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寺石塔
观音寺石塔位于瑞安市万松山南麓。观音寺石塔始建于后周显德年间(954—960),规模恢宏,有五进大殿。现寺晚清重建,前后两进,面阔三间,为楼阁式释迦塔,对于研究宋代建筑与佛教雕刻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63年列为浙江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列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寺石塔
石塔概述
观音寺石塔原名千佛塔,北宋熙宁四年(1071)建成。倚柱六角形,隐出三面,上置转角铺作一朵。栌斗圆 形,讹角起线。柱头华拱向三面出跳。阑额统3间,上施七朱八白。补间铺作一朵,四铺作单抄。据《瑞安县志》记载,观音寺始建于后周显德提间。
石塔建于北宋熙宁元年。全部用石块雕凿砌叠而成,仿楼阁式木塔,把倚柱、柱、额柱、头号拱都刻得逼真。塔身每层隐出搛柱,分成三间,明间刻出壶门,次间雕刻佛像,已落的第七层不算,现存佛像有472尊。而且刻有造像题记78条,其中字数最多的是熙宁元年六月二十一日题记,为我们提供了建塔年代的确切依据,对研究宋代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建筑风格
腰檐盖简板瓦,两翼用老角梁仔角梁做法。瓦、飞子、角梁雕刻清晰。出檐42厘米。坡度平缓,显示早期风格。平座上有柱孔痕迹(当年应有栏杆),仔角梁起翘部分有圆孔,用于悬挂风玲。明间刻宝门式壁,内浮雕大佛像,两次间刻出六个小壁龛,内浮雕小佛像。陈顶层已场外,现存大小佛像472尊,均为跃则坐式。观音寺石塔塔身各层面,部分倚柱和械柱,以及坐佛须弥座上,刻有宋代题记68条,共约2500余字。其中第一层第一面坐佛须弥座上的题记刻于熙宁元年(1068)六月二十一日,提供建博确切时间。基层做成须弥座,束腰雕出立门,底部做出圭脚,是宋代标准形式。须弥山刀法刚健,如意云头,线条流畅。
设计结构
观音寺石塔为八层石木结构建筑,仿木构楼阁式,实心,由叶腊石岩砌造,平面呈六边形。原有七层,高约14注,后来顶层坍毁,只剩六层,各层宽度相等,并不逐层收缩,一反宋塔常态。八方形锥体,底层最大,直径2.8米,然后层层见小,塔顶为葫芦形尖顶。塔身各层宽度相等,各层各面均分成3间。塔身外部用青条石、石板相互衔接,每层结合处出檐0.15米,第五层层结处用八支弯月形石块插入层结角上,呈牛角状上翘,伸出塔身0.25米。
第一层每方下宽1.1米,上宽0.9米,高2米,上面各层以次递缩。一、二层靠东一方均有外宽内窄的门洞,用石板镶成方框从塔内伸向塔外,外宽0.8米,内宽0.6米,高1.5米,可供人出入。下层门洞内有四步石级,设有神像石座(神像已毁),高出塔基0.55米,塔底内空2米,直上空间5.5米,内部由五根木柱呈五花型直立,上下用栓将五根立柱结合在一起作为支撑(木柱现已腐朽严重)。正中一根直径0.35米,直冲入第七层,周围4根直径为0.23米,直冲入第五层。
塔外表用白灰粉刷并加以彩画(现已无法辨认)。下层靠门洞右边嵌有石碑,上刻塔序及捐款人姓名,因风蚀严重,字迹难辨。观音寺石塔建造美观,结构坚固。虽经二百来年风雨侵蚀,现仍完好无缺兀立于吊嘴坡上,塔周翠竹常绿,风景秀丽。
塔下溪水长流,清澈透明,景色宜人。由于农村实行责任制到户后,农户责任地紧挨塔基,现塔基比责任地高出近2米,塔基已松动,整座塔身略有倾斜。如不加以维护,过不数年,将有塔倒之危。
观音寺“三门”
观音寺坐北朝南,东西长50多米,南北80多米,它的正面是山门,也叫“三门”即:无相门、空门、无作门,
三门的由来
它的建筑风格属于重檐竭山式,“三门”始于刘庄,在封建社会,只有帝王宫室设三门,其他官宦舍宅,均不得设三门;“三门”两旁是四尊威武的石狮,它代表着铺正摧邪;“三门”中间的台阶饰滚龙石雕,这叫“御道”,上面五条龙翻云吐雾,喻意五龙捧圣,这是一般人不能逾越的雷池,只有帝王才能踏足。
三门及布局
观音寺“三门”西边是鼓楼,东边是钟楼,晨昏时钟鼓同起同止,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幕击则觉昏、疏冥味。
天王殿
“三门”后面第一座大殿叫“天王殿”。“天王殿”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袒胸漏脐的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两边是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这幅对联诙谐幽默,又富含佛教哲理,告诉世人要有容忍精神,要有能容天下之事的海量,不忍则生百病,生百祸。
施无畏佛殿
“天王殿”后面是观音寺的主大殿,叫“施无畏佛殿”。大殿的前面是两座石碑,石碑下面的神兽叫赑屃(音同‘闭系’:大乌龟),传说,摸一摸头,一生不发愁。东边是卧龙寺的记事碑,记载着观音寺的历史和故事;西边的石碑是为津塘大慈善家立的无字丰碑。主大殿中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他结坐,慈祥庄严,“龙女”和“善财童子”站立两旁;
主林殿东边的配殿是东方三圣殿,西边是西方三圣殿。还有退居、方丈寮、僧寮、斋堂等供僧众净修、起居、吃饭等。
石塔五大特点
历史古老
观音寺石塔有近千年的历史,巍然壮观,国内罕见。
根深蒂固
观音寺石塔经历过1668年8.5级大地震的洗礼,不歪不斜;和新塔一般。
塔形壮丽
观音寺石塔塔形壮丽,水色山光,白云塔影,使游人赞叹不已;再经山光水色的映衬,相得益彰。
游塔趣味
观音寺石塔既能看又能爬,游客不仅能观赏到美丽景色,还能够在闲暇之余健身锻炼。
传说迷离
观音寺石塔有着动人的神话传说,倍增游兴。
观音寺石塔是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之一。明代顾乾《三十六景图》中称之为“古塔穿云”;清代黄申瑾《二十四景图》中称之为“塔影团圆”。可以助人遐想。登上塔顶,能看到四周群山都变矮了,连山顶的白云也荡漾于脚下。再登山一看,宝塔如同一根春笋。这种景象当地人叫做“山拜塔、塔拜山”,也有叫做“山不压塔、塔不压山”。它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
石塔旅游
主要景观
观音寺石塔周围主要景观和设施有:夕照亭、妙音台、汇文轩、放大光明阁、如意苑游客中心、藕香居餐饮点等,观音寺石塔作为名胜更为古城增添了奇特的风貌,从而吸引了天南海北前来观瞻的人,并为之赞叹不已,留连忘返。观音寺石塔以其特有的魅力大出风头。塔基和塔身上所雕铸的龙、雀等图案,造型精美,栩栩如生,成为点缀北固山风光名胜的一大奇观。相传,清代的爱新觉罗·弘历在下江南时,曾在此游玩,并题有“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当墨磨。石塔一枝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的诗句。乾隆皇帝的题诗不但为北固山增添了几分色彩,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当时北固山的非凡之气。
观音寺交通指南
观音寺石塔交通: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