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宗禹

张宗禹

张宗禹(生卒年不详),乳名张辉,别号“小阎王”,《清史稿》诬其为“张总愚”,安徽蒙城雉河集(今涡阳县)人,约生于清代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后期捻军运动的领袖之一。

张宗禹出生于地主家庭,虽自幼闭门读书,但长大后绝意仕途,在与身为捻军的族叔张乐行结识后,被其接收。清咸丰三年(1853年),张宗禹正式加入捻军,隶属于张乐行部,两年后,张宗禹领镶黄旗捻军。张宗禹领军威严,被张乐行称为“小阎王”。清咸丰十年(1860年),张宗禹联合刘玉渊等部捻军,在淮北市取得淮安市(今淮安市)战役的胜利,开始领军独立作战,后又辗转河南省陕西省与清军作战。张乐行在雉河集被清军击败后,张宗禹收编残部称为捻军领袖。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张宗禹与太平军赖文光部合并。此后,捻军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多次击溃清军僧格林沁部,并在同治四年(1865年)在山东省击毙僧格林沁。张宗禹还率部打破了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围剿计策。面对清军的围剿,捻军被迫分为两部,张宗禹率西捻军进入陕西联合回民起义军组成“回捻”抗击清军。

同治六年(1867年)年底,张宗禹得到东捻军的求助,率军赶往直隶,吸引清军,但最终东捻军还是被清军剿灭。面对清军的围剿,张宗禹在直隶各地苦战,但由于清政府采用了坚壁清野的政策,西捻军日益困难。同治七年(1868年),张宗禹多次试图率部渡过运河,突破清军的封锁,均遭失败。8月1日,张宗禹在东昌区(今聊城市)李海务渡口再次试图抢渡,仍然失利,次日在向东北方向转移途中,被清兵截击,数千捻军或战死或被俘,张宗禹也在战斗中不知所终。西捻军就此覆灭,捻军起义也随之告终。

近代史学者郭豫明称张宗禹“沉静好谋”“遇敌英发”。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张宗禹出生于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是家中长子,父亲张富新是安徽蒙城雉河集当地的地主,家境较为殷实,张宗禹父亲因常在地方上横行霸道,被当地百姓称为“老阎王”。由于父亲希望他能够通过读书出人头地,因此张宗禹自小便受到家中的严格管束。张宗禹虽然喜欢读书,但却不愿参加科举应试,他常“暗中联络贫苦,潜蓄实力”。

清咸丰元年(1851年),张乐行率众围攻永城市时,张宗禹因与父亲发生矛盾而被打,一气下跑到张乐行处。当时,张乐行正准备起义,张宗禹对其而是一个很有力的支持,于是张宗禹被张乐行收为师爷。张宗禹的父亲张富新对此强烈反对,更是横加干预,张宗禹则极力反抗,导致父子关系十分紧张,两人就此绝情。

加入捻军

清咸丰三年(1853年),在太平天国北伐军的影响下,捻军正式起义,张宗禹随之加入捻军,隶属于族叔张乐行麾下。两年后,各路捻军在雉河集会盟,确立了黄、白、黑、红、蓝五旗军制,张乐行被推为盟主,兼领黄旗,张宗禹遂领镶黄旗,他紧随张乐行,成为张乐行卫戍军的首领,保障张乐行的行动安全。

清咸丰六年(1856年),清军袭占雉河集,张宗禹跟随张乐行率部撤离家乡南走。次年3月,张宗禹随张乐行与太平军霍邱县六安市交界处会师。同年夏天,张宗禹奉张乐行之命,率领捻军五河县境内打粮,为军队取得粮食。出发之前,张宗禹担心统领不了其他各部捻军,张乐行告知他若部下不服从可斩之。途中,捻军叛徒李兆寿督兵乘船追击,张宗禹命蓝边黄旗旗主张文率部出击,但张文及其部下拒不从命,张宗禹将其全部诛杀,随后反攻李兆寿部,将其击败。时候,张乐行询问此时,张宗禹道“奉叔命,禹不敢违”,张乐行称其为“小阎王”,张宗禹“小阎王”之号由此得名。

独立作战

清咸丰十年(1860年),张宗禹在皖北地区联合刘玉渊等部捻军,赴淮北市重镇江浦县,杀死淮海地区道员吴葆晋、通判沈鸿、副将舒祥等人,取得了淮安市(今淮安市)战役的胜利,此役是张宗禹率黄旗捻军独立作战的开始。次年,张宗禹与黄旗捻军另一部陈大喜率部返回皖北雉河集,与张敏行部捻军会合,而后南下到淮河北岸,救援在定远县被清军围困的张乐行部,并迎接淮河南部捻军的北上。张宗禹等人到达淮北后,与张敏行、张乐行各部联合夹击清军袁甲三部。虽给予清军以重大打击,但由于两路捻军被淮河阻隔,终因无船可渡,南北两捻军未能会和。

两年后,张宗禹与任化邦各率一部离开淮北市向西进入河南省境内,张宗禹率部进攻周口市商水县等地,接着围攻洛阳市,占领宜阳县,杀知县谢仁簿,又占永宁(今洛宁县),越过熊耳山。5月,张宗禹率部进攻陕西南,希望能够与太平军陈得才所部共同西征,进逼陕西省城县。但安徽庐州(今合肥市)的太平军告急,双方未能成功会和。最终,陈得才率部进入陕西省,张宗禹率捻军停留在河南省西部的庐氏、宜阳等地,双方形成犄角之势,威胁清军。

成为领袖

清同治二年(1863年)初,清朝僧格林沁部领兵与安徽省巡抚李续宜南北夹击蒙、地区,致使捻军腹背受敌。张宗禹奉张乐行之名,率部突围,从颍州区(治今阜阳市)入豫南,会和陈大喜部捻军,辗转至湖北麻城、薪水等地。陈大喜部返回河南省,张宗禹抵达安徽省,与太平军忠王李秀成所部太平军会合,进攻六安市。不久,李秀成部回救苏州市,张宗禹则率部折返皖北。

趁当张宗禹率部活动于河南省境内时进攻雉河集,张乐行在与清军作战时遇难,捻军遭遇重创,前期的捻军运动宣告结束。此后,张宗禹率部回到雉河集,重新从清军手中夺回雉河集,收拢了被清军打散的张乐行部,杀死了出卖张乐行的叛徒李家英等人,为张乐行报仇。

此后,皖北地区的西阳集、石弓山各地的百姓纷纷加入张宗禹部,使得捻军实力大增。11月,僧格林沁再入雉河集地区,为了保存实力,张宗禹再次率领捻军西进河南省境内,与当地赖文光率领的太平天国部队会合,准备驰援南京市南京市)。张宗禹所部自离开雉河集以后,再也没有以雉河集或皖北为基地,他将各地分散的小部队统一起来,正式成为后期捻军的著名领袖。

击溃僧部

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正在会同太平军在鄂东地区与清军作战的张宗禹也遭遇重创,麻城市境内的陈国瑞部也在败于清军后推入皖中国西南地区宿松县望江县天柱山太湖县地区活动。由于这些地区多为山地,不利于骑兵的活动,捻军的行动速度开始变慢。此后,捻军与太平军在霍山县再度遭到惨败,张宗禹收拾残部,进入河南省的南部地区与天平军赖文光部太平军联合在一起,赖文光被推为首领,张宗禹被“赐封”为“梁王”。此后,张、赖联军改变作战方法,以骑兵为主,流动作战。

8月起,张宗禹与赖文光在湖北省罗田县打击清军僧格林沁部,截至年底,张、赖联军共五次在罗山县光山县邓州市击溃张宗禹。次年1月,又在鲁山县第六次击溃僧格林沁部,这一系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自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的起义军的低落士气。

同治四年(1865年)春,张宗禹采取“兜圈子”的战术,将僧格林沁部引诱至尉氏,自己则辗转各地,最后率军北上渡过黄河进入站东进内。进入山东省后,张宗禹先后在曹县定陶区单县菏泽市巨野县济宁市各地活动,逐步逼近直隶边境,引起了清朝的恐慌,负责剿灭捻军僧格林沁遭到清政府的斥责。僧哥林沁在部队疲惫不堪的情况下,强制部下继续剿捻。5月,僧格林沁部尾随捻军进入菏泽市地区曹州(今曹县)高楼寨地区时,被张宗禹与赖文光引入伏击地域,遭到四面合围。张宗禹与赖文光指挥部队发动炮击,合围僧格林沁,最终击毙僧格林沁及大学士全顺、总兵何建鳌、额尔经厄等,消灭僧格林沁部7000多人(一说万余人),大获全胜,取得捻军运动史上最大的一次胜利。

被迫分兵

高楼寨之战后,张宗禹计划“督师北上,直捣虏巢”,对于先攻取纪念还是先渡过黄河河南省陕西省,大家相争不下。与此同时,两江总督曾国藩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剿捻。张宗禹得知后,便率部从山东省转向河南,后又返回皖北。但当时皖北雉河集已在清朝的强化统治下改为涡阳县,张宗禹等久攻不下,被迫于同治五年(1866年7月25日)兵分两路返回河南。自此,张宗禹与赖文光两部捻军分为两部流动作战。曾国藩重点设防的计划遭到破产,而后曾国藩再度提出“聚兵防河”的计划,企图将捻军困于鄂、豫、皖交界的多山地区,加以消灭。

9月中旬,张宗禹与赖文光在禹州市、许昌市一带会和,在得知曾国藩的河防计策后,二人立即率部趁北面朱仙镇开封市附近的堤墙尚未筑完时,经尉氏县、中牟北,进行突击,直冲开封南面的芦花冈堤墙,击溃河南巡抚李鹤年,经陈留前往山东,突破了曾国藩的沙河贾鲁河防线。

同治五年(1866年7月25日)10月上旬,进攻运河不得的张宗禹与赖文光重返河南省。面对清军长期的围追堵截,张宗禹与赖文光都感到“独立难支,孤军难立”,二人决定由张宗禹率领所部前往陕西省,联合回民起义军。捻军由此正式分为东、西两部,张宗禹率领西捻军约6万人(一说3万人)于10月21日在中牟县与赖文光部分手,迅速绕道陕西商州西上进抵华阴市,先后辗转多地,击败提督刘厚基部、总部萧德扬等部湘军,后直逼西安,迫使湘军回救。

同治六年(1867年)1月23日,会军务刘蓉率湘军1.4万人赶到桥,捻军以少数部队佯装战斗,后退走十里坡;湘军紧急追击,被诱至十里坡,遭到埋伏当初的张宗禹部精锐的反击。恰逢风雪骤降,湘军枪炮哑火,迅速溃败,3000多名湘军被歼。

联合回军

击溃湘军后,张宗禹部震动陕西省,随后他乘胜进围西安市,辗转至同治六年(1867年)3月下旬在益店,同自凤翔东来的回民起义军取得联系,两军得以会和,被称为“回捻”。回捻拟定了联合作战计划,由捻军进攻同州(今大荔县)、朝邑,回军进攻西安。张宗禹率捻军在同州作战时,引来湘军刘松山增援,捻军受挫后撤出同州,转战三原县、富平、蒲城县等地,在渭河南北与回民起义军“时离时合”,共同打击清军。

10月,陕甘总督左宗棠策划在泾河北洛河之间扑灭西捻军,张宗禹率部突出包围,于11月向北发展,配合起义军攻占了绥德县

苦战直隶

攻占绥德后,张宗禹接到了东捻军部的紧急求援,取到山西省,前往直隶。12月17日,张宗禹率部从宜川履冰渡过黄河,攻下吉安市后,兵分三路,于同治七年(1868年)初向直隶南部进军,直逼省城保定市,西捻军前锋则已进入房山区,直达宛平县卢沟村,震惊清朝。清政府调兵围剿,西捻军在直隶各地辗转,以吸引清军的注意力。3月,张宗禹率部同东捻军会和,但当时东捻军已被歼灭。张宗禹遂率军渡过滹沱河,进入河南省。清钦差大臣李鸿章趁机出兵,企图将捻军困于太行山麓,张宗禹遂转而东进,接连挫败清兵刘松山部、陈振邦部。

4月,西捻军在当地人民的引导下,从山东东昌(今聊城市)渡过运河,于4月下旬进逼天津市。清政府遂宣布京师戒严,并勾结英、法等西方列强加强天津防务,西捻军无法前行,加之东捻军已败亡,遂取道盐山县重返山东省。此后,张宗禹率领西捻军多次试图强渡运河,但均被李鸿章所阻,加之李鸿章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西捻军食宿也更加艰难。

7月起,西捻军接连受挫,张宗禹在山东沙河作战中负伤。此后他率领西捻军继续苦战,但仍未能渡过运河。8月1日,张宗禹在东昌区(今聊城市)李海务渡口再次抢渡,仍然失利,次日在向东北地区方向转移途中,被清兵截击,数千捻军或战死或被俘,张宗禹也在战斗中不知所终。西捻军就此覆灭,捻军起义也随之告终。

下落争议

关于张宗禹的下落存在多种说法,清军为了找寻张宗禹的下落,曾经在荏平一带大搜数十日,并乘机大肆抢掠,弄得民怨沸腾。

关于张宗禹下落之谜的一种说法,称他是投水自杀,官方史书《清史稿》在《李鸿章传》中也采用了“张总愚投水死”的说法。率先提出这一说法的是李鸿章在给清朝的奏章《查明张总愚实已投水淹毙直东肃清摺》和《张总愚投水确实并名军裁撤片》中,认为张宗禹是突出重围以后,走至徒骇河滨,投水自杀的,即投骇河而死。支持这一说法的还有如《淮军平捻记》《湘军志》《求阙斋弟子记》《豫军纪略》《畿辅通志》《安徽通志》等书籍,但在《捻军史研究》一书中,作者张珊认为,《淮军平捻记》《湘军志》等书都不是一手材料,是为了表扬淮军和李鸿章的战功,或是为了讨好李鸿章等将领,而望文生义,很大程度上是编造出来的。

另有书籍称张宗禹并未自尽,而是“水而走”。《山东军典纪略》中记载“总愚浮沉中流,呼之不应,良久随波去”。《涡阳县志》称张宗禹最后“从者仅十八骑”,“穿秫凫水,不知所终”,即不知下落。至于张宗禹“凫水而走”后的具体下落,《捻军》资料丛刊转《沧县志·铁闻》称“张宗禹败后,逃至邑治东北之孔家庄,变姓名,为童子师,后二十余年病死”。1960年,阜阳市专区文联牛家混同志曾来今黄骅市孔家庄村进行实地调查,所收集到的资料支持了这一说。另外,在黄骅县地名普查中,于今南大港农场孔庄子村南约50米处有一处张宗禹墓遗址,被认为是张宗禹死后埋葬地的遗迹,1981年,孔庄子挖沟时遇张宗禹墓,将其遗骨挖出,后用木箱收敛埋于原地,并立碑铭记。

涡阳县人王大球写的《张宗禹传略》还有一种说法,称“宗禹率亲兵十八骑,突围出,行至在平境内农村场屋中。时连夜奔走,人马困顿,俱寻地酣睡。及睡足起,视宗禹仅遗双履,已不知所在矣”,即其下落“不知所踪”。另有说法,称他失败后几经周折逃至俄罗斯

人物评价

左宗棠将张宗禹比作刘邦,“习三国演义者多诡智,虽不足乱天下,久延气候,亦搅局也”。

李鸿章称张总愚(即张宗禹)掳马数万,横驱南。每谓任化邦无识,官军能战,应不与战,专以走疲之,则可常活,乃天下之至无赖子。老亮(指左宗棠)绝非敌手。

近代史学者郭豫明称张宗禹“沉静好谋”“遇敌英发”。

人物关系

人物故事

大闹高隍庙

黄家寨寨主黄书郎作为高隍庙庙会的会首常在庙会上开设赌场,借机敛财,后来黄书郎年纪大了之后有他的儿子黄五雷接任,参与赌博的百姓常常弄得家破人亡。张宗禹得知黄家父子设赌局的把戏,十分愤怒,大闹黄家赌场,砍杀了黄家父子二人,将钱财散给家财输尽的百姓,还与大家商定以后再也不参与赌博。最后,张宗禹烧毁了黄家用于赌博的家当和银票。

焚书拒考

咸丰元年(1851年),与张宗禹同宗的几户大地主,希望张宗禹参加可靠,日后为官,为他们光宗耀祖,支撑门户。这些人为张宗禹准备了诸多的干粮、盘缠,还有坐骑。启程的当天,天还没亮,几位财主就在村口等张宗禹,但一天都没有等到张宗禹,直至夜晚张宗禹才出现。他见到大家为准备的东西,便知晓大家是希望他前去参加科考。张宗禹当场让几位财主把给自己准备的财物发给与自己同行的一些贫穷佃户,并表示“不进儒学,要入捻行”。说罢,张宗禹领着一伙人奔向自己的家,把家中的《四书》《五经》全都焚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