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茅盾

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蒲牢、止敬、微明等,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包括《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短篇小说集《野蔷薇》;中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1896年7月4日,茅盾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一个商人兼士大夫家庭。父亲沈永锡是一位具有维新思想的读书人。茅盾5岁时便开始接受父母的开蒙教育,8岁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植材高级小学,成为该校第一班学生。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1916年8月,茅盾任职于上海市商务印书馆编译所;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之时转为正式党员;1928年7月东渡日本;1930年春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7-1945年茅盾辗转上海武汉、香港特别行政区广州市、新疆等地分别主编《呐喊》《文艺阵地》、香港《立报·言林》,并完成《霜叶红似二月花》和《劫后拾遗》等作品。1946年抗战胜利后,茅盾离开重庆市来到上海主编《文联》杂志,其后中国国民党发动内战,茅盾于1947年末再赴香港任《小说》月刊的编委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茅盾在1949-1965年间先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职务。1965年1月,茅盾被免去文化部部长职务,“文化大革命”期间茅盾被两次抄家,至1974年9月,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该奖项是中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1981年3月27日,茅盾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茅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是中国革命文艺奠基人。茅盾的一生都在用笔战斗,为中国文化抗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茅盾的文学翻译促进了外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茅盾的文学批评从长、中、短篇小说到诗歌、戏剧,从文学流派到创作方法,内容厚重,视野开阔,影响了不止一代作家。茅盾一生创作的15部中长篇和54部短篇小说中,兼具深广的历史画面的描绘,清晰的时代风云的展示,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等表现风格。茅盾的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学也已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他的名字和生平也已记录在《法国大拉鲁斯百科全书》《苏联大百科全书》等世界重要的百科全书中。

人物生平

少年立志

茅盾原名沈德鸿,1896年7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省桐乡县乌镇,父亲沈永锡,清末秀才,颇通医术,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重视新学,除声、光、化、电和数学等自然科学外,也喜欢传播进步思潮的社会科学著作。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坚强的妇女。茅盾10岁丧父,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母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这些全新的知识开启了茅盾的心智,引他进入了宇宙、自然和社会的广阔天地。1904年,茅盾于乌镇立志小学读书,1907年转入乌镇植材小学。1908年,植材小学举办了一次“童生会考”。考试的作文题目是“试论富国强兵之道”。在这篇作文中,12岁的茅盾写下了“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励志壮语。

茅盾的中学时代,是在浙江的三所中学度过的。1909年春至1913年夏。茅盾先后在湖州第三中学、嘉兴中学和杭州市的安定中学学习。正值辛亥革命时期,茅盾积极响应革命号召,他与几个同学一起写檄文抨击学校里一个不得众望的学监,也因此被学校开除。被除名的他并没有灰心,反而更激发了他写作的欲望。他随后转入杭州安定中学习。除此之外,他的许多中学老师都是民主革命的拥护者和参与者。他们对茅盾的成长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毕业后可进文、法、商三科的本科)学习,1916年夏毕业。在这里的学习,为他日后走入社会打下了更为宽厚的知识基础。

以笔代矛

1913年,茅盾考入北大预科学习并于1916年夏毕业,毕业后因家境窘迫于同年8月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从事翻译工作。他一边从事文学创作,一边积极参加社会革命活动,在文学和政治两个舞台上崭露头角。1920年初茅盾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11月,茅盾受邀接办《小说月报》对其实行了全面改革,翌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茅盾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1921年4月,茅盾以“郎损”为笔名在《小说月报》十二卷四号发表《春季创作坛漫评》,又借助《小说月报》编务的身份,担任党中央联络员。同时,茅盾与郑振铎、王统照等12人在北京发起了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提倡现实主义文学,并将《小说月报》改革为新文学的第一个“纯文艺”刊物,倡导文学当写人生。这个时期的茅盾以充沛的精力,投身于文学革命活动。两年后,由于商务印书馆守旧派对《小说月报》的革新不满,茅盾被迫辞去了主编职务,转到国文部工作。1923年春,茅盾来到上海大学任教,期间在中文系和英国文学系分别讲授《欧洲文学史》《小说作法》和《希腊神话》等课程,在一次教务会议上茅盾与瞿秋白相见,此后在革命和文学道路上两人成为挚友。

1926年年初,茅盾离开已工作10年的上海市商务印书馆,同年,茅盾赴广州市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1927年4月至7月,茅盾在武汉市担任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汉口民国日报》总主笔,期间通过发表文章来声援农民运动。

文坛泰斗

1927年7月下旬,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之后,茅盾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指示从武汉奔赴南昌,途中因交通受阻,于8月下旬回到上海。并且,大革命的失败使得茅盾对革命道路感到迷茫,从而引发他在组织上脱离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茅盾在上海首次以“茅盾”为笔名发表小说《幻灭》,同时在1927年8月至1928年6月间,茅盾完成了长篇小说《蚀》(包括《幻灭》《动摇》《追求》)的写作。1928年7月,茅盾东渡日本先后居于东京和京都,客居日本期间,茅盾写就了一部展示新女性不断成长的长篇小说《虹》(未完)和一些短篇小说,以及《神话杂论》《西洋文学通论》等著作。至1930年4月,茅盾从日本回到上海,此后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一度担任“左联”执行书记,与鲁迅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和社会斗争,1931年,茅盾与鲁迅等发表了《为中国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1933年4月,茅盾化名沈明甫,入住上海大陆新村3弄9号,在沪居住期间茅盾连续创作发表了《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大视野反映中国社会现象的作品。1934年9月,茅盾协助鲁迅创办《译文》杂志。

1937年抗战初期,茅盾参加了《救亡日报》的工作,主编《呐喊》(后改名《烽火》),上海沦陷后,茅盾辗转长沙市、武汉、香港、广州等地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先后主编《文艺阵地》、香港《立报·言林》。1939年3月-1945年间,茅盾先后在新疆学院任教、担任新疆文化协会委长、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讲学、并在桂林市写下了长篇《霜叶红似二月花》和《劫后拾遗》等作品。抗战胜利后,茅盾于1946年3月离开重庆市,同年5月到达上海主编《文联》杂志。1946年年末,茅盾夫妇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邀请赴苏联访问,并于翌年发表《游苏日记》,此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茅盾被迫于1947年末再赴香港,并于1948年5月发表《致国内文化界同人书》,同年7-9月,茅盾先后参与了《小说》月刊的编委工作和主编在香港复刊的《文汇报文艺周刊》。至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此外,在20世纪30、40年代茅盾还接连使用“蒲牢”“玄珠”“终葵”等笔名发表《豹子头林冲》《论儿童读物》《右第二章》等作品,同时还写了大量散文作品和作家论,茅盾在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也奠定了其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的泰斗地位。

担任要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茅盾担任文化部长,主编《人民文学》杂志,期间长期生活在北京为新中国文化建设大业作出贡献,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6年12月,茅盾和周扬、老舍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出席在新德里召开的亚洲作家会议。1958年6月茅盾发表了《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人民文学》),并对同年发表在各刊物的短篇小说提出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来表现生活的观点。1960年10月茅盾因公赴杭州市,接待波兰作协副主席、党组第一书记普忒拉曼特,与其进行学术和外交活动。1961年,茅盾先后发表《致文学青年》《创作的准备》等10余篇文章以扶植文学青年投身文艺创作。1962年7月,茅盾赴莫斯科参加普遍裁军与和平世界大会,并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作长篇发言。

同时在1949年10月至1965年1月,茅盾还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一任部长,以及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网副主席、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1965年1月,茅盾被免去文化部部长职务,改任政协副主席,至“文化大革命”初期,茅盾被红卫兵、造反派两次抄家,1974年9月,茅盾被选为四届人大代表。

壮心不已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彻底粉碎后,茅盾重新提笔,写下了声讨“四人帮”,欢呼日月又重光的诗篇。在之后短短的4年多时间里,他整理出版了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写了50多篇有关文艺问题的文章,并应人民文学出版社之请,把他过去的著作编成《茅盾散文速写集》《茅盾译文选集》和《茅盾评论文集》等。同时还写了《可爱的故乡》等散文以及《过河卒》等40多首自由诗和旧体诗词,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1981年3月27日,茅盾在北京病逝,生前留下了两份遗嘱,一份是向党中央提出的,希望考察他一生的政治表现,恢复他中国共产党党籍的请求;另一份是向中国作协书记处提出的,希望捐出自己毕生积累的25万元稿费,作为中国长篇小说的奖励基金。这两份材料通常被人们称为茅盾的“政治遗嘱”和“文学遗嘱”。有关他的“政治遗嘱”,中共中央在他逝世后一周内予以回复,决定恢复茅盾的中国共产党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他以自己的积蓄设立文学奖金(后定名为“茅盾文学奖金”),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创作。

人物关系

家庭婚姻

茅盾的父亲沈永锡16岁便中秀才,为人正直,具有进步思想,喜欢新的科学技术。家塾中授课的是茅盾的祖父,因其授课内容陈旧,且教学不认真,经常丢下学生不管,故待茅盾到了开蒙的年龄,沈永锡便不让茅盾入家塾,而在家中由母亲陈爱珠教授,沈永锡则为茅盾选了一些新教材如《字课图说》《天文歌略》《地理歌略》等。在父亲的影响下,茅盾从小便埋下了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茅盾的母亲陈爱珠是浙江桐乡县乌镇著名中医陈世泽的独生女儿,被陈老医生视作掌上明珠,从小就学会了读书、写字、珠算,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坚强的妇女。茅盾10岁丧父,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母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1940年4月7日,陈爱珠病逝,终年66岁。

茅盾的弟弟沈泽民是中共最早的58名党员之一,1925年,他受党组织派遣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苏联红色教授学院。1930年,他受共产国际派遣,回国投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洪流。1931年1月,沈泽民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随后前往鄂豫皖苏区,任中共鄂豫皖省委书记等职。在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走后,沈泽民继续坚守苏区抗击中国国民党围剿,因劳累过度,1933年11月20日病逝于鄂豫皖,终年仅33岁。

茅盾的妻子孔德(1897-1970)与茅盾1918年春在老家乌镇结婚。1921年,孔德沚到上海市和茅盾团聚,一边读书,一边从事女工工作,在向警予、张琴秋、杨之华等人的影响下,她的进步很快,没过几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白色恐怖时期,孔德沚坚持为党工作,后来还与瞿秋白夫妇、鲁迅夫妇以及左翼文化人士保持着密切的往来。1970年孔德沚因病逝世,茅盾时常想起相伴半个多世纪的夫人,多次和晚辈说起她的好,还在日记和回忆录里写下他们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

茅盾的女儿沈霞1921年出生于上海。1940年5月,进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学习,后进入延安大学学习。1942年12月10日,沈霞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沈霞不幸在延安国际和平医院去世。

茅盾的儿子沈霜于1923年出生。当时茅盾对儿子的教育方式是鼓励儿子自由发展。沈霜于1945年加入共产党,并在大生产运动中被评为劳动模范。担心沈霜这个名字容易让人联想到父亲沈雁冰(茅盾),便自作主张改名“韦韬”。1980年7月,沈霜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提前从军事院校办理离休手续,专心致志帮助父亲查找资料,回忆往事。

社会交往

20世纪20年代初期,茅盾和鲁迅就成为了“文学知己”。1921年,茅盾和郑振铎等十余人发起成立“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的文学研究会,鲁迅当时因在教育部任职,限于当时北洋政府“文官法”的规定无法参加该研究会,但鲁迅将自己的创作和翻译提供给文学研究会发表或出版,从中寻求反抗和叫喊之举被茅盾高度评价。20世纪30年代,茅盾和鲁迅成为左翼文坛的双子星座。为了建立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鲁迅与茅盾共同商议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并共同编选了一个书名为《草鞋脚》的选本,其中介绍了24位中国当代作家的25篇作品,把中国左翼作家的创作实绩介绍到国外。在“文革”后期,茅盾则以“鲁迅战友”的身份应邀到鲁迅博物馆座谈,留下了一篇《我和鲁迅的接触》的文字记录。

茅盾与巴金的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起,1933年29岁的巴金第一次遇见37岁的茅盾,巴金就称茅盾为“沈先生”,直到最后一次同茅盾会见,巴金始终把茅盾当作一位老师。1937年八一三事变次日茅盾、冯雪峰和巴金为呼应抗战热情共同商量创刊《呐喊》周报,由茅盾书写发刊词。同年8月25日《呐喊》创刊,茅盾写了创刊献词《站上各自的岗位》、“本刊启事”和《写于神圣的炮声中》,巴金也写了《一点感想》,讴歌全中国人的团结抗日。新中国成立后,茅盾在北京担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即中国作协)主席,巴金在上海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两人一北一南,通过书信交流文学以及生活中的互相关怀。

主要作品

理论类书目

茅盾的理论批评文字,在创作实践方面善于吸收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题材,他的创作都富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主革命而进行的各种斗争的真实写照。20世纪30年代,茅盾的文学理论推进了革命现实主义的演进,最终促使现代文学成为主潮。如其在《论无产阶级艺术》这篇中国早期探索无产阶级文学的产生、性质、内容和形式的最系统的理论文章,在发表后茅盾表示写无产阶级生活的作品只有“把无产阶级所受的痛苦真切地写出来”,“把无产阶级所负的巨大的使命明白的指出来给全世界人看”,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艺术。同时茅盾对于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作出了推动性、建设性的贡献,是现实主义的实践者。

小说类书目

茅盾的小说结构严谨、体制完备、形式活泼、样式多变,其短篇小说《夏夜一点钟》《第一个半天的工作 》《林家铺子》纵横交错、开阖自如,中、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子夜》则在规模上更为宏伟、结构上更加完整。茅盾小说结构的另一个特色“有机性”则发展为四个阶段,从《蚀》三部曲由三个各自独立且又互相连贯的中篇组成,有机结构初具雏形,到《霜叶红似二月花》这部对日常家庭生活细腻、温润的描绘以及酷似《红楼梦》“一树千枝”式的结构方法,使其作品的布局不但“包举万象”,同时“前呼后应”,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此外,茅盾还开创了“史诗”式长篇小说文体,具有社会编年史特征。茅盾的中长篇小说注重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和重大性,将创作与历史事变同步发展,追求“大规模的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目标,力图展现“整个社会历史”。

散文杂文集

茅盾的散文风格朴素,笔触细腻,并且擅长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速写、随笔等多种风格。如其代表作《风景谈》主要不是在写风景,而是在写主宰这风景的解放区的革命人民,作者用细致而逼真的笔触歌颂了他们的生活和劳动,以及他们充满朝气的革命精神。此外,茅盾的散文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写人状物,都能神态逼肖,如《白杨礼赞》一文以西北高原上挺立的白杨树,象征党所领导的北方坚持抗战的英雄人民,并歌颂他们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文笔既尖锐锋利,而又幽默含蓄,发人深思。同时茅盾的散文还广泛运用象征手法,以出色的联想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如“雾”象征白色恐怖,“风暴巨人”象征革命力量,“白杨树”象征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等。茅盾善于把似乎并不相干的不同事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也正是其艺术功力的充分表现。

思想主张

提倡新文学

茅盾早期的文学观点取自法国文学批评家泰纳(Taine)的艺术社会学观点和法国小说家爱弥尔·左拉(Zola)的自然主义,泰纳认为文学的构成有三个要素:人种、环境、时代,三者缺一不可。茅盾则在此基础上特别强调了社会背景的作用,学习自然主义,也是强调自然派技术上的长处。1920年,茅盾参加了《小说月报》的革新工作,让其从文言文刊物变为半白半文、半新半旧的文学刊物。而后又与封建复古派、鸳鸯蝴蝶派展开了激烈斗争,提出文学要反映人生,并且服务于人生,反映社会,服务于社会的现实主义原则,并反对把文学当成游戏、消遣的鸳鸯蝴蝶派、名士派和当时文坛上盛行的感伤主义、唯美主义等一切封建复古文学。同时茅盾坚持“五四”民主与科学精神,认为文学创作要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同情被压迫者,真实地反映他们的痛苦生活和变革现实的愿望,用文字来唤醒、教育民众,从事脚踏实地的斗争。

无产阶级立场

20世纪30年代,茅盾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其创作之路也走向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这一时期,茅盾的创作特点主要表现为暴露黑暗,歌颂未来,并提出“文艺作品不仅是一面镜子一一反映生活,而须是一把斧头一一创造生活”的观点;在创作内容上则强调写无产阶级的生活,表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茅盾还公开开号召左联作家,“必须从无产阶级的观点,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来观察,来描写”。

现实主义

茅盾的文学道路历来反对矫揉造作、粉饰太平的虚假文学,倡导“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并呼吁文学创作者应该在广阔的社会天地中,感受和体验普通百姓的生活。如茅盾早期作品《》,将当时社会黑暗与丑恶真实的反映出来,为小说铺上了灰色基调。在描绘人物关系时,因其有着深厚而独到的生活积累,茅盾的文学表现极具特色,触及关键,使得他提笔书写相关的人物、故事时,很多细节和场景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

同时,茅盾非常自觉地强调现代科学精神之于中国现代文学建构的重要参考意义。茅盾的这种自觉追求,在文学批评和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他以“自然主义”“写实主义”或“现实主义”来命名这种风格特征,而同时代的鲁迅和瞿秋白等,用“写实主义”来称呼茅盾的创作风格。后来的一些研究者喜欢用“现实主义”来概括茅盾的文学探索,这些文学家和研究者对茅盾文学批评和创作的命名和概括,与茅盾自己的文学思考初衷,在不少方面是契合的,也就是希望在中国文学的现代品格建构上,有新的探索和坚实的提升。此外,茅盾自身也提出真正的文学是能够反映时代的文学,并否定旧小说“文以载道”和抛弃真实的人生不察不写的“游戏”观点。

文艺批评

茅盾的文学批评工作贯穿了他的一生,在新文学史上,茅盾的文学批评是独树一帜的,其始终坚持文学的现实主义原则和传统。如其对鲁迅《狂人日记》评价为“前无古人的,读后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看见了绚丽的阳光。”对于红学研究,茅盾则采取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评点各种红学派别及观点。随着文艺思潮的发展以及自身经历革命斗争的实践,茅盾的文艺观也不断发展,并写下了大量坚持革命现实主义原则的评论文章。

茅盾的文学批评理论要求文学作品兼具时代内容和思想深度,随着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深入开展,他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既有封建性又有买办性的鸳鸯蝴蝶派,并倡导“为人生”的文艺观。而对不同流派和倾向的作家茅盾能够指出他们不同的贡献,对文学新人,他总是热情地扶植他们成长,当“五四”运动走过了十年,茅盾欣喜地肯定了《倪焕之》这部长篇小说。

成就影响

中国影响

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历程中,茅盾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其在文学世界里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拥有独特的时代生活宏观把握的文学能力,善于从广阔的时代生活中,提炼生动鲜明的文学人物、场景、细节和故事。概括而言,茅盾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倡导和践行“为人生的文学”最为彻底和出色的一个作家,他不独是左翼文学的集大成者,是现实主义创作在长篇小说方面取得成就最高的一个,他更用其创作实绩证明了“为人生”不仅是中国特定历史环境下极其必要的文学方向。1981年3月14日,茅盾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

文学翻译

茅盾是中国五四运动以来外国文学翻译和介绍工作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翻译生涯初期,茅盾深受当时《新青年》所提出的民主与科学的口号的影响,把翻译作为向中国人民灌输新思想、传播新知识、反对封建文化的武器。茅盾主编《小说月报》期间,大量登载其翻译的俄罗斯瑞典波兰印度法国、美国等各国小说,促进了外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同时在茅盾的倡导下《小说月报》开展了一场关于翻译文学书方法的讨论,也为推动中国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20世纪40年代,茅盾将精力投入到苏德战争文学的翻译工作,在此期间茅盾翻译的作品(格罗斯曼的《人民是不朽的》、卡泰耶夫的《团的儿子》等)在反映战时苏联人民英勇斗争的基础上,也鼓舞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必胜信心,同时茅盾的译作也成为了中国人民丰富的精神食粮。

文学创作

茅盾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的标志性人物,他一生创作了15部中长篇和54个短篇小说,另外还有一个剧本及若干散文、论文,从茅盾作品所反映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实社会领域的广泛性以及其所达到的深刻度来看,同时代作家几无出其右者。茅盾善用“三部曲”为其作品命名,标注其作品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他的“革命三部曲”,包括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后来茅盾又将其统名为《蚀》)。“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三部短篇小说,是茅盾着力表现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的系列作品。茅盾有系列描写工商界的小说,比如《霜叶红于二月花》《子夜》《多角关系》,被称之为“工商三部曲”。尤其《子夜》更是以其观照社会的丰富性、复杂性,刻画人物达到的典型性,构思作品的艺术性等等而成为茅盾的代表作。茅盾还有其他“三部曲”结构的小说,比如《第一阶段的故事》《走上岗位》《锻炼》称之为“抗战三部曲”,《虹》《路》《三人行》称之为“转变三部曲”等。

茅盾的文学创作讲究现实性与时效性,以“积淀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气势阔大的创作‘史诗传统’”“注重社会分析的‘理性化’叙事传统”为特色,被研究者称为“茅盾模式”,或者“茅盾范式”,这一创作方法也对其后的中国长篇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如30年代涌现的一大批“社会剖析小说”,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的承续《子夜》路子的工业题材小说,都是这一种“范式”的承传与延伸。

国际影响

茅盾的成就在国际上同样拥有广泛的影响,其代表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让世界人民阅读。在一些海外学者心中,“茅盾的作品已成为世界进步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他们认为茅盾文学所达到的世界高度,使他“处于现实主义潮流的中心”。此外在《法国大拉鲁斯百科全书》《卡斯尔世界文学百科辞典》《英国百科全书》《大日本百科事典》等经典的世界百科全书中都有对茅盾条目的介绍,内中条目指出:“这些著作细致地描绘了自封建王朝结束以来中国生活与经济的变迁”,这些作品“标志着中国文学中现实主义倾向的顶峰”。

人物评价

戈宝权(外国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在《茅盾研究在国外》序言中指出:“在6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他(茅盾)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斗争和新文学运动的事业。他写作了大量杰出的小说作品和文学评论文字,翻译介绍了许多外国作家的优秀文学作品,积极领导了文化事业和文学艺术团体的工作,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各国人民友好的事业,从而对世界文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子夜》出版不久,中国现代文学家、革命家瞿秋白就发表评论,称赞它是“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小说家吴组缃也撰文,认为中国之有茅盾,犹如美国之有辛克莱,将《子夜》与美国好莱坞新片《大饭店》相媲美。

中国作家、文学理论唐弢评《春蚕》:“茅盾先生在艺术构思上,保持着独特的风格。”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茅盾的文学才能、创作成就予以高度肯定,认为茅盾的创作没有一般青年作家的“肤浅”痕迹。这是因为茅盾有着非凡的文学修养功底和识见。

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对茅盾极为推崇:“茅盾是早就从事写作的人。唯其阅世深了,所以每不忘社会,他的观察的周到,分析的清楚,是现代散文中最有实用的一种写法。中国若要社会进步,若要使文章和实际生活发生关系,则象茅盾那样的散文作家,多一个好一个。”

后世纪念

乌镇故居

乌镇茅盾故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茅盾(沈雁冰)同志(1896~1981)诞生和度过童年、少年时代的地方。茅盾自1896年诞生至1909年离乡求学,在这幢故居中生活了十三个春秋。1981年3月茅盾逝世后,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故居

北京茅盾故居纪念馆坐落在后圆恩寺胡同深处,茅盾的晚年(1974.12~1981.3)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在这座两进的小四合院中,共35间房子,建筑总面积890平方米,住宅面积为572.6平方米。第一展厅里介绍的是茅盾自幼年直到解放前夕的生活历程(1869~1948)。包括很多照片和一些实物。第二展厅介绍了茅盾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活动(1949~1981)。这里展出的有茅盾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1949年在政协筹委会上的合影。

茅盾文学奖

1981年3月14日,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遗愿设立茅盾文学奖,用以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该奖项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每4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字数13万以上的长篇小说。截止2023年10月,茅盾文学奖已评选至第十一届,共评出优秀长篇作品53部。

纪念邮票

1986年7月4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茅盾诞生九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分别为“茅盾头像”“茅盾的工作像”,描绘了这一文学巨匠的伟岸形象。

轶事典故

记诵红楼梦

1926年的一天,开明书店的老板章锡琛和郑振铎、钱君匋闲聊之际,章锡琛忽然对郑振铎说,雁冰(茅盾,字雁冰)会背全部《红楼梦》,郑振铎不信,于是便于章锡琛打赌一桌酒席的钱由钱君匋作证。到了打赌那天开明书店楼上已摆好了一桌酒席,陈云裳、茅盾等一干老朋友应邀前来赴宴。章锡琛待酒过三巡便撺掇茅盾背一段《红楼梦》来助兴,而茅盾欣然应命便让郑振铎指定一段,只见茅盾一字不差的将郑振铎随即点选的《红楼梦》回目一口气背完,当即让郑振铎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

“茅盾”的由来

1927年茅盾发表《幻灭》时最初署名“矛盾”,因其经历了从“五四运动”和“大革命”让他看到了“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和“自己生活上、思想中矛盾”,恰逢当时同住上海景云里的邻居叶圣陶觉得“矛盾”不像人名,太刺眼,且百家姓里没有“矛”姓,加上草头,算是姓“茅”名“盾”算是将过于外露的“矛”稍稍函掩一下,改得既像个人名,又不落俗。于是叶圣陶“点石成金”的一笔成为了茅盾今后使用最多的笔名。

诗词题咏

1974年春,画家沈本千作《西湖长春图》,茅盾为其题咏:

其一

滴翠调朱兴会奓,

羡君老眼未曾花。

长春图卷擅工笔,

人杰地灵更物华。

其二

诗文字画咸称绝,

吾忆长洲沈周

此老可怜丁季世,

啸傲只解在林泉。

1979年8月,应浙江人民出版社的要求,茅盾为《西湖揽胜》填词《沁园春·钓鱼岛》一首:

西子湖边,保塔尖,暮霭迷蒙。看雷峰夕照,斜晕去尽;三潭印月,夜色方浓。出海朝霞,苏堤春晓,叠峰层波染渐红。群茗圃,又紫藤引蝶,玫瑰招蜂。 人间万事匆匆,邪与正往来如转篷。喜青山有幸,长埋忠骨;白铁无辜,仍铸奸凶。一代女雄,成仁就义,谈笑从容气贯虹。千秋业,党英明领导,赢得大同。

翰墨题字

1979年,已将近20年没有到过杭州市的茅盾为“曲院风荷”、“牡丹亭”等名胜题字,以壮景色。

1981年初,受西北大学校长郭琦之邀,时年85岁的茅盾为西北大学书写校牌。

参考资料

J.129 茅盾诞生九十周年.邮来邮网.2024-11-23

【党史故事】《茅盾同志诞生九十周年》纪念邮票.沙洋县人民政府.2023-09-05

茅盾.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09-05

茅盾夫人孔德沚——婚前大字不识,却为新中国奉献一切.京报网.2023-09-07

八十年前的延安日记,揭秘茅盾之女情感历程.澎湃新闻.2023-09-07

是沈霜 更是韦韬——茅盾和他的儿子.中国作家网.2023-09-07

茅盾简介.中国茅盾研究会.2023-09-05

茅盾.邹韬奋纪念馆.2023-10-13

茅盾的青春曲:文学与政治双重奏.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10-13

钩沉|在锦云里,茅盾首次使用“茅盾”笔名.澎湃新闻.2023-10-13

六处寓所还原茅盾在沪生活:隐居,会徐志摩,写就《子夜》.澎湃新闻.2023-10-15

《系列|百年人物像赞——茅盾》.澎湃网.2023-09-05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究竟多少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3-09-05

茅盾与图书馆渊源考辨.中国作家网.2023-12-07

寂寞茅盾.光明网.2023-12-07

茅盾(1896—1981).浙江日报.2023-09-05

茅盾:春天预言家的大爱襟抱.中国文艺网.2023-10-14

【抗战岁月·文化名人在重庆】文坛泰斗茅盾.微信公众平台.2023-11-08

茅盾坚守的现实主义价值几许.光明网.2023-09-05

【茅盾】: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中国现代文学馆.2023-10-13

茅盾的成功离不开母亲的教育.光明网.2023-09-07

茅盾:用文字推动国家和民族前进.中国青年网.2023-09-05

沈雁冰(一)|茅盾的上大往事.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2023-10-14

钩沉|在锦云里,茅盾首次使用“茅盾”笔名.澎湃新闻.2023-10-14

茅盾 (18966.7.4—1981.3.27).中国作家网.2024-04-04

茅盾.中国茅盾研究会.2024-02-26

北大历史名人:茅盾.新浪教育频道.2024-03-02

茅盾与杭州的不解情缘.杭州文史.2023-10-14

论鲁迅,致文学青年,像茅盾那样关心文艺创作与批评.澎湃.2023-10-1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现代文学馆.2023-11-02

茅盾:一代文学巨匠的朴素情怀.中国档案资讯网.2023-11-07

茅盾任新中国首任文化部长的日子.人民网.2023-12-08

茅盾:像白杨树那样伫立着.中国作家网.2023-09-05

文学家的母亲.光明网.2023-10-14

Forbidden.中国作家网.2023-10-14

讲述茅盾胞弟璀璨一生 纪录片《沈泽民》浙江桐乡首映.中新网浙江.2023-09-07

陈漱渝:茅盾,鲁迅的战友.中国作家网.2023-09-07

巴金悼念茅盾.中国作家网.2023-09-07

【读嘉人文】当我们重读《子夜》与《家》.嘉兴在线.2023-10-15

茅盾名作欣赏.豆瓣读书.2023-09-07

豆瓣.豆瓣.2023-11-08

茅盾:闯出广阔而深邃的现实主义道路.光明网.2023-10-15

探索中国文学现代化道路的先行者——有关茅盾先生文学成就的思考.腾讯网.2023-09-07

【文学地理】之茅盾篇.中国作家网.2023-10-14

茅盾:世界人民没有忘记他(中国经典作家在海外).人民网.2023-09-05

唐弢评《春蚕》.中国作家网.2023-09-05

茅盾:闯出广阔而深邃的现实主义道路.光明网.2023-09-05

乌镇茅盾故居.中国茅盾研究会.2023-09-05

北京茅盾故居.中国茅盾研究会.2023-09-05

茅盾文学奖的由来.中工网.2023-10-14

茅盾背《红楼梦》.联合日报.2023-10-15

“茅盾”注说.中国作家网.2023-10-16

茅盾为西北大学书写校牌.光明网.202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