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目
海龙目(Syngnathiformes)是一类海洋生物,属于辐鳍鱼纲的一种。它们的特点包括口前位,口裂上缘仅由前颌骨或前颌骨与颌骨共同组成的管状吻。此外,海龙目没有颅顶骨和后耳骨,咽骨退化,鳃通常呈簇状。脊鳍、臀鳍及胸鳍均不分枝,只有腹鳍与尾鳍部分分枝。如果有第1脊鳍,则必定为刺鳍,若腹鳍存在,则必定为腹位或前腹位。雄性的腹部有由皮褶形成的育卵袋。侧线位置较低,鳃非常退化,鳃孔较小,鳔无鳔管。主要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水域近岸地区。本目为体型特殊的小型海鱼。
形态特征
海龙目物种的身体普遍细长,周围环绕一系列骨环。它们拥有小而管状的嘴巴,这种形状使它们能够通过吮吸的方式摄取靠近的食物。许多海龙目物种采用战略伪装,如隐秘色彩和整体形态,以便更成功地狩猎和接近猎物,同时保护自己免受更大的掠食者的伤害。一些群体生活在海藻中,不仅将身体垂直对齐以融入漂浮的植物物质,而且已经发展出模仿海藻的物理特征。例如,拟海马是最小的海龙目物种之一,由于它们如此微小且模仿了特定的珊瑚,因此直到最近才被科学家描述出来。海龙目的最显著特征是其繁殖和性别系统,其中海龙目雄性成为“怀孕”并携带胚胎幼鱼。雄性在其体内有一个调节水分平衡的育儿袋,或者在某些物种中,将受精卵粘贴在尾巴上,直到鸡蛋成熟为止。海龙目的名称来源于希腊语“syn”(意为“一起”)和“gnathos”(意为“颚”),加上拉丁语的“-formes”,表示“相似的形式”。
历史记录
已知最早的海龙目化石是来自意大利晚白垩世(桑坦尼亚阶或坎帕尼亚阶)的Gasteroramphosus,它在外形上类似于Marcroramphosus,但也有一些特征表明与Gasterosteoidei有关。然而,大多数最新研究证实它是海龙目的一员。第二个已知的海龙目化石是早期古新世(丹尼安阶)墨西哥的syngnathoid Eekaulostomus。许多海龙目家族的化石都存在于古新世。
系统发育与分类
在某些模型中,这些鱼类作为Gasterosteiformes的一部分,与刺鱼及其亲属一起被放置在次序Syngnathoidei中。然而,现有证据支持的传统观点认为,它们最好被视为单独的秩序,事实上,在Acanthopterygii中,它们可能不是特别亲密的亲戚。此外,Pegasidae(龙鱼和海蛾鱼)各种地与管鱼或刺鱼血统联系在一起。虽然后者的位置在海龙目似乎是正确的,但前者可能是自己的硬骨鱼纲目。遵循主要鱼类分类组织(Fish Base、ITIS、Encyclopedia of Life)的惯例,Indostomidae目前被置于Gasterosteiformes中。长期以来,人们注意到飞行枪鱼(Dactylopteridae)和海龙目的形态特征之间的联系。尽管如此,大多数作者仍将它们与鲉形目放在一起。然而,脱氧核糖核酸序列数据一致支持这一信念,即后者与Gasterosteiformes sensu lato的关系更为密切。似乎飞行枪鱼与Aulostomidae和Fistulariidae特别亲近,很可能应该与这些物种合并。第五版《鱼类的世界》中列出的顺序如下:Order SyngnathiformesSuborder SyngnathoideiSuperfamily PegasoideaFamily Pegasidae (seamoths)Superfamily SyngnathoideaFamily Solenostomidae (ghost pipefishes)Family 海龙科 (pipefishes and seahorses)亚科 Syngnathinae (pipefishes)Subfamily Hippocampinae (seahorses and pygmy pipehorses)亚目 AulostomoideiSuperfamily AulostomoideaFamily Aulostomidae (trumpetfishes)Family Fistularidae (cornetfishes)Superfamily CentriscoideaFamily Macroramphosidae (snipefishes)Family Centriscidae (shrimpfishes)Family Dactylopteridae (flying gurnards)其他权威人士的观点是,如果不将其他税种纳入海龙目,则该订单将是并系群。这个更广泛的命令包括一个“长鼻子”谱系和一个底栖谱系,这个分类法是:Order Syngnathiformes"long snouted clade"Suborder SyngnathoideiFamily Solenostomidae (ghost pipefishes)Family Syngnathidae (pipefishes and seahorses)Family Aulostomidae (trumpetfishes)Family Fistularidae (cornetfishes)Family 玻甲鱼科 (shrimpfishes and snipefishes)"Benthic clade"亚目 CallionymoideiFamily Callionymidae (dragonets)Family Draconettidae (slope dragonets)Suborder MulloideiFamily 羊鱼科 (goatfishes)Suborder DactylopteroideiFamily Dactylopteridae (flying gurnards)Family Pegasidae (seamoths)Longo等人(2017)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海龙目树上的组别之间距离较短,这支持了一个假设,即在基本海龙目中发生了快速但古老的辐射。
下级分类
管口鱼科
管口鱼科,体呈长杆状;略侧扁。吻部长,为长管状。口位于 吻端,斜裂;上颌无齿,下颌前方具细齿,锄骨齿略延延;下颌有一须。体被小栉鳞。背鳍硬棘部由 VIII至XII个分离之小棘合成,软条22~27;臀鳍无硬棘,软条部与背鳍软条部相对,位体之后半部,软条23~28;腹鳍位体中央略后方,软条 6;胸鳍圆而小,具软条17;尾鳍菱形或圆形。全世界共1属,可能有3种(Nelson, 1994)。热带礁区的中大型鱼类,常以头部向下的姿势隐蔽自己。具特殊的觅食方法,即利用其管状的吻部,如吸管般的吸食小型无脊椎动物及小鱼等为生。体色会随环境略有变化,当其欲进行捕食时,体色会变暗,以垂直方式来接近被掠食者。有时也会借着依附其它大型鱼类如纤鹦嘴鱼、须鲷等的身边共游,捕食不注意防备的小鱼。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及大西洋的热带海域。(右图为中华管口鱼)
长吻鱼科
长吻鱼科,体略延长,甚侧扁。头中大,吻部突出呈管状。眼中大。口位于管状吻的顶端;无颌齿。体侧胸鳍上方有一些骨板,有些在腹部正中也有骨板。体被盾鳞状的鳞片,具锐利的棱脊或小刺;侧线有或无。第一背鳍硬棘IV-VIII,棘间有鳍膜相连,第II棘特别延长,第二背鳍软条11~19;臀鳍基底稍长。主要栖息于近海大陆棚砂泥底小型鱼类。以浮游动物及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有些种类在海底常头部向下,身体保持倾斜姿势,当游泳时则体呈水平状。分布于世界三大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
玻甲鱼科
玻甲鱼科,体极侧扁,呈薄板状,透明;体被骨质甲,甲具节,相密接,骨质腹缘薄,甚锐尖。吻长而突出,呈管状。口小,端位;无齿。尾鳍并非鱼体之最后端,体的最后方是由背鳍特化而成,第I棘长而尖,其下另具2棘;第二背鳍、尾鳍及臀鳍均位于体下部而向下弯曲。全世界共2属4种(Nelson,1994)。珊瑚礁区的小型鱼类。平时成群,以吻朝下之方式立泳,有时亦可以一般鱼那样的做水平游泳。主要以浮游生物,特别是浮游甲壳类为食。不具有经济价值,但其独特之运动方式极为特殊,是水族界的新宠。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玻甲鱼(Centriscus scutatus;钩虾fish) ,海龙目管口鱼亚目玻甲鱼属的1种(见图)。体长形,最大可达150毫米。特别侧扁,腹缘薄锐。身体完全透明,为玻璃状骨片所包,因而得名。吻特别突出呈管状。口小,端位。无齿。眼间隔小于或等于眼径,具一凹陷或一纵沟。体无鳞。鳍条均不分枝。第一背鳍第一鳍棘特别尖长,构成体末端;与第二鳍间隔呈一凹刻。臀鳍较大,扇形,位于肛门后。尾鳍位于第二背鳍与臀鳍之间。胸鳍发达。腹鳍甚小。体无色或略呈淡青黄色,大部透明。分布于印度洋及太平洋热带及亚热带海区,在中国仅分布于东海和南海。玻甲鱼为生活在浅海的奇形小鱼。游泳方式特殊,常常管状吻向上,腹缘向前直立游泳,也有时吻向下颠倒着游泳。中国玻甲鱼科另一种为条纹虾鱼,眼间凸而不凹,背鳍第一鳍棘与体躯最后骨板间关节能活动,分布于台湾省东南及西南珊瑚礁区。
物种保护
海龙目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
参考资料
鱼类世界/少儿科普丛书.豆瓣读书.2024-08-13
浮游生物.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8-13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2019版).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