余米的冰瀑布。而后在海拔4650米处形成冰蚀平台,自此以下,又有一冰瀑布,直插入流石滩内,形似一道冰墙。

雪宝顶海拔4600米处有一冰蚀湖,呈长条形,名叫长海子,长约500米,宽5~20米,湖水最大深度不明。湖水面以上是流石滩,游客在湖边可以看到一个个冰川角峰矗立在海子的四周。湖光山色,景色怡人。

雪山梁

雪山梁位于雪宝顶腹地,海拔为4100米,是进入黄龙沟的必经之地,也是景区景点之一,雪山梁的垭口更是观赏雪宝顶的良好位置。积雪的山梁上插满了五色经幡,蓝、黄、绿、红、白五色分别象征天、地、水火、云。雪山梁又是唐、宋、元、明、清各朝自松州至平武、江油一线的龙安茶马商道上的门槛。明初这里曾设雪栏关, 驻守重兵。

红星岩景区

红星岩景区位于松潘县东北,漳腊盆地东侧、岷山山脉西坡,是一片原始的世外桃源,以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的大量奇峰异石地貌景观和冰川堰塞湖为其显著特色。其最高峰红星岩海拔为5010米,由于长期受寒冻风化和溶蚀作用,山峰脊部岩石裸露,白中透红,岩脚下是原始丛林和溪流,有野花点缀其间,历经千年的高山湖泊尤如绿松石镶嵌在大峡谷之中。位于海拔4300米处有一“红星海”,湖面呈不对称的五角星形,宁静秀丽,周围繁花似锦。在其悬崖中部绝壁上有一眼红色岩洞,像鲜血染红一般,其成因至今未知。自古以来,神秘壮观的红星岩被当地藏民奉为通往天堂的圣山,对其顶礼膜拜,所以也叫祥藏(藏文名)。

丹云峡景区

丹云峡景区位于松潘县进安镇东侧56千米~91千米的涪江沿岸,即黄龙沟口的涪原桥至施家堡乡头洞桥的松(潘)平(武)公路两侧。其起于玉笋群峰,止于扇子洞,长约18.5千米,落差为1300米,峰谷高差为1000至2000米。峡谷内悬崖绝壁、怪石瞬峋,到处是飞瀑流泉,尤其是秋天,满山红叶似丹云,故名丹云峡。景区内的景点包括:花椒沟,玉笋岩,石马桥,凌冰岩,扇子洞等。

花椒沟是丹云峡的第一道景观,因沟内遍野花椒属而得名。花椒沟是丹云峡的第一道景观,因沟内遍野花椒树而得名。玉笋岩景观则是在丹云峡上峡口,抬头仰望,层峦叠峰如刀削剑砍,岩壁上还生长着一些奇形怪状的松柏和笔直的云杉石马关景观因谷底石壁上跳跃着一匹灵动笼石马而得名,此处山峰夹岸对峙,相对高差4800米,形成约三十米宽的峡谷关口,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凌冰涧景观处,谷深涧急、冬季冰柱林立。扇子洞景观又被称为铁扇关,是唐宋明清以来龙安道上的重要关口,也是涪江地质断裂最细的一处裂缝,其海拔为1700米,是黄龙景区的最东点和最东入口处。此处石壁如门扇,涪江由此出峡由急变缓。

大草原

大草原自松潘县城北川主寺镇分道西行出黄胜关上尕尼台进入,史称甘松岭,松潘草地。宋朝为松州辖境,明、清、民国时期分别为潘州卫、漳腊营游击参将、汉军漳腊营长管辖的关外五十二部落所在地。同时,大草原也是蜀文化的发祥地,各民族生息的摇篮。早在黄帝时期,古蜀国的先民就在松潘草地繁衍游牧,并与昌意联姻,实现了黄帝部落与蜀山氏部落(蚕丛)的民族融合。在北魏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吐谷浑、吐蕃人也先后在松潘草地饮马放牧,迁徙融合,陆续经草地进入岷江、涪江河谷,逐步演变为今日藏、羌、回、汉共同劳作生活的格局。

1935年8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走过松潘草地,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在县境毛儿盖地区召开了“毛儿盖会议”“沙窝会议”。此外,还与中国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塔子山战斗、干丫梁子战斗等战斗;在松潘地区建立了7个地方苏维埃政权。红军过松潘草地,给这块美丽的草原染上了传奇色彩。

其他看点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坐落在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牟尼沟景区的北部,于1988年4月开始动工,历时两年,1990年8月25日落成,占地面积为16万平方米。碑园由纪念总碑、大型群雕和纪念馆组成,被誉为我国“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碑园大门门墙上面的园名“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由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7月亲笔题写,金色的大字镶嵌在红色的石壁上,寓意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用革命的鲜血铺成的金色大道。进入大门后是一广场,名为“种子广场”,广场中心的雕塑则名为“黎明火种”,直径60厘米的亚金铜球体和三块水泥浇铸的巨石组成。1995年,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被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评定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评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纪念总碑

纪念总碑位于海拔3100米的元宝山顶,碑的身高为26.5米,总高为41.3米,呈三角立柱体造型,钢筋水泥结构,贴面材料为优质仿金材料一亚金铜。碑的三面各镶嵌一颗搪瓷红五星,象征着三大主力中国工农红军坚强团结。碑顶有红军战士铜像,高14.8米,一手举枪,一手持花,双手高举成“V”字型。

红军长征纪念馆

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种子广场”后方,修建于2006年,并于2012年进行了风貌改造和重新布展,2013年全面竣工。其展陈面积达1800平方米,由五大展区组成: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遵义会议放光芒,用兵如神破重围;功达维大会师,红军转战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团结北上战顽敌,三支劲旅大会师;阿坝人民齐奋斗,长征精神谱新篇。纪念馆的东侧山坡台阶上是确园雕塑区,其中“告别苏区”组浮雕塑造了50个形象逼真的人物,表现出红军长征是与苏区乡亲告别的场景,“艰苦历程”群雕所刻的人物、故事可分为9组,分别为《开路先锋》《勇往直前》《团结北上》《山间小憩》《草地深情》《征途葬礼》《前赴后继》《回顾思考》《英灵会聚》等。

黄龙寺庙会

黄龙寺,祖传为黄龙真人修道成仙之地,为了纪念黄龙助禹疏导大江之功,当地藏、羌、回、汉以及周边方圆数百里地区各族民众的约定每年农历6月13日至17日聚集在黄龙,烧香拜佛,许愿还愿。自明朝以来,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为黄龙寺庙会。庙会期间,县内各地藏、羌、汉等信教群众携带帐篷、炊具、食品、被褥、香腊纸钱或骑马,或步行,或开车,前往黄龙寺烧香拜佛,祈神还愿,部分藏族为主体的群众,还会沿着古老的线路,翻越险峻的高山,朝拜岷山主峰“雪宝顶”,这就是著名的“黄龙庙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黄龙寺庙会已经成为毗邻地带物资交流,观赏民风民俗的一大盛会。2023年7月30日~8月1日举办了2023年的黄龙庙会,庙会包括了舞龙、古筝演奏等众多民间艺术活动,展现了黄龙地区的文化内涵,也展示了黄龙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畅坝

畅坝是一种户外郊游活动,流传至今,已经演变为松潘县当代独特的休闲节目。因松潘冬季长,夏季短,每逢夏令时,各族群众备好食物,携带帐篷、被褥等物品外出游玩。今天松潘人畅坝,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畅坝的最佳时间为农历四月至八月。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畅坝内容更为丰富,录像机、照像机、电视机、液化煤气灶及各种防雨、防晒、充气等新式帐蓬纷纷派上用场,卡拉OK、联谊舞、迪斯科都成为畅坝的节目。  这一活动在松潘小姓羌民那里则还有一个更为生活化的名称:“坐草坡。”

高山兰花节

黄龙景区内有着丰富的兰花资源,黄龙管理局为了合理开发黄龙的生态资源,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合作,专门成立了黄龙管理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黄龙博士工作站,对黄龙的生物资源进行长期的专项研究。同时,为了向游客隆重介绍黄龙“兰花”,黄龙景区从2016年开始于每年的6月份举办高山兰花节,据今已举办了七届。高山兰花节一般同四川省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一同举办。

2016年6月,黄龙景区举办了“2016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黄龙首届高山兰花节”。首届兰花节围绕“四川林业生态旅游助推千村万景脱贫攻坚”开展,主题是“相约五彩黄龙•邂逅最美兰花,漫步人间瑶池•品味幽兰雅韵”,活动持续了30天,旨在打造黄龙高山兰花观赏新品牌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82年11月2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黄龙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并编制出了《黄龙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成为景区一部保护开发建设的“法典”。

1983年,松潘县正式成立黄龙景区管理所,管理人员在沟口搭设简易工棚、设置围栏,并且在景区入口的涪源桥头设卡,检查夏季入山香客、游客违章情况。

1984年,松潘县成立了黄龙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按规划对景区实施开发建设。铺设了5千米与景观相协调的旅游木栈道,安置了5处观景台,清理林间游道7.5千米,修建厕所4个。

1985年,国家旅游局开始列项修建瑟尔磋察宾馆,工程分为两期,总程计划投资315万元,总面积为4850平方米,设计标间60个,总铺位250个,于1990年10月完工。1987年时,因客流量逐渐增多,四川省人民政府计划经济委员会批准瑟尔磋察宾馆二期工程,于1987年6月动工,1988年6月竣工,总面积为4044平方米。

1992年,成立黄龙风景名胜区牟尼管理处。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即:黄龙风景区名胜区管理处和黄龙自然保护区牟尼管理处。牟尼管理处为黄龙管理局直属的乡级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

1992年,黄龙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2023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将计划提升建设一批有独特性、代表性的世界级景区,黄龙景区位于建设名单之中。对标《规划》,黄龙确定了“一区两典范,四片八提升”发展战略。

保护

1981年,由省建委牵头,组成了风景名胜资源调查组,对松潘县境内的黄龙地区的风景资源进行调查。次年,省政府批准建立了四川松潘黄龙自然保护区。黄龙——九寨沟县风景区也被列入全国第一批4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1年,黄龙管理处局开始派人巡山,同时在群众中宣传《风景名胜管理暂行条例》,发布了《保护牟尼沟扎嘎瀑布、二道海的通告》。次年,松潘县政府发出《关于保护牟尼沟风景区的通告》,确定了保护范围与措施。

1994年,牟尼沟管理处加强保护与管理,在二道海扎嘎瀑布新修了栈道、厕所、观景台和摄影点。1995年之后,每到旅游旺季,松潘县县委、政府都会在川主寺、安宏两地设立检查站,以确保游客的安全。

1997年,黄龙管理处成立了消防专职队,并购置了消防器材。同年5月,黄龙武装部成立,增强了黄龙景区的管理。

2005年起,黄龙景区全年需要清运处理的垃圾就已经达到了500多吨。为了不影响钙华体形成环境,黄龙景区工作人员实行流动保洁分段包干,旺季时每100米就有一名环卫人员,一个厕所两个保洁员,做到垃圾随产随清及时处理。景区内固体垃圾按照金属、塑料、杂物分类存放,由专职垃圾清运队清运出景区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相关文化

黄龙神话传说

十八不摩

在黄龙沟后寺背后的玉翠峰半山上,有块平坦的土地,人们称其为“望乡台”。在“望乡台”上,有十八座用白色石头堆砌而成的石堆,传说这里埋了十八个藏族姑娘,人们称这些石堆为“十八不摩”(不摩:藏语,意为姑娘)。

传说在很久之前,有一年夏天,阿坝草原被黑云笼罩,之后草原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庄稼枯萎,此时有十八个藏族姑娘,骑着马到处打听挽救草原的办法,直到一天来到尕力台(现在的松潘县境内),被一位老爷爷告知需要将松潘雪宝顶山上的雪水引到草原,藏族姑娘们听闻后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松潘雪宝顶山上,最终成功挽救了草原,但她们却葬身于山上。十八个姑娘死后变成了十八尊石像,立在台上,凝望着远方的家乡。从此,人们把十八个姑娘停立凝望的地方叫做“望乡台”。为了纪念找水挽救草原的姑娘,草原人民每年夏季都会到望乡台前悼念她们,至今藏族人民都把雪宝顶视为“神山”,还有转游雪宝顶(也叫“转山”的习俗。

暗海鱼

黄龙洞内有一片暗海,这片暗海通往现在的松潘岷江乡的观音崖鱼洞口。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左右,大量的鱼会从洞口涌出,最多的一年岷江乡群众在洞口接鱼一万多斤。相传在大禹疏通九河时,天上的妖怪都治完了,只有水下的九妖十八怪没有被降伏,所以大禹邀请了在黄龙寺修道成仙的黄龙帮他治水降妖。黄龙便潜入江中打败了水下的妖怪,并且还帮助大禹治水。大禹治水成功后,邀请黄龙去当官,但被黄龙拒绝,因此大禹为了慰劳黄龙,将男孩切了一个角,移到黄龙寺的山下作为暗海,养有头上有红星的鱼。从此,黄龙寺山下有了很深的暗海鱼黄龙洞相通,而且特产这种头上有红星的鱼。

黄龙宗教文化

黄龙景区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边地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接点,也是贯穿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区的“汉藏文化走廊”的北部起点。由于悠久的文化沿袭、多元的民族组成和特殊的地理位置,黄龙地区的宗教文化呈现出多元共存的生态结构样式,几乎整个松潘县地区的宗教形态都汇聚于此,包括道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苯教、羌族宗教等,这些宗教形态汇聚于此,或相互渗透,诱惑融合一体。总体而言,黄龙沟的宗教活动主体还是乡土崇拜的,至今黄龙后寺的道教神像依然有浓厚的民间道教倾向。在千百年的共处于融合中,逐渐凝聚出一个受到松潘各族民众(除了回族)广泛崇奉的神格形象——黄龙真人。该神格形象层叠了松潘地区各民族的历史与宗教文化。

黄龙诗词

从古至今,不少文人雅士,为黄龙地区的美景作诗,发出对“人间瑶池”的赞美,增添黄龙景观的魅力。比如唐代诗人杜甫在《咏蜀道图》一诗中写道:日临公馆静,画满地图雄;剑阁星桥北,松州雪岭东;华夷山不断,蜀地水相通;兴与烟霞会、清樽幸不空。松州雪岭同入名诗,可见岷山主峰雪宝顶早在唐朝时就被人知晓,更是成为了诗人吟咏的对象。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在《怀王参知松潘》一诗中,从不同侧面发出了不同的感慨,对松潘的秋色河冬景都作了很高的评价:仅节西游自一时,雪山秋色照峨媚。羲之只作常言语,未了汶江一段奇。清朝后,讴歌黄龙的诗篇日益增多。

学术成果

2004年5月,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了《九寨-黄龙核心景区水资源及生态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应用研究》课题立项申请书,课题包含了两个子课题:一是《九寨-黄龙核心景区景观形成的地质环境和水循环系统模式测定、监测系统建立及景观保育技术应用研究》;二是《人类活动对九寨-黄龙核心景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水资源生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期限为2004年5月至2006年6月。2009年,总课题《九寨-黄龙核心景区水资源及生态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应用研究》以及子课题《九寨-黄龙核心景区景观形成的地质环境和水循环系统模式测定、监测系统建立及景观保育技术应用研究》出版。

2007年5月,黄龙景区启动了与四川大学合作项目《黄龙地区宗教文化研究》,并签订了《黄龙的历史与文化(宗教卷)纲要》的课题研究计划,开展实地调研工作,深入村寨、寺院进行民俗调查活动。2008年10月完成《黄龙的历史与文化(宗教卷)》一书的初稿。2010年,《黄龙地区宗教文化研究》出版。

通过广泛收集图文资料,景区完成了九万余字的《黄龙诗文集》和3万余字的《阿坝州宗教文化导游词》资料的收集工作,完成了《黄龙风景区多元文化探秘》和《黄龙风景区诗集》的课题申报。“十二五”期间,景区完成了《黄龙地区民俗文化研究》课题研究,完成了省志《黄龙志》(特色志)的编撰和出版工作;完成了黄龙口述历史系列《历史的脚印》、《金碑颂长征》、《黄龙生命的年轮》之“黄龙花卉”,完成《黄龙史话》初稿编工作;启动了《黄龙管理局局志》撰稿工作。

重要事件

热点事件

2020年11月,有游客在黄龙景区马蹄段擅自翻越护栏进入钙华地带拍照,巡护人员发现违规拍照的游客后上前制止并劝导其离开钙华保护地带,回到景区游览栈道上继续游览。

2023年4月,阿坝县黄龙景区内被曝有一人脚踩钙华池洗手,经游客提醒后,该游客才起身回到栈道。黄龙景区对此回应,钙华滩池景观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后续将会通过票据信息联系当事游客批评教育。

所获荣誉

1982年,“黄龙寺—九寨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列入国务院审定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2年,黄龙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这是四川省第一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景区之一。

2012年1月9日,经四川省旅游景区评定委员会推荐,国家旅游景区评定委员会评定,黄龙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并于当天下午在北京好苑酒店接受授牌。

2016年10月,国家旅游局发布十一假日旅游“红黑榜”,黄龙景区上榜秩序最佳景区。

2021年9月15日,由迈点研究院联合商业空间产经研究媒体等数百家媒体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文旅景区MBI品牌盛典(2020-2021)”在杭州市开幕,黄龙景区分别荣获“2020年度中国5A级景区MBI品牌影响力100强”和“2020年度中国湿地型景区MBI品牌影响力前三强”,是四川省两家获得两项荣誉的景区之一。

参考资料

黄龙景区官方网站.黄龙景区官方网站.2023-10-07

黄龙景区官方网站.黄龙景区官方网站.2023-10-07

黄龙风景名胜区.学习强国.2023-10-07

黄龙景区资源.黄龙景区官方网站.2023-10-10

《民俗风情》宗教文化.黄龙景区官网.2023-10-20

从无名山村到蜚声世界,回望九寨沟、黄龙40年发展路.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2023-10-21

黄龙景区喜获AAAAA景区称号.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10-21

喜报!黄龙国家级风景区荣获MBI影响力品牌两大奖项.黄龙风景区.2023-10-22

相约五彩黄龙,邂逅最美兰花 首届高山兰花节开幕 黄龙景区向世界推出“兰花”名片.国家旅游地理.2023-10-20

黄龙景区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央广网.2023-11-13

飞瀑流辉.黄龙景区官方网站.2023-10-13

金沙铺地.黄龙景区官方网站.2023-10-13

盆景池.黄龙景区官方网站.2023-10-13

明镜倒影池.黄龙景区官方网站.2023-10-13

娑罗映彩池.黄龙景区官方网站.2023-10-13

五彩池.黄龙景区官方网站.2023-10-13

黄龙中寺.黄龙景区官方网站.2023-10-13

黄龙后寺.黄龙景区官方网站.2023-10-13

牟尼沟景区.黄龙景区官方网站.2023-10-14

宝藏牟尼沟,藏匿于群山之间的绝世美景.四川文旅厅微信公众号.2023-10-14

二道海.黄龙景区官方网站.2023-10-14

丹云峡景区.黄龙景区官方网站.2023-10-14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 .黄龙景区官方网站.2023-10-15

国际博物馆日 | 一起打卡红色纪念馆.澎湃新闻.2023-10-15

出发!相约黄龙庙会.四川文旅.2023-10-20

黄龙庙会的由来.黄龙景区官网.2023-10-20

黄龙庙会的渊源—畅坝.黄龙景区官网.2023-10-20

“相约黄龙 共画未来” 黄龙第七届高山兰花节开幕.澎湃新闻.2023-10-20

【冲!“川牌”世界级景区】黄龙:树立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典范.四川发布.2023-10-20

九寨-黄龙: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聚焦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④.四川频道.2023-10-20

“黄裙女”连推景区设施后,四川黄龙景区呼吁:文明出行,珍惜原始自然钙华景观.红星新闻.2023-10-20

黄龙景区通报“游客翻栏踩踏五彩池”:游客当即被劝离.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10-21

“大妈脚踩钙华滩池洗手”引热议 黄龙景区: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将批评教育当事人.红星新闻.2023-10-21

全国十一旅游“红黑榜”:四川5景区红榜1景区黑榜.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