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白甲鱼

白甲鱼

白甲鱼(学名:Onychostoma simum),是鲤科白甲鱼属下的一种,分布于亚洲的中国和越南。其在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水系的干支流,西江上游的融江都柳江以及北江水系;具体分布的省份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白甲鱼具有广温性,食性杂,主食为着生藻类,常用锋利的角质下颌刮取附着在岩石上的食物;其还具有半洄游的习性。白甲鱼3冬龄达到性成熟,产卵期较长,可持续2个月左右,不同地区的产卵时间有所不同。

白甲鱼是底中水层性亚热带淡水鱼类,多栖息于底层多砾石或沙质、硬底的河流中,喜欢较为湍急的水流。其体呈纺锤形,侧扁;一般体长为10~32厘米,最长可达40厘米以上;背部为黄褐色,腹部灰白色。其头短而宽,吻钝且向前突出,口颇宽,呈弧形,下颌裸露,前缘具锐利的角质,侧线完整,尾柄较高。

白甲鱼肉质细嫩,生长快,且营养价值较高,再加上其易于饲养、抗病力强的特点,确实是一种优良的水产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但由于过度捕捞和江河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原因,野生白甲鱼资源急剧下降。为了保护这一珍稀鱼类资源以及适应市场需求,中原地区部分地区开展了白甲鱼人工驯养技术的研究,或实行禁渔措施。

命名与分类

1874年,法国研究人员索维奇(Sauvage, H. É)与戴布理(Dabry de Thiersant)首次将白甲鱼命名为“Onychostoma simum”。但在1896年白甲鱼属建立后,其有效性并未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可,所以早期发现的白甲鱼属下的种类大多被纳入了其他属,如Barbus simus即为白甲鱼的同物异名;随后又一些学者认为白甲鱼属是突吻鱼属(Varicorhinus)的同物异名。1971年,在一些学者研究了大英自然博物馆、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国家博物馆等的馆藏标本后,重新恢复了白甲鱼属的属级分类地位。

最终,截至2023年,白甲鱼被接受的有效学名为“Onychostoma simum”。另外,在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中,记录的白甲鱼所被接受的学名,为其异名“Onychostoma sima”。

根据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截至2023年,白甲鱼为鲤科白甲鱼属下的一种,白甲鱼属下共有18个种。

形态特征

体型体色

白甲鱼体呈纺锤形,侧扁,背部弯曲而腹部圆润;一般体长为10~32厘米,最长可达40厘米以上;体长为体高的3.0~4.1倍,为头长的4.3~5.6倍;体重为0.25~2千克。尾柄较高,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8~2.2倍。其背部黄褐色,腹部灰白色。体侧鳞片基部有新月形暗斑。背鳍和尾鳍黄褐色,其余各鳍灰白色。

头部

头短而宽,其后部略微隆起。头长为吻长的2.6~3.1倍,为眼径的3.8~5.3倍。吻钝,向前突出,吻皮下垂盖没上颌中部边缘,吻侧有明显裂沟自前眶骨前缘斜行向口角。口颇宽,于下位,呈弧形,上颌后端达眼前缘的正下方。下颌裸露,具锐利的角质前缘。下唇仅限于口角,唇后沟很短,不及眼径的二分之一。成鱼须退化至消失,幼鱼有1对口角须或2对须。鼻孔距眼前缘较吻端近。眼位于头部的中上位,眼上缘与鳃孔上角处在同一水平线。鳃盖膜在前鳃盖骨后缘的下方连接于峡部。

鳍和鳞片

白甲鱼背鳍的外缘内凹,后缘具锯齿,起点距尾鳍基较吻端远;末根不分枝鳍条最长,大于头长,为较强的硬刺。侧线完整,胸鳍略向下弯曲,平直延伸至尾鳍基部中心;末端不达腹鳍起点,相距3~4枚鳞片。腹鳍略短于胸鳍,起点在背鳍起点之后的下方,相差约3列鳞片,末端接近肛门。臀鳍紧接肛门之后,稍内凹,末端不达尾鳍基。尾鳍呈叉形。白甲鱼鳞片中等大,胸腹部鳞片较小;背鳍和臀鳍基具鳞鞘,腹鳍基外侧具狭长的腋鳞,其长接近腹鳍的二分之一。

鳃与鳔

鳃耙短小,侧扁,呈三角形,排列紧密。下咽齿顶端膨大,稍弯,有斜凹面,所有齿冠处于同一平面。鳔2室,前室圆筒形,后室细长,后室为前室的2.4倍左右。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白甲鱼分布于亚洲的中国和越南。其在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水系的干支流,西江上游的融江都柳江以及北江水系,珠江水系分布较少;具体分布的省份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

栖息环境

白甲鱼是底中水层性亚热带淡水鱼类,具有广温性,可适应0~38℃的温度范围,但最适合其生长的环境水温为20~28°C,pH值范围为6.5~8.5,溶氧量在每升3毫克以上;超出最适温度范围时,白甲鱼会食欲减弱或停止进食。其多栖息于底层多砾石或沙质、硬底的河流中,喜欢较为湍急的水流。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白甲鱼食性杂,主食为着生藻类,常以锋利的角质下颌在岩石上刮取食物,兼食少量的寡毛类石蛾幼虫、摇蚊幼虫水蚯蚓、螺、蚌和维管植物碎片。越冬期间,白甲鱼摄食周围的天然饵料和沉入水底的谷物等。3~4月为其摄食的高峰期,冬季和繁殖季节一般很少或停止摄食。

节律行为

白甲鱼具有半洄游的习性。每年雨水前后成群溯河上游,立秋前后则顺水而下;11月下旬进入江河干流中越冬,成群栖于底部深水处的岩洞、石穴、乱石堆等。

其他习性

白甲鱼性情急躁,喜跳跃,喜斗水;成群栖息在水层底部。

生长繁殖

繁殖

白甲鱼3冬龄达到性成熟,产卵期较长,可持续2个月左右,不同地区的产卵时间有所不同。珠江较早,为2~3月,长江流域则为4~6月。其主要在砾石及沙滩的急流处产卵,卵附着在底部砾石上孵化。繁殖期时,雄鱼吻部、胸鳍和臀鳍上出现多数白色粗大的珠星,偶鳍和臀鳍上的红色也会比较鲜艳;雌鱼的珠星稀少而细小,可明显与雄鱼相区分。

白甲鱼产卵量一般为2万~7万粒。受精卵呈淡黄色,球形半透明,卵径为2.0~2.3毫米;遇水后开始膨胀,最大可达2.8~2.9毫米,沉性卵,粘性较弱。这与白甲鱼栖息于急流底层的环境相适应。卵的沉性与弱粘度可以促进其随水流分散到砾石缝隙中发育,使胚胎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具有很强的分散性,以保证其不被敌害吞食,提高孵化率。白甲鱼的繁殖能力较低,受精卵的这种特性保持了其种族的延续性。

孵化

出膜前,胚胎在卵膜内逐渐活跃,后剧烈翻动,头部从卵黄囊上抬起,受精卵后43小时左右开始出膜。胚胎尾部首先穿出膜,然后不断摆动,头部最后从膜中露出。初孵仔鱼全长5.5~6.6毫米,血液微黄色,向尾部循环,脊索尾端上翘,出现后肠原基。受精后48小时,大量出膜。

胚后发育

仔鱼前期

初孵仔鱼有48对肌节,心搏有力,古维尔氏管明显,且位置随发育不断前移;黑色素开始出现在眼囊中,耳石清晰可见;尾部出现血窦,其运动形式多样且不规则。经仔鱼前期(出膜后0~7天),即从出膜到开口摄食的时期后,白甲鱼仔鱼尾部血窦消失,血液循环完全;鳔充气,胸鳍游离可摆动,背鳍形成,身体出现大量色素细胞;古维尔氏管移至卵黄囊前端,卵黄囊变为棒状,可在水层底部自由游动;口凹明显,消化道发育充分,部分个体已开口进食。

仔鱼期

出膜后8~12天为仔鱼期,这一时期仔鱼靠内源营养和外源营养共同促进发育,又称混合营养期。在此期间,白甲鱼仔鱼虹膜上出现金属光泽物质,消化道内存在食物,卵黄囊明显变小;各鳍分化明显,背鳍有4枚鳍条,可随水流做定向游动。

稚鱼期

出膜后13~68天为稚鱼期。在此时期,白甲鱼稚鱼虹膜上出现更多金属光泽物质且眼部色素增多;鳔前后两室明显可区分,卵黄囊消失,此阶段由混合营养期完全过渡到外源营养期;各鳍分化完全,背鳍鳍条10枚,臀鳍8枚,腹鳍8枚,尾鳍20枚且分叉;侧线、背部和腹面的鳞片均生长完全。

生长

白甲鱼生长速度较快,1~3龄生长较显著,3冬龄鱼平均体重达1.14千克;3冬龄以后生长较缓慢。

人工养殖

饲养管理

环境

池塘在放养鱼苗前需要彻底清理,可施用生石灰杀灭塘内的野生杂鱼和各种病原菌,水源可选择天然水域的河水;由于白甲鱼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高溶氧的水体环境中,所以要使池塘保持微水流,增加溶氧量,以满足白甲鱼的需求,并定期分析测定养殖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培育浮游生物时,也要注意水质的调节,保持溶解氧在每升5毫克以上,放养密度应低于其他多种鱼类;另外,在拉网、分池、运输过程中也一定要防止白甲鱼缺氧。

饵料

白甲鱼苗种培育的开口饵料以轮虫为主,培育后逐渐可喂食水蚯蚓,在此基础上继续驯化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和粒径较小的浮性颗粒饲料。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转食驯化时,一定要将其揉成饼放于饵料台,以防止鱼苗无法摄食,导致颗粒料和粉料漂在水面上,造成饲料的浪费和水质污染;使用浮性饲料驯化时也应选择粒径小于或等于1毫米的浮性料,因为若粒径过大,鱼苗摄食不完全,可能会导致消化道疾病。

催产孵化

选择性状良好的雌雄亲鱼进行催产,定期观察成熟情况,达效应期后进行人工干法受精卵。将受精卵置于网筛中,用充气泵增氧,在23~25℃的流水状态下孵化。

病害防治

常见病害

气泡病:因水中气体含量过多引起的。患病时,鱼苗会浮于水面,腹部朝上、肚皮鼓起。此病多发于水花下池后的前几天时间。

车轮虫病:病鱼身体瘦弱,常浮于水面,急促打转,体表粘液增多;镜检在其鳃、鳍条、体表上有车轮虫。

锚头病:主要危害对象是鱼苗,1~2个虫寄生会导致鱼种生长停滞,身体瘦弱,甚至产生畸形的弯曲,3~4个虫寄生即可引起死亡;成鱼感染此病会使其失去食用价值;亲鱼患病后,鱼体消瘦,性腺发育将受到影响。

突眼病:此病病原为约氏不动杆菌。病鱼会在水的中上层缓慢游动,并且反应迟钝,受到惊吓后逐渐下沉,食欲下降;眼球突出,基部充血,上下颌、口吻、头顶、鳃盖处广泛出血,鳃丝完好呈栗色;镜检未发现寄生昆虫感染,体表及内脏其他部位无明显病变。

防治方法

鱼病的防治通常采取防控的方法,在鱼病流行前积极预防,及时发现鱼病进行诊断治疗,并定期投喂药饵,可以采用鱼药拌饵料投喂和全池泼洒相结合。加强日常巡查管理,保持池塘清洁;定期注水,保持水质清新和水位充足,以利于鱼类生长;在高温阴雨天气适时打开增氧机,防止发生泛池;并注意避免水鸟、蛇和老鼠等的危害以及人为破坏。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由于过度捕捞和水利设施建设以及江河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原因,野生白甲鱼资源急剧下降。

致危因素

白甲鱼的产卵场、索饵场多在支流,因此污染对其的危害较为突出,岷江的成都和灌县江段都曾是白甲鱼的重要产地,但由于成都江段严重的有机物污染以及毒物如酚、硫化物和铜等的严重超标,白甲鱼基本绝迹,其分布已退至彭山以下江段;电捕对白鳖科的危害也很大,1961~1965年,嘉陵江广元段电船日捕1.5万~2万千克,主要对象是白甲鱼、中华倒刺鲃和短鳍结鱼等,这些鱼的数量显著减少。

保护等级

截至2023年,白甲鱼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但仅为数据缺乏(DD)。

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这一珍稀鱼类资源以及适应市场需求,2005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进行了白甲鱼人工繁殖的研究,获得了突破,并在四川省及周边地区推广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贵州省水产研究所对野生白甲鱼的池塘人工驯养技术进行了研究。2016年12月底,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的通告》,明确了赤水河流域天然水域从2017年1月1日零时起,为期十年的全面禁渔,此后赤水河鱼类种群结构明显优化,中华倒刺鲃和白甲鱼等主要优势种类的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明显增加,并且大个体在种群中的比重也有明显增长。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白甲鱼肉质细嫩,生长快,是长江上游及珠江水域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在产区的捕获物中所占比重较大,味道鲜美;在市场中,除长吻鮠𬶏属 longirostris)、(Silurus asotus)、铜鱼(Coreius heterodon)外,与鲤(Cyprinus carpio)、倒刺鲃(Spinibarbus denticulatus)等均为大众所喜食的鱼类。而且,白甲鱼还具有易于饲养、抗病力强的特点,的确是一种优良的水产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营养价值

白甲鱼的各项营养指标均接近或高于同属鲤科鱼类,其肌肉必需氨基酸的组成也比较平衡,且含量十分丰富,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优质鱼类。例如白甲鱼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是因其二十碳五烯酸(EPA)、DHA(DHA)的含量远高于其他同属鱼种;其次白甲鱼的肌肉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不同元素的含量和比值也较合理。

物种对比

白甲鱼属下的部分种类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尤其是白甲鱼和南方白甲鱼多鳞白甲鱼存在较多异同点,具体内容如下表:

参考资料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11-09

Onychostoma simum (Sauvage & Dabry de Thiersant, 1874).COL.2023-11-09

..2023-11-09

中国动物志:白甲鱼Onychostonua sima.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11-09

Onychostoma simum.fishbase.2023-11-09

中国动物图谱:白甲鱼Onychostonua sima.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11-09

Onychostoma.ITIS-Report.2023-11-09

Onychostoma simum (cá sỉnh).IUCN.2023-11-09

【中国科学报】在赤水河上“养鱼”,他们是认真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23-11-09

..2023-11-09

Onychostoma simum Sauvage & Dabry de Thiersant, 1874.GBIF.2023-11-09

..2023-11-09

..2023-11-09

“我们保护了300种鱼类” 杨君兴团队已攻克48种土著鱼人工繁殖技术难关.云南网.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