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属
大黄属(拉丁学名:Rheum L.)蓼科多年生高大(稀较矮小症)草本植物,根粗壮,根状茎顶端常残存有棕褐色膜质托叶鞘;茎直立,中空,基生叶成密集或稀疏莲座状,茎生叶互生,托叶鞘发达,叶片多宽大,全缘、皱波或不同深度的分裂;花小,白绿色或紫红色,圆锥花序或稀为穗状及圆头状,花在枝上簇生,花梗细弱丝状,具关节;花药背着,花盘薄;花柱较短,瘦果黑三棱状,种子丰富胚乳,子叶平坦。
该属全世界约有60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温带及亚热带的高寒山区。该属植物以中国为分布中心,共有41种和4个变种,主要分布于青海省、甘肃省等西北和四川省、云南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
2005版药典收载的正品波叶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鸡爪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除正品大黄外,河北省、山西省、内蒙、新疆、西藏自治区等地所产的同属多种植物,也作为地区习用药材。
形态特征
多年生高大草本,稀较矮小症。根粗壮,内部多为黄色。根状茎顶端常残存有棕褐色膜质托叶鞘;茎直立,中空,具细纵棱,光滑或被糙毛,节明显膨大稀无茎。
基生叶成密集或稀疏莲座状,茎生叶互生,稀无茎生叶;托叶鞘发达,大型,稀不显著;叶片多宽大,全缘、皱波或不同深度的分裂;主脉掌状或掌羽状。
花小,白绿色或紫红色,通常排列成密或稀疏的圆锥花序或稀为穗状及圆头状,花在枝上簇生,花梗细弱丝状,具关节;花被片6, 排成二轮,雄蕊9, 罕7-8, 花药背着,内向,花盘薄;雌蕊3心皮,1室,1基生的直生胚珠;花柱3, 较短,开展反邮柱头多膨大,头状、近盾状或如意状。
瘦果黑三棱状,棱缘具翅,翅上各具1条明显纵脉,宿存花被不增大或稍增大。
种子具丰富胚乳,胚直,偏于一侧,子叶平坦。
生长环境
该属植物性喜高寒怕涝,较多生长于海拔2000-4000米左右山坡石砾地带。
分布情况
该属约60种,分布在亚洲温带及亚热带的高寒山区。中国39种2变种,主要分布于西北、西南及华北地区,东北较少。
使用价值
该属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中药波叶大黄是中国特产的重要药材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记载,使用历史非常悠久。大黄能泻肠胃积热、下血,外敷消痛肿;其正品来源于掌叶大黄、鸡爪大黄及药用大黄,药用部分为根状茎及根。此外,在商品中有时混有大黄属其他植物的根及根状茎,非为正品,俗称土大黄或波叶大黄,在不同地区及民间使用,主要有波叶大黄、藏边大黄、塔黄、天山大黄等。
下级分类
化学成分
19世纪初,波叶大黄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于正品大黄,截止到2009年对资源丰富的秦岭大黄、天山大黄、光茎大黄、矮大黄、河套大黄、藏边大黄和窄叶大黄等非正品大黄也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了多种类型化合物,主要包括类衍生物、蒽类衍生物、二苯乙烯类、质类、基糖苷类、色酮类、苯丁酮类等各类型化合物200多个。
酮类化学成分
大黄属植物是生物活性蒽醌类化合物的丰富来源之一,截止到2009年为止已从该属植物中发现了20余个蒽醌类化合物。
葸酮类化学成分
蒽酮类成分是波叶大黄的主要泻下成分,截止到2009年已发现20余个蒽酮类成分。
苯乙烯类化学成分
文献报道日本学者从日本大黄中分离得到多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截止到2009年为止,各国学者从大黄属植物中已发现了30余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
单宁类化学成分
从1980年到2009年,随着大黄泻下以外新功效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大黄鞣质降低血清尿素氮(BUN)活性的发现,使得大黄鞣质的化学成分研究深入开来,日本学者Kashiwada Y等从中国大黄(Rheun tanguticum和R.palmatum)分离得到40余个化合物。
日本学者从中国正品波叶大黄、朝鲜大黄(R.coreanum)和日本大黄中分类得到27个酰基糖苷类化学成分。
苯丁酮类化学成分
苯丁酮类化学成分中的莲花掌苷和异莲花掌苷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截止到2009年为止,日本学者从中国唐古特大黄和掌叶大黄中已分离得到6种苯丁酮类化学成分。
色酮类化学成分
截止到2009年文献报道各国学者已大黄属植物从中分类得到9个色酮类化学成分:2,5-di甲基7-methyloxychromne,2,5-dimethyl-7-hydroxychromone,2-methyl-5-acetonyl-hydroxychromone,2-methyl-5-carboxymethyl-7-hydroxychromone,2-(2’-hydmxypropyl)-5-methlyl-7-hydroxychmmone,2-(2’-hydroxypropyl)-5-methyl-7-hydmxychromone 7-O-β-D-glucopyranoside,2-methlyl-5-carboxymethlyl-7-hydroxychromanone,aloesone-7-O-β-D-glucopyranoside,2-甲基5-(2’-oxo-4’-hydroxypentyl)-7-hydroxychromone-7-0-β-D-glucopyranoside。
挥发性化学成分
中国学者通过GC-MS从唐古特大黄和掌叶大黄检测出70余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有软脂酸、亚油酸、月桂酸、肉豆蔻酸、十五酸等。
其它化学成分
从大黄属植物中还分离得到一些其它化学成分,包括奈苷类化学成分:torachrysone 8-O-β-D-glucopymnoside,torachrysone 8-O-β-D-(6’-O-oxalyl)-glucopyranoside,6-hydroxymusizin-8-Oβ-D-glucopyranoside;黄酮化学成份:山柰酚,kaempferol 3-O-rhamnoside,kaernpfeml3-O-(2’,6’-di-O-rhanmnopyranosyl)β-D-glucopyrnanoside,槲皮素3-O-rutinoside,apige-nin 8-β-D-glucoside;吡喃酮类化学成分:3-(3’,5’-dihydmxyl-tmns-cinnamoyl)-5-hydroxyl-△-α-pymnone;此外还有糖类、固醇、有机酸、挥发性成分等化学成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