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必读文学名著:小哥儿俩
《小哥儿俩》是凌叔华的一本短篇小说集。书里都是从小孩子的角度写的故事,关注的也是旧时小孩子的生活和趣事,另有一些童话故事在里面,至于成人的生活状态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作者都是从孩子的角度加以反映,更加生动真实,体现孩子的童真,大人生活的腐败以及社会现实的诸多不合理。虽然距今已经久远,但是书中透出的那种亲切感与对生活的活灵活现的描写,仍然让今天的读者很有兴趣读,不愧是经典中的经典。凌叔华是著名京派文学家、画家。她的《小哥儿俩》是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被誉为“现代儿童文学史上一个被遗忘的高峰”。这次出版的《小哥儿俩》以1935年良友版为底本,并增加了一些作者散逸的儿童文学作品。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所有优秀的作品,都会有一种伟大的精神和美好的理想,能够给世界送来爱心、温暖和力量,要给人间带来美好和祝福。一代代作家和一代代读者都能从这些作品中体会到人生的美好和生活的幸福。这一套中小学生必读文学名著的作用就在这里,这些作品用一篇篇短短的童话和故事,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让他们能看到真善美的存在和力量。
作者简介
凌叔华(1900-1990),女小说家、画家。原名瑞棠。笔名叔华、素心。广东番禺人。
1922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并开始在《现代评论》发表小说。1929年任教于武汉大学,主编《武汉文艺》。1940年起在燕京大学任教。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花之寺》、《女人》,散文集《爱庐梦影》等。1956年后在新加坡南洋大学、加拿大等地教中国近、现代文化,后寓居英国。
图书目录
小哥儿俩(1)
搬家(15)
小无尾目(26)
凤凰(37)
弟弟(49)
小英(58)
井上千代子(65)
开瑟琳(77)
生日(88)
倪瓒(97)
写 信(106)
无 聊(112)
异 国(122)
小床与水塔(131)
红了的冬青属(138)
一件喜事(142)
一个故事(152)
中秋节(163)
阿昭(176)
中国儿女(190)
死(262)
序言
总序
从二十世纪初叶迄今一百多年来,谁不曾熟读过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谁没有背诵过脍炙人口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散发着蚕豆花、稻花般的清香的《社戏》?谁不曾做过冰心先生的“小读者”?谁的心灵,没有被她笔下那盏闪烁着橘红色光芒的小橘灯温暖过、照耀过?谁的情感,不曾接受过《寄小读者》那涓涓春水的润泽?
如果把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那些光芒璀璨的“小经典”——那曾经使一代代小读者甘之如饴和耳熟能详的名篇杰作一一开列出来,将是一份多么丰盈、美丽和迷人的文学书单:叶圣陶的《稻草人》,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老舍的《小坡的生日》,许地山的《落花生》,丰子恺的《忆儿时》,朱自清的《背影》,萧红的《呼兰河传》,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乌篷船》,废名的《竹林的故事》,茅盾的《大鼻子的故事》,凌叔华的《小哥儿俩》,王统照的《小红灯笼的梦》,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
海豚出版社正是从中国一百多年来的整个现代文学史(包括儿童文学史)范围内,反复比较,精心遴选,从中择出最佳的版本,为中小学生读者和中小学语文老师们编选出版了这套文学名著“小经典”。
说这份书单是一套“小经典”,其中的“小”有两层意思:一是这些作品的作者,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师”级的文学家,而这些作品,却往往是他们文学年表里的一些“小作品”,是一棵棵参天巨树上绽放出的小花朵,是文学巨人们献给幼小者的珍贵礼物,是真正的“大家小书”。另一层意思就是,这些作品大都篇幅不大,有的只有几万字,不是皇皇巨著,而是形制短小的“小创作”,因此,在众多的现代文学巨著中可谓“小经典”。
据说,欧洲人有个说法,叫做“Small Is Beautiful”,即“小的是美好的”。德意志帝国经济学家E.F.舒马赫有本谈人类发展问题的畅销书,书名就叫《小的是美好的》。当然,对于任何文学名著来说,简单的“大”和“小”,并不能成为评价它们的标准,应该说,大的和小的作品都可能是美好的。我在这里只是想借用“小的是美好的”这个说法,来表达我对这套小经典的敬仰、喜爱与欣赏。
这一部部题材不同、风格各异的文学小经典,构成了一个色彩缤纷、悲欢离合的小世界,一代代小读者在其中阅读、生活、呼吸和成长。这些作品不唯是一代代人童年和少年时代里难忘的阅读记忆,也许还是小读者们成年之后仍然念念难忘、常读周涛的必读篇目。卡尔维诺,I.有一个人尽皆知的说法:“所谓经典,就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那么,这些小经典的每一篇、每一部,也都有资格成为“我正在重读”的书。
它们的品质和魅力,它们的伟大和不朽之处,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它们几乎都是文学大师们的精心之作和“唯一”的作品,套用现代文学家施蛰存先生的一个说法,就是可以全部列为“一人一书”的不二之选。这些作家们也许在他们的“大作品”里能够找出两三部或多部可以互相代替,但是像这样的“小经典”,却往往只有唯一的一部。它们几乎是从诞生那天起,就被打上了“杰作”或“不朽”的标识。也正是从这一点上,我十分认同和欣赏这份与众不同的“入选书单”,佩服海豚出版社作为“选家”的眼光和标准。
二是正因为这些作品都是文学大师们的精心佳构之作,所以,它们也足可成为现代白话语言在纯正、优美、规范诸方面的典范之作。事实上,这些作家和这些小经典,的确也是一代代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首选对象和必备选目。从这个意义上说,把这份书单定位为“中小学生必读文学名著”,一点也不夸张。而且,还因为篇幅上的节制与适度,它们也在无意中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分级阅读、循序渐进的便利与保障。
三是更为重要的一点,即入选的这些作家和这些作品,虽然因为年代、地域、文化背景以及作家性格气质、个人知识谱系的不同,每一部作品也会在题材、体裁、感情基调、思想深度、语言风格等等方面各有千秋,然而,仔细阅读这些作品就不难感到,这些作品在努力传达着各自时代的“时代精神”,在努力地赢得了当时的那一代小读者的同时,也都具有着强大和鲜活的生命力和超越力,能够超越各自的时代、地域和创作背景,把一些属于全人类的、真善美的、永恒的东西,保留在了自己的作品里。这其中最可称道的,就是一种可使任何时代的读者都能感知的,伟大、朴素和温暖的“儿童精神”,或日“童话精神”。这种“儿童精神”,包括单纯、天真、自然的童年趣味,仁慈、宽容、温柔的舔犊般的母爱情感,对于每一个弱小的生命个体的充分尊重、理解与呵护,幽默、快乐和恣肆的游戏趣味,与花鸟虫鱼为邻的爱自然之心,等等。
我们看到,无论是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还是冰心先生的《寄小读者》,无论是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还是废名的《竹林的故事》,这种伟大的“儿童精神”,在每一本小经典闪耀和流淌。它们是美丽的星光,也是清亮的溪流;是薪火承传,也是血脉绵延。
不单单是儿童文学作品,在我看来,几乎是所有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会具有一种伟大的精神和美好理想,那就是:要给世界送来爱心、温暖和力量,要给人间带来美好和幸福。虽然令人遗憾的是。任何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几乎都不可能从根本上去改变这个世界,也无力让所有的人都过上幸福的日子,甚至连在童话里也办不到。但是,我相信,一代代作家,仍然在怀抱着这种伟大的精神,朝着这个美好的理想去写作;一代代读者,也总在幻想和期待着,能从优秀的作品中发现和找到一种幸福的生活,领略到一种崇高和美好的人生。
这不仅是文学的伟大的魅力所在,也是文学阅读的恒久魅力所在。
2013年春天,写于武昌东湖梨园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