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布甲
白布甲是中原地区古代的一种防护装具,主要用于保护将士的身体免受伤害。这种装备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
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的防护装具最初多由皮革制成,被称为甲、介、函等。到了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使用铁制造的铠甲,而皮质的仍然称为甲。唐朝及宋朝之后,无论材质如何,有时统称为甲,有时称为铠,也有时候将两者合并称呼为铠甲。
形制分类
唐代的铠甲种类丰富,据《唐六典》记载,共有十三种不同的名称和形制,包括明光甲、光要甲、细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以及马甲。其中,明光甲、光要甲、细鳞甲、山文甲、乌锤甲、锁子甲均为铁甲,而皮甲则是由犀牛或野猪皮制成。其他如白布甲、皂绢甲,则分别以其使用的白色布料和黑色绸缎命名。此外,还有布背甲、步兵甲、木甲等不同类型的铠甲。
名称来源
一些铠甲的名称来源于它们的特点或形状。比如,明光甲和光要甲因其圆形护胸板明亮耀眼而得名。光要甲中的“要”字可能与“腰”相通,指的是除了胸部两侧的护胸板外,在腰部还有一个类似的护板。细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等名称则反映了这些铠甲上甲片的不同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