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鼠科
豚鼠科(食虫类:Caviidae),是哺乳纲啮齿目下的一科,截至2023年,在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中,该科共有3亚科6属18个物种。尽管与其他啮齿动物相比种类相对较少,但它们在形态上表现出相当高的多样性。如豚鼠亚科动物和水豚亚科动物的体短四肢短,长耳豚鼠亚科则具有长腿和大耳朵,更类似于野兔。豚鼠类科中被人类驯化的豚鼠(Cavia porcellus)被广泛用于医用研究和食用,是啮齿动物中除实验室大鼠和实验室小鼠外最重要的实验动物,部分种类还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
豚鼠科动物分布范围为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南部延伸到巴塔哥尼亚南部,广泛栖息于沼泽、热带洪泛平原、热带稀树草原、多岩石地区、高海拔草原,最高可达海拔5000米。它们大多数体长在15~40cm之间,体重在200~1500g之间;但水豚体长可达1.3m,体重超过65kg。牙齿特征是将豚鼠科动物与南美洲其他啮齿动物区分开来的最显著标志。
拉丁美洲地区,豚鼠科多个物种均是当地居民的肉类来源之一,它们的皮毛可制衣,其他部位可作为饲料,粪便可以作为肥料,因此,已被人工养殖。截至2023年,豚鼠科下共有20种被IUCN收录,其中1种为极危(CR),1种为近危(NT),余下均为无危(LC)或数据缺乏(DD)。在南美土著的传统文化中,豚鼠科动物是药物和宗教仪式的祭品。
起源演化
起源
豚鼠科动物的化石发现可以追溯至中新世中期,约2000万年前,并一直延续到中更新世或全新世。最古老的化石属于豚鼠类科演化树上的一种已灭绝的类群,“Eocardiidae”家族,与现代豚鼠一同构成了狭义的豚鼠类(Caviodea)。其中,被认为是豚鼠科动物演化树中最早的物种之一是已知于1897年的Asteromys punctus,2012年发现的新化石材料证实了它在该类群内的基础位置。2011年以后,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豚鼠的姐妹物种是2010年在阿根廷描述的化石种Guiomys unica。
演化
系统发生
根据分子生物学数据,豚鼠科动物大约在2600至2800万年前经历了一次演化放射(radiation),而豚鼠科动物的不同支系可能在超过1800万年前的中新世早期分离出来。但这一发展早期阶段的化石发现很少;直到中新世晚期才有丰富多样的化石发现。经过这一次辐射演化,豚鼠科形成了14个属。其中有8个属已经灭绝,只有6个属存活至今。
化石发现
豚鼠类的几种化石形式已被描述并分类在分类单元内。 例如,属于真豚鼠类的Palaecavia属和Dolicavia属的化石可能与小豚鼠属(Microcavia)相关,并被归入豚鼠亚科(Caviinae)。2005年,阿根廷的两位古生物学家迭戈·H·韦尔齐(Diego H. Verzi)和卡洛斯·A·昆塔纳(Carlos A. Quintana)描述了距今约250万年前的上新世晚期的Cavia galileoi化石物种,是已知最古老的豚鼠属(Cavia)物种。其化石发现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附近的圣安德烈斯地层(San-Andrés-Formation)。2017年,阿根廷的另外两位古生物学家阿德里安娜·M·坎德拉 (Adriana M. Candela) 和里卡多·A·博尼尼 (Ricardo A. Bonini) 描述了该属的另一种物种,其年龄约为470万年。
另一方面,Orthomytera属可能是长耳豚鼠属(Dolichotis)的祖先,而水豚亚科的其他化石属有Cardiomys、Procardiomys、Phygatherium和Cardiotherium,这些属比从水豚亚科中分裂出的岩豚鼠属(Kerodon)更古老,因此也更年轻。尽管现存的豚鼠科动物仅在南美洲出现,但Neochoerus是一种在晚更新世时期曾分布到北美洲的化石属,其分布范围延伸到墨西哥湾和大西洋沿岸的现今美国南部。
驯化历史
豚鼠类科的动物与人类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最著名的是被驯化的豚鼠(Cavia porcellus),它在人类文化中被广泛应用于食用、作为宠物和实验动物。豚鼠起源于南美洲,已有三千多年的人工饲养历史。驯化过程可能源于这些动物在人类居住区觅食垃圾,后来被关在笼子和畜棚中进行喂养。驯化可能始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通过对山地豚鼠(Cavia tschudii)与豚鼠之间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特征的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认为山地豚鼠可能是豚鼠的姐妹物种,同时也是豚鼠驯化的原始形式。在印加帝国帝国时期(公元1200年到1532年),通过人们的有选择性的繁殖,豚鼠类培育出了多个品种。自19世纪中期以来,豚鼠一直被广泛用于实验室研究。它们在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等国家被作为食用动物和宠物饲养。
命名与分类
命名
豚鼠科动物因其足部似豚,故称为“豚鼠”。其学名的来源则始于1817年,德国-俄罗斯的动物学家戈特赫尔夫·费舍尔·冯·瓦尔德海姆(Gotthelf Fischer von Waldheim)首次科学描述并建立了豚鼠科,称为“Caviidae”。他将已知的豚鼠类(Cavia porcellus)与刺豚鼠属(Dasyprocta)以及山兔豚鼠属(Cuniculus)中的无尾刺豚鼠属(Cuniculus paca)一起合并到这个家族中。
在瑞典分类学家卡尔?冯?林奈(Carl Linnaeus)于1758年撰写第十版《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作为现代命名法的基础之前,豚鼠的各个物种在自然历史中就已为人所知。在这部作品中,林奈将豚鼠(Cavia porcellus)描述为Mus porcellus,并将其归类为小鼠属(Mus)。德国生物学家彼得·帕拉斯(Peter Simon Pallas)在其著作《动物学杂记》(Miscellanea zoologica)中对岩蹄兔(Procavia capensis)进行了科学描述,并选择了Cavia capensis作为它的名称。他将岩蹄兔与豚鼠类(Cavia porcellus)、刺豚鼠属和水豚属(Hydrochoerus)进行了比较,并将这种在非洲发现的岩蹄兔归类为啮齿动物中的南美洲豚鼠科。豚鼠属(Cavia)这个名字是帕拉斯采用自德国自然学家雅各布·泰奥多尔·克莱因(Jacob Theodor Klein)的,后者早在1751年已经将这个属名用于豚鼠科动物,而克莱因的参考来源是1648年德国自然历史学家乔治·威廉·古斯塔夫·马格拉夫(Georg Wilhelm Steller Marggraf)关于巴西自然历史的著作。因此,帕拉斯成为了豚鼠属的第一位科学作者,而卡尔?冯?林奈则成为了由此产生的种名Cavia porcellus的第一作者。
分类
截至2023年,在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中,豚鼠科被分为豚鼠亚科(Caviinae)、长耳豚鼠亚科(Dolichotinae)和水豚亚科(Hydrochoerinae),共有6属,18个物种。具体分类信息如下表所示:
形态特征
豚鼠科动物虽然与其他啮齿动物相比种类相对较少,但它们在形态上表现出相当高的多样性。其中豚鼠亚科动物和水豚亚科动物的体型偏短,四肢相对较短,长耳豚鼠亚科则具有长腿和大耳朵,更类似于野兔。除了生殖器官外,如雌性豚鼠科动物有一对腹部乳房,雌雄之间在外观上几乎没有或没有明显的差异,不过水豚亚科动物中,雌性略大于雄性。
豚鼠科动物在体型大小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多数豚鼠科动物体型适中,身长在15~40cm之间,体重在200~1500g之间,如小豚鼠属动物体长约22cm,体重约200~300g;但长耳豚鼠亚科动物身长45~75cm,体重介于9~16kg之间,而世界上最大的啮齿动物,水豚(Hydrochoerus hydrochaeris)的体长则可达1.3m,体重超过65kg。
豚鼠科动物的毛发密集而粗糙,身体上部从灰色到棕色不等,下部从白色到灰色不等。它们通常体形健壮结实,头大,脸部受两侧挤压较窄,眼睛大,门齿很窄,下颌为高冠齿,臼齿的根部永久暴露,通常为两个棱柱或梨状截面柱。牙齿特征是豚鼠科动物与南美洲其他啮齿动物相区分开来的最显著标志,豚鼠科动物的齿式为2(1013/1013)=20。此外,豚鼠科动物的视觉为二色性,只能区分蓝色和绿色,而无法区分红色。
其前肢有四趾,而后肢有三趾,足底无毛。它们的爪子锋利,但岩豚鼠属动物爪子较钝。所有豚鼠科动物的脚掌都拥有皮革状的趾底垫,可为它们在地面行走或攀爬提供牢固的支撑。水豚和大豚鼠类(Cavia magna)的趾间还发育有游泳蹼,使它们能够在沼泽和水中自如移动。无尾或尾长约24~35毫米。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豚鼠科动物是南美洲所有啮齿动物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之一,主要从委内瑞拉南部延伸到巴塔哥尼亚南部。其中豚鼠属物种分布最广,从哥伦比亚到阿根廷的大部分地区均可见到;其他属则常见于秘鲁南部、玻利维亚巴拉圭、智利和阿根廷的部分地区。但岩豚鼠属仅限于巴西中东部的卡汀珈(Caatinga)地区和巴西热带稀树草原的某些地区。
而豚鼠类(Cavia porcellus)由于被人类驯化为食物来源和宠物,其分布范围得以扩大,驯化过的豚鼠形态几乎已在全球人类居住区域广泛传播。
栖息环境
豚鼠科动物广泛栖息于沼泽、热带洪泛平原、热带稀树草原、多岩石地区、高海拔草原,最高可达海拔5000米;较少栖息于茂密的丛林中。豚鼠科的不同物种之间,存在栖息地多样性。例如,岩豚鼠(Kerodon rupestris)居住于巴西东部干燥地区的巨石中;黄齿豚鼠(Galea flavidens)和山地豚鼠(Cavia tschudii)生活在从秘鲁到阿根廷的安第斯山脉的草地、岩石和灌木丛,海拔约4000米;水豚主要栖息在亚马孙河盆地的热带雨林,以及周围的稀树草原和沼泽中。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豚鼠科动物为植食性动物,根据种类和生境的不同,它们摄取各种不同的植物部分。特别是草和其他多为草本植物的绿色植物是大多数种类的重要食物来源。但不同环境下的豚鼠科动物饮食差异较大,例如岩豚鼠属动物食谱广,它们以各类叶、种子、水果、花朵为食;小豚鼠属动物会通过爬树,摄食树叶和水果;而豚鼠属动物只吃草。豚鼠科动物常单独或与同类一起觅食,在大多数情况下,两只一起觅食的豚鼠科动物基本都是来自同一栖息地中的雄性和雌性;同性一起觅食的情况较少。
草类主要由难以消化的纤维素组成。豚鼠亚科和水豚亚科动物通过利用盲肠中存在的细菌酶进行盲肠营养,以提高食物的利用率。它们产生一种通过盲肠中的细菌酶预消化纤维素的形式的粪便,然后再次摄取和利用这些粪便。由于豚鼠科动物是为数不多无法自行合成重要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脊椎动物之一,它们必须通过食物摄入维生素C。
社群行为
豚鼠科动物展现出多样的社群组织形式。它们是社会性的集群动物,通常以成对或成群结合的方式存在,并拥有相对复杂的社群等级制度。
水豚属的群体规模可达30只,甚至在极端干旱期也可能在水域周围达到100只,类似于其他哺乳动物的群体结构。而长耳豚鼠属和伶豚鼠(Galea musteloides)则表现为成对一起生活的“一夫一妻制”生活方式,只有在前任死亡后才会更换伴侣。一些物种已经发展出复杂的领地和社会结构。
节律行为
豚鼠科动物通常是昼行性的,主要在清晨、白天和黄昏时活动。它们会根据天气和气候条件调整自己的活动,一般而言在早晨和晚上更为活跃。尽管在它们分布区域的高海拔地区可能会面临一些恶劣的气候条件,但它们并不进行冬眠。
活动期间,豚鼠科动物会离开茂密植被,前往更开阔的区域进行短暂觅食。非活动期间,它们会躲在自己挖的或其他动物留下的洞穴里。
运动行为
由于生活方式和生境的差异,不同种类的豚鼠科动物表现出不同的运动行为特征。豚鼠属主要是地面栖息的动物,几乎只在地面上活动。与此不同的是,岩豚鼠属具备攀爬能力,能够在树木和灌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长耳豚鼠属也完全适应陆地生活,其移动方式类似于兔子,以迅猛的跳跃为特点。水豚属则属于半水栖动物,可以上岸,但通常在水中行走或游泳,其移动方式类似于小河马。豚鼠科动物的四肢结构也相应地适应了它们的生活方式,豚鼠属和岩豚鼠属具有用于抓握和挖掘的爪子,而长耳豚鼠属的后爪趾甲变成了类似马蹄的形状。水豚属的脚趾间则具备游泳蹼。
交流行为
豚鼠科动物因其复杂的社会结构而发展出多种交流方式。它们以较大的语音交流方式为主,通过发出特定的声音进行沟通。警报声是它们在受到干扰或威胁时的主要表现,例如水豚属发出响亮而沙哑的吠叫声,而岩豚鼠属的警报声则以复杂的咕咕声和尖锐的口哨声为特征。此外,它们还有其他交流声音,如水豚属的呼噜声和咔哒声,以及高亢的呼唤声、啁啾声和牙齿咬合声。
在气味交流方面,豚鼠科动物使用不同的气味腺来标记领域。肛门腺是它们主要用于标记的器官,通过将分泌物擦拭在地面或其他结构上来实现该行为。标记行为主要由雄性动物完成,但雌性动物也会进行该行为。水豚属的雄性动物还拥有位于鼻子上的气味腺,用于在植被上进行标记。在“一夫一妻制”的巴西豚鼠中,雄性动物还使用尿液标记其伴侣,以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此外,豚鼠科动物还通过特定的身体姿势和手势进行交流。社交时,它们可能通过鼻子接触、摩擦脸颊或相互攀爬来加强关系或引导交配。而作为威胁的表现,豚鼠科动物可能进行虚假攻击、露齿、采取特殊的头部姿势,甚至站立在后腿上以威胁对方。攻击行为主要发生在同性或亚成体之间,尤其是两只雄性豚鼠科动物之间容易发生激烈的打斗,弱势一方可能会受伤。
生长繁殖
交配与繁殖
交配制度
豚鼠科动物在不同的生境和生活方式下形成了多样化的交配系统。这种多样性包括“一夫一妻制”和成对生活的物种,以及以一个优势雄性为中心形成雌性后宫的群体,还有表现出领地性行为的单独行动者。这些单独行动者与不同的性伴侣交配,其交配行为和遗传结果并不一定受社会群体组成的影响。一般而言,较小的豚鼠科动物往往是杂交的,与不同的伴侣进行交配,或者生活在一个雄性和两到三个雌性组成的群体中。例如长耳豚鼠属和伶鼬豚鼠为“一夫一妻制”,形成了稳定的配对关系,大豚鼠(cavia magna)和巴西豚鼠为“一夫多妻制”,南方小豚鼠的(Microcavia australis)交配制度则相对混乱,没有固定模式。
繁殖期
大多数豚鼠科动物可以全年交配,尤其是较小的豚鼠科动物可能在一年内进行多次繁殖。只有在南方和较为干燥的地区,它们的繁殖才呈现一定的季节性。例如,南方小豚鼠(Microcavia australis)的繁殖季节大约为九个月,其南方种群在八月有一个交配休息期。而巴拉圭长耳豚鼠(长耳豚鼠属 salinicola)的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八月到十二月之间。值得注意的是,野生环境中,整个家族的成员可以全年繁殖;但在圈养环境下,只有地位较高的雌性豚鼠科动物才能成功进行繁殖。
发情特点
豚鼠科动物均为产后发情。种群中多只雄性豚鼠科动物存在的情况下,雌性发情期是雄性首领主导地位可能受到挑战的唯一时期。其他雄性豚鼠科动物对雌性的兴趣增加开始于分娩前一或几天,也就是说下一次发情期之前。通常,种群中的几只雄性豚鼠科动物会聚集在雌性附近。而雄性首领会表现出保护配偶的行为,并试图赶走其他雄性。一旦雌性在分娩后离开分娩地,所有雄性通常都会跟随她进行交配追逐。在求偶过程中,部分雄性豚鼠科动物会对雌性“撒尿”。在有雄性首领的豚鼠科动物种群中,其他雄性通常在第一次插入时迅速射精,而雄性领袖则在射精前多次骑上雌性进行交配。
豚鼠科动物为多胎动物,怀孕期和幼崽数量是因种类而异的,也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动物所处生境的气候条件。总体而言,在干燥地区的物种通常幼崽数量较少。怀孕期根据属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较大的长耳豚鼠属和水豚属的怀孕期最长,而较小的种类的怀孕期相对较短,为50~70天,与其他啮齿动物相比相对较短。野生豚鼠科动物产仔数常为1至4只,最多5只,家养豚鼠科动物每窝可产1~13只幼崽。
生长与发育
豚鼠科动物幼崽出生时通常便发育良好,性成熟较早。幼崽出生时已长有毛发、拥有齐全的牙齿,并能够睁开眼睛,几乎可以在出生后立即在巢穴中活动。值得注意的是,雄性巴西豚鼠类对幼崽表现出互动行为、梳理行为,这是豚鼠科中其他物种所未体现的。
豚鼠科动物的性成熟时间因种不同而不同,小型豚鼠科动物在30到60天内就能达到性成熟,而大型豚鼠科动物,如水豚属则需要大约18个月才能达到性成熟。
豚鼠亚科动物的寿命最长约为三到四年。在圈养条件下,长耳豚鼠属的寿命可达14年,水豚属可达12年,而在野外它们的寿命可能最多为六年。
人工养殖
豚鼠科动物中的豚鼠因具有经济价值,已被人工养殖,下面简要介绍其人工养殖技术:
养殖环境
豚鼠类养殖场宜选址于地形高、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排水顺畅的背风朝阳之地。理想的场址位于居民区下风,周围500米内避免存在化工厂、皮革厂、大型畜牧场等潜在污染源。由于豚鼠具有敏锐的听觉,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甚至可能引发流产,因此养殖场需远离交通要道和繁华市区。
豚鼠喜欢干燥凉爽的环境,对干旱和半干旱的气候条件适应性较强,但不耐高温高湿的环境。因此,在栏舍建设中,必须确保通风良好、环境干燥、温度适宜、湿度较低。栏舍内地面应进行防潮处理,墙体设置宽大的窗户以便通风。屋顶采用双层设置,有利于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室内应配备通风设备,以满足豚鼠类对恒温、干燥和安静环境的需求。豚鼠对环境温度的调节能力较差,因此室温要求在18~22℃,相对湿度保持在45%~55%之间。
由于豚鼠性格温顺,不具攻击性,不跳跃也不攀爬,因此窝室宜采用砖砌结构,地面和四周使用水泥进行抹平。在池内设置大小不一的洞穴,供豚鼠休息和产仔。
繁育
饲喂管理
豚鼠类是单胃型食草动物,主要以草食为主食。其对粗纤维的消化率较高,特别喜欢食用红薯、青萝卜、菜叶、聚合草以及优质的牧草。在饲养中,可以采用混合饲料,包括玉米面、高粱面、豆饼面、皮、大麦、鱼粉、骨粉和食盐等成分,混合搅拌后加水捏成团状进行喂养。每天分两次喂食,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同时饮水器要保持清洁。
在日常饮食中,需要提供持续供应的干草,每天适量的青菜,夏季可添加水草等。对于豚鼠,多喂食优质牧草是必要的,因为长期不喂青草或干草可能导致严重的脱毛现象。在喂食时,如果每顿提供蔬菜,可减少或少量喂水;而喂给固体饲料时,应增加3~4倍的水量。在使用混合矿物盐和混合维生素时,可不额外提供青饲料。
日常管理
在豚鼠类的饲养环境中,要尽量保持安静,禁止陌生人和动物进入养殖区域,并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以维持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合理的分栏管理也是关键,夏季天气炎热时,出生后的15~20天可进行分栏,而冬天天气寒冷时,分栏的时间延长至20~25天。分栏时可根据体重大小和体质强弱进行划分,有利于保证豚鼠的均衡饮食和平衡的生长发育。
另外,要保持豚鼠饲养笼及其内里垫料的清洁和新鲜,定期更换垫料,经常进行食具和笼具的消毒和洗刷。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控制豚鼠类的密度,及时处理体弱者,并补充健壮和适应能力强的新种。
幼豚鼠对温度条件要求较高。在夏季,温度应维持在25°C~30°C之间,而在冬季最好保持稳定在20°C左右。否则,幼豚鼠容易患上肺炎并出现死亡。因此,需要为幼豚鼠配备温控房间,以确保它们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生存和发育。
病害防治
传染性肺炎
传染性肺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症状表现明显。患有这种疾病的豚鼠会迅速出现食欲减退、活动减少、毛发蓬乱的症状。此外,患豚鼠类的外表粘膜可能呈现淡蓝色,呼吸会变得急促并出现咳嗽。为预防和治疗传染性肺炎,建议每日按时按量喂食磺胺噻唑,并采取消毒措施来消除病因。同时,改善饲料管理条件,实施定期检疫,确保检疫期不少于20天,有助于有效控制和防止传染性肺炎的传播。
脓肿
患有脓肿的豚鼠大多为成年鼠,其颔下可能出现鸽蛋大小的脓肿,或者在皮下形成脓肿。防治方法为,首先进行手术摘除脓肿包囊,排除脓液。接着,向腔内注入3%过氧化氢,使用卫生棉彻底清除脓液,并用5%碘酒对切口进行消毒。再每日按时按量给豚鼠类内服磺胺噻唑。
脱毛症
患有脱毛症的豚鼠,其脱毛症状通常从背部开始,并逐渐扩大至全身。为了防治这一病症,首先,应调整饲料中的蛋白质比例、增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以及经常饲喂优质牧草来改善豚鼠的营养状况。其次,使用医用樟脑涂抹患处,每两天进行一次,通常3~4次即可治愈。此外,可采用中草药制成的混合液,包括兽用敌百虫、半夏、白芷、南方大斑蝥等成分,涂抹患处,每两天进行一次,通常在3~4天内可见疗效。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豚鼠科动物中有2个物种种群数量出现下降趋势,9个物种种群数量处于平稳趋势,其余物种种群数量未知。下降的2种为圣卡塔琳娜豚鼠和阿根廷长耳豚鼠。圣卡塔琳娜豚鼠仅分布于巴西圣卡塔琳娜州(Santa Catarina)莫勒克斯岛(Moleques),已经在该岛上存在了大约8000年,2016年左右其种群数量出现了严重的下降趋势,最小种群数量为24,最大种群数量为60,其物种恢复评分为33%。这意味着该物种受到耗竭性因素的影响,种群恢复程度极低。
同样在2016年左右,阿根廷长耳豚鼠的种群数量也呈不断下降趋势,在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已经出现了局部灭绝,预计十年内会以接近30%的速度下降。而大豚鼠、水豚、艳丽豚鼠、山地豚鼠、巴西豚鼠、斯氏豚鼠、玻利维亚小豚鼠、岩豚鼠、巴拉圭长耳豚鼠等9个物种种群数量处于平稳趋势;黄齿豚鼠、伶鼬豚鼠、阿根廷小豚鼠、南方小豚鼠、攀岩豚鼠、巴拿马共和国水豚种群数量截至2023年仍缺乏统计数据。
致危因素
人为因素
人类的狩猎活动是导致豚鼠科动物种群数量下降的一个关键因素。例如,圣卡塔琳娜豚鼠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对其进行狩猎。同样,对于阿根廷长耳豚鼠而言,人类狩猎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森林被砍伐导致了栖息地的丧失,这对豚鼠科多个物种的种群数量产生了严重影响。例如,因为养牛业的发展和草原的焚烧,大豚鼠类的栖息地遭到了破坏;而阿根廷长耳豚鼠则因小规模农业和放牧业的扩张而失去了其生存的环境;廊道森林的砍伐则导致了巴拿马共和国水豚的栖息环境受到影响。
自然因素
外来物种的入侵也是影响豚鼠科动物种群数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以阿根廷长耳豚鼠为例,外来物种如绵羊和欧洲野兔的引入严重威胁了这一物种的生存环境。
保护等级
至2023年,豚鼠科动物中共有17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如下所述:
保护措施
圣卡塔琳娜豚鼠的栖息地从全球环境基金 (GEF) 获得资金,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恢复生态系统,该地区被列为保护区,禁止人类进入,但实际上禁令并未得到严格执行,保护措施尚未生效。阿根廷长耳豚鼠类的栖息地已经划出了12个保护区,且该物种在《2000年阿根廷哺乳动物红皮书》中被列为易危物种。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豚鼠科的部分动物在经过有关卫生部门鉴定许可后,人工繁殖驯养的类群可合法进入餐馆。豚鼠肉富含1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钙、铁、磷、锌、以及各种维生素;所含黑色素有助于消除人体自由基,预防脂质过剩,进而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
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地区,包括豚鼠类、水豚、以及山地豚鼠(Cavia tschudii)等多个物种,在它们的分布区域内,常被当地居民捕猎或驯化,作为肉类来源,每年约有6500万只豚鼠被食用。
药用价值
豚鼠对多种病菌、病毒极为敏感,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其血管反应敏感和听觉敏锐,血清中补体含量极高,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生物学的研究。
20世纪上半叶,豚鼠成为英语中参与科学实验的人的流行代名词。自17世纪以来,其一直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实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被老鼠等其他哺乳动物取代。尽管如此,豚鼠类仍然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脊髓损伤、少年糖尿病、肺结核、坏血病以及怀孕并发症等人类常见疾病的研究领域。它是啮齿动物中除实验室大鼠和实验室小鼠外最重要的实验动物。
工业价值
豚鼠的被毛分为短毛、长毛、硬毛等3种,颜色丰富,包括黑、白、灰、褐、花色等,甚至有具有各色斑纹的个体。因此,豚鼠的皮毛可用于生产高档裘皮大衣和工艺饰品,具有极高的经济和利用价值。豚在拉丁美洲地区,其皮革被用来制作手套、鞋子和其他产品。
此外,豚鼠类的内脏、头、四肢和血液都是优质的饲料资源。同时,豚鼠的粪便也是一种优质肥料,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
危害
豚鼠科动物中,小豚鼠属(Microcavia)和长耳豚鼠属(Dolichotis)为穴居型动物,它们的洞穴入口会影响马匹的正常行走,部分豚鼠科动物会破坏农作物,对农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关文化
豚鼠在16世纪由欧洲商人引入西方,当时人们对这种小动物情有独钟,将其作为宠物饲养。由于它们性情温顺、讨巧可爱,且相对容易照顾,至今仍然是常见的家养宠物。一些组织积极致力于豚鼠的繁殖,培育出了多种毛色和形态各异的品种。
在南美土著的传统文化中,豚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食物来源,还是药物和宗教仪式的祭品。特别是在印加帝国时期,豚鼠在饮食和宗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与其他家畜一起作为在公共场所的祭祀品,以平息神明的怒气,预防他们对未来丰收的破坏。此外,豚鼠还被视为重要的预兆,在占卜活动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印加的占卜者通常使用指甲打开动物的腹部,检查内脏以预测未来的事件。
参考资料
Caviidae.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1-04
Caviidae.ITIS.2023-12-27
Caviidae.IUCN.2023-12-14
Cavy.Britannica.2023-12-27
54种野生动物解禁名单已确定 果子狸将重上餐桌.中国新闻网.2023-12-18
Carl von Linné, Systema naturae.BHL.2023-12-27
Peter Simon Pallas. Miscellanea zoologica.BHL.2023-12-27
Willem Piso und Georg Marggraf. Historia Rerum Naturalis Brasiliae.BHL.2023-12-27
Jacob Theodor Klein. Quadrupedum dispositio brevisque historia naturalis.BHL.2023-12-27
Cavia intermedia.IUCN.2023-12-14
Dolichotis patagonum.IUCN.2023-12-14
Cavia magna.IUCN.2023-12-27
Hydrochoerus isthmius.IUCN.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