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先良

李先良

李先良,出生于1904年,江苏吴县人。早年就学于江苏省第一师范学校,后毕业于中央政治学校。1929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干事。1933年来到青岛市,任中国国民党青岛市党部干事、委员、常务委员等职。中国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李先良出任国民政府山东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1939年任山东省鲁东联军总指挥兼鲁东行署主任、山东省政府委员。1941年6月,李先良任青岛市人民政府秘书长。1942年10月任青岛市政府代理市长兼青岛保安总队总队长。期间,李先良在崂山区直接领导了青岛地区的抗日行动,屡挫日军。1945年9月13日,率部接收青岛,被国民政府委任为青岛市市长。1949年李先良赴台湾省。在台湾期间,李先良任教于东吴大学。后来李先良移居多伦多。李先良著有《抗战回忆录》《李先良回忆录》《市政学》《都市计划学》等。

人物生平

李先良,江苏吴县人,1928年,他任国民党吴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组织部部长。1929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干事。1933年来青岛市后,任国民政府青岛市党部干事、委员、常务委员等职。1938年任国民政府山东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1939年任国民政府山东省鲁东联军总指挥兼鲁东行署主任、山东省政府委员。 1941年6月任青岛市人民政府秘书长,1942年10月,沈鸿烈委任李先良以青岛市政府秘长身份代行市长职权,兼任青岛保安总队总队长。李先良和高芳先在崂山区抗日期间,保持民族气节,特别是在处境那样险恶,敌人几次威逼利诱,封官许愿,继而疯狂扫荡,不断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均不屈不挠,坚持抗战,给日寇以沉重的打击。1945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侯补执委、青岛市市长。1946年,李先良任国大代表,兼任青岛警备副司令,同年任青岛市国术馆馆长。1948年,李先良被免去市长一职。1949年前往台湾省,后赴美国进修,在纽约州立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57年受聘为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后移民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

主要作品

血战日寇

李先良来青岛之时,正是市党部被敌寇焚毁后党务待重新恢复的时候。1932年1月,日本侨民制造火烧市党部和打砸《国民日报》社事件,青岛市党部陷入瘫痪。李先良被任命为国民政府青岛特别市党部的常务委员,赋予重任,重整陷入停顿的国民政府青岛党务。李先良来青岛市之时,正是日本人在青岛寻衅滋事、气焰嚣张之日。这注定了李先良在青岛要与日本做艰苦卓绝的斗争。

抗战全面爆发后,青岛处于战争风浪的最前沿。1938年1月,青岛再度沦陷于日寇之手。沈鸿烈实施焦土抗战策略后,率部撤退到临沂。随后,李先良转往鲁东组织抗日武装。1943年初,李先良率部由莱阳市进驻崂山区。在此之前,崂山有一办事处主持抗战。李先良代理青岛市市长,正式成立青岛市人民政府,亲自主持青岛境内对日抗战,把崂山办事处撤销,恢复市政府组织,设在山区的华严寺。抗战后期,越来越艰苦困难,市政府之所以设在华严寺,并不因为这儿风景殊佳,殿宇壮丽,乃因为地形峰峦起伏,形势险要,敌蹄不易到达。

为了完成在崂山的抗日游击大计,李先良将太清宫作为培养干部的基地;在白云洞设修械所与招待所;把太平宫作为军品粮库。深入发动群众,在农村建立保加利亚足球甲级联赛组织。早在1941年,李先良把在崂山区打游击的两个连扩编为青岛保安大队,随后,由保安大队扩编为保安总队、保安师。“用意使其体系正规化,同时施以短期的党务训练”,保家卫国,坚定士兵的立场,保持良好的军纪。

由于没有军火的补充,也无粮草补给,几次被日军置于死地。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李先良强调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誓死与日寇周旋。经历了大大小小80多次战役,“青保”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有时候“用生命来抢敌人的武器”。《李先良回忆录》中,有一份“青岛保安总队部分对日作战阵亡官兵暨遗属名册”。统计了一下,牺牲人数达167人。

青岛保安总队扎根在崂山区,屡屡在绝境中生存下来,并沉重打击前来“扫荡”的日军,得益于全民抗战,李先良赞叹连崂山深处的“道士们都是我们最优秀的情报员”。“外侮侵凌,莫不有同仇敌忾之精神,只要为救国图存,莫不响应参加,民心不死,民气可用。”“虽至最后阶段,艰苦不分,军民仍同心协力,永不馁畏,生死与共,誓志坚持至抗战胜利。”

1945年7月,李先良在崂山太清宫后面的悬崖石壁上,题刻“山海重光”四字留作纪念。8月15日,负责监工的葛秘书对李先良说,“今天刻石完工,如果今天能够得到胜利,那就妙了”。当天晚上,广播发出消息,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后,李先良率部进入青岛市市区。而几度见证青岛主权更迭的太平路上的叶世克纪念碑又一次被改写。这一次,重新书写碑文,记录抗战功绩,大快人心!石碑的正面是“山海重光”四个金色大字,由李先良题写。李先良领导的青岛保安总队为了“山河重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影响与评价

影响

李先良接收青岛就任青岛市长,但接收却成为各派系争夺地盘与物资的战场。由于政治腐败、派系之争,内耗加剧,各方矛盾在肃奸中全面爆发。青岛难民涌入,失业严重,物价上涨,民众的生活堪忧。接收与肃奸持续三年,见证了国民政府由巅峰跌落谷底,也见证了中共由弱变强。早在军事大溃败以前,国民政府已有衰落的征兆。当腐败的国家机器无法负荷日益激进的变革要求时,衰败只是时间问题。

评价

“把青岛市作为第二故乡的李先良,对这座城市具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领导的青岛保安总队”,“保家卫国,坚定士兵的立场,保持良好的军纪”,“为了‘山河重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成为历史的一页。”(半岛都市报评)

“李先良特别爱民,谁要是欺负老百姓,他立刻抓起来。”(半岛都市报评)

“李先良粉饰美国军队暴行,说‘他们很守纪律和有礼貌’,其实每天都有JEEP轧死人,美国兵开枪打死人。”(半岛网评)

参考资料

李先良.青岛市情网.2024-06-08

战后国民政府在青岛的政治接收与肃奸(1945-1948).中国知网.2024-06-09

李先良与青岛保安总队 .青岛档案信息网.2024-06-09

于无声处听惊雷——还原青保情报战 .青岛档案信息网.2024-06-09

李先良当三年青岛市长 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半岛网.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