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白水寺

白水寺

白水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西北12里处的歇息岗,原名白水兴隆寺,寺前有白水山溪淌过,俗名大佛寺,建寺年代不祥。明成化元年重修。现今存无梁殿和三尊石雕像。寺内石佛是北京市保存最大的石佛像。白水寺为房山著名的寺院,明清两代白水寺冠以“白水异浆”,列入房山八景。

寺院介绍

白水寺为房山著名的寺院,明清两代白水寺冠以“白水异浆”,列入房山八景。寺内石佛是北京保存最大的石佛像。旧时每年正月十五日有庙会。寺前有白水山溪淌过,故称白水兴隆寺,简称白水寺。寺内供奉三尊石雕巨佛,故有俗称江南第一大佛。白水寺创建年代不详,现仅存石阁、石佛、石塔。据北京大学宿白教授等专家学者判断,石佛为元代雕刻,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白水寺石佛是北京地区最大的石佛,是研究北京佛教文化与佛教造像的重要实物。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结构无梁殿坐北朝南,重檐庑殿顶,砖石结构,平面呈正方形,弯庐顶,中央雕龙头藻井。殿内有三尊花岗石石站像,中为释迦佛,高5.8米。螺髻,无高肉髻;面部丰圆,两耳垂肩,身着僧衣,两手持印,微露足尖,脚踏椭圆形莲座。两旁二胁侍,左阿难陀,右摩诃迦叶。前者双手合十,后者合撑弯指,均两耳垂肩,身着迦裟,亦路椭圆形莲座。三尊石站像衣纹流畅,雕法古朴;但明代重修时均覆以泥皮彩绘,今大部剥落,方显出雕像原貌,是北京较大型的石雕像。白水寺由于年久失修,仅存无梁殿l座和3尊石雕佛像。大殿坐北朝南,重檐房殿顶,砖石结构。殿内有3尊花岗石石雕站像,中为释迦牟尼,高5.8米,与卧佛寺大铜佛不相上下,螺发,无高肉髻,两耳垂肩,身着僧衣,脚踏椭圆形莲花座。两旁为阿难陀摩诃迦叶二协侍。白水寺石佛是北京保存最大的石佛像。周边景点白水寺森林公园位于本区腹地,为西虎岭山地的一部分。该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18——208米,自然落差90米,平均比降22.5%。西北——东南向长900米,东北——西南向宽400米,呈倒置的背角无齿蚌形,总面积840亩。白水寺石阁为明万历年间长缘重修时所建,它是一座花岗石构筑的仿亭阁式无梁建筑。依山面水,灵秀如画。石阁南向,平面呈正方形,其外观为两重方阁。阁门南开,两侧开两洞对称的卷形石,石牖恰与阁内释迦石佛头顶齐。光线从三个不同方向透进阁内,三尊巨大的石佛轮廓清晰。卷形门牖的设置,既突出了佛寺建筑的特征,又增添了建筑的装饰性,同时获得了理想的采光效果,可谓匠心独具。白水寺石阁内,三尊石佛背北向南,合掌垂目,立于盘形石雕莲花座上。石佛以花岗岩雕制而成。中间为释迦牟尼,左为阿难陀,右为摩诃迦叶。释迦牟尼高5.8米,阿难、伽叶略矮一些。佛像面部丰满圆润,神态安详庄重。石佛线条清晰,衣纹流畅,造型古朴,是石雕艺术的珍品。优美传说白水井相传刘秀败归狮子山顶,人困马乏,舌干口渴,寻井饮水,水黑难饮,正值刘秀为难时,一条青龙脱龙而飞,井水由黑变白,刘秀人马饮个痛快,后人故称“白水井”。滚河剑潭相传刘秀兵败滚河岸边,后有莽兵追赶,刘秀淌水,掷剑水中,浅浅河水即成深潭,从而挡住追兵。饮马池相传刘秀兵屯狮子山,一日找水饮马,忽然岩石下涌出清泉,供马饮用,至今池水清澈见底。王莽庙相传王莽兵马追赶刘秀,被滚河挡住,只得望河兴叹,后人在河边修一小庙,称“王莽庙”。

参考资料

白水寺-房山-北京寺院.佛教导航.201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