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纲
潘国纲(1882-1938),生于光绪壬午(公元1882年)六月六日,座于民国戊寅(公元1938年)六月六日。永嘉县人,字鉴宗,瓯海区泽雅庙后人,早年曾就读于福建武备学堂及北京陆军大学。在军旅生涯中,潘国纲曾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新军第六师参谋、参谋长,浙江第二十五师第五十旅旅长,浙江陆军第二师师长,以及卢永祥第三军副司令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潘国纲的父母早丧,由祖父母抚养成人。光绪壬寅(公元1920年)二十一岁考中秀才。因家贫寒,在乡绅张玉书等人的鼓励与资助下,弃文学武。一九〇三年考入福建武备学堂,与李济深同窗学友,毕业后充任江北督练公所委员等职。光绪丙午(公元1906年)年被保送入保定北洋军学堂学习。
工作经历
潘国纲在保定北洋军学堂未毕业而光复军兴,任浙江督府参谋部科员,后为革命军司令部一等参谋。1911年8月即民国元年复入改名为保定陆军军管学校深造。1913年春于日本陆军大学校毕业,成为陆大兼校长,陆军总长段祺瑞的得意门生,同窗有李济深,蒋介石,吕公望,沈鸿烈等,潘国纲被段委为陆军部中校参谋。同年冬段派亲信副官和卫队与潘国纲一同南下,潘国纲调任浙江督署上校参谋,不久又调为第六上校团长。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第二十五师合编为国民党第五军,潘国纲改任第五军司令部上校参谋,后升任第六师参谋长。
1914年第六师改称浙江陆军第一师,潘国纲仍任参谋长。1914年冬奉派日本考察军政,次年因洪宪之变,回国宣布护国讨袁。吕公望任都督兼省长时,吕与旅长童保暄将省原陆军一师一旅,扩充为二师护国军,潘国纲晋升第二师第四旅少将旅长。
1917年7月丁巳复辟,潘国纲为“讨逆军支队长”,带病率领官兵讨张,到了江苏明光得悉张勋已被击退,乃即回师浙江省。1918年广东军陈炯明所率的军队向闽南地区进攻,浙江陆军第一师师长童保暄奉命率部“援闽”。1919年春,童保暄病死厦门军次,潘国纲“往统其师,遂为师长”,晋级中将。
1924年江浙战争期间,潘国纲担任卢永祥第三军的副司令。潘国纲自参与讨伐张勋以来,目睹阀混战,民生凋敝,对军人凭籍国家的武力以事内讧深感痛心,乃南归杭州市。
1925年2月段祺瑞不顾孙中山先生的反对,召开了“善后会议”,临会前,段电告潘国纲“赴京加上将衔,列席会议。”并挂了一个执政府“参议”的虚衔。