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治安军
华北治安军,又名华北绥靖军,俗称“皇协军”“伪军”,是抗日战争期间,华北方面军扶植的一支中国武装。
1939年9月,华北治安军在北平市正式成立,司令齐燮元,华北伪军建立初期,以8个团作为核心力量,组成了3个集团军和2个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其部队主要指挥人员出自日本人控制的通县陆军军官学校,兵员来自原华北剿共军以及在日军占领区招募人员。1940年,南京汪伪政权建立,华北伪政权更名为“华北政务委员会”,伪治安部改称为“绥靖总署”,伪治安军则更名为“绥靖军”,继续由齐燮元担任督办兼任华北绥靖军总司令。1940年底扩军至5万余人后,开始全部配合日军发动对中国各敌后区域的扫荡作战。1941年12月开始,共产党八路军开始组织打击华北治安军战役。华北治安军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时,已被八路军消灭大半,1945年9月,华北治安军13个集团,兵力5.5万人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九路军。1946年6月5日,陆军第九路军复奉军政部的命令,将该军及其所属各军、师改编为第一路,辖2个纵队,4个总队,6月15日裁编。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伪军游移于国、共、日三方势力之间,伪军士兵的招募对身份、年龄等都具有一定要求。其训练主要包括,防护、急救、建筑和道路施工等内容。日军利用华北伪军控制华北地区,帮助其在华北掠夺资源;中国国民党利用抵抗伪军作为自己消极抗日的借口;华北治安军协助日军对共产党军队展开大规模扫荡打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进程。
名称
1937年9月22日,华北伪政府发布了《平津地方治安维持会联合会成立宣言》,宣称由于七七事变后,当地政府官员集体逃离,导致行政运作陷入瘫痪,社会秩序混乱,物流中断,不法分子乘虚而入,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巨大损失。华北伪军最初以治安维持会的名义成立,将维持治安作为其核心任务之一。遂称华北治安军。
1940年南京汪伪政权成立后,华北伪政权改名为“华北政务委员会”,伪治安部改称“绥靖总署”,伪治安军改称为“绥靖军”,仍由齐燮元督办兼伪华北绥靖军总司令。
历史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国民党二十九军撤出北平市后,冀察政务委员会形同虚设,日本以安定秩序为名,组织治安维持会。7月30日,北平治安维持会成立,随后山东省治安维持会、冀南各地各县治安维持会、山西省临时政府等伪组织相继成立。直至年底,华北大部分区域沦陷。治安维持会是临时性的伪市政机构,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进行管理,因此日军在建立维持会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在华北建立伪政权。
1937年12月14日,王克敏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北平正式成立,辖区包括山东、山西、河南省、河北省四省和北平、天津市两市。北平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模仿三权分立的制度,以王克敏为行政委员长,下设华北伪治安部长官临时政府的军队,齐燮元担任治安总长。随着战线不断拉长,日本军队只够控制大城市和重要交通线,对广大农村的控制力度不够,为加强对占领区的控制,日本开始考虑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建一支军队,以便更好地实现其在华利益。齐元无法控制伪宪兵队和伪警防队,于是想组建自己的军队。为确保军队服从命令,齐燮元提出了“先设学,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的计划。此举与日本在华北建立军队的想法一致,得到日本人的支持。
历史沿革
筹备
1938年4月19日,齐燮元奉北平临时政府号令兼任陆军军官学校校长,5月1日,华北陆军军官学校在“通县南门外”成立,办学宗旨便是为即将成立的军队培养排级军官。9月2日,华北宪兵学校在前北洋宪兵学校的地点成立,由宪兵司令邵文凯担任院长。次年4月,华北陆军军官队组建完成,由齐燮元同时担任队长一职。军官学校的首批录取人数约为200名学员,他们在完成学业后,大多数被指派为华北治安军的连队和营级指挥官以及中层参谋。
1939年,随着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队伍的不断壮大,日军开始感到兵力不足,迫切需要组建一支华人伪军来帮助管理占领区的治安工作。为了尽快组建华北治安军,日本决定缩短军校学生的受教时间,提前毕业,并在各地加快招募士兵。1939年9月,华北治安军正式成立。
组建与扩军
华北伪军建立初期,以8个团作为核心力量,组成了3个集团军和2个独立团。其部队主要指挥人员出自日本人控制的通县陆军军官学校,士兵主要由日本侵略者从占领区征募或拐骗而来。伪军集团司令部配置了司令官、参谋长、参谋、副官、军械官、军需官、宣传官以及汽车班,总人数约为200名,其中包括1名日籍教官。步兵团队的组织结构包括团部,下辖3个营,以及机关枪连、迫击炮连、通信队、骑兵队和运输班,总定员数为1370人,配备马匹120匹。团部配备了1名日籍教官,每个营也配备1名日籍教官。
1940年,南京汪伪政权建立,华北伪政权更名为“华北政务委员会”,伪治安部改称为“绥靖总署”,伪治安军则更名为“绥靖军”,继续由齐燮元担任督办兼任华北绥靖军总司令。同年10月,华北治安军又新组建了十四个团,至年底扩军至5万余人。1941年10月,华北治安军又扩建7个步兵团四个集团司令部。
参战经历
1941年12月开始,共产党八路军开始组织打击华北治安军战役。12月14日,八路军第十二团两个营和第十三团两个营共4个营的兵力布置在东起四十里铺的白马峪,15日,治安军途经四十里铺,下午3时许双方开始交战。半小时后八路军共毙治安军450人,缴轻重机关枪5挺,步枪350支,子弹25000发,重150车。
1941年12月26日,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十三团团长包森率4个连及遵兴游击队在侦察筹划数日后,拟攻打治安军新建的东双城据点。此战持续近20个小时,于27日凌晨3时结束。战斗中,日教官以下官兵数十人被歼,伪军一个营全歼,180人被俘。迫击炮1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4挺、步枪160支、电台一部及其他军需品被缴获。治安军遭重创后寻机对八路军抗日军民进行报复,1942年1月4日至20日间,治安军和共产党军队展开多次交战,华北治安军中多名日本教官被击毙。
2月4日,八路军十三团三营与治安军集团在亮子河激战,双方互有伤亡。2月5日下午5时,在八路军出其不意的攻击下,战斗进行约半个多小时后即告结束。战斗中,中校指挥官及其战马被击毙,下级官兵被击毙约70人。日军残敌失去指挥官后不能再战,被迫后退。八路军十三团二营则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20余支。
1942年,伪国民政府将原警防队从一零一集团改称第十集团(下辖三个团),将第二路从一零二集团改称第十一集团(下辖三个团),之后将第三路军李燮坤部改编为第三十四团。至此,伪华北治安军建军工作基本完成,共计11个集团9个独立团共34个步兵团和一个军士教导团,兵员总数在35000人左右。战斗区域也扩大至包括山西省、山东省南部的全部华北地区。1943年,杜锡钧接替齐燮元任总司令。
抗日战争结束后
1945年8月11日,中国国民党政府发表《对伪军处置各文件》,文件中同意任命伪军为国民党军队,同时要求伪军坚守阵地,对抗共产党。8月12、13日,除了胡宗南在北平市附近空投人员,与华北绥靖军总司令门致中联系。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8月16日,戴笠以蒋介石的名义电委门致中为国民党政府河北省先遣军总司令。1945年9月中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华北治安军“暂编第一路”改编为“陆军第九路军”(又称“河北先遣军”),门致中任中将总司令,归国民党第十一战区所属高卓东指挥,第十一战区派军务处副处长蒋中光任第九路军参谋长,部队主要军官由孙连仲颁发了委任状。至此,华北所属伪军全部纳入中国国民党军队序列。
华北治安军被国民党收编后,出现战力不佳、军纪涣散的情况,1946年6月5日,陆军第九路军复奉军政部的命令,将该第九路军及其所属各军、师改编为第一路,辖2个纵队,4个总队,6月15日裁编。
部队编制
固定编制
华北治安军组建伊始,其建制基本沿袭北洋军,后来以齐燮元为首的伪治安总署对伪华北治安军的编制进行了修改,并命令各部队遵照新编制进行改编。新编制如下表:
新增编制
1939年10月
伪华北治安军第一期建军,以8个团为骨干,编成3个集团和2个独立团,编成部署如下:
1940年10月
1940年10月,伪华北治安军又成立了十四个团,其部署如下:
1941年10月
1941年10月,伪华北治安军又扩建7个步兵团四个集团司令部,具体情况如下:
组织管理
招募与训练
伪军士兵的招募
虽然伪治安部的招募公告在不同文档中有所变化,但征召新兵的标准大体一致。《汪伪军委会转发创建新军征兵计划草案的通知》中,对于合适的新兵所需的条件主要包括:1.中华民国的公民;2.年龄介于十八岁至二十五岁之间;3.身体状况健康良好,没有潜在的疾病,且体重和身高符合要求;4.行为举止得体,没有不正当的习惯;5.住址稳定,户籍清晰无瑕;6.具有一定的读写能力。
伪军士兵的训练
伪军的训练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单位的角色而有所区别。对于参与战斗的伪军单位,重点教授的是空袭防护、毒气防护、急救知识,以及建筑城墙、道路施工、搭建桥梁等技术和必要的体能训练。除此之外,最核心的培训内容是培养军人的精神,日军和伪政权通过此类教育强化了军国主义意识,在精神层面上将伪军塑造为侵占中国的工具,致使伪军在意识形态上服从日军的利益。
伪军士兵的待遇
武器来源
日军提供
组建华北伪军主要为了维持地方的日常治安,所以日军在抗战之初只给伪军配备步枪、手枪以及少量其他装备,而不配备重型武器。1940年后,日军逐渐重视伪军的协助,开始对部分有一定作战能力的伪军提供中型野战炮等重型武器。
自行筹措
日军允许伪军在一定程度上自筹武器。华北伪军自筹武器的主要途径是设立兵工厂。但日军对兵工厂有着非常严格的控制,经过汪伪政府多次交涉后,日军才允许设立每日制10支枪的兵工厂。
军队服饰
华北治安军所着的制式军服原本是和重庆政府相同的31式黄绿色军服,齐燮元在组建治安军之初,采用曾留学德国的齐靖宇(齐燮元之子)所设计的军服方案,这套军服参照德国国防军军服和礼服的样式,颜色以墨绿色为主,军服上装采取西式翻领,军官打领带,士兵系黑色领结,士官系红色领结,军衔等级设计和国军相同,星徽从国军的三角形改成了五角星形状,帽徽采取和伪满政权相同的五色星,但将红色和黄色颠倒,此外,军官配有日军同款皮鞋。
罪行
抢劫勒索
归降日本的伪军缺乏民族认同,特别是那些来自土匪、流氓出身的成员。伪军虽然听从日军指挥,却依然保持了一定的独立行动力,常常进行抢夺和敲诈当地百姓的行为。在华北,小规模的伪军抢劫民众事件时有发生。1940年11月14日,国民党山东省党委向临清县党部发出的密电提到,主任委员沈钧鉴与文曰偕县府的徐科长前往专署公干,在清平戴湾返回途中,被伪军抢去职法币63元和徐科长50元。
烧杀抢掠
华北地方小股伪军的劫掠行为主要集中在搜刮财物方面,并较少伤及人命。然而,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伪军组织却常常进行烧杀抢掠等恶行。比如济阳县的张子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1940年开始招募土匪,建立武装团伙,并与日寇合作。他们对所占地区的百姓进行烧杀抢劫、强征款项和粮食,甚至霸占妇女,使当地百姓深受其害。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山东莱芜县,大量招募的匪徒和流氓败类组成谍报队,继续进行劫掠活动。
阻挠抗日
由于地方性质的伪军实力薄弱,所以他们主要承担起协作日军的角色,在平日里他们较少主动挑战抗日武装力量。华北伪军在伪军中实力稍强,所以有时会被日军独立派遣去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清剿。1939年,赵大欠应日军的命令率领部队南下攻打八路军的据点,但最终遭遇了惨败。
华北伪军的一些队伍,为了讨好日军会主动袭击抗战部队。1938年6月,河南省的扈全禄与日伪勾结的浚县县长潘景阳结盟,并倒向日本军队,后被日军任命“河南剿匪司令”,同时他的部队改称为大日本帝国皇协军。在日军的支持下,其部队疯狂地破坏抗日根据地,残杀八路军和抗日革命干部、群众。
影响
对共产党的影响
百团大战后,日军对付共产党的措施,改为政治与军事力量相结合,华北治安军在日军的指挥下针对共产党部队发动了“治安强化运动”,对共产党军队展开大规模扫荡打击,使共产党的发展遭遇挫折。抗战后期,加大了抗日力量、减轻了对共产党抗日的阻碍。
对国民党的影响
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后期采取了一种名为“以敌养伪,以为我用”的策略,与华北伪军保持联系,但不立即策动他们反正。相反,国民党政府利用日伪资源来供养这些伪军,并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利用他们为自己所用。这样的战略可以避免引起日军的攻击,并减轻国民党政府财政压力。抗战胜利后,通过收编伪军,国民党不仅将华北地区的大中城市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进一步拉大了与共产党的军事实力的差距,同时国民党政府利用这些伪军全面接收日本投降后在中国的遗产。
对日军的影响
抗战初期华北治安军成立,方便了日军对于各个地区的管控,同时保护伪政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日军在前线的战事吃紧,日本逐渐加强对华经济掠夺,治安军的作用进一步放大。有一定军事实力的治安军部队开始协助日军攻打抗日武装,同时协助日军就地获得财经资源。此外,日本还增加了对伪军的投资和支持,以加强日军维持平原区的治安,帮助日军巩固占领区,并帮助提升日军的战力。
相关评价
中国近代史专家刘敬忠认为,日伪的教育对学生的毒害很深,使一些学生被奴化,成为日伪侵华的牺牲品。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林全民认为,华北伪军包括以治安军为主体的正规军队和以省、道、县警备队为主体的地方伪军两部分。实际上,华北伪军中的各县警备队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被日本侵略者视为维护"治安"的骨干,被中共中央华北局认为危害性比正规的治安军更大。
中国台湾学者刘熙明在自己的著作《伪军——强权竞逐下的卒子》中提到,伪军只是在苏联以及国共势力消长过程中无足轻重、自主性不足,又无力改变自己的卒子。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四十里铺战斗.唐山党史网.2024-01-15
东双城攻坚战.唐山党史网.2024-01-15
刘备寨战斗.唐山党史网.2024-01-15
东梁子河战斗.唐山党史网.2024-01-15
抗战期间发生在唐山境内的战斗战役 第四章反击“治安军”作战.唐山党史网.2024-01-16
抗战时期发生在迁安境内的战斗.唐山党史网.2024-01-15
南贾庄子伏击战.唐山党史网.2024-01-15
以少胜多的果河沿战斗.腾讯网.2024-01-16
野火春风斗古城 (1963).豆瓣电影.2023-11-16
野火春风斗古城 (2005).豆瓣电影.2023-11-16
民兵葛二蛋 (2012).豆瓣电影.2023-11-16
江湖正道 (2013).豆瓣电影.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