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印度民族大起义

印度民族大起义

印度民族大起义,又称印度雇佣军兵变、士兵起义,是1857年至1859年印度发生的一场反对殖民主义的全民性起义,它由印度封建主领导,以印度士兵为骨干,并吸引了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参与。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遭受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多方面的剥削和压迫,特别是对农民和手工业者影响尤为深远,他们失去了土地和财产,沦为贫困。英国工业革命打击了印度手工业,城市经济衰退,许多手工业者失去了工作且受到剥削。印度士兵受到种族歧视和低薪待遇,增加了他们的不满情绪。英国政策对印度封建主阶层也造成了压迫和剥夺,导致社会不稳。

1857年,英国殖民当局发放涂有牛油和猪油的纸包装的新型来复枪子弹,引发了印度士兵起义,激发了强烈的反殖民主义情绪。1857年5月10日,密拉持印度士兵率先发动起义,最终在印度北部和中部的各地起义者占领了坎普尔瓜廖尔印多尔占西、安拉阿巴德等要地,但英国殖民者调来准备侵略其他国家的兵力,加上驻印英军,从四面八方进攻起义地区。起义军采取了多种策略,包括保卫堡垒和进行游击袭击,并使得英军遭受重大损失,但起义最终被镇压。

学者潘香华认为印度民族大起义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削弱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各个方面,揭示了其腐败和不稳定性;激发了印度人民的反抗意识,为印度日后的反殖斗争提供了经验和鼓舞;同时对亚洲其他国家抵御西方殖民主义侵略起到了积极作用,打乱了英国的侵略计划,削弱了其军事力量,间接支持了中国人民的反英斗争。

背景

殖民主义下的农民受压榨

英国在18世纪中叶开始殖民印度。孟加拉地区的农民在1772年至1783年间多次起义反对殖民者的暴行。然而,当时英国的殖民统治仅限于孟加拉地区,其他地区尚未受到直接影响。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开始向印度其他地区扩张。他们征服了马拉特战争和塞克战争中最强大的公国,1856年占领了北印度的奥德邦,使整个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伴随着英国殖民者统治范围的扩大,其殖民手段也变得更加残酷。

18世纪下半叶,尽管英国对孟加拉农民的奴役残酷,但由于当时工业革命尚未充分展开,对印度经济的影响有限。然而,到了19世纪末,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对殖民地的控制权。为了将印度变为他们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殖民者采取了领土扩张和改变土地制度等手段进行剥削。他们引入了大规模土地制度改革,剥夺了农民土地使用权,要求以货币形式缴纳田赋和地租。他们还引进了大量高利贷者到农村,加剧了农民的压迫。

在英国统治之前,印度土地通常属于村庄公社,农民纳税约占实际收成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英国殖民者通过增加农业税获取利益,给农民带来沉重负担。殖民统治后,田赋迅速增长。例如,1847-1848年,旁遮普地区的田赋额为82万英镑,但在殖民后迅速飙升至145万2千英磅。在一些地区,农民需直接缴纳产量一半作为田赋,在连续二三十年如此。随着谷价下跌,农民缴纳的田赋远超过产量一半。在其他地区,田赋由地主缴纳,相当于地租的75%到83%。这些地主不满足于已获得的收入,加紧剥削农民。农民还面临高利贷的压迫。

据奥德巡抚亨利·劳伦斯的调查,在当时,几乎每百名农民中有九十九人负债。高利贷者在一些村庄中放贷总额甚至达到三万四千印度卢比,相当于一千户农民的总收入。由于无法偿还税款、地租和债务,农民常常面临暴力威胁甚至被判入狱。田赋、地租和债务的重压导致印度农民陷入了极度贫困。贫困农民每年只能获得二十卢比的收入,与受到资本家剥削的英国农业工人每年约二十八英镑(相当于二百八十卢比)的收入相比,存在显著差距。这种殖民者的剥削和压迫加剧了印度农民的生活困境。

手工业者的困境加剧

在19世纪前半期,英国在印度实行殖民制度,对印度的农业和手工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印度手工工艺在古代和中世纪时期极为发达,尤其是棉纺织业颇为突出,其纺织品一度畅销于英国和欧洲大陆。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渐渐掌握了对殖民地的支配权。1813年,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被取消后,进口到印度的英国棉织品数量急剧增加,而印度棉织品出口却急剧下降,导致印度的手工业者和农民遭到殖民者的剥削和压迫。此外,以手工业为主的城市经济也在殖民者商品的进攻中迅速瓦解,城市经济衰败,手工业工匠沦为贫民,受尽殖民者的控制和剥削。

印度士兵对殖民者的仇恨

在19世纪,英印军队规模庞大,共约24万人。其中,印度士兵占据了约20万人。这些士兵被称为“土兵”,是印度唯一有组织的社会力量。英印军队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孟加拉军是人数最多的部队,拥有约12万8千名印度士兵。这些士兵来自奥德邦的婆罗门和拉日普特等高种姓印度教徒,拥有良好的作战素养。在殖民统治的一百年间,印度农民和手工业者面临着殖民统治的加剧压迫,导致许多人陷入贫困和破产的境地。这时,许多无路可走的人被迫加入英印军队,成为身着军装的印度士兵。然而,由于受到种族压迫和歧视,印度士兵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低微的薪饷和英国军官对印度士兵的傲慢无礼进一步激起了他们的不满情绪。在印度殖民地尚未完全建立之前,英国可以利用士兵作为入侵工具。然而,到19世纪50年代,北印度最后一个独立邦国奥德也被吞并,其中大多数印度士兵来自奥德。英国殖民者对奥德的掠夺行为激发了土兵们朴素的民族情感。因此,在大起义中,士兵们积极参与,许多退伍回乡的士兵成为起义农民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英国在殖民印度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起了士兵的不满。印度的士兵分为两类,一类只在印度服役,另一类既可在印度境内又可外派。1856年7月,英国宣布所有团队都必须前往海外服役,并试图通过强制和利诱使信奉印度教伊斯兰教的士兵皈依基督教。然而,英国殖民者不尊重士兵的习俗,比如禁止佩戴种姓标志。根据种姓规则,士兵一旦出海就失去种姓身份。对于高种姓的士兵来说,这比失去生命还要严重。然而,殖民者对此不予理会,强制士兵出国作战,激起了高种姓士兵的不满情绪。

随后,英国计划向印度士兵发放新型火器恩菲尔德来复枪。为此,他们在达姆达姆、米拉特和西阿尔阔特等地设立了三个训练营。然而,英国军官却违反惯例,要求士兵用牙齿咬开弹药包皮纸,而这些包皮纸上涂有牛脂或猪油。对于印度教徒来说,牛是神圣的动物,猪油则是伊斯兰教教徒所忌讳的。殖民者对民族宗教习俗的不尊重进一步激起了士兵们的愤怒。

印度封建主与殖民者的矛盾

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的封建主阶层逐渐失去了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遭受了剥夺和压迫。印度殖民者曾向这些封建王公提供了一些利益,以此维持他们的政治和经济特权,并与他们勾结起来压迫和剥削劳苦大众。然而,随着印度基本上被征服,英国殖民者采取了废除封建特权、剥夺土地和财产等手段,收回了封建王公原有的免税土地和补助费等特权,并取消了他们的封建头衔,将他们的领地并吞。这种剥夺封建主的政策在起义前达到了顶点,逐渐加剧了封建主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尽管一部分封建主颇为不满,但他们同时担心自己的臣民,总希望能够争取殖民者的让步,以维护自身旧日的地位和利益。只有一小部分受到人民群众斗争激励的封建主作为起义领导参加起义,其中包括那那·萨希布和拉克西米·拜依等人。

起义传播与导火索

在1856年底至1857年初,英国印度的军事力量因驻印军队的大量调动而受到削弱。在此期间,印度西北部的农村传播开了一种被用作起义信号的烤薄饼,并最终传到了德里城下。奥德的毛拉阿赫马德在城市间广泛宣传起义,土兵中也出现了秘密组织,如“五人会”。他们使用红莲花作为起义信号来传递信息。同时,一些团体还成立了准备起义的军官委员会。印度封建王公们派遣使者奔走各地,游说密谋起义。许多印度教伊斯兰教法学者四处传播反英思想。人们彼此告知,普拉西战役后的100周年将是英国统治结束的时刻。在德里、金奈等城市,出现了各种号召人民摆脱异族暴政,进行圣战的传单。

1857年1月,英国殖民当局采用了一种新型来复枪子弹,但这些子弹涂有牛油和猪油包装,引发了信奉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印度士兵的宗教信仰上的不满和愤怒。拉格普尔印度土兵率先拒绝使用新子弹,之后巴克尔第34兵团土兵曼加尔·潘迪高率先喊出了起义口号,并杀害了三名英国军官,随后被判处绞刑。随后,在4月到5月期间,勒克瑙、翁巴拉等地相继爆发了士兵起义,然而这些起义缺乏统一组织和领导,先后被殖民当局镇压。虽然这些起义未能成功,但它已经在印度群众中激发了强烈的反殖民主义情绪。1857年5月初,米拉特爆发了85名士兵拒绝使用新子弹并被判重刑10年的事件。这些事件成为了起义爆发的导火索。

过程

起义的爆发

1857年5月10日,印度的起义在距离德里40英里的密拉特地区首次爆发。那天下午,印度士兵发动了起义,杀死了英国军官并解救了囚犯。市民们也加入了战斗,数千名郊区农民也前来支援。起义士兵们高呼口号,踏上德里的征途。于是,密拉特被起义的市民和农民所控制。次日,密拉特的骑兵队率先到达德里城外,他们与德里的士兵接触后,立即展开了自发的斗争,击毙了英国军官。

德里的起义者建立了行政会议,这是一个类似政权的领导机构,负责处理军务和政务,并掌握实际权力。行政会议由10人组成,其中6人代表军队,4人代表文官。巴赫特·汗是行政会议的实际负责人,他是巴雷利的起义军统帅,曾是炮兵上尉。德里的起义者以莫卧儿帝国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的名义发布了文告,呼吁人民团结起来,共同保护生命、财产和宗教,推翻英国殖民者。德里的解放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印度,起义的烽火迅速蔓延。在德里起义的影响下,起义的烈火迅速蔓延到印度北部和中部的许多地方。起义者很快控制了许多重要的城市和农村地区。5月21日,驻白沙瓦附近的本地雇佣军也发动了起义。起义的烽火还波及到印度南部戈尔哈布尔海得拉巴土邦,以及印度西北部的白沙瓦和木尔坦等地。土著雇佣兵在起义中起到了先锋的作用,并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1857年5月至8月的民族大起义中,形成了几个重要的起义中心,包括德里、克尔、尔和西。起义军纷纷向这些中心靠拢,而英国殖民当局则调动大量讨伐军围攻这些起义中心。起义期间,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武装斗争,配合并支援起义军。起义在印度北部和中部各地蔓延,甚至波及到印度南部和西北部的一些地区。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起义达到了高潮。在1857年6月4日解放坎普尔后,纳纳·萨希布宜布在坎普尔自立为马拉塔国的佩什瓦,建立了封建政权。在解放坎普尔的过程中,农民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约6万名农民参加了起义,远远超过了士兵的参与人数。

1857年5月30日,印度土著雇佣兵开始起义,接着奥德各地的印度土兵相继举行起义。起义军拆毁了法扎巴德的监狱,释放了莫拉维·艾哈迈德沙并推举他为领袖。同一天,巴雷利的罗希尔坎德土著雇佣兵也发动了起义。半个月内,奥德的六个专区相继解放。起义军逐渐向勒克瑙集中,6月末开始进攻克勒克瑙城,经过激烈的战斗,起义军进军勒克瑙,英国殖民者被困守在勒克瑙专员公署里。德里起义的浪潮迅速波及到占西地区。6月1日,占西居民开始纵火焚烧英国殖民者的机关和住宅;6月5日,城市贫民和部分驻军占领了军火库。在拉克希米·葩依拉妮·拉克什米·巴伊的领导下,起义军占领了市区,殖民军被迫投降。起义爆发后,英国殖民总督坎宁采取措施加强防御并请求支援,英国殖民当局从被动转为主动,集中兵力进攻德里。

德里保卫战

1857年6月8日,英国殖民当局开始对德里进行围攻,这一行动发生在他们经历了一段恐慌之后。起义军得到城郊人民的支持,在其帮助下持续不断地袭击敌军,给英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6月23日,正值普拉西战役一百周年,德里城上的大炮对敌军阵地展开了猛烈轰击。随后,起义军冲出城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血战,严重削弱了敌军实力。这导致英军围困德里长达三个月却不敢攻城。然而,起义军内部缺乏统一领导,没有趁胜突围,也未能夺取城外敌军据点。在德里保卫战中,由巴克特汗将军领导的起义军不仅要与敌军交战,还要应对德里城内封建贵族和一些大商人的抵抗。为了保障战争的顺利进行,行会议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免税贫民、征收特别税等,以打击破坏活动。

义军内部存在语言、宗教和种姓等矛盾,导致难以制定共同计划。在军事行动中,起义军遭遇挫折,增加了内部分歧,导致越来越多的起义军离开德里。行会议发表了告印度人民书,承诺给予印度人民一系列福利,但农民的要求未被纳入,使得雇佣兵的失望进一步加深。到了9月初,德里的起义军人数降至12万人(最高时达到5万多人),与此同时,英军却增加了11万人,其中包括从旁普地区招募的锡克族。在英国将领威尔逊的率领下,英军集结在德里城下。9月14日,英军近万人分五路发起总攻。起义军进行了顽强的防御,并进行了巷战。经过六天的激战,英军最终攻占了德里。在这场战争对英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包括两名主要指挥官阵亡,两名指挥官受伤,以及5000多名士兵阵亡。

德里保卫战中,起义军奋勇抵抗了近四个月,但最终在1861年9月19日撤离德里。尽管巴克特汗曾向巴哈杜尔沙建议一起建立新的斗争中心,但这一想法遭到了拒绝。巴克特汗于9月21日被英军俘获,之后被流放到仰光,并于1862年在那里逝世。德里的陷落不仅使起义军士气大受打击,还对起义进程产生了严重影响。德里作为起义中心,吸引了整个印度的关注。陷落后,一些王公贵族选择重新投靠殖民者,一些动摇的人也开始赞扬英国给予印度的所谓福利。不久之后,英国总督坎宁收到一份由2500人签名的贺信,代表柴明达尔、大领主和大商人向英军的胜利表示祝贺。

勒克瑙、占西的战斗

起义的中心从德里转移到印度北部奥德的首府勒克瑙后,英军于1857年9月成功穿越恒河,进入勒市并与在专员官邸困守的英军汇合。然而,起义军内部分裂使得起义军的斗争力量削弱,类似于德里起义的局面。尽管勒克瑙的保卫者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英国殖民当局集结了9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其中包括曾被派往中国的侵略军以及由尼泊尔雇佣的军队,对勒克瑙城郊展开攻势。这是英印当局在印度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英军对勒克瑙的兵力远远超过了对德里的兵力。1858年3月20日,英国殖民军攻克了勒克瑙。在占领后,殖民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和抢劫财物,这种野蛮行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

勒克瑙的失陷并没有终结起义,起义的中心转移到了印度中部的占西。在1858年3月24日,英军对占西进行围攻。拉克希米·葩依拉妮·拉克什米·巴伊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并亲自监督修筑工事。4月5日,英军攻入占西城后,占西女王带领一支队伍突出重围,与领导游击队伍的坦蒂阿·托比会师。6月1日,英军攻占瓜利奥尔城,并拥戴纳纳·萨希布为佩什瓦。然而,在6月17日,英军向瓜利奥尔发起多路进攻,占西女王在战斗中不幸牺牲。

游击战阶段

勒克瑙和占西相继失守后,英军征服了大城市,但起义者仍聚集了约12万人,尤其是在奥德境内,他们掌控着各处大小的堡垒。虽然游击战没有统一领导和计划,但它的分散性使得英军难以有效对付起义军,导致他们遭受重大损失。起义军采取了多种策略,如保卫堡垒和进行游击袭击。许多堡垒守卫者宁死不降,与英军进行顽强的战斗。然而,随着起义形势逐渐转向不利,许多封建主开始动摇,退出战斗或向敌人投降。

英国于1858年11月1日发布了维多利亚女王的文告,保证不再侵犯封建主的特权和地产,反而加剧了封建主阶级与英国殖民当局联合打击起义军的局面。这些因素使起义形势逐渐恶化。尽管如此,起义军中仍有一些组织坚持抵抗。其中,那那萨希布等人领导的起义军在救德地区进行顽强的游击战。唐底亚·托庇将军领导的起义军在中印度地区进行了规模最大且持续时间最长的游击战。尽管英军对他们进行了追击和包围,但他们巧妙地突破重重围困,穿越险峻地形并不断击败敌人。然而,唐底亚·托庇将军未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也未能将反殖民统治与反封建制度结合起来,导致他的起义军逐渐孤立,最终在1859年4月被叛徒出卖并被捕处决。长达两年、遍及印度全国的起义,在英国殖民者的镇压下失败了。

起义失败后,东印度公司被彻底撤销,英国加强了对印度的统治,印度直接归英国女王政府统治。同时,为了遏制印度兵再度“叛乱”,英国彻底改组了英印军队,并解散了独立的舰队及印度海军,压缩了印度的军事力量。

战争结果分析

印度民族大起义是一场长达两年、遍及全国的起义,但最终在英国殖民者的残酷镇压下失败了。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起义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缺乏坚强的起义和作战组织,未能从自己的队伍中产生起义的领袖。其次,起义的领导权被封建主所掌握,但封建主的领导无法将反对英国殖民者和反封建的斗争结合起来。一些封建主甚至直接帮助了英国殖民者,成为他们的帮凶,破坏了起义的进行。此外,英国殖民者还利用了封建主的叛变行为和印度社会内部的复杂情况,进一步破坏和镇压了起义。英国殖民者的军队在组织和武器方面占据优势,他们拥有先进的军事技术,并且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与此相反,起义者没有一个统一的行动计划和指挥机构,使得他们在军事上处于劣势。

此外,英国殖民者还利用传教士刺探起义者的情报,并与其他殖民者如葡萄牙帝国殖民者结盟,共同镇压起义。起义者没有将反殖民主义的斗争与反封建的斗争结合起来,也缺乏反封建的纲领和措施,导致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无法充分发动。此外,印度的封建割据状态、民族成分的复杂性以及宗教和卡斯特的鸿沟也妨碍了起义者对英国殖民者的共同斗争。这些问题又被英国殖民者所利用,对起义者进行了围剿。最后,英国殖民者控制了铁路、电报等运输和通讯设施,地方上的治安与统治依靠封建主的效力。这使得起义者在转入游击战后,无法相互支援,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抵抗力量。

影响

印度民族大起义对当时和后世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起义事件导致莫卧儿帝国的消亡和东印度公司统治的结束,使英国直接接管了印度,进一步加深了印度的被殖民程度。通过这次起义,印度社会深深烙上了殖民地的烙印,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面临困难。起义削弱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各个方面,揭示了其腐败和不稳定性,激发了印度人民的反抗意识,为印度日后的反殖斗争提供了经验和鼓舞。

除了对印度的影响,此次起义还对亚洲其他国家抵御西方殖民主义侵略产生了积极影响。起义打乱了英国的侵略计划,削弱了其军事力量,迫使其在亚洲的扩张步伐放缓。起义后,英国无法向中国派遣更多军队,部分军队也被调往印度,间接支持了中国人民的反英斗争。这次起义对整个亚洲人民反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斗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评价

帕尔姆·杜德(Palme Dutt)认为印度民族大起义是一场叛乱,起义是没落的封建势力、本国以前的统治者为了逐退外国统治而作出的最后努力。

卡尔·马克思认为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当时亚洲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整个解放斗争的一部分,外部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马克思把印度起义与英国当时在亚洲进行的几次殖民战争联系起来,研究了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到了印度起义的外部原因。马克思认为,印度起义是因为英国调走了印度武装部队,加剧了印度国库的新负担,印度的不满情绪加剧,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印度起义的爆发,成为这次起义的外部原因。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国社会科学词条库.2023-10-15

抗暴英雄 Mangal Pandey: The Rising (2005).豆瓣电影.2023-10-15

章西女王 Manikarnika: The Queen of Jhansi (2019).豆瓣电影.202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