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斩首行动

斩首行动

斩首行动意在通过精准打击,首先消灭对方首脑和指挥机关,彻底摧毁对方的抵抗意志。是由英国的军事理论家富勒提出的。美国军队因具有发现确定、快速决策、精确打击等能力和信息优势,使“斩首”作战日益成为其对外军事干预的重要手段。美国的一些信息战专家认为,信息作战时,尤其是美国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信息作战,应遵循“斩首”原则。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向伊拉克巴格达发动代号为 “斩首行动” 的大规模空袭,随后又展开 “震慑” 行动,连番狂轰滥炸。美军在战前进行全方位立体侦察,还派出世界十大特种部队人员和中情局特工在伊境内活动长达4个多月追踪萨达姆及伊高官行踪。7月22日,萨达姆的儿子乌代·侯赛因和库赛在与美国军队枪战7个小时后被击毙。12月13日,美军在提克里特南部16公里达瓦尔镇一所小木屋的地下室中逮捕了萨达姆。2024年9月23日,以色列的空袭行动从清晨持续至深夜。当晚,以军打击了超过1300处“黎巴嫩真主党目标”。9月27日,以色列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展开大规模空袭,目标直指黎巴嫩真主党首脑隐藏的地点。以色列媒体称,此次袭击中,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 副指挥官兼 “圣城旅” 黎巴嫩分支指挥官阿巴斯・尼尔福尚、真主党南部地区指挥官阿里・卡尔基等人一同遭袭身亡。

远程精确打击已成为“斩首”行动的重要方式。下一步,随着侦察卫星分辨率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作战中根据目标独有的电子和生物特征实施远程精准猎杀,将成为“斩首”行动基本样式。

诞生背景

斩首行动是由英国的军事理论家富勒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他提出攻击敌方指挥系统为首要目标的“瘫痪攻击”,亦称“斩首攻击”。“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形象反映了这种思想。

应用方式

目标

斩首行动意在通过精准打击,首先消灭对方首脑和指挥机关,彻底摧毁对方的抵抗意志。美国军队因具有发现确定、快速决策、精确打击等能力和信息优势,使“斩首”作战日益成为其对外军事干预的重要手段。

行动准则

美国的一些信息战专家认为,信息作战时,尤其是美国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信息作战,应遵循“斩首”原则。所谓“斩首”,就是打击“敌方的头部,而不是他的躯体”。这一原则要求:战争要首先攻击敌国家指挥当局、联合参谋部、战区总部及各级部队司令部;破坏敌方所有信息传媒——电话、无线电频谱、电缆和其他传输手段;制止敌方使用第三方的通信系统,包括通信卫星

在战争中,战争对手作为一个大系统,通常由五个环节组成:“指挥领导环”,即指挥系统;“有机必需品环”,即电力等相关的工业以及弹药、食品等;“基础结构环”,即交通航线等基础设施;“个体群环”,即人口;“野战部队环”,即以保护己方系统内部环节、攻击敌方系统各环的环节。按信息战原则,这五个环节中,力量最弱的是第一环,其功能和构成决定了它是整个作战系统中智力、技术和信息最为密集的要穴部位,但同时也是作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最弱的部位,因此历来是兵家追求的首选打击目标。

运作

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为使用无人机实行精准“斩首”提供了高度可靠的手段。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使用,核心在于对海量情报数据的汇聚、分类和存储,以及科学构建先进的数学模型,发展具有高度智能的算法,实施超高速的数据处理和计算,为快速决策和精确指挥控制提供必需的技术支撑。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使“斩首”作战能力有了质的提升。

在对“斩首”对象的精准定位上,实现了从景物匹配到人脸识别的跃升。据美国军队透露,利用“捕食者”无人机进行“斩首”突击,缘于美国利用无人机搜索奥萨马·本·拉登。一次,“捕食者”无人机拍摄到本·拉登在阿富汗山区一道山梁上休息的照片,但当时的“捕食者”没有装备导弹,无法实施打击任务。后来,美军对“捕食者”无人机进行了改装,使之具备了导弹发射功能。这一改造立即在阿富汗战争中发挥了作用,帮助美军击杀了“基地”组织二号人物拉提夫。在当时,美军导弹的末端制导方式是景物匹配。为了避免误伤,美军力求将“斩首”对象精确定位在周边景物之中,验明正身并符合景物匹配条件,即下达开火指令。之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人脸识别技术进入实用阶段,“斩首”行动变得更加精准。

在对整个“斩首”过程的保障上,实现了从“杀伤链”到“杀伤网”的跃升。“斩首”行动整个过程往往涵盖侦察、监视、情报、计算、通信、指挥、控制、杀伤的链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或被对方干扰、摧毁,都将导致链条的断裂进而使整体功能失效。在网络化信息系统建设日渐完善,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日益普及的条件下,不仅可以用一个“杀伤网”来取代原来的“杀伤链”,而且这个“杀伤网”的节点能够实施分散配置,具有良好的韧性。因此,整个打击过程中某些环节出现问题,或者被干扰、破坏、摧毁,替补链接可以随时补充缺陷,对“杀伤网”不会产生致命性破坏,击杀行动仍然能够有效执行。

在对“斩首”对象的击杀方式上,实现了从固定清除到机动打击的跃升。很显然,对机动目标的打击和摧毁要比对固定目标更难。对于高速机动的目标,即使整个“杀伤网”正常运作,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导致打击行动的失败。据悉,在“卡西姆·苏莱曼尼事件”中,由于苏莱曼尼乘坐的汽车突然加速,躲过了前两枚导弹的打击。但是,执行打击任务的操作员及无人机立即发射了第三枚导弹,成功击中苏莱曼尼的座驾。这就反映出操作员的快速反应和打击系统的评估、再打击决策和行动的实时高效。达成这一效果,没有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效算法和量子、光电速度的计算能力,是难以实现的。

特点

时间是“斩首行动”能否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美国军队经过多轮改革形成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经过实战检验并优化了体制编制,可以实现战场快速高效决策;科学技术上的优势,保障了美军战场运筹计算能力和战场通讯能力,譬如“区域防空指挥系统”“快速战术图像系统”及“漫游者”软件等,能在复杂电子干扰环境下快速在美海军和地面部队之间传递情报信息,更加有利于指挥和协同,从而增强了抗干扰能力。

评估是美军在实施打击过程完成链路上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作战效费比的参照系。作战过程中,美国军队充分利用其侦察监视手段获取精确打击效果信息,利用其侦察探测能力、预警监视能力、指挥控制能力进行评估判定,并依据评估结果调整精确打击力量和方式,及时实施再次精确打击,以确保作战行动实现预期打击效果。

应用历史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上空“斩首行动”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间凌晨5点半,美英联军向巴格达发动代号为“斩首行动”的大规模空袭,隐形轰炸机飞临巴格达上空投掷地堡炸弹,位于波斯湾红海的美军战舰则发射BGM-109巡航导弹,攻击伊拉克军政首脑机关和高级官员住所。第二天,美英又拉开代号“震慑”的军事行动,出动1000架次飞机,发射1000枚巡航导弹,此后一个多月连番狂轰滥炸。美国军队在战前在陆、海、空、天、电各维空间展开了立体侦察,全面搜集目标光学、语音和电子信息,侦察和追踪萨达姆及伊高官的行踪。美军还秘密派出100多名世界十大特种部队人员和约50名中情局特工,在伊境内活动长达4个多月,通过窃听等手段,密切跟踪萨达姆与伊高级官员通信联络、活动情况,并收买了大批当地平民甚至伊高级官员。4月4日,伊拉克电视台播出了萨达姆在巴格达街道会见支持者的电视录像。4月7日,巴格达的曼苏尔地区遭到轰炸。美国认为,萨达姆和他的两个儿子当时躲藏在曼苏尔地区。7月22日,萨达姆的儿子乌代·侯赛因和库赛在与美国军队枪战7个小时后被击毙。美军宣布,差“数个小时”就能抓到萨达姆。7月27日,美军突袭了提克里特三个农场。事后,美军称,错过萨达姆“24个小时”。12月13日,美军根据情报部门预先获得的情报,在提克里特采取了“红色黎明”行动,在提克里特南部16公里达瓦尔镇一所小木屋的地下室中逮捕了萨达姆。大约600名美军官兵参加了这次行动。萨达姆被捕时没有抵抗。这场战争给伊拉克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沉重的灾难,伊拉克人民饱受战火之苦,大量平民伤亡,基础设施被严重摧毁。直到2011年12月18日,最后一批美国军队部队撤出伊拉克,伊拉克战争才正式结束。

以色列对黎巴嫩真主党领导层的 “斩首行动”

自2006年以色列与真主党爆发军事冲突以来,以色列一直在加码对情报和军事资源的投入。在情报收集方面,以色列在黎巴嫩上空部署更多的无人机和先进卫星,持续捕捉真主党的据点,并通过记录建筑物的微小变化找出真主党的武器库等设施;还向黎巴嫩深处派遣卧底突击队员执行情报任务;其国防军的主要信号情报部队 “8200 部队” 也在加强网络战能力,以便更好地拦截真主党成员的手机和其他通信信号。最大规模袭击发生在2024年9月23日,以色列的空袭行动从清晨持续至深夜。当晚,以军打击了超过1300处“黎巴嫩真主党目标”。9月24日,真主党火箭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指挥官易卜拉欣·穆罕默德·卡比西在以军对贝鲁特南部郊区的空袭中身亡。9月26日,真主党无人机部队指挥官穆罕默德·侯赛因·萨鲁尔在以色列对贝鲁特南郊的袭击中身亡。9月27日,以军发起 “新秩序” 行动,出动战机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发动一连串空袭。以色列军方表示,根据精确情报,以军对黎巴嫩真主党总部进行定点打击,该总部位于贝鲁特南郊代希耶的一栋住宅楼。打击发生时,黎巴嫩真主党高层正在总部开会。以色列媒体称,以军使用了大约85枚掩体炸弹,每枚重2000至4000磅,可以摧毁地下设施和钢筋混凝土建筑。此次袭击中,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 副指挥官兼 “圣城旅” 黎巴嫩分支指挥官阿巴斯・尼尔福尚、真主党南部地区指挥官阿里・卡尔基等人一同遭袭身亡。10月8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视频声明说,以军已打死 “纳斯鲁拉本人、纳斯鲁拉的继任者,以及继任者的继任者”。根据以色列的统计,截至2024年10月8日,以色列已经打死了黎巴嫩真主党90多名高层和中层领导人。

土耳其针对库尔德武装

库尔德武装一直寻求通过武力在土耳其与伊拉克伊朗叙利亚交界处的库尔德人聚居区建立独立国家,土耳其将该组织列为恐怖组织。土安全部队持续越境伊拉克和叙利亚,打击库尔德工人党目标。2024年9月30日,土耳其国家情报局表示,土安全部队在伊拉克北部的一次反恐行动中,成功击毙了2名库尔德武装高级成员,分别名叫维斯勒·杜兰和迪兰·厄克吕。10月8日,土耳其情报部门称打死一名企图在土耳其发起炸弹袭击的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分子赫扎尔·贝尔格(Hezal Belge)。赫扎尔·贝尔格是库尔德工人党的高层,此前已被土耳其情报部门列入追捕清单。她曾多次试图在土耳其境内发起炸弹袭击,但由于土安全部队采取了相关预防措施,多次推迟了行动。10月11日,土耳其国防部宣布,土安全部队在伊拉克北部加拉地区打死5名库尔德工人党成员。土耳其国防部称,将继续其快速、持续的军事行动,从源头上消除“恐怖主义”。

未来发展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军事创新步伐,加速推进新军事变革。这场变革将深刻影响未来战争形态,正确认识其特征,科学判断其发展走向,有助于把握战争主动,赢得军事竞争优势。

智能指控系统初显威力,作战指挥谋求精算制胜。人工智能在军事指挥领域开始崭露头角。美“阿尔法”智能空战系统与美国军队资深飞行员模拟对战以12∶0绝对优势取胜。俄“T-14主战坦克”坦克配备人工智能系统,操作员仅需指示目标方向,人工智能系统即可自主完成距离判断、瞄准、射击等操作。总体来看,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平台级指挥控制和战术级决策支撑,未来将逐步向体系级指挥控制和战役级决策支撑发展。俄罗斯计划在未来5年内建设无人化指挥和智能化控制系统,打造仅需少数人值守的国家级联合指挥机构。美国防部提出“算法战”概念,力求使人工智能与兵棋推演、指控系统融合,使其成为未来战前预演、战时感知、辅助决策的综合枢纽。

无人作战力量迈向前台,作战力量趋向人机结合。2011年11月,美国军队“捕食者”无人机发射“海尔法”导弹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武装,被认为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无人机对地攻击作战。2020年的纳卡冲突将无人机作战运用推向新高度,彰显了无人作战力量的威力。当前,无人作战主要应用于低烈度对抗环境,存在自主决策能力差、生存能力不足等问题。下一步,人机协同将成为发展趋势,无人机充当弹药平台、诱饵或侦察机,为有人机提供预警、掩护。

远程精确斩首成为现实,作战手段走向多样化。2020年11月,伊朗核科学家莫赫森·法赫里扎德遇刺,伊官方认定这是由以色列和伊朗海外反对派组织联手实施的一次精确猎杀行动,其中一个细节可以佐证。行动中,由于仅穆赫森·法赫里扎德面部被锁定,其妻子虽离他仅25厘米,但没有被射中。近年来,美俄动用无人机导弹对重要目标实施的远程精确猎杀行动表明,远程精确打击已成为“斩首”行动的重要方式。下一步,随着侦察卫星分辨率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作战中根据目标独有的电子和生物特征实施远程精准猎杀,将成为“斩首”行动基本样式。2020年,美国军队验证从“传感器到武器”杀伤链体系,通过太空传感器引导航空武器系统对超视距外目标实施打击,速度达到分钟级。

高超音速武器打破战场平衡,作战节奏空前加快。高超音速武器可在1至2小时内打击全球任何地点的高价值战略目标,是一种重要的常规威慑与打击手段。当前俄罗斯已研制并装备多款高超音速导弹,飞行速度在8马赫至20马赫,是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撒手锏”武器。美军已对远程高超音速武器进行模拟试射,预计2022年底形成作战能力。未来,高超音速武器的高破防率和低拦截率,将打破战场平衡。随着其速度和精度不断提高,作战节奏将空前加快。战术级核武器成为备选手段,核战争门槛进一步降低。当前,俄美正推动核武器小型化。俄“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能携带200万吨TNT当量核战斗部,机动至美国近海发射。美国正在发展B61-12核弹,这是一种战术级小型核武器,打击误差小于30米,核污染与附带伤亡小,媒体宣称其实战运用可能性很高。2018年,美新版《核态势评估》报告暗示将放松核武器使用条件,在遭遇“战略非核打击”时使用核武器反击。随后,俄罗斯也宣布调整核政策,放宽动用核武器条件。在此背景下,核武器很可能成为未来战争的可选手段之一,核战争门槛进一步降低。

大型武器平台发展接近拐点,作战平台转向高低互补。当前,大型武器平台出现发展瓶颈,存在成本高、维护难等缺点,高超音速武器无人作战平台的出现,也使其面临的风险大大增加。下一步各国将在继续发展大型武器平台的基础上,注重发展低成本高效能武器装备,如美国军队“马赛克战”概念正在寻求发展具备网络化、分散化、低成本、智能化等特征的作战体系,以降低以网络为中心的体系架构的脆弱性。军事科技应用面临多重挑战,作战失控风险加大。随着技术门槛降低,先进武器失控风险越来越大。另外,航空武器系统软/硬件的可靠性也不容忽视。1988年,美“文森斯”号巡洋舰上的防空系统误将伊朗一架客机识别为F-14战机,最终酿成298名平民丧生的惨剧。2007年,美军第3机步师一台“利剑”机器人由于软件故障,调转枪口对准美军操作员。此外,机器人拥有自主开火权,将对伦理造成巨大冲击。已有个别国家赋予无人作战平台自主开火权,带来巨大争议。未来,这些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参考资料

“斩首”作战缘何倍受青睐.人民网.2024-10-16

背景资料:“斩首行动”和“斩首原则”.新浪网.2024-10-16

911二十年:平民伤亡难计算,百万人无家可归,8年伊战打了个啥?.今日头条.2024-10-16

真主党高层遭“斩首”几近团灭?以色列公布这样一张死亡名单.中国网.2024-10-16

美军搜捕萨达姆主要事件:从斩首行动到红色黎明.新浪网.2024-10-16

真主党“一把手”空袭中身亡,以色列发起“新秩序”行动|知世分子.今日头条.2024-10-16

以军说打死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新华网.2024-10-16

未来军事发展趋势前瞻.中国军网.2024-10-16

“斩首”作战呈现别样景象.中国军网.2024-10-16

“斩首”作战缘何倍受青睐.人民网.2024-10-16

黎巴嫩真主党称一高层躲过以军暗杀!以色列:已打死黎真主党90多名高层和中层领导人.今日头条.2024-10-16

土耳其安全部队在伊拉克北部打死5名库尔德工人党成员.荆楚网.2024-10-16

土耳其打死两名库尔德工人党高级成员.人民网.2024-10-16

土耳其称打死一名企图在土发起炸弹袭击的库尔德武装高层|土耳其.新浪财经.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